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62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自然力来发电且具低污染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使用电力皆由大型发电厂供应,其中又以核能及火力发电为主要供电来源,然而该电厂的缺点在于核能发电后的废料处理不易,而火力发电在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后,会产生尘埃与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等问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在经历环保政策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往往造成发电厂的运作成本增加,进而会转嫁到用电户身上;其次,现今社会使用众多电器设施而导致电力需求增加,再加上建造发电厂时会因前述问题而易遭受阻力,以致当现有发电厂的发电量不及用电量时,会导致在用电尖峰时段,需采以轮流限电的方式实施,对于使用者而言,更为不便。
然而上述大型发电厂所需的设备种类众多,在组装过程会耗费时间,且造价昂贵,又不易小型及普及化,而大型发电厂产生的电力又需经数层变电设备来调整电压,才得以供各地区的用电户使用,如此在传输电力时会又需考虑电力传输时的耗损问题,如又发生故障问题,更需费时检査整个电力系统,以找出故障源。
因此,如何使发电设备小型化与普及化,让一般地区的用电户也能使用,藉此减少电力传输所经过变电设备的数量,来降低电力损耗,以作紧急备用发电用途,更能减少上述环境污染的危险因素产生,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它能减少环境污染,且能小型及普及化以供地区使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点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包括
一设于水中而顶部部份露出水面的转动座,其是由一转轴、数支中央与转轴枢设且呈中空状的支杆、及用以悬空架设转轴的支撑脚架所构成;该支杆内设有数个用以引导或抑制气体通过的阀体件;
数浮体,设置在上述支杆端部,该浮体是由一端部与上述支杆接连而另端能活动开合的第一配重体、 一设在第一配重体上能离合且具伸縮功能的活动气囊、与至少一个以上设在活动气囊另端的第二配重体所构成;及一被上述转轴带动的发电机。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阀体件是由隔板、及枢设于隔板且一端连接小配重体的阀门所构成。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浮体更能将上述第一配重体、活动气囊相对设在上述支杆端部的上、下两侧。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第一配重体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端部的第一短系固件,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端部缘的第一长系固件。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活动气囊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端部的第二短系固件,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端部缘的第二长系固件。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支杆端部更设有能供第一配重体、活动气囊反复离合作动的定位座。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活动气囊能以蛇蝮管替代。
根据上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该蛇蝮管为具有一短侧壁而另侧为长侧壁的扇形状体。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获致以下结果-
1. 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制造简单,在组装上能将转动座及其浮体搭配其它发电机使用,适用于地区性以作小额或备用发电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是置于水中以浮力来产生动力,如此能减少资源消耗,并无核能废料或燃烧废气的污染问题。
2. 本实用新型的支杆藉由第一配重体搭配活动气囊与第二配重体作动,能影响浮力作用,并改变支杆的杠杆作用,会让支杆失去平衡状态而旋转,并间歇给予旋转动力,能延长惯性作用的影响力,以带动发电机运转。
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配重体、活动气囊,透过长、短系固件能离开或靠合该支杆端部,来改变第一配重体、活动气囊(含第二配重体)施加于该支杆端部的力点距离,进而能增加或减少其力矩。且该长系固件能局限张开范围,避免过度张开而改变该转动座的旋转方向。
4. 本实用新型的阀体件藉由隔板、阀门及影响其作用的小配重体,能在阀体件位移至不同位置时,让阀门会受小配重体的影响而开启或闭合,进而使支杆内的气体流通或滞留。
