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16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所述计量阀的静铁阀座上设有排干孔,静铁阀座的轴向部设有轴向滑孔,所述排干孔一端向内开口于滑孔内壁上,另一端与阀体上开设的回油孔道连通;当所述阀芯位于上止点处、以及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运动时,所述排干孔开口被阀芯的侧壁封闭;当所述阀芯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计量阀不通油,所述排干孔与所述滑孔内腔导通。本发明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能够避免流量损失,避免传统形式的排干阀脱落的风险,提高燃油计量阀的散热能力和阀体的控制精度。
【专利说明】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高压共轨泵用燃油计量阀只能控制燃油的流量,其结构主要包括电磁组件和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上的静铁阀座,静铁阀座上开设的轴向滑孔内安装有阀芯及弹簧,阀芯可在电磁组件产生的电磁力及弹簧的作用下上下运动,从而改变燃油的流通量。上述结构中,阀芯与静铁阀座之间存在少量燃油泄露,为了保证轨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阀体10上还设置了用于安装排干阀7的孔道,该孔道与进油口相通,排干阀7处于常通状态,用于排气。
[0003]上述传统的燃油计量阀,虽可用于高压共轨泵提供控制燃油流量的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
[0004](1)由于所述排干阀处于常通状态,所以存在部分流量损失,特别在低速时影响最大。(2)排干阀容易脱落。(3)因为只有一个出油孔,回油量有限,燃油计量阀整体散热慢,而过多的热量散不出去严重影响线圈的控制精度和阀的使用寿命。
[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燃油计量阀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能够避免流量损失,避免排干阀脱落的风险,提高燃油计量阀的散热能力和阀体的控制精度的新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使其能够避免流量损失,避免排干阀脱落的风险,提高燃油计量阀的散热能力和阀体的控制精度,从而克服现有的燃油计量阀存在部分流量损失、整体散热慢以及排干阀容易脱落的不足。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包括静铁阀座、阀体、阀芯,所述静铁阀座下端的轴向部安装在阀体上开设的竖直槽内,所述静铁阀座的径向部密封所述竖直槽的顶部开口,所述阀芯安装在静铁阀座轴向部内开设的轴向滑孔中,所述静铁阀座上设有排干孔,所述排干孔一端向内开口于滑孔内壁,另一端与阀体上开设的回油孔道连通;当所述阀芯位于上止点处、以及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运动时,所述排干孔开口被阀芯的侧壁封闭;当所述阀芯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计量阀不通油,所述排干孔与所述滑孔内腔导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竖直槽的顶部开口径向外扩,并与所述静铁阀座的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径向部的外壁配合形成环形腔室,所述排干孔向外开口于所述静铁阀座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并通过所述环形腔室与回油孔道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静铁阀座径向部的外壁以及轴向部的上端外壁与阀体竖直槽的内壁之间的配合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001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排干孔仅在燃油计量阀的流量孔关闭时打开,从而避免了流量损失。
[0013](2)排干孔整合到燃油计量阀阀体上能够避免脱落的风险。
[0014](3)可提高燃油计量阀的散热能力和阀体的控制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排干孔关闭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排干孔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设置了功能相当于传统燃油计量阀排干阀的排干孔,并且克服了传统形式的排干阀的缺点和不足,通过靠内部阀芯运动控制排干孔的开启和关闭,避免了流量损失,同时,此排干孔开设在静铁阀座上,避免传统排干阀易脱落的风险,其数量和孔直径的大小可根据泵的功率分别设定。
[0020]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包括静铁阀座9、阀体10、阀芯8,所述静铁阀座9下端的轴向部安装在阀体10上开设的竖直槽内,所述静铁阀座9的径向部密封所述竖直槽的顶部开口,所述阀芯8安装在静铁阀座9轴向部内开设的轴向滑孔中,所述滑孔内部底端固定有弹簧座2,其上安装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顶端与阀芯8相抵,所述阀芯8的顶端与一顶杆相连,所述顶杆由燃油计量阀的电磁组件产生的电磁力驱动,可向下推动阀芯8。
