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61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量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电子装置的能量回 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现有技术一般会采用涡流风扇对该电子装置 的发热源散热,然而这些散热完后排出去的风流没有再次利用,如此,将无法将能量进行再 次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散热风流进行发电的能量回收系统。一种能量回收系统,其包括一电子装置及一发电组件。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发热 源、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及一框体。所述发热源、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该 框体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的入风口正对所述发热源,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 正对所述散热孔。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一转动件及一发电机。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至所述发 电机。所述转动件包括一转轴及多个套设在转轴上的扇叶。该转轴及所述扇叶正对所述散 热空设置在所述框体前,并可在从所述散热孔中吹出的风流的带动下转动以驱动所述发电 机发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能量回收系统的所述转动件在所述散热孔散发出的散 热风流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因此,可将所述散热孔散发出的散热风流转 化为电能,对能量进行了回收。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能量回收系统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量回收系统,其包括一电子装置及一发电组件,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发热源、 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及一个框体,所述发热源、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该框 体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的入风口正对所述发热源,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正 对所述散热孔,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一转动件及一发电机,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至所述发电 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一转轴及多个套设在转轴上的扇叶,该转轴及所述扇叶正 对所述散热空设置在所述框体前,并可在从所述散热孔中吹出的气流的带动下转动以驱动 所述发电机发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为一伺服器,所述发 热源包括一机架及至少一伺服芯片,所述至少一伺服芯片设置在所述机架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为一涡流风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进一步包括一变速 箱,该变速箱包括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至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 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发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至所述发电机,用于存储所述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至所述电子 装置,用于为所述电子装置提供工作电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由耐高温材料做成。
全文摘要
一种能量回收系统,其包括一电子装置及一发电组件。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发热源、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及一框体。所述发热源、至少一个散热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框体内。该框体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的入风口正对所述发热源,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正对所述散热孔。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一转动件及一发电机。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至所述发电机。所述转动件包括一转轴及多个套设在转轴上的扇叶。该转轴及所述扇叶正对所述散热空设置在所述框体前,并可在从所述散热孔中吹出的风流的带动下转动以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本发明的能量回收系统能利用散热风流进行发电。
文档编号F01K27/00GK102146816SQ20101030126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詹弘州, 郑浩德, 陈鸿钦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