5. 本实用新型的浮体透过定位座,能使第一配重体、活动气囊或蛇蝮管稳定开合 体与活动气囊或蛇蝮管的张开角度过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剖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座的一支杆半部与连接浮体的局部放大图3为图2中活动气囊替换成蛇蝮管实施的局部放大图4、图5为图1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实施时的连续动作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剖视图。
1浮力再生发电装置2021第一配重体
10转动座22活动气囊
11转轴221蛇蝮管
12支杆23第二配重体
13支撑脚架30发电机
14阀体件2540第一短系固件
141隔板41第一长系固件
142小配重体50第二短系固件
143阀门51第二长系固件
15定位座60止动件
20浮体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座的一支杆半部与连接浮体的局部放大图,图3所示为图2中活动气囊替换成蛇蝮管实施的局部放大图,图4、图5所示为图1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实施时的连续动作图,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揭示出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1,是由一转动座10、数个环绕该转动座10周缘设置的浮体20、及一被该转动座10旋转带动的发电机30。该转动座10设于水中时,其顶部部分会露出水面。
上述转动座10是由一转轴11、数支中央与转轴11枢设且呈中空状的支杆12、及用以悬空架设转轴11的支撑脚架13所构成。该支杆12内设有数个用以引导或抑制气体通过的阀体件14。该转轴11 -端接连发电机30并带动其旋转以产生电力。该支杆12内会先装填气体,使支杆的一端部充满气体而另端部仍有空间供气体导入,以便于该转动座10旋转时,使杆内气体受挤压后能迅速流动。上述浮体20是设置在上述支杆12端部,该浮体20是由一端部与上述支杆12接连而另端能活动开合的第一配重体21、 一设在第一配重体21上能离合且具伸縮功能的活动气囊22、与至少一个以上设在活动气囊22另端的第二配重体23所构成。该第二配重体23的重量需大于第第一配重体21,为便于替换使用,该第二配重体23也能由数个第一配重体21构成,使该第二配重体23位移至不同位置时,能搭配浮力作用来重压、下拉活动气囊22。
上述中,可参考图2所示,该浮体20是将上述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相对设在上述支杆12端部的上、下两侧。如此能避免第一配重体21反向压迫活动气囊22,进而影响活动气囊22与水的浮力作用。在图中,该活动气囊22会因其第一配重体21被止挡在支杆12端部而不被压迫,如此使活动气囊22在受第二配重体23重量下拉、及被由支杆12内的气体流入填充后,该活动气囊22的体积能迅速变大,以增加浮力作用。
上述第一配重体21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的第一短系固件40,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缘的第一长系固件41。该第一短系固件40能作为第一配重体21开合转动的轴心,而该第一长系固件41则能局限第一配重体21的张开范围,避免过度张开而改变上述转动座10的旋转方向。
如此使本实用新型第一配重体21透过该第一短系固件40及第一长系固件41 ,能离开或靠合该支杆12端部,来改变第一配重体21施加于该支杆12端部的力点距离,进而能增加或减少其力矩。
而上述活动气囊22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的第二短系固件50,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缘的第二长系固件51。该第二短系固件50能作为活动气囊22开合转动的轴心,而该第二长系固件51则能局限活动气囊22的张开范围,避免过度张开而受第二配重体23的影响,以致改变上述转动座10的旋转方向。
由于本实甩新型活动气囊22是被第二配重体23重压、下拉,因此当该活动气囊22离开或靠合该支杆12端部时,会改变第二配重体23施加于该支杆12端部的力点距离,进而能增加或减少其力矩。
又上述阀体件14是由隔板141、及枢设于隔板141且一端连接小配重体142的阀门143所构成。如此当阀体件14位移至不同位置时,其阀门143会受小配重体142的影响而开启或闭合,进而使支杆12内的气体流通或滞留。
另在上述支杆12端部更设有能供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反复离合作动的定位座15。而该活动气囊22如图3所示能以蛇蝮管221替代,该蛇蝮管221为具有一短侧壁而另侧为长侧壁的扇形状体。透过该定位座15能使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或蛇蝮管221稳定开合运动,而不会受水的浮力影响,又能配合上述长系固件形成双层止挡功效,以防第一配重体21与活动气囊22或蛇蝮管221的张开角度过大。
透过上述构件,使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1在水中能利用浮力来运作,其运作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动座10能以至少二支杆12实施,在实施前藉由将每一支杆12两端的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与第二配重体23的重量维持在具杠杆平衡状态,如此仅需给予该浮体一推动外力,便可使该转动座10朝推动方向旋转运作。而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座10未作动时,会藉助设在支撑脚架13处的止动件60,来防止该转动座10旋转。
