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无形循环能源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254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无形循环能源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无形循环能源的系统,属环保能源领域。通过观察研究,在特定环境中无形循环能源释放过程中显示出的可见现象,透视无形能源的聚集突发循环释放产生的可持续利用的环保能源,这种无形循环能源,在晴空万里的大海中产生,在风起云涌的咆哮中释放。本发明是用人造设施的持续力来改变无与伦比的能源的聚集突发释放,其特征是在本发明设施的持续力的作用下,微调海洋高水分气体持续不断地提高海洋高水分气体的上升率,又在持续力的作用下促进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上空,增加内陆、沙漠、森林、高原、山脉雨雪和地下水系的储水量,增加风力、水力发电量,缓解沿海地区洪涝风灾,优化全球环境,增加更多再生资源。
背景技术
人口增多,需求增加,工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们做了许多努力都不能改变煤炭、石油燃烧量的增加,因此,减少废气排放只是相对而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发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十多年来在军训、春游,支农等活动中,极目大自然浩瀚中的细微,其中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看到从土丘、崖边处升起一个又一个的旋风卷起尘土、草叶旋向高空,在一段不长的距离中消失,而周边没有起风或者只有轻风,远没有达到遮天盖日沙尘暴,这种现象常引起我思考。至2004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地球之谜》一书“龙卷风成因之谜”写到……人们正在努力探索龙卷风形成的规律,解开这个自然之谜。本书《考问沙漠来历》中写到“……撒哈拉沙漠远古时代曾是植物茂盛,禽兽成群……”。对此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说“为什么野蛮时期是森林草原,到了文明时期却成了沙漠”,今天我把哲学家的话当做号召——用新发明、新技术把沙漠恢复成绿洲。
2004年8月有关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了一种至今无法解释的奇特现象,沙漠公路两侧冬天下雪,夏天下雨下冰雹,而离开公路两侧仍然无雨无雪,对此,有待研究。
2004年9月,《新京报》报道每年飓风袭击造成沿海国家重大经济损失,仅美国就达百亿至250亿美元,文章说,飓风力量来自何方 根据中央台报道每年夏季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洪涝、风灾、泥石流,摧毁房屋,破坏设施,令人痛心!而内陆旱情严重禾苗枯死,森林干旱起火,干热风横扫绿洲造成粮食减产。在特定因素下,海岛森林也因干旱起火。然而太阳从大海蒸发的云雨,只有少部分飘向内陆,大部分仍降落海洋,这正是本技术微调海洋高水分气体的基础。
2005年4月23日,中央台新闻纪实23点报道仅93年以来,我国沙尘暴埋没草原耕地38万公顷,尽管加大植树造林投资力度,均因缺水成活率很低。
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埋没的古树、村落、楼兰古城证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远古时期也是草木茂盛的沃土,大面积沙漠是后来形成的,这一认为的证据还有新疆和其他一些省都有一些地方地表是一米左右厚薄不等的疏松黄土,黄土地上是茂盛的草林,可以耕种,黄土下边是沙,如果失去黄土,就失去绿洲,露出下边的沙,沙不能保护水分,草木不能生根,造成沙漠强烈蒸发,气候恶化。所以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地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远古时期地表也有一定厚度和疏松黄土,印度洋、大西洋上的湿润空气和云雨蕴育了塔里木盆地茂盛的林木草原、村落、古城。后来地壳变化,塔里木盆地西部形成的群山,挡住了印度洋、大西洋湿润空气和云雨。