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9689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涉及一种用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内部循环工质气体排气增压回收设备。其结构为上壳体是由冷却壳体与气缸座体焊接而成;气缸座体的中部加工有与活塞腔相通的循环工质气体进、出气口;冷却水壳体上焊接加工有冷却水进、出口接头;两个压缩活塞分别通过压缩活塞安装座装于活塞连杆的顶部及中上部;两个压缩活塞通过活塞连杆密封压盖封装于气缸座体的活塞腔中;活塞连杆的下部装有活塞连杆密封弹簧及活塞连杆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上下壳体连接螺栓连接,将活塞连杆密封弹簧及活塞连杆密封封装在下壳体的上槽体内;活塞连杆穿过下壳体中部通孔由曲柄连杆导套于曲柄连杆部件相连接。
【专利说明】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涉及一种用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内部循环工质气体排气增压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斯特林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负载的需求,需要不断通过斯特林发动机的工质系统向斯特林发动机工作腔内进行充气和排气,以满足负载的需要,所以如何及时供给斯特林发动机高压储气瓶足够的压力和如何及时对斯特林发动机排出的工质进行回收,保证整个工质系统能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用以实现在斯特林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及时供给斯特林发动机高压储气瓶足够的压力和及时对斯特林发动机排出的工质进行回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包括壳体、两个压缩活塞、活塞连杆及曲轴连杆部件;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是由冷却壳体与气缸座体焊接而成;气缸座体的中部加工有与活塞腔相通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与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 ;冷却水壳体上焊接加工有冷却水进口接头及冷却水出口接头;压缩活塞分别通过压缩活塞安装座装于活塞连杆的顶部及中上部;两个压缩活塞通过活塞连杆密封压盖封装于气缸座体的活塞腔中;活塞连杆的下部装有活塞连杆密封弹簧及活塞连杆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上下壳体连接螺栓连接,将活塞连杆密封弹簧及活塞连杆密封封装在下壳体的上槽体内;活塞连杆穿过下壳体中部通孔与下槽体内的曲柄连杆导套相连接;曲柄连杆导套与曲柄连杆部件通过销钉相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壳体与气缸座体焊接后形成冷却水道;在气缸座体上加工有循环水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与循环冷却水道相通,并且与冷却水进口接头及冷却水出口接头相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为两个,分别与气缸座体的活塞腔顶部与底部相通。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与气缸座体的活塞腔中部相通,保证活塞连杆上行到活塞腔顶部及底部时,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都能与两个压缩活塞之间的腔体相通。
[000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排出发动机时,循环工质气体通过气缸座体上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进入该设备,无论该设备的两个压缩活塞处于上死点还是下死点,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始终在两个压缩活塞之间。当压缩活塞处于上死点时,循环工质气体就通过下端的压缩活塞进入下端的气体压缩腔内,经过上端的压缩活塞压缩后,循环工质气体通过该气缸座体下端的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排出气缸座体,使循环工质气体压入高压气体存储设备;同理,当压缩活塞处于下死点时,循环工质气体就通过上端的压缩活塞进入上端的气体压缩腔内,经过上端压缩活塞压缩后,循环工质气体通过气缸座体上端的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排出气缸座体,使循环工质气体压入高压气体存储设备,从而实现了双向气体压缩功能。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半部分,气缸座体上焊接有冷却壳体和钻有环形冷却水道,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接头进入并通过冷却水出口接头排出,从而实现了对该设备压缩气体时产生的热量的带走作用。
[00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12]1、本实用新型安装灵活,方便。一是可以通过该设备的连杆直接挂接在斯特林发动机的曲轴上,从而达到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的高度集成,减小了设备的总体体积,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化,节省空间;二是对空间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斯特林发动机或者受结构限制的斯特林发动机来说,可以采取外加发电机通过连杆直接带动,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0013]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向增压形式,是传统斯特林发动机采用单增压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使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效率提高了一倍;
