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机的叶片或翼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07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轮机的叶片或翼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涡轮机、尤其是具有可绕旋转轴旋转的转子的燃气轮机的一个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燃气轮机的转子翼片或导向叶片。
特别的,本发明涉及限定用于具有转子的旋转机器的叶片和翼片中的一个的组件,其中转子可关于旋转轴旋转,该组件包括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由彼此面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限定,并且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该内部空间形成了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用于冷却流体的通道;至少第一肋,从第一壁突伸出并大体相互平行延伸,以形成从第一肋的前端(leadingend)到第一肋的后端(trailing end)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肋,从第二壁突伸出,以形成从第二肋的前端到第二肋的后端的用于流体的第二通道,其中第一肋和第二肋相交且在所述交点上直接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的是,如US-A-6,382,907,其为此组件提供一个冷却系统,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上的第一肋和第二肋,亦即,在真空侧和压力侧,关于机器的旋转轴和关于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成不同的倾角。这些肋形成了一个通道阵列(matrix of channels),用于冷却流体通过组件。这些肋在它们的交点处相互连接,并且与该组件的中央平面(central plane)连接,在该现有技术文件中,该组件有一前端肋组和几个后端肋组,它们要么相互连接要么彼此分开。
尽管这个现有技术的冷却系统已经能为组件提供有效的冷却,但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冷却流体不纯净,冷却流体中外来的微粒会被通道阵列捕获。在更糟糕的情况下,有些通道阵列在后端附近的地方会被堵塞,因此降低了系统的冷却性能。更进一步,因为这些肋是连结在组件的中央平面(central plane)上的,冷却通道的高度仅仅是总高度(也就是组件中两个壁面间的距离)的50%,可以为冷却系统所用。这在组件的后端是尤其严重,这个地方是冷却通道高度在整个组件中达到最低的地方。
SU-A-1228559公开一种旋转机器的转子叶片。该叶片包括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形成供冷却流体流动的通道,并且由彼此面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限定。肋从所述各壁面突伸出,沿大体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从内部空间的前入口部分到内部空间的后出口部分的用于所述冷却流体的第一通道。这些肋被分为前入口部分的前肋组和后出口部分的后肋组。前肋组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在所述前部分中与所述机器的旋转轴形成第一倾角。后端肋组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在所述后部分中与旋转轴形成第二倾角。某些前端肋组的后端跟随弯曲路径,以获得一个逐渐减小的倾角。
RU-Cl-2042833示出了旋转机器的另一种叶片。该叶片包括一个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形成用于冷却流体的通道,并且由彼此面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限定。肋从所述各壁面突伸出,沿大体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从内部空间的前入口部分到内部空间的后出口部分的用于所述冷却流体第一通道。这些肋被分为前入口部分的前肋组和后出口部分的后肋组。前肋组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在所述前部分中与机器的旋转轴形成第一倾角。后肋组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在所述后部分中与机器的旋转轴形成第二倾角。第一倾角明显小于第二倾角。
US-A-3,806,274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的转子叶片。它具有在内壁上的第一肋,在相对的壁面上相对的第二肋。然而,第一肋和第二肋被插入的一块金属板隔开,使得第一肋形成的流动通道与第二肋形成的流动通道完全隔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组件,适于用做旋转机器中的转子叶片或者导向翼片。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件,其可呈现从组件流体的良好流动。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件,对冷却流体中混入的灰尘和其他微粒具有高抵抗性。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组件,可呈现冷却流体流动中较低的空气动力损失(aerodynamic losses)。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件,能呈现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机械完整性(mechanicalintegrity)。
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都由最初定义的组件实现,在组件中,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处,第一肋和第二肋以如下方式相交,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具有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
