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677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其上成型有多个沿净化器芯长度方向贯穿的过流通道,所述的过流通道上设有Mn2O3、NiO、BN、Cr2O3、Fe2O3、CoO、CuO、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层。将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芯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器,通过远红外材料对汽车尾气分子进行红外波激发作用,促进尾气分子的分解,致化合物产生细化、净化及分离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催化剂涂层的催化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用于对汽车尾气进行非接触性净化。
【背景技术】
[0002]安全、节能和环保是汽车发展的三大主题。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汽车排放的尾气,除空气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烧产物CO2、水蒸汽为无害成份外,其余均为有害成份。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的一部分毒性物质是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或燃气温度较低时发生居多。尤其是在次序起动、喷油器喷雾不良、超负荷工作运行时,燃油不能很好地与氧化合燃烧,必定生成大量的CO、HC和煤烟。另一部分有毒物质,是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而形成的氮氧化合物N0X。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它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成份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能停留2~3年。当人们吸入过多的CO后,CO可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阻碍血液吸收氧气和输送氧气而中毒死亡。它引起的公害称为汽车尾气第一排气公害。
[0003]HC化合物中,特别是烯在大气上空,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刺激人们的喉、眼、鼻等粘膜。它不仅危害人们与动物,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业减产,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它成为汽车尾气排放的第二公害。
[0004]NOx是NO和NO2的总称,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一种褐色有毒气体,有特殊刺激臭味,损害人的眼睛和肺部。它是产生酸雨和引起气候变化、产生烟雾的主要原因。成为汽车尾气的排放第三公害。
[0005]目前的汽车尾气净化器大都是接触性的,即:具有分离与净化的功能材料需与被处理物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分离与净化的效果,如通过滤网、滤芯、吸附材料、催化材料等直接与尾气接触进行分离与净化,当接触面有污物附着后,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分离与净化效果。`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 201358853Y公开了一种机动车节能减排尾气净化器,其在净化器中设置了多对理化磁石组,其通过磁场的作用达到分离和净化的效果,其结构复杂,不便于实现安装。况且这种磁石的磁性会随尾气净化器的温度升高而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实现汽车尾气中的化合物的非接触快速分解,减少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及其净化器。
[0008]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上成型有多个沿净化器芯长度方向贯穿的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镍、纳米钼、纳米铑、纳米铁或纳米钛催化剂涂层。[0010]所述的过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催化剂涂层之间还设有Mn203、Ni0、BN、Cr203、Fe203、CoO、CuO, 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层。
[0011]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15?25μπι。
[0012]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20μπι。
[0013]所述净化器芯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0014]优选地,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直径为I?
2.Smnin
[0015]所述净化器芯也可以为Mn203、Ni0、BN、Cr203、Fe203、CoO、Cu0、A1203 或 ZrO2 远红外净化器芯。
[0016]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净化器芯,所述净化器芯置于所述壳体内,二者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器芯为上面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I)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远红外净化层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对化合物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0-H、N_H、C-H、C=C、C=0和C = C等,都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会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产生分子振动、转动和共鸣从稳定之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致化合物产生细化、净化及分离的作用。
[0019](2)具有纳米远红外净化层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可同时产生、发射及反射不同波长、不同强度的红外线电磁波,在此条件下,不会因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使需求的红外电磁波变化太大,从而保证红外电磁波持续有效,同时具有协同及共鸣、放大效应,使汽车尾气净化效率更强。
[0020](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由其产生的红外电磁波致过流通道内的化合物产生细化、净化及分离作用,与其表面的催化剂涂层起到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净化器上催化剂涂层的催化效率,延长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横截面剖视图(具有远红外净化层结构);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横截面剖视图(具有远红外净化层结构);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横截面剖视图(具有远红外净化层和催化剂层结构);
[0025]图4为图3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尾气净化器截面剖视图。
[0027]图中:
[0028]1-净化器芯,11-过流通道,2-远红外净化层,3-催化剂涂层,4-壳体。【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如图1结构所示,其上成型有多个沿净化器芯I长度方向贯穿的过流通道11,其中的过流通道11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镍、纳米钼、纳米铑、纳米铁或纳米钛催化剂涂层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过流通道11的内壁与所述催化剂涂层3之间还设有Mn203、NiO、BN、Cr2O3> Fe2O3> CoO、CuO, 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层2。本实用新型中的净化器芯I优选采用整个净化器芯I都Mn203、NiO、BN、Cr2O3> Fe2O3> CoO、CuO, 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器芯,这样的净化效果更强,如图2结构所
/Jn ο
[0031]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在过流通道11的内壁上涂覆有由纳米镍、纳米钼、纳米错、纳米铁、纳米钛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级金属粉体单质混合而成的催化剂涂层3,催化剂涂层3设置于远红外净化层2的外侧面。其中的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15?25 μ m,优选采用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20 μ m。
[003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化器芯I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0033]如图1所示,过流通道11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其中过流通道11的截面直径为I ?2.5mmο
[0034]所述的净化器芯优选Mn203、NiO、BN、Cr2O3> Fe2O3> CoO、CuO, Al2O3 或 ZrO2 远红外净化器芯。
[003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如图5所示,包括壳体4和净化器芯I,净化器芯I置于壳体4内,二者固定连接,其中的净化器芯采用的是上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
[0036]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上成型有多个沿净化器芯长度方向贯穿的过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纳米镍、纳米钼、纳米铑、纳米铁或纳米钛催化剂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流通道的内壁与所述催化剂涂层之间还设有Mn203、NiO、BN、Cr2O3> Fe2O3> CoO、CuO, Al2O3或ZrO2远红外净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15 ?25 μ m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涂层的厚度为20 μ m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芯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直径为I?2.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芯为Mn203、Ni0、BN、Cr2O3> Fe2O3> CoO、CuO, Al2O3 或 ZrO2 远红外净化器芯。
8.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净化器芯,所述净化器芯置于所述壳体内,二者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芯为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汽车尾气净化器芯。
【文档编号】F01N3/08GK203584529SQ20132034301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秦如新 申请人: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