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料汽车ecu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48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燃料汽车ecu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燃料汽车E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替代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城市的污染源排列中,汽车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城市的最主要污染源。在2012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将PM2. 5(颗粒物含量)纳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指数。将用汽油的汽车改装为用压缩天然气(简称CNG)或液化石油气(简称LPG)的车,将大幅度的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增加经济性,但是市面上的 双燃料ECU控制器,改装连线复杂,与车型的匹配困难,气耗较高,而且ECU体积较大,安装位置寻找困难,与此同时,ECU选用的单片机在运行效率上令人不甚满意,这些问题阻碍了车主的改装积极性,阻碍了绿色能源的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燃料汽车ECU。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燃料汽车ECU,具有外壳体,其由上、下壳体组成;ECU电路板,其设于外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路板内控制器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0F4011-30I/PT 单片机。所述上、下壳体间具有两个布局区,其中一布局区所在的上下壳体间距大于另一布局区所在上下壳体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与传统ECU选用的单片机相比,本实用新型选用的单片机具有16位高性能单片机的控制特点和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速运算的优点;(2)与传统ECU外壳体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空间上分为高/矮两个布局区,有效的缩小外壳的大小,在改装时可以安装的位置很多。其中较高的空间可容纳ECU电路中体积较大、外形较高的元件或功率驱动元件,外壳后部薄的部分可供单片机、电源芯片等厚度不高,但散热要求、抗干扰要求较高的元器件使用。这样在外壳内部结构上有效的做了功能分区,提高电路可靠性,壳体外形尺寸也比传统外壳缩小30%,非常便于安装。

图I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燃料汽车ECU,具有ECU电路板以及封装该电路板的外壳体1,所述ECU电路板内控制器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0F4011-30I/PT单片机。如图I 3所不,所述上壳体10、下壳体11间具有两个布局区,分别为分布于外壳体前部的第一布局区以及布置于外壳体后部的第二布局区,其中第一布局区的上下壳体间距大于第二布局区所在上下壳体的间距,位于外壳体四周设置有将上、下壳体固定的螺钉孔100,第一布局区通过在上壳体设置凸起部101,与凸起部对应的下壳体处大致呈平板状,下壳体背部亦呈板状(图中未示),凸起部朝向远离上壳体方向布置且逐渐收缩状,凸起部顶部呈方形,使其与下壳体合体后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内部空间较大的布局区,该布局区可容纳ECU电路中体积较大、外形较高的元件或功率驱动元件。位于外壳体的后部的第二布局区,上下壳体的间距较小,该部分可供单片机、电源芯片等厚度不高,但散热要求、 抗干扰要求较高的元器件使用。外壳体通过上下壳体组装而成,由于实现了高矮两个分区,减少了外壳体整体大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燃料汽车E⑶,具有 外壳体,其由上、下壳体组成; ECU电路板,其设于外壳体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E⑶电路板内控制器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0F4011-30I/PT 单片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燃料汽车ECU,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壳体间具有两个布局区,其中一布局区所在的上下壳体间距大于另一布局区所在的上下壳体的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汽车ECU,具有外壳体,其由上、下壳体组成;ECU电路板,其设于外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路板内控制器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16位DSPIC30F4011-30I/PT单片机。所述上、下壳体间具有两个布局区,其中一布局区所在的上下壳体间距大于另一布局区所在的上下壳体的间距。本实用新型选用的单片机具有16位高性能单片机的控制特点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速运算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空间上分为高/矮两个布局区,有效的缩小外壳体的大小,在改装时可以安装的位置很多。在外壳体内部结构上有效的做了功能分区,提高电路可靠性,壳体外形尺寸也比传统外壳体缩小30%,非常便于安装。
文档编号F02D19/06GK202468038SQ20122009564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军, 孙艳永, 徐贤伟, 李健, 杨国清, 段洪强, 贾宁, 陆菲菲 申请人:上海依相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