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13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透平。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径流式透平利用了哥氏力无损失做功,具有较大的做功能力及较高的效率,加之具有结构紧凑、制造工艺简单,以及在流量较小的设计条件下有较高效率等优点,在未来的能源行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传统的径流透平多为单级且不带有分流叶片。要使叶轮达到较高的效率,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叶片数,如果叶片数太少,会导致压力梯度增高、边界层加厚进而使得效率下降;而叶片数过多时,会增加气流流动摩擦损失和叶道出口处的阻塞,亦使效率下降。而且由于叶道出口面积过小,出口速度变大,导致余速损失增大,使得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流动效果好、能量损失小、等熵效率高的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叶叶栅、动叶叶轮,静叶叶栅包括静子叶片组,动叶叶轮包括转子叶片组,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叶片,分流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两片长叶片之间,相邻静子叶片之间构成静叶叶栅流道,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动叶叶轮流道。本实用新型可以包括1、所述的静叶叶栅为渐缩或缩放型。2、所述的分流叶片长度为长叶片长度的0. 6-0. 65倍。3、所述的分流叶片在流道中的偏置值在0. 4-0. 5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对于焓降较大的向心式透平,进口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分流叶片可以在出口几何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载荷分担到更多的叶片上,有助于降低单个叶片的强度要求;叶轮在加入分流叶片后的整体效率也有所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子午流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周进气平面效果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进气平面效果图;[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分流叶片的叶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分流叶片的平面叶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 6,本实用新型中径流式透平是将发动机排气的能量转变为机械功的装置。径流式透平由蜗壳4、静叶叶栅(一排静子叶片1)、动叶叶轮(一排转子叶片2)等组成。燃气经蜗壳4引导沿径向进入静叶叶栅,相邻静子叶片1之间构成流道5。燃气流过流道5时降压、降温、增速、膨胀,使压力能转变为动能。由静子叶片1之间形成的流道5流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动叶叶轮,并在转子叶片2之间所形成的流道6中继续膨胀作功,推动动叶叶轮旋转。静叶叶栅流道5,其形式可为渐缩型或缩放型,包括单级和多级,采用整周进气 (参见附图幻或部分进气(参见附图4)。动叶叶轮包括单级或多级,分流叶片按加入每两片长叶片之间的个数分为单分流叶片和双分流叶片。取单分流叶片3(参见附图1和附图 5)时,其长度为长叶片长度的0.6-0. 65倍。结合图6,分流叶片3偏置到流道中上一长叶片吸力面7时值为1而偏置到下一长叶片压力面8时值为0 (长、分流叶片与长、长叶片之间的栅距比值),则分流叶片3应放置到靠近上一长叶片吸力面处,其偏置值在0. 4-0. 5之间。分流叶片的叶栅几何尺寸需要通过整个单级或多级径流透平的通流状况以及流场分析进行确定。本实用新型中的静叶叶栅、动叶叶轮、轮盖、轮毂使用的材料为高温合金。叶片可以直接在叶轮上铣削成形,或整体精密浇铸成形,结合精磨、抛光等工艺加工制造。制造过程遵照轴流式涡轮的类似制造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叶叶栅、动叶叶轮,静叶叶栅包括静子叶片组,动叶叶轮包括转子叶片组,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流叶片,分流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两片长叶片之间,相邻静子叶片之间构成静叶叶栅流道,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动叶叶轮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其特征是所述的静叶叶栅为渐缩或缩放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叶片长度为长叶片长度的0. 6-0. 6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叶片在流道中的偏置值在0. 4-0. 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叶片在流道中的偏置值在0. 4-0. 5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叶叶栅、动叶叶轮,静叶叶栅包括静子叶片组,动叶叶轮包括转子叶片组,还包括分流叶片,分流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两片长叶片之间,相邻静子叶片之间构成静叶叶栅流道,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动叶叶轮流道。本实用新型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对于焓降较大的向心式透平,进口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分流叶片可以在出口几何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载荷分担到更多的叶片上,有助于降低单个叶片的强度要求;叶轮在加入分流叶片后的整体效率也有所提高。
文档编号F01D5/14GK202165129SQ20112024621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刘春雷, 宋万强, 岳国强, 张正一, 李义进, 李松, 罗铭聪, 许天帮, 邓庆峰, 郑群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