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517962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的领域大体而言涉及蒸汽涡轮,且更特定而言涉及蒸汽涡轮动力系统 (steam turbine power system)及组装该蒸汽涡轮动力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已知的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蒸汽涡轮机组(steamturbine train),其利用冷凝器来将排出的蒸汽冷凝成液体水用于通过该机组再循环。具体而言,至 少某些已知的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利用多个独立的蒸汽涡轮机组,每个机组具有其自己的冷 凝器,其与其它机组的冷凝器平行冷却。但是,当多个独立的蒸汽涡轮机组的冷凝器平行冷却时,在这些独立机组上的冷 凝器压差最小(即,机组倾向于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效率)。因此,具有下面这样的蒸汽涡轮 动力系统将是适用的其中能降低在多个独立蒸汽涡轮机组中至少一个机组中的冷凝器压 力,从而提高动力系统的总效率。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蒸汽涡轮动力系统与冷却剂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 供第一蒸汽涡轮机组,其包括第一高压涡轮组件、与第一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 第一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第一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冷凝器。该方法还包 括提供第二蒸汽涡轮机组,其包括第二高压涡轮组件,与第二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 接的第二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第二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冷凝器。该方法 还包括将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该冷却管被配置成从冷却剂源通过第一 冷凝器,从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二冷凝器,和从第二冷凝器往回向冷却剂源传送冷却剂。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剂源的蒸汽涡轮动力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蒸 汽涡轮机组,第一蒸汽涡轮机组包括第一高压涡轮组件、与第一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 连接的第一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第一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冷凝器。该系 统还包括第二蒸汽涡轮机组,第二蒸汽涡轮机组包括第二高压涡轮组件,与第二高压涡轮 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第二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 二冷凝器。该系统还包括连接到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的冷却管,该冷却管被配置成自 冷却剂源通过第一冷凝器,自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二冷凝器,和自第二冷凝器往回向冷却剂 源引导冷却剂。


图1是蒸汽涡轮机组的流程图;以及图2是利用图1所示的蒸汽涡轮机组的动力系统的流程图。元件列表100 机组
102热源组件104热回收蒸汽发生器(HRSG)组件106蒸汽涡轮组件108冷凝器组件110原动机组件112传热管线114蒸汽管道116高压(HP)涡轮组件118中压(IP)涡轮组件120低压(LP)涡轮组件122排气管道124驱动轴杆126冷凝液输送管线128 泵130冷却管132冷却剂源134第一再热管道136第二再热管道138 泵200动力系统400 第一机组402第一燃气涡轮404第二燃气涡轮406 第一 HRSG408 第二 HRSG410第一蒸汽涡轮412第一冷凝器414第一发电机416第一驱动轴杆418第一传热管线420第二发电机422第二驱动轴杆424第二传热管线426第一蒸汽管道428第二蒸汽管道430第一 HP涡轮部段432第一 IP涡轮部段434第一 LP涡轮部段436第二 LP涡轮部段
440第一冷凝液输送·
442第二冷凝液输送·
500第二机组
502第三燃气涡轮
504第四燃气涡轮
506第三HRSG
508第四HRSG
510第二蒸汽涡轮
512第二冷凝器
514第三发电机
516第三驱动轴杆
518第三传热管线
520第四发电机
522第四驱动轴杆
524第四传热管线
526第三蒸汽管道
528第四蒸汽管道
530第二 HP涡轮部段
532第二 IP涡轮部段
534第三LP涡轮部段
536第四LP涡轮部段
540第三冷凝液输送·
542第四冷凝液输送·
642旁通管
