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输出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87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输出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输出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输出机构一般以电力、或内燃机为动力源如电 机、汽油启动机等。由于能耗原因和其它不能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无法 正常使用。发明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仅仅依靠蓄积的机械弹力装置也可 以满足某些装置的动力需求,且不受使用条件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蓄积机械弹力势能的释放达到驱 动其它机件工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双向输出轴驱动组合式发 条机构为一个以加力轮1为中心,两侧的多组发条单元结构相同的对称装 置;
所述的多组发条单元由发条壳2、发条轮轴3、若干个发条壳4、及其 内部设置的发条5构成,所述发条5的外端与发条壳4相固连,发条5的 内端部与发条轴3固连,在所述发条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套7;所述条 发轴3与相邻发条壳4侧壁间隙配合;在发条轴3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轴孔 6,发条轴3另一端延伸到与之对应一侧相邻发条单元中的轴孔6内,其 外周面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轴孔6连接,其轴孔6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发 条单元的发条轴3连接;所述轴套4内的棘轮机构9、轴孔6内的棘轮机 构8离合方向相反;所述多组发条单元整体设置在拨套2内。所述加力轮1两侧上的棘轮机构与其相邻发条轴3的配合;输出驱动轴10通上的发条
轴上的棘轮机构9与相邻的轴孔6配合。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对加力轮l加力,使两侧发条机构内的发条
积蓄弹力势能,传导到输出驱动轴10,从而驱动与输出轴相连接的机件工 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依靠蓄积的机械弹力势能的释放作用动力源的,具有 宜用范围广,节约能源消耗的有益效。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如图所示,所述的双向输出轴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为一个以加力轮1 为中心,两侧的多组发条单元结构相同的对称装置;
所述的多组发条单元由发条壳2、发条轮轴3、若干个发条壳4、及其 内部设置的发条5构成,所述发条5的外端与发条壳4相固连,发条5的 内端部与发条轴3固连,在所述发条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套7;所述条 发轴3与相邻发条壳4侧壁间隙配合;在发条轴3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轴孔 6,发条轴3另一端延伸到与之对应一侧相邻发条单元中的轴扎6内,其 外周面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轴孔6连接,其轴孔6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发 条单元的发条轴3连接;所述轴套4内的棘轮机构9、轴孔6内的棘轮机 构8离合方向相反;所述多组发条单元整体设置在拨套2内。所述加力轮 1两侧上的棘轮机构与其相邻发条轴3的配合;输出驱动轴10通上的发条 轴上的棘轮机构9与相邻的轴孔6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输出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所述的双向输出轴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为一个以加力轮(1)为中心,两侧的多组发条单元结构相同的对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发条单元由发条壳(2)、发条轮轴(3)、若干个发条壳(4)、及其内部设置的发条(5)构成,所述发条(5)的外端与发条壳(4)相固连,发条(5)的内端部与发条轴(3)固连,在所述发条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轴套(7);所述发条轴(3)与相邻发条壳(4)侧壁间隙配合;在发条轴(3)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轴孔(6),发条轴(3)另一端延伸到与之对应一侧相邻发条单元中的轴孔(6)内,其外周面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轴孔(6)连接,其轴孔(6)通过棘轮机构(9)与该发条单元的发条轴(3)连接;所述轴套(4)内的棘轮机构(9)、轴孔(6)内的棘轮机构(8)离合方向相反;所述多组发条单元整体设置在发条壳(2)内;所述加力轮(1)两侧上的棘轮机构与其相邻发条轴(3)的配合;输出驱动轴(10)通上的发条轴上的棘轮机构(9)与相邻的轴孔(6)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输出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蓄积机械弹力势能的释放达到驱动其它机件工作的目的。所述的双向输出轴驱动组合式发条机构为一个以加力轮1为中心,两侧的多组发条单元结构相同的对称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对加力轮1加力,使两侧发条机构内的发条积蓄弹力势能,传导到输出驱动轴10,从而驱动与输出轴相连接的机件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依靠蓄积的机械弹力势能的释放作用动力源的,具有宜用范围广,节约能源消耗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F03G1/00GK201318253SQ200820130318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秦丰伟 申请人:秦丰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