在天山、昆仑山、西部群山环抱的10939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辽阔的中心地带没有高大物体引导地面热空气随时充分升向高空,在这个辽阔的大平面里,高压热气体对高空冷空气形成托浮力,而不能充分对流,在失去西部湿空气吹进盆地的情况下,盆地中心地带强烈蒸发的干热气候导致草木枯死,干热空气达到极度时,形成暴风释放,偶尔西部群山之间的山谷、河谷吹进湿空气,搅动了塔里木盆地聚集的高压干热气体,这种湿空气和高压干热气体相遇就象人们平时看到圆物体侧面相撞形成旋转运动一样,气体形成旋风向高空释放,热空气促进湿空气迅速膨胀,加大旋风力度,形成龙卷风,卷起塔里木盆地的枯草和疏松的黄土,一边高速腾升,一边高速向东出口吹去,遇到丘岭、崖壁的阻力引起回旋又形成一个又一个大旋风,在辽阔盆地高压热气的支撑下,卷起的枯草和疏松的黄土,遮天盖日吹向东方,随着盆地聚集的能量释放到正常状态,风力减弱,黄土逐渐下沉增加了黄土高原的厚度。过几天聚集的能量又形成大风暴,年复一年卷光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的枯草和疏松的黄土层,露出下边的沙,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埋没的湖泊、古树、楼兰古城证明大沙漠是自然变化形成的。
绿洲面积比沙漠大的多,林木吸引地下水蒸发、田地灌溉蒸发、蒸发量远比沙漠大了许多倍,而没有象沙漠那么大的沙龙卷风,原因是绿洲的村落、城镇错落建筑物体引导了绿洲上蒸发的热气体随时充分上升对流。建筑物体阻挡了热气团流动中相互碰撞,减少了龙卷风的形成,消除了热气体能量的高度聚集突发释放,防止了巨大风暴的形成,带来了清风徐徐,风和日丽的天气。

发明内容
绿洲和沙漠蒸发悬殊,结果相反,这是因为绿洲上的建筑物体引导了热气体随时充分上升对流,避免了热气体高度聚集,这种现象证明在沙漠建若干抽引气站,随时将沙漠干热气体抽引向高空,减少沙漠热气体高度聚集防止沙尘暴,沙龙卷风形成,改变沙漠环境能起积极作用。
用绿洲和沙漠蒸发释放过程中的可见现象透视晴空万里的大海蒸发的无与伦比的不见能量,在夏季区域10天一15天形成飓风释放,这种过剩能量的间隔释放时间证明用本发明设施在海岸、岛屿、海洋里建若干抽引气站,用持续力微调海洋高水分气体是可行的,将带来广泛的积极效应,其特征是1、用工字钢把深入到地下或海底的钢筋混凝土支柱连结在一起组成抽引气站装置的支架1。
2、在支架1两根工字钢上安装槽钢2。
3、在槽钢2上安装钢板3。
4、在钢板3上安装电动机4。
5、固定电动机4的若干螺丝5。
6、连接2和3,可以随时拆卸2和3的螺丝6。
7、电动机转子轴外端上的六棱槽7。
8、抽气筒轴108下端的六棱形钢8。
9、安装在抽气筒轴108上的齿轮9。
10、安装在抽气筒轴108上的万向转动轮10。
11、安装在抽气筒轴108上的抽气叶片11。
12、安装在抽气筒轴108上的若干轴承12。
13、轴承12上的支架13,13上应有若干螺丝眼。
14、连接13和抽气筒108的钢杆14,14两端是螺丝。
15、固定14的内螺丝15。
16、固定14的外螺丝16。
17、挡风板17。
18、发电机18。
19、发电机转子轴外端的六棱槽19。
20、可以随时与19相接的钢杆20,20前端是六棱头。
21、与齿轮9相合,相离的齿轮21。
22、支承钢杆20的支架22。
23、推拉钢杆20后端的23。
24、用来推拉23的24。
25、把抽引气筒208连接在支架1上的若干根钢柱25。
26、随风转动的发电机的轨道槽26。
27、安装在抽引气筒上部供选择装用的轴承27。
28、安装发电机18能独立转动的轴承28。
29、若干备用的蓄电池29。
101、电动机接线柱101。
102、组装在槽钢2上的斜坡槽102。
103、支承钢板3的轴承103,103在102的斜坡槽中移动。
104、支承钢杆106的前端支承装置104。
105、支承钢杆106的后端支承装置105。
106、前端是螺丝,后端是六棱槽的钢杆106。
107、摇动106的手柄107,107前端是六棱头。
108、抽引气筒轴108。
109、发电机18上的接线柱109。
111、提住抽引气筒轴108下端,支撑抽引气筒轴108上端的轴承装置111。
208、抽引气筒208。
所述的抽引气站装置抽引气叶片11有四种式样(含图3、图4、图5)供选择适用。电动机4是备用设备,风力大的时候,可更换成发电机。
四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示意图。
图2本发明抽引气站实施例结构图。
图3本发明抽引气筒顶端组装的发电机。
图4本发明抽引气筒顶端组装的风力叶片。
图5本发明抽引气筒顶端组装的又一组风力叶片。