644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的详细描述以举例的方式但非限制方式说明了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及其组装 方法。本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做出和使用本公开内容,且本描述说明了本公开内容 的若干实施例,包括目前被认为是执行本公开内容的最佳方式的内容。本公开内容在本文 中被描述为适用于优选实施例,即,组合循环动力系统。但是,构想到本公开内容具有对广 泛系统中的蒸汽涡轮的一般应用和除了组合循环动力系统之外的多种应用。图1示出示范性蒸汽涡轮机组10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机组100包括热源组件 102、热回收蒸汽发生器(HRSG)组件104、蒸汽涡轮组件106、冷凝器组件108和原动机组件 110(例如,至少一个发电机、泵、推进器等)。热源组件102可包括任何合适热源,诸如,但 不限于,核热源、燃煤热源、燃气涡轮热源和/或能使机组100如本文所述起作用的任何其 它热源。在示范性实施例中,HRSG组件104可包括多压HRSG和用于包含工作流体(例如, 液体水)的储集器。在其它实施例中,HRSG组件104可包括能使机组100如本文所述起作 用的任何合适数量的任何合适类型的HRSG。在示范性实施例中,HRSG组件104经由至少一个传热管线112连接到热源组件102,至少一个传热管线112便于将来自热源组件102的热 导送至HRSG组件104。HRSG组件104还经由至少一个蒸汽管道114与蒸汽涡轮组件106 流动连通地连接,至少一个蒸汽管道114便于将来自HRSG组件104的蒸汽导送到蒸汽涡轮 组件106。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蒸汽涡轮组件106以串行流动排列包括高压(HP)涡轮组件 116、中压(IP)涡轮组件118和低压(LP)涡轮组件120。在某些实施例中,LP涡轮组件120 可合适地分成任意多个LP涡轮部段(例如,双流LP涡轮部段)。任选地,蒸汽涡轮组件106 可不包括IP涡轮组件118,使得HP涡轮组件116和LP涡轮组件120彼此直接流动连通地 连接。在示范性实施例中,LP涡轮组件120经由至少一个排气管道122与冷凝器组件108 流动连通地连接,且蒸汽涡轮组件106经由至少一个驱动轴杆124在操作上连接到原动机 组件110。冷凝器组件108经由至少一个冷凝液输送管线126与HRSG组件104流动连通 地连接,以便于经由任何合适的泵128将来自冷凝器组件108的冷凝液泵送到HRSG组件 104。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冷凝器组件108包括液体对空气热交换器,其具有延伸穿过它的 任何合适数量的冷却管130,每个冷却管130经由泵138自冷却剂源132 (例如,湖、冷却塔 等)通过冷凝器组件108导送任何合适的冷却剂(例如,液体、气体等),如在下文中详细地 描述的那样。在操作中,热源组件102产生热,热经由传热管线112引导至HRSG组件104,从而 加热HRSG组件104内的工作流体(例如,液体水)以在其中产生蒸汽。蒸汽自HRSG组件 104经由蒸汽管道114引导到蒸汽涡轮组件106内,使得蒸汽依序被导送通过HP涡轮组件 116、IP涡轮组件118和LP涡轮组件120以便于分别驱动HP涡轮组件116、IP涡轮组件 118和LP涡轮组件120,且经由驱动轴杆124促动原动机组件110以发电。在某些实施例 中,离开HP涡轮组件116的蒸汽可经由第一再热管道134自HP涡轮组件116往回引导至 HRSG组件104内以在HRSG组件104内再热且然后可经由第二再热管道136自HRSG组件 104引导至IP涡轮组件118内,从而便于改进蒸汽涡轮组件106的操作效率(即,蒸汽涡轮 组件106可具有至少一个“再热循环”)。在蒸汽通过LP涡轮组件120流动后,蒸汽经由排 气管道122排放到冷凝器组件108内,其中,热从蒸汽转移到流经冷却管130的冷却剂,从 而冷凝冷凝器组件108内的蒸汽以在冷凝器组件108内产生冷凝液(例如,液体水)。然 后冷凝液经由泵128通过冷凝液输送管线126泵送回到HRSG组件104,以在HRSG组件104 内再热且通过机组100再循环。图2示出包括第一蒸汽机组400和第二蒸汽机组500的动力系统200的一个实施 例,第一蒸汽机组400和第二蒸汽机组500基本上类似于图1所示的机组100且相似构件 使用图1所用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动力系统200可包括使动力系统200 如本文所述起作用的任何合适数量的蒸汽涡轮机组(例如,三个机组、四个机组、五个机组等)在第一机组400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热源组件102包括第一燃气涡轮402和第二 燃气涡轮404 (即,第一机组400布置于组合循环配置中),且HRSG组件104包括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机组400可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HRSG,其可 由任何合适数量的燃气涡轮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热源加热。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燃气 涡轮402经由第一驱动轴杆416在操作上连接到第一发电机414,且经由第一传热管线418与第一 HRSG 406流动连通地连接。第二燃气涡轮404经由第二驱动轴杆422在操作上连 接到第二发电机420,且经由第二传热管线424与第二 HRSG 408流动连通地连接。在第一 机组400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燃气涡轮402和/或第二燃气涡轮404可与蒸汽涡轮组件 106 一起在操作上连接到原动机组件110,使得第一燃气涡轮402、第二燃气涡轮404和/或 蒸汽涡轮组件106便于合作地驱动原动机组件110 (例如,第一机组400可处于“单轴杆组 合循环”布置中)。或者,第一燃气涡轮402和/或第二燃气涡轮404可分别经由第一驱动 轴杆416和/或第二驱动轴杆422在操作上连接至任何合适装置(例如,机械驱动装置,诸 如,泵、推进器、压缩机等)。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机组400的蒸汽涡轮组件106包括第一蒸汽涡轮410,且 第一机组400的冷凝器组件108包括第一冷凝器412。