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

文档序号:518794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已有了几十家风电机组制造商,百余种风电机组型号。风电机组基础用于安装、固定、支撑风电机组,平衡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载荷,以保证机组安全、稳定地运行。风电机组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构造,风电机组基础与风电机组的塔筒通过地脚螺栓连接。但是目前,风电机组基础均只能满足唯一型号的风电机组使用,如果需要移走该风电机组更换为另一型号的风电机组,则原有的风电机组基础不能使用,只能放弃其基础,在其它位置另外建立风电机组基础、竖立风机。这就需要额外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如果需要在原位置处竖立新的型号的风机,则只能炸毁原有的风电机组基础,从新建造与新的风电机组相适应的风电机组基础。但是在炸毁风电机组基础过程中,很有可能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对新型号机组的安装及今后的运行,带来了不便和隐患。
鉴于上述现有的风电机组基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以创设一种新颖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使其更加具备实用性。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 可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风电机组,避免了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导致原有基础弃用造成的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地脚螺栓,还包括一转接法兰, 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与风电机组的塔筒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所述转接法兰的侧壁具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设于侧壁的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底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呈两个同心环排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实现了风电机组基础的通用,避免了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导致原有基础弃用造成的诸多问题。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底座,其上设有地脚螺栓;
b.提供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将地脚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将转接法兰固定于底座;
c.通过第二连接孔将风电机组的塔筒与转接法兰固定。
进一步,所述转接法兰的侧壁具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设于侧壁的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底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呈两个同心环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可以快速、灵活的进行不同型号风机之间的更换, 为具有试验性质的风场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商业性质的风电场内必将有一批老旧风机被新型风机替代,届时,如果采用通用基础设计,将会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可以避免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弃用原有基础的问题,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避免额外使用土地的繁琐的审批程序及费用。


图1为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的结构剖图2为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的转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的结构剖图;图2为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的转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包括底座1,底座1上具有地脚螺栓2,还包括一转接法兰3,转接法兰3具有侧壁301以及侧壁301两端的底连接面302和顶连接面303。底连接面302具有与底座1上的地脚螺栓2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04。顶连接面303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与风电机组的塔筒连接的第二连接孔305。转接法兰3的侧壁301具有加强筋306。加强筋306设于侧壁301的内表面,也可设于外表面。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加转接法兰3的强度,使连接更稳固。底连接面 302上的第一连接孔304呈两个同心环排列。同时底座上的地脚螺栓2也是呈两个同心环排列,即双排地脚螺栓,图1中为了附图的清晰,只给出了对应转接法兰3的剖面两侧的地脚螺栓。底座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于地下。
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通过转接法兰与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连接。避免了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导致钢筋水泥底座无法使用带来的诸多问题。
参见图1,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底座,其上设有地脚螺栓;
b.提供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将地脚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将转接法兰固定于底座;
c.通过第二连接孔将风电机组的塔筒与转接法兰固定。
其中,转接法兰的侧壁具有加强筋。加强筋设于侧壁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底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呈两个同心环排列。同时底座上的地脚螺栓2也是呈两个同心环排列, 即双排地脚螺栓,图1中为了附图的清晰,只给出了对应转接法兰的剖面两侧的地脚螺栓。 底座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于地下。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地脚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与风电机组的塔筒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法兰的侧壁具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于侧壁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呈两个同心环排列。
5.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一底座,其上设有地脚螺栓;b.提供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将地脚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将转接法兰固定于底座;c.通过第二连接孔将风电机组的塔筒与转接法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法兰的侧壁具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于侧壁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连接面上的第一连接孔呈两个同心环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机组的固定方法,其中风电机组基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地脚螺栓,还包括一转接法兰,所述转接法兰具有侧壁以及侧壁两端的底连接面和顶连接面,所述底连接面具有与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顶连接面与风电机组的塔筒相适,其上具有与风电机组的塔筒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本发明的通用的风电机组基础,可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风电机组,避免了因更换不同型号的风电机组而导致原有基础弃用造成的诸多问题。
文档编号F03D11/04GK102518570SQ20111044079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付德义, 刘纯, 焦渤, 秦世耀, 薛扬, 边伟, 马晓晶 申请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