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86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有效的冷却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日本实开昭60-135291号)中的发动机冷却构造是,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上方配置着燃料箱,在该燃料箱的侧方设有护罩,在该护罩的上部形成朝后方渐渐下降的弯曲导风部,将行驶风导向气缸盖的上部中央。
但是,在气缸盖的一侧形成开放的火花塞孔时,存在于其前方的凸轮轴的收容部壁部挡住冷却用的行驶风,所以,冷却风不容易到达本来容易成为高温的点火火花塞周围。另外,具有该火花塞孔的构造时,即使是上述现有例的构造,冷却风也不容易到达在比较深的位置安装着的点火火花塞处。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把冷却风顺利地导向这样构造的发动机,提高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该机动两轮车中,燃料箱配置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上方,在该燃料箱的侧方配置护罩,用形成在其一部分上的导风部将行驶风导向气缸盖,将发动机冷却,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盖备有朝车身一侧开放的火花塞孔,气缸盖的一部分朝车身侧方伸出地立设在该火花塞孔的前方,同时,在上述护罩的下部设有导风板,在俯视时,该导风板位于上述火花塞孔的侧面、并且朝着该火花塞孔的开放部向车身内方伸出。
这时,上述导风板,其后方侧渐渐变高地倾斜,从侧面看,其后端部位于火花塞孔的上部附近。
设在护罩下部的导风板在俯视中配置在火花塞孔的侧方,所以,行驶风沿着该导风板顺利地导向火花塞孔,可将安装在火花塞孔内比较深处的容易变高温的点火火花塞周围冷却。因此,提高发动机冷却效率,提高输出功率。这时,从侧面看,当将导风板往后斜上方倾斜时,可将更多的行驶风导向后端部附近的火花塞孔。


图1是使用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其要部俯视图。
图3是将护罩附近放大的车身要部侧视图。
图4是表示护罩导风构造的车身要部概略俯视图。
图5是设在车身左侧的护罩的侧视图。
图6是上述左侧护罩的俯视图。
图7是导风板的侧面图(图6中A方向的视图)。
图8是导风板的底面图(图7中B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一实施例。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其要部俯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以机动两轮车的行驶状态为基准。
先参照这些图说明机动两轮车的概要。图中的标号1是前轮、2是左右一对前叉、3是把手、4是头管、5是车身架、6是燃料箱、7是双人乘座型车座、7a是驾驶者用的前座、7b是乘坐者用的后座、8是把手、9是油冷却器、10是护罩、11是4冲程式发动机、12是侧罩、13是后罩、14是侧支架、15是踏板座、16a是驾驶者用踏板、16b是乘坐者用踏板、17是后摆动臂、18是后轮、19是后轮悬挂用的后缓冲单元。
车身架备有主车架20、左右一对中间车架21、下车架22、左右一对底车架23、左右一对车座轨24和左右一对后车架25。主车架20从头管4沿着车身中心朝后方略直线状延伸。中间车架21从主车架20的后端部左右分别通过发动机11的后方朝下方延伸。下车架22从头管4经过4冲程式发动机的前方朝斜下方延伸。底车架23从下车架22的下端部左右通过发动机11的下方连接在中间车架21的下端部。车座轨24从左右各中间车架21的上部朝后方朝若干斜上方延伸。后车架25从大致中间车架21的下部朝后方朝斜上方地延伸并与车座轨24的后部连接。构成这些车架的部件由适当的金属制圆管或方管构成。车座7可装卸地安装在左右一对车座轨24上,用车座锁固定在车座轨24上。
由主车架20、中间车架21、下车架22和底车架23围成圈状构造,发动机11承载在该圈状构造上。图1中的标号26是排气管,27是消音器。图2中的标号28是制动踏板,29是加速踏板。
下面说明使用了护罩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图3是将护罩附近放大的车身要部侧视图。图4是说明护罩的导风构造的车身要部概略俯视图。图5是设在车身左侧的护罩的侧视图。图6是其俯视图。图7是导风板的侧视图(图6中A方向的视图)。图8是其底面图(图7中B方向的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护罩10沿着燃料箱6的前部左右两侧面配置,在上部的安装孔30(图5)处用螺栓31安装在设在燃料箱6侧面上部的撑杆32(图4)上,在下部中央的安装孔33(图5)处用螺栓34安装在形成在燃料箱6下部的安装用突部35上。在护罩10前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朝车身内方突出的突起部36,与燃料箱6的前侧底部接合。另外,图4中,仅将车身左侧护罩10表示为断面,右侧表示非断面的俯视形状。
护罩10是大致四边形,具有从图3侧面看往前方朝下倾斜的上边37、往后方朝下倾斜的前边38及后边39、以及往后方朝上倾斜的下边40。下边40的后边部是朝上方突的弯曲部41,在该部分的内侧,前后设有凸起部42、43(图4至图6)。
另外,在中央部设有近似于以前方作为锐角顶点的略三角形的凹部44,在其前部形成开口45。凹部44的下边部46基本平行于主车架20的下方(图3)。
