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747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是可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拉缸,是指气缸内壁在活塞环的运动范围内出现明显的纵向机械划痕和刮伤,严重时发生熔着性磨损,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者自行熄火等故障。拉缸是发动机的一种严重事故,其原因是缸体内壁与活塞、活塞之间难以形成油膜,因而造成润滑不良,甚至出现干磨擦的现象而致。活塞环、活塞之间难以形成油膜既有使用方面的原因,也与活塞结构设计及润滑效果有很大关系。分析表明,一些发动机缸体及活塞在结构设计上存有如下问题1.活塞上的第一道环槽存在倒角,该倒角导致活塞下窜气量大,易破坏油膜,一旦油膜发生破坏,拉缸则难以避免;2.气缸孔底部边缘部位存在尖角,在活塞向上运动时,由于活塞是倾斜的,伸出缸体孔的活塞裙部极易与缸孔底部尖角刮蹭,使活塞拉伤,进而在活塞运动过程中导致拉缸;3.活塞储油结构设计欠缺,表面储油性能差,润滑效果不佳,这也是导致拉缸的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通过局部结构改进提高润滑效果、促进油膜形成的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它包括缸体和位于缸体孔内的活塞,其特别之处是所述活塞设有储油槽,储油槽环状分布在活塞的中下部。上述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所述储油槽由活塞第三道环槽的下部2-4毫米处延伸至活塞下端,储油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储油槽槽深O. 2毫米。上述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第一道环槽的槽顶部位为非倒角结构,由环槽槽面与活塞表面直接相交形成折角。上述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所述缸体底部设有过渡倒角,该过渡倒角的角度为30°、高度为3毫米。本实用新型针对因结构设计缺陷导致易产生发动机拉缸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1.在活塞上设置储油槽,使活塞在运行时机油可以存储在该储油槽中,实现高效润滑,防止活塞运动时早期磨损,避免拉缸;2.活塞上的第一道环槽采用无倒角结构,防止因活塞环窜气,破坏缸壁油膜,经试验检测,该结构可以降低漏气30%以上;3.气缸体下部采用过渡倒角设计,避免在活塞上行时被气缸体底部边缘部位的尖角划伤,进而导致缸壁拉伤。本实用新型通过种活塞与缸孔配合的结构设计,达到防止拉缸的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效果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图1的C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中标号如下1.缸体,2.活塞,3.储油槽,4.活塞第一道环槽,5.过渡倒角,6.活塞第三道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I和位于缸体孔内的活塞2,为防止拉缸,本实用新型对活塞和缸体结构进行了三处改进,
以下结合附图予以详述参看图1、图2,活塞2设有储油槽3,储油槽环状分布,它由活塞第三道环槽6的下部2-4毫米处延伸至活塞下端,储油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活塞2在缸体I中往复运动过程中,活塞与缸体孔壁直接接触,减少活塞与缸孔壁的摩擦,提高活塞的润滑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拉缸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活塞裙部加工出三角形截面的储油槽3,储油槽根据活塞的规格加工不同个数及尺寸,本实施例中储油槽槽深O. 2毫米。储油槽的设置使活塞在每一个运动周期中都会将润滑油带入缸体,这些润滑油既可以润滑活塞外表面,又可以带走活塞摩擦产生的热量;三角形储油槽可以减少活塞与缸壁的接触面积,降低活塞的重量,减小活塞与缸壁的摩擦,达到防止出现拉缸的目的。参看图1、图3,活塞第一道环槽4的槽顶部位采用非倒角结构,由环槽的槽面与活塞表面直接相交形成折角。因为第一道环槽的活塞环主要作用就是封气和散热,取消常用的倒角结构,可以使油汽不容易从该处环槽的边缘漏掉。在折角的边缘处容易存在毛刺,毛刺的存在也容易拉伤缸体孔壁,所以需采用抛光工艺去除折角处的毛刺。活塞第一道环槽采用图示折角结构对活塞漏气量有明显的改善,可以降低30%以上,有效防止活塞窜气量大,导致油膜破坏产生拉缸,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活塞的润滑效果。参看图1、图4,缸体I底部设有过渡倒角5,该过渡倒角的角度为30°、高度为3毫米。活塞2在运行到缸体I孔底部时,活塞裙部伸出缸体孔底部,缸孔和活塞采用间隙配合,在活塞向上运动时,由于活塞是倾斜的,这样伸出缸体的活塞裙部极易与缸体底部刮蹭,导致活塞拉伤,使活塞与缸体孔壁产生摩擦,造成拉缸。在缸体底部设计过渡倒角5,可使活塞裙部在向上运动时,即便稍有倾斜也不会与缸孔底部产生刮伤,避免因此出现拉缸。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它包括缸体(I)和位于缸体孔内的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设有储油槽(3),储油槽环状分布在活塞的中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3)由活塞第三道环槽(6)的下部2-4毫米处延伸至活塞下端,储油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储油槽槽深0.2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第一道环槽(4)的槽顶部位为非倒角结构,由环槽槽面与活塞表面直接相交形成折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I)底部设有过渡倒角(5),该过渡倒角的角度为30°、高度为3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防止拉缸的发动机缸体活塞结构,用于解决因结构设计缺陷导致易产生发动机拉缸问题。它包括缸体和位于缸体孔内的活塞,改进后所述活塞设有储油槽,储油槽环状分布在活塞的中下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1.在活塞上设置储油槽,使活塞在运行时机油可以存储在该储油槽中,实现高效润滑,防止活塞运动时早期磨损;2.活塞第一道环槽采用无倒角结构,防止因活塞环窜气,破坏缸壁油膜,该结构可以降低漏气30%以上;3.缸体下部采用过渡倒角设计,避免在活塞上行时被气缸体底部边缘部位尖角划伤,进而导致缸壁拉伤。本实用新型通过种活塞与缸孔配合的结构设计,达到防止拉缸的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效果明显。
文档编号F02F3/00GK202832823SQ2012203121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0日
发明者赵永峰, 张帅, 李召杰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