通过这样的组件,离开组件后缘的流体的流动将被很好的限定(defined)。有可能获得从组件的理想方向中的流动,比如,沿大体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直接向后。流动也可能被稍微向上引导,也就是说远离旋转轴;或者稍微向下引导,也就是说朝向旋转轴。更进一步,由于肋对齐延伸,组件压力侧和吸力侧的接触(contact)在后端附近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接触面积,它反过来又为组件的不同侧提供了更高的热通量(heat flux),并且减少了两侧的温差。结果,后缘附近处的热应力(thermalstresses)降低。
根据此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条这样的公共出口通道都包括用于在后端附近处提供流动面积的减少的装置。比如,第一肋和第二肋沿其延伸部分有主厚度(main thickness),其中第一肋和第二肋在相交接头处厚度大于主厚度,因此提供了所述公共出口通道流动面积的所述减少。通过这样的设计,后缘的冷却效率可以得到提高。而且,组件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得到增强。
根据此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公共出口通道(common outlet channel)都有一个从第一壁到第二壁来测量的高度,其中每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都有一个分别从第一壁和第二壁分别延伸到第二肋和第一肋的高度。由于肋在后端的平行延伸,公共通道的高度也因此相比现有技术设计有所增加。由于组件在后缘附近处通常会拥有冷却通道的最小高度,故本设计大大降低了通道被外来异物堵塞的可能性。
根据此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肋是相互平行延伸的,第二肋也是相互平行延伸的。而且,第一肋从前端延伸到后端,在接近前端的部分,它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后端附近的部分它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关于第二方向倾斜,并且该组件适合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上,使得第一方向和旋转轴形成第一倾角。有利的是第一肋沿一条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从前端向后端延伸。通过这样一条连续弯曲路径,通道将比较平滑,以确保较小的冷却流体空气动力损失。而且,平滑的通道减轻了灰尘和其他微粒堵塞内部空间(更确切地说,在内部空间的通道阵列)中的风险。由于肋倾角的连续变化,这里提供的技术方案也确保了组件的较高的机械完整性,原因是此方案提供了一个没有任何尖角(会用作应力集中器件)的连续结构。
根据此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二肋从前端延伸到后端,在前端部分附近沿第三方向延伸,在后端部分附近沿第四方向延伸,其中第三方向关于第四方向倾斜,其中组件适合以这样的方式被安装在转子上,使得第三方向和旋转轴形成第三倾角。以一个相应的方式,第二肋可以沿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从前端向后端延伸。通过内部空间的通道阵列中这种交叉通道布置,冷却流体均匀地分散在组件内部,以提供整体组件的有效冷却。第一肋又将促进第二通道内的紊流(turbulence),而第二肋将促进第一通道内的紊流。要强调的是,第三方向也可以和第四方向及和旋转轴大体平行。有利的是,第三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
根据此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二方向与第四方向大体平行。第一肋形成的通道和第二肋形成的通道在后端附近彼此平行地延伸形成公共出口通道。而且,第二方向和第四方向与旋转轴大体平行。因此公共通道将与旋转轴大体平行地延伸。然而,也可以使第二方向和第四方向相对于旋转轴轻微地倾斜,特别是,这个倾斜度可沿组件后端以如下方式变化,公共出口通道在组件底部稍微向下朝向旋转轴地倾斜(slope),在组件中部大体与旋转轴平行,而在组件顶部则稍微朝上远离旋转轴地倾斜。由此,自组件出口的流体流动将会分叉。
根据此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交。因此,第一肋可以在两个方向交点位置直接与第二肋连接,其中流体可以从第一通道流向第二通道,和相反流动。通过这样的布置,组件的高强度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内部空间的体积也可以得到利用,用于冷却流体地流动。
根据此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该组件适于以这样方式安装在转子上,使得第三方向从前端朝向旋转轴倾斜。而且,组件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上,使得第一方向从前端远离旋转轴倾斜。这意味着冷却流体将沿平滑倾斜的路径从组件根部(root)附近的入口流动到组件后缘。
根据该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该组件适合以如下方式安装在转子上,使得第一肋设置在组件的压力侧上,而第二肋设置在组件的吸力侧上。通过对肋这样的布置,冷却流体的传热强化度(heat transfer intensification)在组件的压力侧将更大一些,在该组件是转子叶片的情况下,这是有好处的,因为压力侧的冷却效果增加了,而转子叶片的压力侧温度通常比吸力侧要高。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角度的绝对值可以不同,但根据该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它们是大体相等的。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角度可以是30°-80°,优选的是50°-80°,最优选的是60°-70°。