参见图1在海岸、岛屿、海洋里、沙漠、森林、高原、雪线以下的山脉、平原、良田周边,经常刮风的风口,与周边呈盆地状的大小城乡选择适当位置建抽引冷热空气的抽引气站。抽引气站的基础结构组成部分是深入地下或海底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足够坚固的若干根支柱和连接这些支柱的工字钢组成支架1。用若干根钢柱25把抽引气筒208接在支架1上。208的喇叭口距地面或水面有适当距离,以达到充分进气为度。风力推动的叶片11有四种式样,供选择适用,虽然样式不同,但结构都是根据发电机旋转的方向来接受风力的推动达到发电机和电动机协调旋转。还有一种是装在抽气筒108上螺旋式的辅助抽气。在抽引气筒的下端和适当高度装风力发电机18,在抽引气筒208的外部装发电机时,发电机的前端是风力叶片11,后端是安装在轨道26里的轴承滚动,依风向发电机前端的叶片11,在接受风力的时候,发电机后端轴承在轨道26里自由移动,使叶片在任何风向下都朝一个方向旋转保证发电机正常发电。
组装在抽气筒轴108上的轴承12,外壳13,连结13和抽气筒壁208的螺丝钢杆14是通过调整14上的螺丝15和16达到108呈垂直状态后和抽气筒208结合在一起。万向转动轮10起缓解作用,轴承组111提出108下端支承108上端。装在抽气筒上端的三组不同式样的风力装置供选择适用,即图3、图4、图5,在不具备并入电网的情况下,风力发出的电能向备用的若干蓄电池29储电备用。
参见图2图2是备有电动机的抽引气装置,在风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发电机18上的动力齿轮9、19、20、21分离,把电动机4上的7与8相接,电动机接线柱101与蓄电池接通,达到持续抽引海上高水分气体上升,持续力推动海上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深处,抽的越快,蒸发的越快,同时避免白天蒸发的高水分气体夜间又降落大海,在持续力的作用下,减少沿海洪涝风灾,增加内陆、沙漠、森林、高原、山脉雨雪和地下水系的储水量,增加风力水力发电量,满足全球与日增加的播种、栽培面积对水的需求,增加更多再生资源,提高全球人们生活水平。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虽然工程大,但技术易理解,在海岸、岛屿、海洋里选择适当地理位置、建筑抽引气站支架1,用若干根钢柱25将抽引气筒208连结在支架1上,配备电动机4,风力不足时带动抽气叶片把海面上高水分气体持续不断地抽向高空。风力充足时吹动风力叶片高速运转可更换成发电机18,发出的电向备用的若干蓄电池储电,以备风力不足时供电动机4用,昼夜不停地持续把海面上高水分气体抽向高空。在持续力的作用下促进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减少海洋高水分气体的聚集,减少台风力度,防止海龙卷风形成。
在沙漠、内陆干旱地区,选择适当地理位置,建筑安装本技术设施。将那里的干热、高压、比重轻的空气抽向高空,促进冷热空气对流,防止干热气体的聚集,就消除沙漠干热气体对高空低温湿润气体的托浮,促进沙漠干热气体与高空湿润空气的对流,就防止了沙尘暴、沙龙卷风的形成,吸引海洋高水分气体在沙漠形成雨雪。
在森林装本设施的意义在于虽然森林错落不平,但是林木吸引地下水强烈蒸发比一般陆地蒸发量大许多倍。腐植物产生的可燃气体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三种气体混合聚集的可燃热气团在茂密森林中托浮了高空冷空气的下沉,周围的风也难吹进去,所以引起自然起火和雷击起火,高浓度的可燃气体和高氧气体使火灾难灭,所以在森林安装本装置,起到抽引热气体上升,冷空气下降,驱散森林可燃气体的聚集,吸引雨雪的形成。本装置顶端连接到地下又起到避雷作用,防止森林雷击起火。
在高原,雪线以下的山脉安装本设施,是为了更多地增加那里的雨雪。
通过提高海洋高水分气体上升率,引导干旱地区雨雪形成和增加高原、山脉的雨雪,还有与之配套的设施是在高原山区修建人工河道、人工水库,依地理情况修防渗和不防渗的河道向水库蓄水发电,难度大的区域用塑料管引水入库,引水下山,在渗水性较强的地方,勘测地下水系,打渗水井,助水顺地下水系流向远方,供灌溉抽取。在一系列工程下,实现水顺人意流,防止洪涝风灾,防止泥石流。在持续力的作用下,防止突发力,均衡旱涝,增加水力风力发电量,增加更多的清风徐徐,风和日丽的天气,造福人类,创造和谐社会。
权利要求