[0021]静铁阀座9轴向部的底部开有进油孔1,侧壁上开有两个出油孔5,对应连通阀体10上开设的进油孔道、出油孔道。静铁阀座9轴向部的外壁与阀体10竖直槽的内壁配合形成环形出油腔,两个出油孔5对称开口于静铁阀座的外壁,并通过所述环形出油腔连通阀体10上的出油孔道,静铁阀座9轴向部外壁与阀体10竖直槽内壁的配合连接处还设有环形密封挡圈6。
[0022]阀芯8上开有流量孔4,当阀芯8在滑孔内上下运动时,流量孔4的位置被改变,流通面积改变,从而完成燃油的流量控制。
[0023]所述静铁阀座9上设有排干孔7,所述排干孔7 —端向内开口于滑孔内壁,另一端与阀体10上开设的回油孔道连通。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当所述阀芯8位于上止点处、以及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运动时,所述排干孔7开口被阀芯8的侧壁封闭;当所述阀芯8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计量阀不通油,所述排干孔7与所述滑孔内腔导通。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排干孔的设置方式如图1中所示,所述阀体10竖直槽的顶部开口径向外扩,并与所述静铁阀座9的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径向部的外壁配合形成环形腔室,所述排干孔7向外开口于所述静铁阀座9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并通过所述环形腔室与回油孔道连通。
[0025]为了防止油液泄露,所述静铁阀座9径向部的外壁以及轴向部的上端外壁与阀体10竖直槽的内壁之间的配合连接处还分别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如图1中所示,环形密封圈11用于密封静铁阀座9径向部的外壁与阀体10竖直槽的内壁之间的配合连接处,而环形密封挡圈6不但用于密封形成所述环形出油腔,同时也对轴向部的上端外壁与阀体10竖直槽的内壁之间的配合连接处起到了密封作用,有效隔离了上述环形出油腔和环形腔室。
[0026]本发明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的工作原理简介如下:
[0027]燃油计量阀的电磁组件可以输出与电流成正比例的电磁力,这种电磁力通过比例电磁铁中间的顶杆作用到阀芯8上,由于阀芯8同时受弹簧3的作用,因此,电磁力和弹簧力最终使阀芯8平衡在一定位置。当改变比例电磁铁的电流时,比例电磁铁的电磁力相应改变,阀芯8运动到相应的平衡点,阀芯8上开设流量孔4会改变出油孔5的流通面积,起到调节流量作用。在此过程中,阀芯8的运动会控制排干孔7的开和关,当电磁力小于弹簧力时,阀芯8上行,排气孔7被阀芯8的侧壁关闭,燃油从进油孔1进入,经过流量孔4进行流通面积控制,从出油孔5流出,这样有效提高了燃油利用率,提高共轨泵的供油效率。当电磁力大于弹簧力时,阀芯8下行,至下止点位置时(图3)排干孔7打开,高压泵内产生的气体将会从排干孔7排出,同时加快散热。
[0028]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通过设置的排干孔不仅实现了传统排干阀的功能,而且提高燃油计量阀的散热能力和阀体的控制精度。同时由于排干孔在燃油计量阀流量孔(三角小孔)关闭时才打开,避免了流量损失;由于排干孔整合到燃油计量阀阀体上,避免脱落的风险。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包括静铁阀座、阀体、阀芯,所述静铁阀座下端的轴向部安装在阀体上开设的竖直槽内,所述静铁阀座的径向部密封所述竖直槽的顶部开口,所述阀芯安装在静铁阀座轴向部内开设的轴向滑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阀座上设有排干孔,所述排干孔一端向内开口于滑孔内壁,另一端与阀体上开设的回油孔道连通; 当所述阀芯位于上止点处、以及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运动时,所述排干孔开口被阀芯的侧壁封闭;当所述阀芯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计量阀不通油,所述排干孔与所述滑孔内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竖直槽的顶部开口径向外扩,并与所述静铁阀座的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径向部的外壁配合形成环形腔室,所述排干孔向外开口于所述静铁阀座轴向部的上端外壁,并通过所述环形腔室与回油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排气燃油计量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阀座径向部的外壁以及轴向部的上端外壁与阀体竖直槽的内壁之间的配合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F02M59/46GK104454280SQ20141082990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6日
【发明者】伊利亚·德约蒂耶维奇, 陈钧, 沈树奎 申请人: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