根据该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肋和第二肋延伸越过(extend over)自前端延伸的前区域(leading zone)和从后端延伸的后区域(trailing zone)。组件也可以包括从第一壁突伸出的附加的第一肋,所述附加的第一肋相互大体平行延伸越过后区域到达后端,其中附加第一肋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一肋平行延伸,使得大体上每一条附加第一肋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一肋之间,因此,大体每一条第一通道都被划分为两个平行的、越过后区域延伸的部分通道。而且,该组件可以包括从第二壁突伸出的附加第二肋,大体相互平行延伸越过后区域到达后端,其中附加第二肋以如下方式与第二肋平行延伸,使得大体每一条附加第二肋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二肋之间,因此,大体上把每一条第二通道划分为两个平行的、越过后区域延伸的部分通道。
根据该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附加的第一肋和第二肋以这样的方式相交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intersection joint)处,使得第一通道的每一条部分通道与第二通道的一条部分通道一起形成具有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附加的第一肋和附加的第二肋沿其延伸部分具有主厚度,其中附加第一肋和附加第二肋在它们相交接头处的厚度大于所述主厚度,因此提供了公共通道流动面积的减少。附加肋限制了在后缘附近的冷却通道的流动面积,由于增加了表面积,对转子叶片壁面提供了更好的冷却。由于在附加肋位置处倾角平滑改变,由附加肋造成的气体动力损失就可以被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根据该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内部空间沿组件中心轴从与入口相邻的底部向相对的顶部延伸。入口下游和肋的前端的上游的内部空间包括一个分配室(distribution chamber),适用于将冷却流体从入口散布到大体全部通道。该分配室可以从底部延伸到顶部。


下面将依照不同的实施例、参考下面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燃气轮机的纵向剖面图;图2示出了燃气轮机的转子叶片的轴心剖面图;图3示出了沿图2线III-III的转子叶片的横剖面图;图4示出了图2中转子叶片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子叶片的轴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一个燃气轮机,它具有固定壳体1和转子2,转子2可在壳体1中绕旋转轴x旋转。此燃气轮机包括多个安装在转子2上的转子叶片3和多个安装在壳体1上的固定导向翼片(stationary guide vane)4。
转子叶片3和导向翼片4的每一个因此形成了燃气轮机的一个组件。尽管下面的描述是关于转子叶片3形式的组件,应该强调的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导向翼片4并且下面描述的特征也同样包括在固定导向翼片中。
这个组件,亦即这里的转子叶片3,在图2和图3中被更加详尽示出。转子叶片3包括一个内部空间10,所述内部空间10由第一壁11和相对的第二壁12限定。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彼此面对。第一壁11设置在转子叶片3的压力侧上,而第二壁12设置在转子叶片3的吸力侧(suction side)上。进一步说,转子叶片3具有前缘13,后缘14,顶部15和底部16。底部16形成了转子叶片3的根部。转子叶片3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2的主体上,使得根部被固附到转子2的主体上,而顶部15则位于转子2的径向最外侧位置处。转子叶片3沿中心轴(centre axis)y延伸,中心轴y从底部16到顶部15延伸穿过转子2,大体与前缘13和后缘14平行。中心轴y和旋转轴x基本垂直。
转子叶片3有通往内部空间10的入口17和从内部空间10通出的出口18。入口17设置在底部16上,出口18在后缘14上。内部空间10由此形成了用于冷却流体从入口17流动到出口18的通道。内部空间10大体关于旋转轴x径向延伸、与从底部16延伸到顶部15的中心轴y平行。内部空间10包括分配室19和通道阵列20。分配室19位于内侧并接近前缘13的位置,从入口17平行于中心轴y延伸。通道阵列20位于分配室19和后缘14之间。通道阵列20从底部16延伸到顶部15。
转子叶片3的通道阵列20由自第一壁11上突伸出的第一肋21和自第二壁12上突伸出的第二肋22形成。第一肋11大体上相互平行延伸以形成第一通道23,用于流体从通道阵列20的前端流动到通道阵列20的后端。第二肋22大体上相互平行延伸以形成第二通道24,用于流体从通道阵列20的前端流动到通道阵列20的后端。
第一肋从通道阵列20的前端沿一条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延伸到通道阵列20的后端。这条路径的曲率使得第一肋21在第一肋21的前端附近处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在第一肋21的后端附近处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关于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方向与旋转轴x形成第一倾角α。第二方向与旋转轴x大体平行,因而与中心轴y大体垂直。
第二肋从通道阵列20的前端沿一条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延伸到通道阵列20的后端。这条路径的曲率使得第二肋22在通道阵列20的前端附近处沿第三方向延伸,而在通道阵列20的后端附近处沿第四方向延伸。第三方向关于第四方向倾斜。第三方向与旋转轴x形成第三倾角β。第四方向与旋转轴x以及第二方向大体平行,因而与中心轴y大体垂直。
转子叶片3因此适合以如下方式安装在转子2上第一方向从前端远离旋转轴x倾斜,而第三方向从前端朝向x轴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的各自倾角α和β的绝对值在所示实施例中大体相等。角α和β可以是30-80°之间的任何值,优选的是在50-80°之间,最优选的是在60-70°之间。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为了给叶片3不同侧上的热传导之间提供最好的一致性(correspondence),第一方向的倾角绝对值可以与第三方向的不同。
