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016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电方法可以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其采用的设备或装置体型较 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组,可利用风力进行发 电,其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发电机组,包括通风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的抽风装置,所述
通风管道的中轴线两侧沿空气流通方向分别各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的集合及第二发电风
轮的集合,所述第一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二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逆时
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一发电风轮与所述第二发电风轮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交
错设置并均偏离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发电机组,包括通风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的抽风 装置,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两侧沿空气流通方向分别各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的集合及第 二发电风轮的集合,所述第一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二发电风轮的风 叶沿逆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一发电风轮与所述第二发电风轮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 向依次交错设置并均偏离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采用这种发电机组可利用风力 进行发电,体积较小,且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发电机组中的整流栅板5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发电机组中的第一发电风轮7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发电机组中的第二发电风轮8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发电机组中的负压风机3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其主要包括有通风管道,在通风管道其中一 个或两个端口处设置有抽风装置以促进通风管道的空气流通,通风管道的中轴线一侧沿空 气流通方向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的集合,第一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通风管道的中轴线的另一侧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有第二发电风轮的集合,第二发电风轮的风叶沿 逆时针方向旋出,第一发电风轮与第二发电风轮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交错设 置并均偏离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 下面通过图1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电机组进行说明。
参照图l,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组主要包括直径为2米的通风管道1,以及设置 于通风管道端口处的抽风装置,该抽风装置包括设置于通风管道1入风端口处的增压风机 2以及设置于通风管道l出风端口处的负压风机3,增压风机2与负压风机3可加速通风管 道1内的空气流通,增压风机2处设置有入风罩4,入风罩4的入口内径为入风罩4的入口 内径的1-2倍,其开口直径为2. 5米,增压风机2后方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整流栅板5,其可 对进入入风端口的空气进行整流,使风定向,负压风机3处设置有出风罩6,出风罩6为沿 出风方向张大的喇叭型结构,出风罩6的轴向长度为4-6米,出风罩6的出口内径为出风罩 的入口内径的3-5倍,负压风机3的风叶与出风罩6内径相距为10-20毫米,其开口直径为 2. 5米(或更大),这样,出风罩6的流通量与入风罩4的流通量持平(或大于入风罩4的 流通量),通风管道1的中轴线两侧沿空气流通方向分别各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7的集合及 第二发电风轮8的集合,在通风管道1的中轴线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发电风轮7与第二发电 风轮8间距400-700毫米(图示为L),优选为500毫米,而每个第一发电风轮7的风叶盘面 的40% -70%陷入了通风管道1相应地一侧管壁,优选为60% ,第二发电风轮8的风叶盘面 的40% _70%陷入了通风管道1相应地另一侧管壁,优选为60%,如图3所示,第一发电风 轮7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如图4所示,第二发电风轮8的风叶沿逆时针方向旋出,第 一发电风轮7与第二发电风轮8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交错设置并均偏离所述 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通风管道1内壁设置有导流板9的集合,导流板9斜向设置于 第一发电风轮7/第二发电风轮8的后方的通风管道1内壁上。 发电机组启动时,可先使增压风机2及负压风机3保持一定时间的高功率,以提高 迅速加速通风管道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待稳定后,再给增压风机2及负压风机3施以一定 功率并保持,这样有初始速度的空气从入风罩4进入通风管道1后,经整流栅板5整流定向 后, 一部分空气主创流动至入风端口处第一个第一发电风轮7处并使第一发电风轮7旋转 发电,之后该部分空气被第一发电风轮7甩出,再由第一发电风轮7后方的导流板9引导而 再流动到入风端口处第一个第二发电风轮8处,与另一部分经整流栅板5后直接流动到入 风端口处第一个第二发电风轮8处的空气一起吹动该第二发电风轮8使之旋转发电,由第 二发电风轮8中出来的风再由第二发电风轮8后方的导流板9引导后,又继续推动后续的 第一发电风轮7旋转发电,依此类推,而使通风通道1内的各发电风轮逐一旋转发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发电机组大小可根据实际 情况而定,不仅限于上述尺寸。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的抽风装置,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两侧沿空气流通方向分别各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的集合及第二发电风轮的集合,所述第一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二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逆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一发电风轮与所述第二发电风轮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交错设置并均偏离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上,相邻 的所述第一发电风轮与所述第二发电风轮间距400-700毫米。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发电风轮/第二发电风轮的风 叶盘面的40% -70%陷入所述通风管道相应的管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壁设置有导流板的集 合,所述导流板斜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电风轮/第二发电风轮后方的通风管道内壁上。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入风端口处的增压风机,以及, 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出风端口处的负压风机。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机后方设置有整流栅板。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机处设置有入风罩,所述负 压风机处设置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流通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入风罩的流通量。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的风叶与所述出风罩内 径相距为10-20毫米。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为沿出风方向张大的喇叭 型结构,所述出风罩的轴向长度为4-6米,所述出风罩的出口内径为所述出风罩的入口内 径的3-5倍,所述入风罩的入口内径为所述入风罩的入口内径的1-2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包括通风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端口处的抽风装置,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两侧沿空气流通方向分别各设置有第一发电风轮的集合及第二发电风轮的集合,所述第一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顺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二发电风轮的风叶沿逆时针方向旋出,所述第一发电风轮与所述第二发电风轮沿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方向依次交错设置并均偏离所述通风管道的中轴线预设距离。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组,可利用风力进行发电,体积较小,且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03D9/00GK101699063SQ20091022198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林其访 申请人:林其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