第一蒸汽涡轮410的HP涡轮组件 116包括第一 HP涡轮部段430,且第一蒸汽涡轮410的IP涡轮组件118包括第一 IP涡轮 部段432。第一蒸汽涡轮410的LP涡轮组件120包括第一 LP涡轮部段434和第二 LP涡轮 部段436。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蒸汽涡轮410的LP涡轮组件120可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 LP涡轮部段。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分别经由第一蒸汽管道 426和第二蒸汽管道426与第一蒸汽涡轮410流动连通地连接,且第一冷凝器412分别经由 第一冷凝液输送管线440和第二冷凝液输送管线442与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流 动连通地连接。在第二机组500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热源组件102包括第三燃气涡轮502和第四 燃气涡轮504 (即,第二机组500布置于组合循环配置中),且HRSG组件104包括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机组500可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HRSG,其由 任何合适数量的燃气涡轮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热源加热。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三燃气涡 轮502经由第三驱动轴杆516在操作上连接到第三发电机514且经由第三传热管线518与 第三HRSG 506流动连通地连接。第四燃气涡轮504经由第四驱动轴杆522在操作上连接 到第四发电机520且经由第四传热管线524与第四HRSG 508流动连通地连接。在第二机 组500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三燃气涡轮502和/或第四燃气涡轮504可与蒸汽涡轮组件106 一起在操作上连接到原动机组件110,使得第三燃气涡轮502、第四燃气涡轮504和/或蒸 汽涡轮组件106便于合作地驱动原动机组件110 (例如,第二机组500可处于“单轴杆组合 循环”布置中)。或者,第三燃气涡轮502和/或第四燃气涡轮504可分别经由第三驱动轴 杆516和/或第四驱动轴杆522在操作上连接到任何合适装置(例如,机械驱动装置,诸如 泵、推进器、压缩机等)。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机组500的蒸汽涡轮组件106包括第二蒸汽涡轮510,且 第二机组500的冷凝器组件108包括第二冷凝器512。第二蒸汽涡轮510的HP涡轮组件 116包括第二 HP涡轮部段530,且第二蒸汽涡轮510的IP涡轮组件118包括第二 IP涡轮 部段532。第二蒸汽涡轮510的LP涡轮组件120包括第三LP涡轮部段534和第四LP涡轮 部段536。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蒸汽涡轮510的LP涡轮组件120可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 LP涡轮部段。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分别经由第三蒸汽管道 526和第四蒸汽管道528与第二蒸汽涡轮510流动连通地连接,且第二冷凝器512分别经 由第三冷凝液输送管线540和第四冷凝液输送管线542与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 流动连通地连接。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冷却管130自冷却剂源132通过冷凝器412,自冷凝
7器412通过冷凝器512和自冷凝器512往回到冷却剂源132延伸,以便于经由泵138自冷 却剂源132通过串联的冷凝器412和冷凝器512传送冷却剂。当动力系统200操作时,第一燃气涡轮402、第二燃气涡轮404、第三燃气涡轮502 和第四燃气涡轮504分别经由第一驱动轴杆416、第二驱动轴杆422、第三驱动轴杆516和 第四驱动轴杆522分别同时操作第一发电机414、第二发电机420、第三发电机514和第四 发电机520。第一燃气涡轮402经由第一传热管线418排放热气体到第一 HRSG 406内,且 第二燃气涡轮404经由第二传热管线424排放热气体到第二 HRSG 408内。第三燃气涡轮 502经由第三传热管线518排放热气体到第三HRSG 506内,且第四燃气涡轮504经由第四 传热管线524排放热气体到第四HRSG 508内。同样,第一 HRSG 406、第二 HRSG 408、第三 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同时加热容纳于其中的工作流体(例如,液体水)以产生蒸汽。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生成蒸汽,蒸汽分别经由第一蒸汽管道426和第 二蒸汽管道428导送到第一蒸汽涡轮410内。具体而言,在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 内生成的蒸汽导送通过第一 HP涡轮部段430和第一 IP涡轮部段432且随后分成通过第一 LP涡轮部段434导送的蒸汽的第一部分和通过第二 LP涡轮部段436导送的蒸汽的第二部 分,从而经由驱动轴杆124操作机组400的原动机组件100以发电。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 机组400可具有至少一个再热循环,如图1所示和上文所述。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蒸汽的第 一部分和第二分部然后分别从第一 LP涡轮部段434和第二 LP涡轮部段436经由机组400 的排气管道122排出到第一冷凝器412。在第一冷凝器412内,热自蒸汽转移到流经冷却管 130的冷却剂,使得蒸汽冷凝以产生冷凝液(例如,液体水)。