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581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盖上没有联接废气循环系统(即EGR系统),造成油气混 合物燃烧不够充分,因此,发动机在循环运转过程中造成燃烧不完全、耗油量大、增加了汽 车尾气的排放量,以及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均没有发挥到极致,导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发 动机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油气混合物燃烧得更充 分、使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都能发挥到极致的发动机缸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燃烧 室,燃烧室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火花塞孔,进气口与缸盖体上的进气道相通,排气口与缸 盖体上的排气道相通,在所述的缸盖体上、并在排气道的侧边设有废气排出腔,且在所述的 缸盖体上、并在进气道的侧边设有过滤废气输入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缸盖排气道排出的废气经过废气排出腔进入废气循环系 统处理后,再通过过滤废气输入腔进入缸盖进气道,该带有一定温度的尾气进入燃烧系统 后,能保证油气混合物更充分地燃烧,以提高缸盖的压缩比使发动机达到更大的功率与扭 矩,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燃油系统耐用性,从而使发动机燃油更具 经济性,且降低噪声与废气排放,起到了环保节能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旋转180度的仰视图(即发动机缸盖的排气侧面)。图3为
图1的俯视图(即发动机缸盖的进气侧面)。图4为
图1旋转90度的右视图(即发动机缸盖的离合器侧面)。图5为图4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燃烧室2,燃烧室2上设有 进气口 3、排气口 4、火花塞孔5,进气口 3与缸盖体上的进气道7相通,排气口 4与缸盖体上 的排气道8相通,在所述的缸盖体1上、并在排气道8的侧边设有废气排出腔9,且在所述的 缸盖体1上、并在进气道7的侧边设有过滤废气输入腔6。由此,发动机由进气系统、燃烧系 统、排气系统、废气循环系统(即EGR系统)再进气系统而构成一个循环运行。[0013]其中,根据缸盖与排气系统、进气系统的连接布局需要,所述的废气排出腔9的一个口(进)在缸盖的排气侧面10(即排气道旁边,如图2所示),其另一个口(出)在缸盖 的离合器侧面11 (如图4所示);所述的过滤废气输入腔6的一个口(进)在缸盖的离合 器侧面11 (如图4所示),其另一个口(出)在缸盖的进气侧面12 (即进气道旁边,如图3、 图5所示)。为了更好地对过滤废气输入腔进行工艺定位(作砂芯定位用),可以在所述的 缸盖的离合器侧面11上、并对着过滤废气输入腔处设有工艺定位点13,如图4、图5所示。从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盖与以往缸盖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原来 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废气循环系统的连接腔(即废气排出腔9和过滤废气输入腔6)。当发动 机在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中,排气道与排气歧管连接排出的一部分尾气先经过废气排出腔 9再通过软管进入废气循环系统,经废气循环系统的过滤处理后,过滤后的废气重新经另一 软管由废气循环系统输送到过滤废气输入腔6,再进入进气歧管连接的进气道内,最终到达 燃烧系统内。因通过废气循环系统的过滤处理后的尾气带有一定的温度,它进入燃烧系统 后,能使油气混合物燃烧得更为充分。改进设计后的该发动机缸盖做了大量试验表明油气 混合物的燃烧率高达99.9%,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提升了 30%,汽车 尾气的排出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减少了 20%,发动机的经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燃烧室(2),燃烧室(2)上设有进气口(3)、排气口(4)、火花塞孔(5),进气口(3)与缸盖体上的进气道(7)相通,排气口(4)与缸盖体上的排气道(8)相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盖体(1)上、并在排气道(8)的侧边设有废气排出腔(9),且在所述的缸盖体(1)上、并在进气道(7)的侧边设有过滤废气输入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排出腔(9)的一个口在 缸盖的排气侧面(10),其另一个口在缸盖的离合器侧面(11);所述的过滤废气输入腔(6) 的一个口在缸盖的离合器侧面(11),其另一个口在缸盖的进气侧面(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缸盖的离合器侧面(11) 上、并对着过滤废气输入腔处设有工艺定位点(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缸盖体(1)、燃烧室(2),燃烧室(2)上设有进气口(3)、排气口(4)、火花塞孔(5),进气口(3)与缸盖体上的进气道(7)相通,排气口(4)与缸盖体上的排气道(8)相通,在所述的缸盖体(1)上、并在排气道(8)的侧边设有废气排出腔(9),且在所述的缸盖体(1)上、并在进气道(7)的侧边设有过滤废气输入腔(6)。本实用新型能将带有一定温度的尾气重新进入燃烧系统,能保证油气混合物更充分地燃烧,以提高缸盖的压缩比使发动机达到更大的功率与扭矩,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燃油系统耐用性,使发动机燃油更具经济性,且降低噪声与废气排放,起到了环保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F02M25/07GK201610793SQ20092029516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志红, 叶锦瑞, 徐海登, 李昊明, 韩玉明 申请人: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