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451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汽车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气管,特别设计一种能同时对尾气进行消声和净化的汽车排气管。汽车排气管,其包括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膨胀消声装置,膨胀消声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消声装置包括一个膨胀腔体,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左侧设置有与进气管连接的消声管,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均流隔板,所述的均流隔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均流的均流孔,均流隔板的中部与消声管连接并对消声管的端部密封,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右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净化的三元催化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消声和净化功能,其实现了消声和排气的一体化设置,具有环保效果。
【专利说明】
汽车排气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气管,特别设计一种能同时对尾气进行消声和净化的汽车排气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排气管只能对汽车尾气在排气过程中进行消声,降低噪音污染,当汽车排出的尾气具有较多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为了达到环保的效果,人们在汽车排气管的出口安装其他净化装置,由于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的限制,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具有消声和净化功能的汽车排气管,其实现了消声和排气的一体化设置,无需额外设置净化装置,同时由于排气管结构设计,三元催化发生器的体积得到保障,也保证了排气管对尾气的净化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汽车排气管,其包括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膨胀消声装置,膨胀消声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消声装置包括一个膨胀腔体,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左侧设置有与进气管连接的消声管,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均流隔板,所述的均流隔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均流的均流孔,均流隔板的中部与消声管连接并对消声管的端部密封,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右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净化的三元催化发生器。
[0006]所述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内凹的环槽,环槽的一侧为圆弧面,另一侧为斜坡面,设置的环槽现对尾气进行一个压缩后在释放,降低尾气流动的速度。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将消声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集成设置的排气管,其克服了现有排气管只能进行消声的缺陷,同时设置的三元催化发生器能够对尾气进行一个净化,提高尾气排放的清洁度,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具有环保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为进气管,2为环槽,3为消声管,4为膨胀腔体,5为均流隔板,6为三元催化发生器,7为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的汽车排气管,其包括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管1,进气管连接有膨胀消声装置,膨胀消声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消声装置包括一个膨胀腔体4,所述的膨胀腔体4的左侧设置有与进气管1连接的消声管3,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均流隔板5,所述的均流隔板5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均流的均流孔,均流隔板5的中部与消声管连接并对消声管的端部密封,所述的膨胀腔体4的右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净化的三元催化发生器6。
[0012]所述的进气管1上设置有内凹的环槽2,环槽的一侧为圆弧面,另一侧为斜坡面,设置的环槽现对尾气进行一个压缩后在释放,降低尾气流动的速度。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将消声装置和尾气净化装置集成设置的排气管,其克服了现有排气管只能进行消声的缺陷,同时设置的三元催化发生器能够对尾气进行一个净化,提高尾气排放的清洁度,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具有环保的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汽车排气管,其包括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膨胀消声装置,膨胀消声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消声装置包括一个膨胀腔体,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左侧设置有与进气管连接的消声管,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均流隔板,所述的均流隔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均流的均流孔,均流隔板的中部与消声管连接并对消声管的端部密封,所述的膨胀腔体的右侧设置有对尾气进行净化的三元催化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上设置有内凹的环槽,环槽的一侧为圆弧面,另一侧为斜坡面。
【文档编号】F01N13/08GK204113409SQ20142045519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陈炳泉 申请人:无锡市锡山环宇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