由图2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交叉。所以,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在通道阵列20中会多次相交。第一肋21与第二肋22在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相交的地方直接连接或连结,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之间没有任何中间元件。特别的,需要强调的是,第一肋21和第二肋2以如下方式相交在通道阵列20后缘附近的相交接头26,由此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合并形成公共出口通道27,公共出口通道具有一定流动面积。每条公共出口通道27具有从第一壁11到第二壁12测量的高度H。每条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具有分别从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分别延伸到第二肋22和第一肋21所测得的高度h。内部空间中用于冷却流体的总高度如图3所示。而且,图中示出总高度从分配室19朝向后缘14减少。接近出口18,那里的第一肋和第二肋互相平行延伸,公共通道的高度H因此与内部空间的总高度一致。
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沿其大体所有延伸部分都具有主厚度。然而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26处的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的厚度比主厚度大些。大体上每个相交接头26由此都会提供一个两合并肋21和22的较厚部分。相交接头26连接叶片3的压力侧和吸力侧。每个相交接头26都具有宽度B,此宽度可以比肋21和22主延伸部分的宽度b大1.1倍到3倍。
在图4中的剖面图中,每个相交接头26可以看作为一个大体圆柱形销。圆柱形销通过上游圆角部(upstream fillet)31和下游圆角部(downstreamfillet)32被连接到各自的肋21和22。圆角部31和32可以有不同的半径,这取决于通道中的流动方向。比较合适的是,将上游圆角部31的半径做的相当小,亦即在0.1*b到1*b之间,以便于增加热传导,利用空气的动能。下游圆角部的半径可以做的较大些,比如在0.1*b到10*b之间,由此产生通道后端的平滑扩展。这直接减少了直接在相交接头26后面的损失,产生了出口18处的高速率。
通道阵列20并且因而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延伸越过了与分配室19相邻的前区域35和与前区域35以及出口18相邻的后区域36。而且,转子叶片3的通道阵列20包括附加第一肋21′,其从第一壁11突伸出,大体相互平行延伸越过后区域36到达后端。附加第一肋21′与第一肋21平行延伸,使得大体上每个附加第一肋21′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一肋21之间,因此把每条第一通道23大体划分为两个平行的、延伸越过后区域36的部分通道23′。通道阵列20还包括附加第二肋22′,它从第二壁12突伸出,大体相互平行延伸越过后区域36到达后端。附加第二肋22′与第二肋22平行延伸,使得大体上每条附加第二肋22′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二肋22之间,因此把每条第二通道24大体划分为两个平行的、延伸越过后区域36的部分通道24′。
附加第一肋21′和附加第二肋22′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26′位置上交汇,使得来自第一通道23的每个部分通道23′以及来自第二通道24的一个部分通道24′一起合并形成具有一定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27′。
除了长度以外附加肋21′,22′与肋21,22大体相等,也就是说,附加肋21′,22′比肋21,22短的多。与肋21,22平行的附加肋21′,22′的倾角从5°-60°连续变化到0°。它们在后区域36的起点与肋21,22连接,此处的倾角最大。
图5示出了转子叶片3的另一个实施例,它与图2-4中的实施例有所不同,转子叶片没有附加的肋,或者换言之,所有的肋21,22都有着大体相同的长度,除了在阵列20中上端和下端以外。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但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改变和修正。比如,此发明可以做成所示结构,但不加厚相交接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件,限定了用于具有可绕旋转轴(x)旋转的转子(2)的旋转机器的叶片或翼片,所述组件包括内部空间(10),所述内部空间由彼此面对的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限定,并且有入口(17)和出口(18),其中内部空间(10)形成从入口(17)到出口(18)的用于冷却流体的通道;至少第一肋(21),所述第一肋从第一壁(11)突伸出,大体相互平行延伸,以形成从第一肋(21)的前端到第一肋(21)的后端的、用于流体的第一通道(23),第二肋(22),所述第二肋从第二壁(12)突伸出,形成从第二肋(22)的前端到第二肋(22)的后端的、用于流体的第二通道(24),其中第一肋(21)和第二肋(22)彼此相交并且在所述交点上直接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肋和第二肋(21,22)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26)以如下方式相交,使得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形成具有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条这样的公共出口通道都包括用于在后端附近处提供流动面积的减少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肋和第二肋(21,22)沿其延伸部分具有主厚度(b),第一肋和第二肋(21,22)在相交接头(26)处的厚度大于主厚度,因此提供了所述公共出口通道(27)流动面积的减少。
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公共出口通道都具有从第一壁(11)到第二壁(12)测量的高度(H),其中每个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都具有分别从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分别延伸到第二肋(22)和第一肋(21)的高度(h)。
