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瓦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5692阅读:1771来源:国知局
汽车瓦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瓦盖,其包括壳体、第一螺栓孔、固定孔、第二螺栓孔、定位销孔,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定位销孔位于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之间,固定孔位于定位销孔内。本发明汽车瓦盖在大批量生产时过程可以精确控制,不会形成缩孔缺陷。
【专利说明】汽车瓦盖【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瓦盖,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瓦盖。
【背景技术】
[0002]瓦盖类产品属于重卡汽车上的厚壁铸件,每年需求近十万余件。传统的汽车的瓦盖为球墨铸铁铸造成型,每个瓦盖用二个螺栓固定在缸体上进行组合加工,不具有互换性,精度以经成为了该发动机的瓶颈,特别是近年来,为了降低尾气污染,对汽车发动机普遍加装了涡轮增压器,瓦盖原有设计显得过于单薄,其精度已不能适应。
[0003]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汽车要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减轻汽车自重是重要措施。为减轻汽车自重,必须减轻相关零部件的重量。对铸件而说,就是既要减少壁厚,又要保证铸件性能。解决的途径就是用高性能的材料替代原有材料。瓦盖原来用的材料一般是灰铸铁200或250,现有的瓦盖用的材料已要求为球墨铸铁500-7。瓦盖作为发动机上固定曲轴的关键件,承受运动中的各种载荷,因而对材质要求高,有的客户要求必须对曲轴螺栓孔凸台进行探伤。通过对现浇注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进活的浇口尺寸偏小,模数仅为0.357,浇口可能会提早封闭,使冒口起不到补缩作用,又与铸件连接形成接触热节,生产过程工艺适应性范围很窄,在大批量生产时过程很难控制,容易形成缩孔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瓦盖,其在大批量生产时过程可以精确控制,不会形成缩孔缺陷。
[000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瓦盖,所述汽车瓦盖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瓦盖还包括第一螺栓孔、固定孔、第二螺栓孔、定位销孔,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定位销孔位于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之间,固定孔位于定位销孔内。
[000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面是圆弧形,其他三面是直线。
[0007]优选地,所述定位销孔的上方设有一个凹槽。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料是不锈钢或钨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孔的直径与第二螺栓孔的直径相同,第一螺栓孔的直径、第二螺栓孔的直径都大于定位销孔的直径。
[0010]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汽车瓦盖在大批量生产时过程可以精确控制,不会形成缩孔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汽车瓦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汽车瓦盖包括壳体1、第一螺栓孔2、固定孔3、第二螺栓孔4、定位销孔5,第一螺栓孔2、第二螺栓孔4分别位于壳体I的两侧,定位销孔5位于第一螺栓孔2和第二螺栓孔4之间,固定孔3位于定位销孔5内。
[0014]第一螺栓孔2的直径与第二螺栓孔4的直径相同,第一螺栓孔2的直径、第二螺栓孔4的直径都大于定位销孔5的直径。
[0015]壳体I的顶面是圆弧形,其他三面是直线,这样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防止应力集中。
[0016]定位销孔5的上方设有一个凹槽6,凹槽6方便与其他元件嵌套配合。
[0017]壳体I的材料是不锈钢或钨钢。
[0018]本发明汽车瓦盖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都可以与螺栓固定,这样可以精确控制不会形成缩孔缺陷。另外,定位销孔也可以进行定位,进一步实现精确控制。
[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汽车瓦盖在大批量生产时过程可以精确控制,不会形成缩孔缺陷,提闻广品质量。
[002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瓦盖,所述汽车瓦盖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瓦盖还包括第一螺栓孔、固定孔、第二螺栓孔、定位销孔,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定位销孔位于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之间,固定孔位于定位销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是圆弧形,其他三面是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孔的上方设有一个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是不锈钢或钨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瓦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直径与第二螺栓孔的直径相同,第一螺栓孔的直径、第二螺栓孔的直径都大于定位销孔的直径。
【文档编号】F02F1/00GK103644038SQ20131064061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鞠小平, 万小民, 张伟, 鞠平, 朱旭宏 申请人:鞠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