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风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17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风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轴上的组合风叶。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风力发电机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各部分功能为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叶片是用来捕捉风能的,因此风力发电机的效率跟叶片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最常规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现有的叶片技术均集中在叶片的材质上或叶片的连接角上,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还没有人将其设计的重点 转移到风叶的结构上来,现有的风叶结构设计均为简单的单风叶式,风能利用率并不是很闻。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领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对风叶的形状及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形成组合风叶,可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率显著提高。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板材弯制而成的上风叶和下风叶,所述上、下风叶的截面形状均为相连的一大圆弧和一小圆弧且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弧线的同侧,大、小圆弧相连形成弯钩状;所述上风叶、下风叶分别通过大圆弧段固定在一起,下风叶位于上风叶的弧线内侧,且上、下风叶的弯钩朝向相同,所述上、下风叶之间有空气通过的间隙。所述上、下风叶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垫块,通过拉铆钉将上、下风叶固定在一起。所述垫块有多个,且间隔式排成一线。所述上、下风叶的大圆弧半径相同,小圆弧半径相同。所述上、下风叶大小相同,上风叶大圆弧的末端固定于下风叶大圆弧的中间段。本实用新型的组合风叶是由上、下风叶组合而成的,弯钩状的上、下风叶受风后,风通过两弯钩之间的位置吹至下风叶大圆弧的背面直至吹过间隙,再吹扫到下风叶的后半侧上,增加了受风面积,提高了风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拉铆钉将上、下风叶固定在一起的,中间加有垫块,垫块的厚度决定间隙的大小,垫块的个数决定于上、下风叶的长度,如采用一个垫块,可以将垫块设计的比上、下风叶稍短,在垫块两端可以形成空气流通的间隙;如采用多个垫块,垫块之间可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同样可以形成空气流通的间隙。上、下风叶采用相同的弧度,只是一上一下布置,优选两个风叶完全相同,加工简单方便,这样上风叶的大圆弧的末端固定于下风叶的大圆弧的中间段上。本实用新型组合风叶,由上风叶、下风叶和多个垫块用拉铆钉固定,这样在上、下风叶之间形成间隙,当风吹过该间隙时,在下风叶的背面形成一个新的受风面,使其在同等的弦长的风叶上增加了扫风面从而加大了风的利用率。

图I本实用新型的截面视图,图2图I中上、下风叶视图, 图3图I中垫块视图,图4垫块布置截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组装成的风叶轮俯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受风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I一上风叶,2—下风叶,3—垫块,4一大圆弧,5—小圆弧,6—拉铆钉,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板材弯制而成的上风叶I和下风叶2,所述上、下风叶1、2的截面形状均为相连的一大圆弧4和一小圆弧5且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弧线的同侧,大、小圆弧4、5相连形成弯钩状;所述上风叶I、下风叶2分别通过大圆弧4段固定在一起,下风叶2位于上风叶I的弧线内侧,且上、下风叶1、2的弯钩朝向相同,所述上、下风叶1、2之间有空气通过的间隙7。优选所述上、下风叶1、2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垫块3,通过拉铆钉6将上、下风叶I、2固定在一起。垫块3的厚度决定间隙宽度H,垫块3的个数决定于上、下风叶长度L,如采用一个垫块3,可以将垫块3设计的比上、下风叶1、2稍短,在垫块3两端可以形成空气流通的间隙7 ;如采用多个垫块3,垫块3之间可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同样可以形成空气流通的间隙7。优选所述上、下风叶1、2的大圆弧4半径相同,小圆弧5半径相同。更优选所述上、下风叶1、2大小相同,上风叶I大圆弧4的末端固定于下风叶2大圆弧4的中间段,使得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组合风叶,由上风叶、下风叶1、2和多个垫块3用拉铆钉6固定,这样在上、下风叶1、2之间形成间隙7,当风吹过该间隙7时,在下风叶2的背面形成一个新的受风面,使其在同等的弦长的风叶上增加了扫风面从而加大了风的利用率。性能测试采用相同的下式功率的电机带本实用新型风叶(风叶轮的组装见图5和风叶受风情况见图6,)的测试结果,表明在低风速下,本实用新型可以转动发电,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风利用率高。
权利要求1.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由板材弯制而成的上风叶和下风叶,所述上、下风叶的截面形状均为相连的一大圆弧和一小圆弧且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弧线的同侧,大、小圆弧相连形成弯钩状;所述上风叶、下风叶分别通过大圆弧段固定在一起,下风叶位于上风叶的弧线内侧,且上、下风叶的弯钩朝向相同,所述上、下风叶之间有空气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风叶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垫块,通过拉铆钉将上、下风叶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有多个,且间隔式排成一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风叶的大圆弧半径相同,小圆弧半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组合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风叶大小相同,上风叶大圆弧的末端固定于下风叶大圆弧的中间段。
专利摘要本实新型涉及组合风叶,其包括分别由板材弯制而成的上风叶和下风叶,所述上、下风叶的截面形状均为相连的一大圆弧和一小圆弧且两圆弧的圆心位于弧线的同侧,大、小圆弧相连形成弯钩状;所述上风叶、下风叶分别通过大圆弧段固定在一起,下风叶位于上风叶的弧线内侧,且上、下风叶的弯钩朝向相同,所述上、下风叶之间有空气通过的间隙。当风吹过该间隙时,在下风叶的背面形成一个新的受风面,使其在同等的弦长的风叶上增加了扫风面从而加大了风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F03D3/06GK202579043SQ2012202210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杨辉 申请人:北京石光龙腾风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