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及应用该机体的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092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及应用该机体的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V型曲柄圆滑块机构内燃机机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机体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内燃机和压缩机中,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与曲轴的旋转运动之间的转换。然而,在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中,由于连杆的存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内燃机和压缩机具有体积庞大、笨重、平衡性能差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审定公告日为1988年1月13日、公告号为CN8520035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1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双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授权公告日为2001年6月27日、授权公告号为CN1067742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柄多圆滑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上述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燃机共同特点是其中的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的转换机构中,用曲柄圆滑块机构取代了曲柄连杆机构。在曲柄圆滑块机构中的圆滑块上设置有偏心圆孔。在活塞的活塞座上设置有圆滑块容置孔。装配时,将圆滑块置于所述的圆滑块容置孔中,圆滑块可在所述圆滑块容置孔中转动;曲轴的曲柄销装配于所述的偏心圆孔中,曲柄销可以在所述偏心圆孔中转动。工作时,燃烧室中的燃烧气体膨胀推动活塞运动,通过活塞带动设置于其中的圆滑块做往复运动,而圆滑块在所述活塞中同时做旋转运动,所述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的合成使得圆滑块上的偏心圆孔的中心轴线绕曲轴的中心轴线做旋转运动;而所述偏心圆孔的中心轴线与曲轴的曲柄销的轴线重合,从而可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到曲轴的旋转运动的转换。应用上述的曲柄圆滑块机构,可形成直列多缸、V型双缸或多缸等多种结构的内燃机,由于曲柄圆滑块机构不同于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传统的内燃机机体无法应用于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内燃机中,这需要重新设置新的机体。在申请号为200910236200. 6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V型布置的曲柄圆滑块机构的内燃机机体。该机体包括V型布置的一组气缸,且每一气缸向下延伸到曲轴箱中或曲轴箱下部;构成气缸延伸部。该气缸延伸部用于容纳曲柄圆滑块机构活塞之圆滑块容置孔侧壁以及以下部分活动,并对其提供导向。有关该V型机体的详细细节可参看该专利文献。所述的V型布置的机体在采用水冷冷却时,其冷却水路和小循环水路的布置会受到诸多限制,在布置冷却水路和小循环水路时不得在机体之外外接管路,这使得整个机器的结构复杂化,而且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以解决现有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同时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机体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 V型布置的左右气缸,每一气缸向下延伸至机体上的曲轴箱中或曲轴箱以下;在所述本体上且曲轴箱的侧壁还设置有前后两主轴承孔;在所述本体上机体前端面一侧设置有冷却水泵安装座;其中,在所述机体上还一体设置有第一小循环管路和第二小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小循环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泵安装座,并沿本体外壁由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连通;第二小循环管路沿机体后端面向上延伸至两气缸顶部之间区域。可选的,在所述两气缸顶部之间设置有节温器安装座,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与节温器安装座上设置的节温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方面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机体上一体设置第一小循环管路和第二小循环管路,从而不必再外接管路,有利于简化整个发动机的管路布置,并提高可靠性;而且,一体设置于机体的小循环管路也使得整个小循环管路的长度减小,从而使得循环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启动时,有利于使得内燃机冷却液快速达到工作温度;此外,一体设置于机体上的小循环管路还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刚度和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V型曲柄圆滑块机构内燃机机体的结构示意图。其向外一侧为后端面II 一侧。如图所示,该机体为两缸V型机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两个呈V型布置的气缸,分别为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该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也称为左气缸1和右气缸2。在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曲轴箱,用于容置曲柄圆滑块机构的曲轴。在所述曲轴箱的侧壁上还相对设置有前后两主轴承孔。图1中示出的是后主轴承孔3a。所述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向下延伸至所述的曲轴箱中或曲轴箱以下,该部分可称为气缸延伸部。所述气缸延伸部可用于容纳曲柄圆滑块机构活塞的圆滑块容置孔侧壁及其以下部分,并对活塞提供可靠的导向。在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内燃机机体中,则不必设置该气缸延伸部。所述两气缸的中心轴线呈V型,并均与两主轴承孔的连线垂直相交。为避免设置于两气缸中的往复运动件(例如活塞)之间产生干涉,两气缸前后主轴承孔中心连线方向分开一定的距离。在所述的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的侧壁外还分别设置有环绕该气缸侧壁的水套,该水套用于容置冷却水,从而在内燃机工作时对气缸进行冷却降温。在所述第一气缸1 和第二气缸2的顶部还设置有开口,可将水套与气缸盖连通。在所述机体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水泵的水泵安装座(图未示出),该水泵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机体前端面I 一侧,在水泵安装座上设置有进水口 6-1和出水口。出水口与冷却水路相连通,进水口 6-1设置于机体本体侧壁,在进水口 6-1周沿设置有与水箱连接的管路的安装座。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机体上还一体设置有第一小循环管路7-1和第二小循环管路7-2。其中,所述第一小循环管路7-1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泵安装座,并沿本体外壁由前端面I向后端面II延伸,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7-2连通;第二小循环管路7-2 沿机体后端面向上延伸至两气缸顶部之间区域。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7-2的自由端可与机体上设置的节温器相连通,从而构成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小循环通路。节温器一般安装在气缸盖的出水管路中,也就是说,节温器安装于气缸顶部的方向。故而,可在本实施例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的两气缸之间的区域设置节温器安装座, 将第二小循环管路7-2之间连接至该安装座。通过在机体上一体设置第一小循环管路和第二小循环管路,从而不必再外接管路,有利于简化整个发动机的管路布置,并提高可靠性。而且,一体设置于机体的小循环管路也使得整个小循环管路的长度缩短,从而使得循环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启动时,有利于使得内燃机冷却液快速达到工作温度。此外,一体设置于机体上的小循环管路还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刚度和强度。在本实施例的机体上还可以设置其它结构,例如凸轮轴轴承孔如,机油泵安装座, 调速器、高压泵安装座等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加强筋板,这里不再一一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V型布置的左右气缸,每一气缸向下延伸至机体上的曲轴箱中或曲轴箱以下;在所述本体上且曲轴箱的侧壁还设置有前后两主轴承孔;在所述本体上机体前端面一侧设置有冷却水泵安装座;其中,在所述机体上还一体设置有第一小循环管路和第二小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小循环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泵安装座,并沿本体外壁由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连通;第二小循环管路沿机体后端面向上延伸至两气缸顶部之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气缸顶部之间设置有节温器安装座,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与节温器安装座上设置的节温器相连通。
3.—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
专利摘要一种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机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V型布置的左右气缸,每一气缸向下延伸至机体上的曲轴箱中或曲轴箱以下;在所述本体上且曲轴箱的侧壁还设置有前后两主轴承孔;在所述本体上机体前端面一侧设置有冷却水泵安装座;其中,在所述机体上还一体设置有第一小循环管路和第二小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小循环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泵安装座,并沿本体外壁由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小循环管路连通;第二小循环管路沿机体后端面向上延伸至两气缸顶部之间区域;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简化整个发动机的管路布置,并提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同时提供一种应用所述机体的V型曲柄圆滑块内燃机。
文档编号F02F1/14GK202091049SQ2011201738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王清旭, 郭立军, 钱汉生, 黎明, 黎正中 申请人:北京中清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