1.利用无形循环能源的系统,在海岸、岛屿、海洋里建筑若干抽引气站,持续不断地将海洋上蒸发的高水分气体抽引向高空,在持续力的作用下促进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增加内陆、沙漠、森林、高原、山脉雨雪和地下水系的储水量。在沙漠、森林、高原、山脉建若干抽引气站,促进地面(干热)气体与高空湿冷空气对流,更加有效形成雨雪,其特征是由下列部分组成。建抽引气站支架(1),在支架(1)上安槽钢(2),钢板(3),用螺丝(5)和(6)固定电动机(4),动力传动(7)、(8)、(9)、(19)、(20)、(21),与(20)配套的(22)、(23)、(24),动力叶片(11)的结构是不受风向影响,向一个方向旋转,保证发电机正常运转,与叶片(11)相关的有(108)、(10)、(12)、(13)、(14)、(15)、(16)、(111)和(208)及制动装置(17),把抽引气筒(208)连接在支架(1)上的若干根钢柱(25),在远离电网和用电地区发电机向若干备用的蓄电池储电组成整个抽引气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海岸、岛屿、海洋辽阔平面区域建抽引气站,其特征是微调海洋上的高水分气体,用持续力改变海洋高水分气体能量的聚集,减少或防止突发释放,持续不断地把海洋高水分气体抽引向高空,在持续力作用下,促进海洋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减轻沿海洪涝风灾,改善内陆干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沙漠建若干抽引气站,其特征是将辽阔平坦的沙漠里蒸发的干热气体随时抽引向高空,促进沙漠干热气体与高空湿润冷空气对流吸引海洋蒸发的高水分气体在沙漠形成雨雪,解决辽阔沙漠缺少物体引导,干热气体不能随时充分与高空冷空气充分对流,长时间聚集的干热气体突发释放形成沙尘暴、沙龙卷风、干热风对草原、林木和农作物的危害,为从根本改造沙漠提供先决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森林建若干抽引气站,其特征是在抽引气站的作用下,驱散森林吸引地下水强烈蒸发的热气体和森林腐殖物蒸发的可燃气体及森林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的高度聚集,促进森林冷热空气随时对流,防止森林自然起火,抽引气筒的顶端和地下是连为一体的,所以还起到避雷作用,防止雷击森林起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高原、山脉建若干抽引气站,其特征是吸引海洋上空的高水分气体在高原、山脉形成更多雨雪,在持续力作用下缓解沿海洪涝风灾。
6.在提高海洋高水分气体上升率之后,高原、山脉增加了大量雨雪,因此在高原、山脉修建更多的人工河道、水库,增加水利发电,勘测地下水系,在高处打渗水井,使雨雪水渗入地下水系,流向远方供抽水灌溉和生活用水。
7.研究证明地面强旋风迅速旋转上升,风头推动空中带雨云迅速升高,高处不胜寒,带雨云形成冰珠即冰雹云,旋风后边形成极低的低气压带,托浮不住上空沉重的冰雹云,冰雹云又迅速降落,旋风顺风而行,构成冰打一条线,所以在绿洲虽然有错落建筑引导热气体上升与高空冷空气对流,避免了大量强风暴形成,但在特定条件下,还存在形成旋风的因素,所以在绿洲河道两边,荒地丘岭处建筑若干抽引气站,将强烈蒸发的热气体随时抽引向高空,促进冷热空气随时充分对流,防止旋风形成,避免冰雹损害农田。
8.在与周边呈盆地状的城乡,安装本抽引气装置,随时将工业、交通燃烧煤炭、石油产生的干热、高压废气抽引向高空吹向城外,使新鲜空气易进入城市,缓解夏季盆地状城市闷热状况。在持续力的均衡下,减少海洋台风力度,避免飓风、龙卷风的发生,减少沿海洪涝风灾,给全球的内陆大地送去更多雨水,从而给全球增加更多的清风徐徐、风和日丽的天气,所以,还要在抽引气站的同一个设施上安装风力发电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利用无形循环能源的系统,用持续力改变突发力。海洋产生的台风、龙卷风,沙漠产生的沙尘暴沙龙卷风都因辽阔平面区域缺少错落物体引导,热气体不能随时充分上升,长期聚集剩余热气达到极度时在运动中相碰撞或海岸阻力引起气体回旋形成龙卷风突发释放。所以在海岸岛屿海洋里建若干抽引气站,抽引气站由若干钢筋水泥柱和抽引气筒组成。通过若干抽引气站持续不断地提高海洋高水分气体上升率又在持续力作用下促进高水分气体飘向内陆,增加内陆、沙漠、森林、高原、山脉雨雪和地下水系储水量,增加风力、水力发电量。在沙漠建若干本设施,随时将干热气体抽引向高空促进对流,防止干热气体聚集突发释放,即防止沙尘暴发生。用本技术持续力均衡旱涝,增加再生资源。
文档编号F03D11/04GK1892020SQ2005100802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日
发明者杨琳 申请人:杨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