凸起部42、43仅设在安装在车身左侧的护罩10上,在这里用自攻螺钉47、48安装着导风板50(图4、6)。
如图7、8所示,导风板50是由树脂等部件构成的平板状部件,在其下面上一体地朝下方突出着与凸起部42、43相接的安装突部51、52,在设在其上的纵长安装孔54、55处,用上述自攻螺钉47、48与凸起部42、43紧固。与安装突部51、52相连的多个平行肋53朝着车宽方向与导风板50形成为一体,这样,安装突部51、52和导风板50本身被加强。该导风板50也只设在车身左侧的护罩10上。护罩10的侧面壁朝外侧方突出地弯曲(图4)。
如图3、4所示,护罩10的弯曲部41重叠在4冲程式发动机11的气缸盖罩60的上部。标号61是气缸盖,62是气缸。在气缸盖罩60的中央形成火花塞孔63,该火花塞孔63在左侧开口并且朝上下方向延伸到气缸盖61的表面。
火花塞孔63被收容于排气凸轮轴64的排气侧凸轮轴室的壁部65和收容于吸气凸轮轴66的吸气凸轮轴室的壁部67地前后挟着,从图4可见,形成从车身左侧向气缸盖罩60等的中央侧进入的深槽,在其最里部安装着可装卸的点火火花塞68,该点火火花塞的点火部面临着气缸盖61的燃料室。另外,火花塞孔63的上方也开放(图3)。
导风板50为了容易收集行驶风W,朝前方朝斜下地配置,从图3的侧视图看,导风板50的后端部位于火花塞孔63的上端附近,并且,从图4的俯视图看,若干离开气缸盖罩60的左侧方,并且,设在从火花塞孔63到气缸盖罩60前方位置的范围内。护罩10的设置范围是,其最前端在燃料箱6前端的前方,其后端处在火花塞孔63的后方。
图中的标号70是气化器,与气缸盖61的吸气通路连接,通过连接管71从后方的空气滤清器72供给新气。空气滤清器72如图1和图3所示,配置在由中间车架21、车座轨24和后车架25围成的空间内,由侧罩12覆盖着。在空气滤清器72的前部左侧面与侧罩12之间配置着电池73。在侧罩12的与电池73重叠的部分设有由格栅部件74覆盖的开口部75(图3)。标记76是空气滤清器72的吸气管,挟着车身中心线地设有左右一对,从车身后方侧吸引空气。
如图1所示,侧罩12朝车座7的下方往前方延伸,到达燃料箱6的下方,在与气化器70重叠的位置,从侧面看与燃料箱6的底部6a(图3)相连。
下面,说明实施例的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行驶风W从车身前方进入由左右护罩10和上方的燃料箱6围成的空间内,向后方流去,将4冲程发动机11的气缸盖61等冷却。
在车身左侧,由于护罩10内侧的朝气缸盖罩60方向伸出的导风板50朝前方往下倾斜,所以,可有效地捕集行驶风W并朝斜上方导向后方,在后端附近,从火花塞孔63的上部开放端导入火花塞孔63内。
因此,可将大量的行驶风W顺利地导入原先行驶风W被排气侧凸轮轴室的壁部65挡住而不容易进入的火花塞孔63内,所以,可有效地将常常成为高温的点火火花塞68周围冷却。而且,由于护罩10的侧面朝外侧方突出地弯曲,所以,可将沿着护罩10内面的行驶风W气流弯曲地引导到火花塞孔63侧,这样,更有效地将行驶风W导向火花塞孔63。
结果,可有效地将包含点火火花塞68周围的气缸盖罩60和气缸盖61冷却,提高冷却效率,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而且,通过把导风板50设在护罩10的下部,使被护罩10覆盖的气缸盖罩60的面积最小,可显著减少对火花塞孔63以外的气缸盖罩60、气缸盖61、气缸62的行驶风W的冷却效率的影响。
另外,导风板50不一定要与护罩10分开,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另外,也可以把设在燃料箱6或导风板50上方的别的导风部朝斜下方向后方延伸到火花塞孔63附近,与导风板50并用,这样更加提高导风效果。另外,把火花塞孔63设在车身右侧时,可在右侧的护罩10上设置导风板50。
权利要求
1.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该机动两轮车中,燃料箱配置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上方,在该燃料箱的侧方配置护罩,用形成在其一部分上的导风部,将行驶风导向气缸盖,将发动机冷却,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盖备有朝车身一侧开放的火花塞孔,在该火花塞孔的前方朝车身侧方伸出地立设气缸盖的一部分,同时,在上述护罩的下部设有导风板,在俯视中,该导风板位于上述火花塞孔的侧方、并且朝着该火花塞孔的开放部向车身内方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风板,其后方侧渐渐变高地倾斜,在侧视中,其后端部位于火花塞孔的上部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目的是,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中,提高将火花塞孔朝侧方开放时的点火火花塞周围的冷却效率。在构成4冲程发动机11的气缸盖罩60及气缸盖61上形成朝气缸盖罩60的左侧面开放的火花塞孔63,在其最深部安装点火火花塞68。在发动机11的上方配置燃料箱6,在燃料箱6的左右设置护罩10,在左侧护罩10的下部内面侧设置朝气缸盖罩60伸出的导风板50。导风板50朝前斜下方配置,其后端位于火花塞孔63的上部附近。
文档编号F01P1/02GK1374442SQ0210684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6日
发明者金塚征志, 山崎菊勇, 辻本勇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