步骤2如图4所示,当水面升至其一呈水平平衡状态的支杆12时,位在三点钟的第一配重体21、九点钟方向的第二配重体23皆会受浮力影响,以减轻其对支杆12的施力程度,进而改变该支杆12的平衡状态来旋转运作。
步骤3如图5所示,当水面升至本实用新型转动座10的顶端部时,位近六点钟方向浮体20的第一及第二配重体21、 23因垂直轴心,其施力矩难以对支杆12作用,而位近十二点钟方向的浮体20因部份显露,会减少浮力对第一配重体21的影响,但此时第二配重体23的重量仍有部份受浮力影响,且于此时该第一配重体21的施力臂会略长于第二配重体23的施力臂,致使该处支杆12端部在第一配重体21因地心引力作用而张开后,会使该支杆12端部朝顺时针方向倾倒,进ffij重拉产生一转动的力矩。
另在同一时间,位近九点钟方向的浮体20,其活动气囊22受第二配重体23下拉张开,致使其质心重量的位置较靠近转轴ll,而使该支杆12此一端部的负荷力矩小于三点钟方向的施力力矩,又能产生一旋转动力。
又在此时支杆12内的气体,会导入位在图示中转轴11左半边的活动气囊22、支杆12端部,如此再加上支杆12本身所承受的浮力作用,会让转动座10的支杆12在失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能旋转运动。
据此,使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1,在上述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与第二配重体23相互配合作动下,透过浮力作用的影响,并改变支杆12的杠杆作用,来旋转并间歇给予旋转动力,能延长惯性作用的影响力,以带动发电机30运转。而本实用新型浮力再生发电装置1的支杆12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能如图6所示,以三支杆12实施,或是如图7所示,以四支杆12实施。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图示详细说明如后,唯业者能在不超越本实用新型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因此,举凡利用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结构的实施型态,只要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要旨范围内的各种等效性变更实施例,皆应涵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设于水中而顶部部分露出水面的转动座(10),其是由一转轴(11)、数支中央与转轴(11)枢设且呈中空状的支杆(12)、及用以悬空架设转轴(11)的支撑脚架(13)所构成;该支杆(12)内设有数个用以引导或抑制气体通过的阀体件(14);数浮体(20),设置在上述支杆(12)端部,该浮体(20)是由一端部与上述支杆(12)接连而另端能活动开合的第一配重体(21)、一设在第一配重体(21)上能离合且具伸缩功能的活动气囊(22)、与至少一个以上设在活动气囊(22)另端的第二配重体(23)所构成;及一被上述转轴(11)带动的发电机(3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件(14)是由隔板(141)、及枢设于隔板(141)且一端连接小配重体(142)的阀门(143)所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体(20)更能将上述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相对设在上述支杆(12)端部的上、下两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配重体(21)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的第一短系固件(40),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缘的第一长系固件(41)。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气囊(22)的一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的第二短系固件(50),而另端设有接连上述支杆(12)端部缘的第二长系固件(51)。
6. 如权利要求1、 3、 4或5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杆(12)端部更设有能供第一配重体(21)、活动气囊(22)反复离合作动的定位座(15)。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气囊(22)能以蛇蝮管(221)替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蛇蝮管(221)为具有一短侧壁而另侧为长侧壁的扇形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力再生发电装置,所述浮力再生发电装置利用自然力来发电且具低污染。其是由一顶部部分露出水面的转动座、数个设于转动座周缘的浮体、及一被转动座旋转带动的发电机所构成。该转动座是由一转轴、数支中央与转轴枢设且呈中空状的支杆、及悬空架设转轴的支撑脚架所构成。该支杆内设有数个用以引导或抑制气体通过的阀体件。该转轴一端接连发电机并带动其旋转以产生电力。该浮体设在支杆端部,是由一端与支杆接连而另端活动开合的第一配重体、一设在第一配重体上能离合且具伸缩功能的活动气囊、与至少一设在活动气囊另端的第二配重体所构成。
文档编号F03B17/02GK201318246SQ20082018359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詹益堂 申请人:詹益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