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4056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爆震管置于飞轮的径向端面,燃料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会作用在反推力壁上,转变为飞轮的惯性运动,利用飞轮的惯性运动来连续的输出扭矩的机械。其优点在于将燃料单次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转换为飞轮的惯性运动,大大降低了爆震频率,增加了其可控性及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燃油的提取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普及。
【专利说明】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爆震飞轮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脉冲爆震发动机G3DE, Pulse Detonation Engine)是一种基于爆震燃烧的新概念发动机。爆震燃烧产生的爆震波使可爆燃料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压力可高达100个大气压,温度可达2000°C )。因此,爆震燃烧的发动机可以不用传统的压气机和涡轮部件就达到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目的,使结构大大简化,成本大大降低。此外,由于爆震波的传播速度极快,达到每秒几千米,因此,整个燃烧过程接近定容燃烧,由于定容燃烧的热循环效率大大高于定压燃烧(普通的发动机都是定压燃烧),达到49% (定压燃烧效率为27%),因此,采用爆震燃烧的推进系统可大大改善性能。
[0003]对于纯脉冲爆震发动机来,其不含任何转动部件,故结构简单、重量轻。为了将燃料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普遍的做法是在爆震管的出口加装涡轮,以爆震燃烧波驱动涡轮;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其一:由于爆震室出口存在涡轮转动部件,爆震燃烧对其做功的同时,相比于无涡轮部件情况,爆震工作循环也会受涡轮影响,随着涡轮转速的增大,爆震循环与涡轮工作的耦合作用加强,从而增大爆震循环控制的复杂性进而降低爆震到可工作频率;其二:由于爆震燃烧过程的强烈非定特性,使涡轮进口最小压力与最大压力比至少差18倍,同时该压力落差变化在几个毫秒,当前的涡轮设计方法很难保证在这种高强度短时压力脉冲作用下的功率提取效率,实际测量值都较低。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功率提取部件与爆震工作循环的耦合影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爆震管置于飞轮的径向端面,燃料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会作用在反推力壁上,转变为飞轮的惯性运动,利用飞轮的惯性运动来连续的输出扭矩的机械。其优点在于将燃料单次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转换为飞轮的惯性运动,大大降低了爆震频率,增加了其可控性及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燃油的提取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及普及。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进气装置11、燃料进入管12、混合点火室3、相对于输出轴分布的爆震管4、飞轮1、反推力壁5、输出轴8、点火系统10,其特征在于:沿发动机轴向方向,混合点火室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混合点火室的最尾端的排出管插入到爆震管的前端,多管爆震管沿飞轮径向均匀的分布,并且每个爆震管的前端相互连接于一起,爆震管呈弧形分布,其尾部相切于飞轮的外圆,反推力壁固定在机壳上,反推力壁的内圆与飞轮的外圆间隙小于1_,反推力壁内部结构为锯齿形,大边平行于飞轮外圆的切线,输出轴相连于飞轮上,固定于轴承9。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图中,1-飞轮,2-混合点火室座,3-混合点火室,4-爆震管,5-反推力壁,6-排气孔,7-排气室挡板,8-输出轴,9-轴承,10-点火系统,11-进气装置,12-燃料进入管。
[0007]图2是本发明的爆震室在飞轮上的布局图,其中1-飞轮,2-爆震室。
[0008]图3是本发明的反推力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包括进气装置11、燃料进入管12、混合点火室3、相对于输出轴分布的爆震管4、飞轮1、反推力壁5、输出轴8、点火系统10,其特征在于:沿发动机轴向方向,混合点火室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混合点火室的最尾端的排出管插入到爆震管的前端,多管爆震管沿飞轮径向均匀的分布,并且每个爆震管的前端相互连接于一起,爆震管呈弧形分布,其尾部相切于飞轮的外圆,反推力壁固定在机壳上,反推力壁的内圆与飞轮的外圆间隙小于1_,反推力壁内部结构为锯齿形,大边平行于飞轮外圆的切线,输出轴相连于飞轮上,固定于轴承9。
[0010]所述的进气装置11、燃料进入管12方向来的空气与燃油在点火爆震室内混合后,经混合点火室座3尾端的排出管进入到爆震管4内,当混合气达到所需要求后,点火系统10点火,混合气在混合点火室10内由爆燃转变为爆震,经混合点火室座3尾端的排出管将爆震管内的混合气点燃并爆震,产生的高压气体经爆震管4尾端排出,其力作用在反推力壁5上,使飞轮I高速旋转,利用飞轮I的高速旋转,来输出扭距。
[0011]本发明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包括进气装置、燃料进入管、混合点火室、相对于输出轴分布的爆震管、飞轮、反推力壁、输出轴、点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发动机轴向方向,混合点火室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混合点火室的最尾端的排出管插入到爆震管的前端,多管爆震管沿飞轮径向均匀的分布,并且每个爆震管的前端相互连接于一起,爆震管呈弧形分布,其尾部相切于飞轮的外圆,反推力壁固定在机壳上,反推力壁的内圆与飞轮的外圆间隙小于1_,反推力壁内部结构为锯齿形,大边平行于飞轮外圆的切线,输出轴相连于飞轮上,固定于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震管相对于发动机呈径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震管与飞轮结合在一起,并且呈弧形分布,其尾端相切于飞轮的外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爆震管是多管对称分布,其前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点火室,其尾端的排出管插入爆震室内,用于给爆震室提供混合气及点火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推力壁,其内壁为锯齿三角形状,并且大边相切于飞轮的外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飞轮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容提出了一种将爆震管置于飞轮的径向端面,燃料爆震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会作用在反推力壁上,转变为飞轮的惯性运动,利用飞轮的惯性运动来连续的输出扭矩的机械。
【文档编号】F02C5/10GK103573412SQ20121029467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2日
【发明者】吕海东 申请人:吕海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