冷凝液分别经由第一机组400 的泵128通过第一冷凝液输送管线440和第二冷凝液输送管线442往回泵送到第一 HRSG 406和第二 HRSG 408以通过第一机组400再循环。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产生蒸汽,其分别经由第三蒸汽管道526和第四 蒸汽管道528导送到第二蒸汽涡轮510内。具体而言,在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 内生成的蒸汽导送通过第二 HP涡轮部段530和第二 IP涡轮部段532且随后分成通过第三 LP涡轮部段534导送的蒸汽的第一部分和通过第四LP涡轮部段536导送的蒸汽的第二部 分,从而经由驱动轴杆124操作机组500的原动机组件110以发电。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 机组500可具有至少一个再热循环,如图1所示和上文所述的那样。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然 后蒸汽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自第三LP涡轮部段534和第四LP涡轮部段536经由机 组500的排气管道122排出到第二冷凝器512内。在第二冷凝器512内,热从蒸汽转移到 流经冷却管130的冷却剂使得蒸汽冷凝以产生冷凝液(例如,液体水)。冷凝液经由第二机 组500的泵128分别通过第三冷凝液输送管线540和第四冷凝液输送管线542往回泵送到 第三HRSG 506和第四HRSG 508以通过第二机组500再循环。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冷却剂自冷却剂源132经由冷却管130在流动方向F'导送冷 却剂通过冷凝器412、512。具体而言,冷却剂自冷却剂源132通过第一冷凝器412,自第一 冷凝器412通过第二冷凝器512,且自第二冷凝器512往回至冷却剂源132导送,使得冷凝 器412、512自冷却剂源132相互串联地接收冷却剂。在其它实施例中,冷却剂可在被导送 通过第一冷凝器412之前被导送通过第二冷凝器512 (即,在与流动方向F'相反的方向)。 或者,如果动力系统200包括多于两个机组和/或多于两个冷凝器,冷却液可以任何合适次 序导送通过机组的冷凝器。
由于冷却剂被导送通过串联的第一冷凝器412和第二冷凝器512 (即,最初流动通 过第一冷凝器412且随后通过第二冷凝器412),能获得在冷凝器412、512中每一个中的不 同的压力。具体而言,能在第一冷凝器412(即,冷却剂首先流经的冷凝器)中获得比在第二 冷凝器512中(即,冷却剂随后流经的冷凝器)更低的压力。在一实施例中,例如,能在第 一冷凝器412中获得大约1. IHgA的压力和在第二冷凝器512中获得大约1. 3HgA的压力。 在其中动力系统200包括具有第三冷凝器的第三机组的其它实施例中,当冷却剂被导送通 过第一冷凝器412,然后通过第二冷凝器512且随后通过第三冷凝器时,能在第三冷凝器中 获得大约1.5HgA的压力。此外,当在导送冷却剂通过第二冷凝器512之前循环冷却剂通过第一冷凝器412 时,便于降低第一冷凝器412中的冷却剂的对数平均温度,从而能使得第一冷凝器412被设 计用于较低冷凝器压力。同样,由于第一冷凝器412中较低的冷凝器压力,第一蒸汽涡轮 410便于被设计成具有减小的背压,从而对于相同性能水平(例如,供热水平)产生较大的 输出和/或提高的净组合循环效率(例如,在某些应用中大约0.2%)。此外,由于在第一 冷凝器412中较低的冷凝器压力,第一蒸汽涡轮410便于被设计成具有较大末级叶片(last stage bucket, LSB)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得到(account for)第一冷凝器412内 降低的压力,第一机组400的泵128可被设计成具有较大排放压力,和/或第一冷凝器412 可被设计成具有较大表面积以得到冷凝器412、512之间对数平均温差(LMTD)的减小。在一实施例中,旁通管642可连接到第一冷凝器412与第二冷凝器512之间的冷 却管130,以便于转向在第一冷凝器412与第二冷凝器512之间流动的冷却剂的一部分到冷 却剂源132 (例如,通过打开沿着旁通管642定位的阀)和/或利用来自冷却剂源132的额 外冷却剂补充在第一冷凝器412与第二冷凝器512之间流动的冷却剂(例如,通过操作沿 着旁通管642定位的泵644),以便可实现在第一机组400与第二机组500之间的LSB环速 度和/或LSB排气损失的差异,从而使得操作者能最小化动力系统200上的平均LSB排气 损失,且在动力系统200的任何给定操作负荷(即,在基本负荷、在部分负荷等)期间改进 动力系统200的平均操作效率。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便于在蒸汽涡轮机组中获得较低冷凝器压力。具体而言, 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便于通过降低蒸汽涡轮机组中至少一个机组中的冷凝器压力来获 得多个独立冷凝的蒸汽涡轮机组中至少一个机组中的较低背压。因此,本文所述的方法和 系统便于提高较大动力系统的输出和效率能力。在上文中详细地描述了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及其组装方法的示范性实施例。本文所 述的方法和系统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方法和系统的构件可独立地且单 独于本文所述的其它构件利用。举例而言,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可具有其它应用,并不限 于如本文所述利用组合循环动力系统来实践。而是,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可结合各种其 它动力系统来实施和利用。虽然关于各种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在权利要求的 精神和范围内可在实践中对本发明做出修改。
