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液体介媒大气压力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47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式液体介媒大气压力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将大气压カ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尤其是利用液体在大气压下会填补真空到一定高度的特性(即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以液体为中间介媒进行大气压力能转换动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能源的开采使用严重污染破坏环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现状难以改观,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的设施、装置普遍具有系统复杂、造价高昂、能源输出不稳定、可操作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弥补了这些缺陷,具备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
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新型能源生产设备制造繁琐复杂、价格居高不下、难以实际运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简便有效、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的清洁环保能源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处于液体池中的液体室高出液体池中的液体,其高度是该液体在大气压力下处于真空室中能升至的最大高度,液体导流管与传动叶轮均处于液体池液面的上方;当活塞处于液体室下端液体导流阀门位置吋,活塞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液体室底部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液体导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液体室中的活塞在牵引机的牵引下向上运动,在液体室中形成真空,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液体室中的液体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填补活塞向上运动形成的真空,液体产生势能;当活塞向上运动到液体室的顶端后,牵引机停止工作,活塞阀门打开,液体室底部阀门关闭,液体导流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流管中流出,冲击传动叶轮转动,此时液体的势能转化成动能,向外做功输出能量;活塞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当下降到液体导流阀门位置吋,液体室内壁的挡板托住活塞,活塞停止下降,此时活塞阀门关闭,液体室底部阀门打开,液体导流阀门关闭,牵引机启动工作,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如此反复运行,本装置即可源源不断地向外做功输出能量。本装置的关键转换步骤可描述为大气压力能作用于液体一液体上升产生势能一液体势能转化成动能;其特征是液体池与液体室反复地连通与断开,配合活塞的运动,产生真空,液体在大气压力下填补真空,产生势能,液体势能转换成动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体实现了将大气压カ能转换成动能的可行的机械装置,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強。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处于蓄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处于做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I.液体池,2.液体,3.液体室,4.活塞,5.活塞阀门,6.液体室底部阀门,7.液体池与液体室连通孔,8.液体导流阀门,9.液体导流管,10.传动叶轮,
11.牵引机,12.冲击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I中,液体池I与液体室3中的液体2通过连通孔7连通,液体室底部阀门6打开,活塞阀门5与液体导流阀门8关闭,活塞4在牵引机11的牵引下向上运动,液体室3中形成真空,液体2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填充真空,产生势能;当活塞4运动到液体室3的顶端后,牵引机11停止工作。在图2中,活塞4处于液体室3的顶端,液体室底部阀门6关闭,活塞阀门5与液体导流阀门8打开,液体池I与液体室3中的液体2被隔离,不再连通,液体室3中的液体2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导流管9向外流出,形成冲击液体12,冲击传动叶轮10, 向外传递动能做功。
权利要求1.一种活塞式液体介媒大气压カ能转换器,将大气压カ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其特征是液体池与液体室反复地连通与断开,配合活塞的运动,产生真空,液体在大气压力下填补真空,产生势能,液体势能转换成动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塞式液体介媒大气压カ能转换器,其特征是装置的部件和结构包括液体池、液体、液体室、活塞、活塞阀门、液体室底部阀门、液体池与液体室连通孔、液体导流阀门、液体导流管、传动叶轮、牵引机。
专利摘要活塞式液体介媒大气压力能转换器,一种将大气压力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利用液体在大气压下会填补真空到一定高度的特性(即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以液体为中间介媒将大气压力能转换动能;其关键转换步骤可描述为大气压力能作用于液体→液体上升产生势能→液体势能转化成动能;其特征是液体池与液体室反复地连通与断开,配合活塞的运动,产生真空,液体在大气压力下填补真空,产生势能,液体势能转换成动能。
文档编号F03G7/00GK202628414SQ2012203123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日
发明者陈忠民 申请人:陈忠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