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肋(21)相互平行延伸,第二肋(22)也是相互平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肋(21)从前端延伸到后端,在前端附近沿第一方向,而在后端附近沿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关于第二方向倾斜,而且该组件适于这样安装在转子(2)上,使得第一方向和旋转轴(x)形成第一倾角(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肋(21)沿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从前端延伸到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肋(22)从前端延伸到后端,在前端附近沿第三方向,而在后端附近沿第四方向,其中第三方向关于第四方向倾斜,且该组件适合于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2)上,使得第三方向和旋转轴(x)形成第三倾角(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肋(22)沿大体连续的弯曲路径从前端延伸到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方向大体平行于第四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8到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方向和第四方向大体平行于旋转轴(x)。
12.根据权利要求8到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8到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适合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2)上,使得第三方向从所述前端朝向旋转轴(x)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6到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适合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2)上,使得第一方向从所述前端远离旋转轴(x)倾斜。
1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适合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转子(2)上,使得第一肋(21)设置在组件的压力侧上而第二肋(22)设置在组件的吸力侧上。
1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肋和第二肋(21,22)延伸越过从前端延伸的前区域(35)和从后端延伸的后区域(3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括附加第一肋(21′),所述附近第一肋从第一壁(11)突伸出,大体相互平行地延伸越过后区域(36)到达后端,其中附加第一肋(21′)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一肋(21)平行延伸,使得每一条附加第一肋(21′)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一肋(21)之间,因而大体将每条第一通道(23)划分为延伸越过后区域(36)的两条平行的部分通道(2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括附加第二肋(22′),所述附加第二肋从第二壁(12)突伸出,大体相互平行地延伸越过后区域(36)到达后端,其中附加第二肋(22′)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肋(22)平行延伸,使得每一条附加第二肋(22′)都设置在两条各自相邻的第二肋(22)之间,因而大体将每条第二通道(24)划分为延伸越过后区域(36)的两条平行的部分通道(2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附加第一通道和附加第二通道(21′22′)以这样的方式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26′)处相交,使得每条来自第一通道(23)的部分通道(23′)和一条来自第二通道(24)的部分通道(24′)一起形成具有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27′)。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附加第一肋和附加第二肋(21′,22′)沿其延伸部分具有主厚度,其中附加第一肋和附加第二肋(21′,22′)在相交接头(26′)处的厚度大于主厚度,因而提供了公共通道(27′)的流动面积的减少。
21.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部空间(10)沿组件的中心轴(y)从邻近入口(17)的底部(16)延伸到相对的顶部(15)。
22.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入口(17)下游、肋的前端的上游的内部空间(10)包括一个分配室(19),分配室适用于将冷却流体从入口(17)分布到大体所有的通道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和2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分配室(19)从底部(16)延伸到顶部(15)。
全文摘要
一种组件,用于转子的一个叶片或翼片,该转子可绕旋转轴(x)旋转。组件的内部空间(10)由第一壁(11)和第二壁(12)限定,并形成用于供冷却流体的一条通道。第一肋和第二肋(21,22)分别从第一壁和第二壁突伸出,形成从肋前端到后端的用于流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肋和第二肋相交且在所述交点直接相互连接。第一肋和第二肋以这样的方式在后端附近的相交接头(26)相交,使得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24)形成具有流动面积的公共出口通道(27)。
文档编号F01D5/18GK1997811SQ200580013506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7日
发明者马茨·安纳费尔特, 安德雷·舒金, 瑟奇·舒金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