9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冷却剂源(132)的蒸汽涡轮动力系统(200),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蒸汽涡轮机组(400),其包括第一高压涡轮组件(116),与所述第一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低压涡轮组件(120),以及与所述第一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冷凝器(412);第二蒸汽涡轮机组(500),其包括第二高压涡轮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冷凝器(512);以及冷却管(130),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冷却管被配置成自所述冷却剂源(132)通过所述第一冷凝器,自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二冷凝器,和自所述第二冷凝器往回到所述冷却剂源引导冷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管(642),所述旁通管连 接到在所述第一冷凝器(412)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12)之间的所述冷却管(130),使得所述 旁通管被配置成将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流动的冷却剂的一部分转向 到所述冷却剂源(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管(642),所述旁通管连 接到在所述第一冷凝器(412)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12)之间的所述冷却管(130),使得所述 旁通管被配置成利用来自所述冷却剂源(132)的额外冷却剂补充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 述第二冷凝器之间流动的冷却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涡轮机组(400)包 括第一原动机组件(110),所述第一原动机组件在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高压涡轮组件 (116)和所述第一低压涡轮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涡轮组件(120)包括 第一低压涡轮部段(434)和第二低压涡轮部段(436),所述第一低压涡轮部段和所述第二 低压涡轮部段与所述第一冷凝器(412)流动连通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涡轮机组(400)包括 第一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组件(406)和第一热源组件(102),所述第一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组 件与所述第一高压涡轮组件(116)和所述第一低压涡轮组件(120)流动连通地连接,所述 第一热源组件与所述第一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汽涡轮机组(500)包括 第二原动机组件,所述第二原动机组件在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二高压涡轮组件和所述第二 低压涡轮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组件(102)包括第一 燃气涡轮(402),所述第一燃气涡轮与所述第一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组件(406)流动连通地 连接,以便于将来自所述第一燃气涡轮的排气引导至所述第一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燃 气涡轮(402)上的发电机(414)和机械驱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涡轮(402)在操作 上连接到所述第一原动机组件(110)上。
全文摘要
本申请涉及蒸汽涡轮动力系统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剂源(132)的蒸汽涡轮动力系统(200)。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蒸汽涡轮机组(400)、第二蒸汽涡轮机组(500)和冷却管(130),第一蒸汽涡轮机组包括第一高压涡轮组件(116),与第一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低压涡轮组件(120),以及与第一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一冷凝器(412),第二蒸汽涡轮机组(500)包括第二高压涡轮组件,与第二高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低压涡轮组件,以及与第二低压涡轮组件流动连通地连接的第二冷凝器(512),冷却管连接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冷却管被配置成自冷却剂源(132)通过第一冷凝器,自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二冷凝器,和自第二冷凝器往回到冷却剂源引导冷却剂。
文档编号F01K11/02GK101881189SQ2010101768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5日
发明者J·E·小肖尔斯, R·W·史密斯 申请人:通用电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