[0014]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外接水循环,加快了压缩产生的热量散失,从而保证了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的效率。
[0015]4、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耗功低。与普通斯特林发动机多采用外接式工质增压系统相比,体积小了三到四倍,功率损耗也小了一到两个千瓦,提高了斯特林发动机的整机效率,减少了制造成本。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灵活、方便、节省空间、提高功效、耗功低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本实用新型共有2幅附图,其中:
[0018]附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图;
[0019]附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在图中:1、冷却水出口接头2、冷却水壳体3、气缸座体4、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 5、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 6、冷却水进口接头7、活塞腔8、下壳体9、压缩活塞10、冷却水道11、活塞连杆密封12、循环水冷却水道13、活塞连杆14、曲柄连杆导套15、曲柄连杆部件16、上下壳体连接螺栓17、压缩活塞安装座18、活塞连杆密封弹簧19、活塞连杆密封压盖20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包括壳体、两个压缩活塞9、活塞连杆13及曲轴连杆部件15 ;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8 ;上壳体是由冷却壳体2与气缸座体3焊接而成;气缸座体3的中部加工有与活塞腔7相通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 5与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 4 ;冷却水壳体2上焊接加工有冷却水进口接头6及冷却水出口接头I ;两个压缩活塞9分别通过压缩活塞安装座17装于活塞连杆13的顶部及中上部;压缩活塞9通过活塞连杆密封压盖19封装于气缸座体3的活塞腔7中;活塞连杆13的下部装有活塞连杆密封弹簧18及活塞连杆密封11 ;上壳体与下壳体8通过上下壳体连接螺栓16连接,将活塞连杆密封弹簧18及活塞连杆密封11封装在下壳体8的上槽体内;活塞连杆13穿过下壳体8中部通孔与下槽体内的曲柄连杆导套14相连接;曲柄连杆导套14与曲柄连杆部件15通过销钉20相连接。
[0022]冷却壳体2与气缸座体3焊接后形成冷却水道10 ;在气缸座体3上加工有循环水冷却水道12 ;冷却水道10与循环冷却水道12相通,并且与冷却水进口接头6及冷却水出口接头I相连接。
[0023]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 4为两个,分别与气缸座体3的活塞腔7顶部与底部相通。
[0024]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 5与气缸座体3的活塞腔7中部相通,保证活塞连杆13上行到活塞腔7顶部及底部时,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 5都能与两个压缩活塞之间的腔体相通。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包括壳体、两个压缩活塞(9)、活塞连杆(13)及曲轴连杆部件(15);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8);上壳体是由冷却壳体(2)与气缸座体(3)焊接而成;气缸座体(3)的中部加工有与活塞腔(7)相通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5)与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4);冷却水壳体(2)上焊接加工有冷却水进口接头(6)及冷却水出口接头(I);两个压缩活塞(9)分别通过压缩活塞安装座(17)装于活塞连杆(13 )的顶部及中上部;压缩活塞(9 )通过活塞连杆密封压盖(19 )封装于气缸座体(3 )的活塞腔(7)中;活塞连杆(13)的下部装有活塞连杆密封弹簧(18)及活塞连杆密封(11);上壳体与下壳体(8)通过上下壳体连接螺栓(16)连接,将活塞连杆密封弹簧(18)及活塞连杆密封(11)封装在下壳体(8)的上槽体内;活塞连杆(13 )穿过下壳体(8)中部通孔与下槽体内的曲柄连杆导套(14)相连接;曲柄连杆导套(14)与曲柄连杆部件(15)通过销钉(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壳体(2)与气缸座体(3)焊接后形成冷却水道(10);在气缸座体(3)上加工有循环水冷却水道(12);冷却水道(10)与循环冷却水道(12)相通,并且与冷却水进口接头(6)及冷却水出口接头(I)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工质气体出气口(4)为两个,分别与气缸座体(3)的活塞腔(7)顶部与底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内部循环工质气体增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5)与气缸座体(3)的活塞腔(7)中部相通,保证活塞连杆(13)上行到活塞腔(7)顶部及底部时,循环工质气体进气口(5)都能与两个压缩活塞之间的腔体相通。
【文档编号】F02G1/053GK203515857SQ20132069709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崔楠楠, 王振声 申请人:大连宏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