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27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净化汽油车排气排放物的装置主要有二次空气供给装置、排气再循环(EGR)装置、热反应器和催化转化净化器。其中,二次空气供给装置和热反应器用于净化排气中的CO、HC,EGR装置用于减少NOX的排放,而催化转化器则能净化CO、HC和NOX。这些装置是近四十年来国际上各种汽车排气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汽车生产厂家根据本身拥有的技术选用上述一些装置,与其他机内、机外净化装置配套使用,形成各个厂家自己的汽车排气净化系统,因而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安装困难等问题。但若把这些装置分别单独装配到国产汽油车上,用来控制汽油车排气污染,则无法达到充分净化排气的目的,特别是正在使用的汽油车,更难于安装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二次空气供给、热反应净化、催化转化净化和少量排气再循环等功能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可以用于在用汽油车或新生产汽油车,同时净化汽油车排气中的CO、HC和NOX。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二次空气供给器、热反应室和催化转化器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在催化转化器的一端连通进气管,其另一端通过二次空气供给器与热反应室相连通,热反应室还与出气管相连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催化转化器与进气管连通处安装加热器;在热反应室与出气管之间再安装催化转化器。其中,加热器可视汽油车的实际排气净化效果而安装或取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不高,可方便地装到各型汽油车排气管路中的适当位置,具有多种排气净化装置功能,能大幅度降低汽油车排气中CO、HC和NOX的排放量,控制汽车排气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催化转化器的一端通过扩容管2连通进气管1,并与加热器21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二次空气供给器与热反应室13相连通,在催化转化器的壳体5与扩容管2之间,还固定有前端环4和防尘罩3,在催化转化器内置有催化剂与载体8,在壳体5内侧有垫层6,可以固定催化剂载体与防振,外侧固定有保温管7;二次空气供给器由锥管10和喉管12相互连通构成,锥管10与催化转化器紧密焊接,其连接处密封有垫圈9,喉管12与热反应室13的连接处固定有支承环11,热反应室13的外侧有保温层14,热反应室13通过隔环20与另一个催化转化器的壳体15连接,在该催化转化器内置有催化剂与载体18,在壳体15内侧也有垫层19,该催化转化器与出气管17相连通,其连接处有后端封闭环16密封。进气管1、壳体5与喉管12连接处要求保证密封。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油车排气管路中的适当位置,汽油车排气先经过加热器21和(一级)催化转化器,接着流经二次空气供给器,然后进入热反应室13,最后再通过另一个(二级)催化转化器和出气管17排出。加热器21用于发动机在低速小负荷工况下运转时加热排气,以提高(一级)催化转化器和热反应室13对CO、HC和NOX的净化效率;(一级)催化转化器置于喉管12前,主要用于净化NOX和部分CO、HC;二次空气供给器除了向热反应室13提供二次空气之外,还因其流动阻力大,当汽车在中、大负荷工况下行驶时发动机因排气阻力增大使排气不彻底,喉管12和(一级)催化转化器便起到排气再循环的功用,且能根据汽车发动机负荷大小自动调节排气再循环量,减少NOX的排放;热反应室13可以采用汽车排气直流式结构,主要用于净化排气中的CO、HC;(二级)催化转化器用于进一步净化排气中的CO、HC和NOX。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喉管12吸入经过预热的二次空气与排气一起进入热反应室13,钢管7的内层空间使二次空气得到预热,也起着对热反应室13保温的作用。催化剂与载体8和18、催化转化器壳体5和15、钢管7等零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催化剂是铂、铑、钯等贵金属催化剂或稀土催化剂,载体则是陶瓷蜂窝型或金属蜂窝型。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热反应室13内,通过支承块24固定有回流管22,在喉管12上连接导流管23,以提高热反应净化效果,同时取消了另一个(二级)催化转化器。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热反应室13内,通过支承块24固定有回流管22,以提高热反应净化效果。
权利要求1.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二次空气供给器、热反应室和催化转化器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在催化转化器的一端连通进气管,其另一端通过二次空气供给器与热反应室相连通,热反应室还与出气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可以在催化转化器与进气管连通处安装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可以在热反应室与出气管之间再安装催化转化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催化转化器的壳体内侧有垫层,外侧固定有保温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热反应室的外侧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催化剂与载体、催化转化器壳体、钢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催化剂是铂、铑、钯贵金属催化剂或稀土催化剂,载体是陶瓷蜂窝型或金属蜂窝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热反应室内,可以通过支承块固定有回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可以在喉管上连接导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它由二次空气供给器、热反应室和催化转化器相互连接组成,其中,在催化转化器的一端连通进气管,其另一端通过二次空气供给器与热反应室相连通,热反应室还与出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气再循环(EGR)、二次空气供给、热反应净化和催化转化净化等项功能,能使汽油车排气经过多级净化后,大大降低其中CO、HC和NO
文档编号F01N3/26GK2537821SQ0222704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4日
发明者蔡锐彬, 陈子健, 俞明, 陈暹, 徐厚勋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