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532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进气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如图1中所示,车辆进气系统使空气流入气缸3,并且包括压力通风系统(plenum)5和进气歧管7。
压力通风系统5是外部空气从外部流入的地方。
进气歧管7具有用于把压力通风系统5的空气引入气缸3的流道(runner)7a。
用于连接压力通风系统5和进气歧管7的连接通道4形成在进气歧管7的端部上。
在车辆性能方面,如果进气歧管7的流道7a的长度根据车辆行车条件而改变,则是有利的。
也就是说,当发动机每分钟转数(rpm)高时,优选地,进气歧管7的流道7a的长度变短。当发动机每分钟转数(rpm)低时,优选地,进气歧管7的流道7a的长度变长。
根据发动机每分钟转数(rpm)以上述方式控制流道7a长度的系统通常称为可变进气系统(VIS)。
将在下文中对现有技术的可变进气系统进行描述。
如图1中所示,可变进气系统包括通孔5a和一个或两个打开/关闭部件11或12。通孔5a形成在压力通风系统5的上部以便使压力通风系统5和进气歧管7互连,打开/关闭部件11(或12)布置在通孔5a上。
因此,流道7a的长度成为可变的,因为打开/关闭部件11或12根据车辆行驶速度打开和关闭通孔5a。
也就是说,当车辆行驶速度高时,如图1中所示,因为通孔5a打开,所以流道7a的长度变短。因此,在进气歧管7内,流过通孔5a的空气与已经流过连接通道4的空气混合。
当车辆行驶速度低时,流道7a的长度变长,这是因为通孔5a关闭,并且只有已经流过连接通道4的空气流入进气歧管7。
然而,当压力通风系统5的空气穿过通孔5a流入进气歧管7时,常规可变进气系统出现的问题是流动压力和/或流动速度降低,这是因为空气必须迅速转向几乎90°。
另外,如果两个打开/关闭部件11和12布置在通孔5a上,进气系统的尺寸变得极大,因为在设计方面系统需要很多空间。
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内公开的信息只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该作为确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即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个信息形成在本国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机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其具有增强流动压力,提高流动速度,和改善系统布局的非限定性优点。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包括压力通风系统,外部空气流入所述压力通风系统;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连接的多个流道,并且分别把所述压力通风系统的空气引入多个气缸;以及可变单元,所述可变单元根据车辆行驶条件控制所述流道的长度,其中所述可变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使所述压力通风系统和所述进气歧管互连,并且具有多个导路,用于把空气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分配给所述进气歧管;以及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上以便可选择地打开/关闭所述多个导路,其中所述导路分别倾斜预定的角度。
在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上部的第一连接部件;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打开/关闭部件。
在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下部的第二连接部件;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第二打开/关闭部件。
在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驱动轴和多个阀,所述驱动轴枢转地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上;所述多个阀布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以便分别打开/关闭所述多个导路。
在依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路相对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水平线的各自的预定角度是24±1°。


附解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连同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图1是表示安装在气缸盖上的常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主部件的垂直剖视图;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透视剖面图;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内第一打开/关闭部件的透视图;图5是图3的主部件图,表示阀关闭的状态;以及图6是图3的主部件图,表示阀打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描述中,与前述相关技术相同的部件将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将省略对它们的解释。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透视剖面图;而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正视图。
如图2和图3中所示,车辆可变进气系统使外部空气流入多个气缸(参见图1内的“3”),并且包括压力通风系统100、进气歧管200、以及可变单元300。
压力通风系统100临时存储从外部流入的空气。
进气歧管200包括与压力通风系统120连接的多个流道210,并且分别把压力通风系统100内的空气引入多个气缸3。
可变单元300依据车辆行车条件有区别地控制每个流道210的长度。
多个气缸3可以排列成这样,以便四个气缸形成在气缸座(参见图1内的“2”)的每个左右边上。作为选择,三个气缸(而不是四个)可以形成在气缸座2的各左右边上。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形成在每个边上的气缸数量。
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
优选地,进气歧管200形成为紧紧围绕压力通风系统100的形状,以便可以减少可变进气系统占据的空间。
在以这样的方式构造进气歧管200的情况下,优选地,进气歧管200和压力通风系统100由单层壁110隔开。
可变单元30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多个导路(参见“311”)的连接部件(参见“310”);以及布置在连接部件上的打开/关闭部件(参见“330”)。
而且,优选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设在压力通风系统100上部的第一连接部件310,以便当车辆行驶速度高时使流道210的长度最小化。
第一连接部件310包括多个第一导路311。
具体地说,每个第一导路311连接压力通风系统100和进气歧管200的每个流道210,以便把空气从压力通风系统100分配到每个流道210内。
另外,更优选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还包括设在压力通风系统100下部的第二连接部件320,以便根据车辆行车条件细微地改变流道210的长度。
第二连接部件320包括多个第二导路321。
具体地说,每个第二导路321连接压力通风系统100和进气歧管200的每个流道210,以便把空气从压力通风系统100分配到每个流道210内。
另外,如图3中所示,优选地,第一导路311和第二导路321分别倾斜预定角度(θ),以便压力通风系统100内的空气平滑地流入进气歧管200的流道210。
具体地说,如图3中所示,优选地,第一导路311和第二导路321相对于压力通风系统100的水平线A分别倾斜24±1°。
角度24±1°是根据试验结果获取的临界值。观察到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流动压力在角度24±1°得到最优地提高。例如,已经发现,当第一导路311和第二导路321的预定角度小于临界值时,流动速度和流动压力快速地降低。当其预定角度大于临界值时,因为空间不足,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变得难以制造。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打开/关闭部件包括第一打开/关闭部件330和第二打开/关闭部件340。
第一打开/关闭部件330和第二打开/关闭部件340分别布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上,以便可选择地打开/关闭第一导路311和第二导路321。
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内第一打开/关闭部件的透视图。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打开/关闭部件配有第一驱动轴331和多个第一阀332。
如图2中所示,第二打开/关闭部件配有第二驱动轴341和多个第二阀342。
例如,如图2-4中所示,第一驱动轴331和第二驱动轴341按照枢轴方式布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上。而且,优选地,第一驱动轴331和第二驱动轴341分别逐一地布置在第一连接部件310和第二连接部件320上,以便在布局方面进一步改善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进气系统。
如图2-4中所示,多个第一阀332分别布置在多个第一导路311上。
如图2-3中所示,多个第二阀342分别布置在多个第二导路321上。
将在下文中参考图3-6详细描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的工作过程。
图5是图3的主部件图,表示阀关闭的状态;而图6是图3的主部件图,表示阀打开的状态。
首先,当车辆行驶速度高时,如图2和图5中所示,第二阀342由第二驱动轴342旋转,以便相对于压力通风系统100的水平线A呈24°角,因此,它关闭第二连接部件320的第二导路321。
同时,如图3和图6中所示,第一阀332由第一驱动轴331旋转,以便相对于压力通风系统100的水平线A呈114°角,因此,它大大打开了第一连接部件310的第一导路311。
因此,通过依据气流自然方向倾斜的连接部件310的第一导路311,压力通风系统100内的空气平滑地流入进气歧管200。另外,流道210的长度变短。因此,在进气歧管200内,流过导路311的空气与已经流过连接通道120的空气混合。
另一方面,当车辆行驶速度低时,第二连接部件320的第二导路321打开,而第一连接部件310的第一导路311关闭。因此,流道210的长度变长。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导路倾斜预定角度,因此可以提高流动速度和流动压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只有驱动轴之一布置在连接部件之一上,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布局。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所有优点都是包含在本发明之内的。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认为最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旨在覆盖包含在附属权利要求书的本质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包括压力通风系统,外部空气流入所述压力通风系统;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连接的多个流道,并且分别把所述压力通风系统的空气引入多个气缸;以及可变单元,所述可变单元根据车辆行车条件控制所述流道的长度,其中所述可变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使所述压力通风系统和所述进气歧管互连,并且具有多个导路,用于把空气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分配给所述进气歧管;以及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上以便可选择地打开/关闭所述多个导路,其中所述导路分别倾斜预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上部的第一连接部件;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打开/关闭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下部的第二连接部件;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上的第二打开/关闭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打开/关闭部件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枢转地布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上;以及多个阀,所述多个阀布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以便分别打开/关闭所述多个导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各导路相对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的水平线的预定角度是24±1°。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可变进气系统包括压力通风系统、进气歧管、以及可变单元;其中,外部空气流入所述压力通风系统;所述进气歧管包括与所述压力通风系统连接的多个流道,并且分别把所述压力通风系统的空气引入多个气缸;所述可变单元根据车辆行车条件控制所述流道的长度。
文档编号F02B27/02GK1712686SQ20041010317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朴大成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