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00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包括:机架与驱动油缸,在机架中竖向安装有套筒,在套筒中设置有能沿套筒轴向移动的提升杆,提升杆的底端伸出套筒并与安装有若干调速汽门的提板相固定,提升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摇架的被动执行端相铰接,摇架的驱动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驱动油缸的驱动连杆铰接,被动端与驱动端之间的摇架与摇杆的一端相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铰接;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上分别扣搭有爪形挡板,爪形挡板的爪臂正好挡在对应铰接轴两侧轴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性高、能防止铰接轴脱落的优点。
【专利说明】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中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轮机是通过调整调速汽门的开度来调节进气量的大小,进而实现调整汽轮机的转速。调速汽门的开度是由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来控制的,目前所使用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机架与驱动油缸,在机架中竖向设置有能在机架中上下移动的提升杆,提升杆的底端与安装有若干调速汽门的提板相固定,提升杆的顶端与滑块相固定,滑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摇架的被动端相铰接,摇架的驱动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驱动油缸的驱动连杆相铰接,在被动端与驱动端之间的摇架与摇杆的一端相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铰接;在每根铰接轴上分别设置有铰接轴防脱落机构,所述铰接轴防脱落的结构为:在铰接轴上套装有定位轴套,在铰接轴的轴身上开设若干定位孔,在定位轴套上螺纹设置有若干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伸入轴套并顶紧在铰接轴的定位孔中。
[0003]这种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的缺点是:(1)由于整个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安装于汽轮机机头的上部,当汽轮机停车时温度较低,正常运行时温度较高,导致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中用以防止铰接轴脱落的限位螺钉易由于频繁的冷热交替而松动,使铰接轴从定位轴套中脱落,使汽轮机出现功率或转速失控情况,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2)由于铰接轴用于传递作用力,长期使用后铰接轴与定位轴套之间易产生间隙,使限位螺钉不能紧顶在铰接轴上,导致限位螺钉在汽轮机正常运行时易由于与铰链轴存在接触间隙而振动,进而造成螺钉松动,使汽轮机出现功率或转速失控情况,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3)由于限位螺钉与铰接轴之间存在摩擦力,当摩擦力过大后,还会出现铰接轴被卡滞而传动不灵活的现象发生,严重时还会使限位螺钉被剪断损坏而失去限位防脱落作用,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性高、能防止铰接轴脱落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包括:机架与驱动油缸,在机架中竖向安装有套筒,在套筒中设置有能沿套筒轴向移动的提升杆,提升杆的底端伸出套筒并与安装有若干调速汽门的提板相固定,提升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摇架的被动执行端相铰接,摇架的驱动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驱动油缸的驱动连杆铰接,被动端与驱动端之间的摇架与摇杆的一端相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铰接;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的上方分别扣搭有爪形挡板,爪形挡板的爪臂正好挡在对应铰接轴两侧轴端的外侧。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其中:提升杆的顶端与滑块相固定,滑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相铰接。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其中:在机架中安装有导板,滑块能沿导板垂直移动。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性高、能防止铰接轴脱落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俯视方向中所示的第三铰接轴与爪形挡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包括:机架I与驱动油缸2,在机架I中竖向安装有套筒3,在套筒3中设置有能沿套筒3轴向移动的提升杆4,提升杆4的底端伸出套筒3并与安装有若干调速汽门5的提板6相固定,提升杆4的顶端通过第一铰接轴7与铰接支架8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支架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9与摇架10的被动执行端相铰接,摇架10的驱动端通过第三铰接轴11与驱动油缸2的驱动连杆12铰接,被动端与驱动端之间的摇架10与摇杆13的一端相铰接,摇杆13的另一端与机架I相铰接;在第一铰接轴7的上方扣搭有第一爪形挡板14,第一爪形挡板14的爪臂正好挡在第一铰接轴7两侧轴端的外侧,在第二铰接轴9的上方扣搭有第二爪形挡板15,第二爪形挡板15的爪臂正好挡在第二铰接轴9两侧轴端的外侧,在第三铰接轴11的上方扣搭有第三爪形挡板16,第三爪形挡板16的爪臂正好挡在第三铰接轴11两侧轴端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杆4的顶端与滑块17相固定,滑块17通过第一铰接轴7与铰接支架8相铰接,通过滑块17的过渡安装,不必在提升杆4上开铰接孔,不仅安装维修方便,也延长了提升杆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在套筒3上方的机架I中安装有导板18,滑块17能沿导板18垂直移动,提闻了滑块的运行稳定性;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在第一铰接轴7上自上向下扣搭有第一爪形挡板14,在第二铰接轴9上自上向下扣搭有第二爪形挡板15,在第三铰接轴11上自上向下扣搭有第三爪形挡板16,并确保第一爪形挡板14的爪臂与对应轴端之间的间隙,即能保证第一铰接轴7传动灵活,又能有效限制第一铰接轴7,并能允许第一铰接轴7在允许的范围内轻微串动;第二爪形挡板15的爪臂与对应轴端之间的间隙,即能保证第二铰接轴9传动灵活,又能有效限制第二铰接轴9,并能允许第二铰接轴9在允许的范围内轻微串动;第三爪形挡板16的爪臂与对应轴端之间的间隙,即能保证第三铰接轴11传动灵活,又能有效限制第三铰接轴11,并能允许第三铰接轴11在允许的范围内轻微串动;
[0014]接着使驱动油缸2的驱动连杆12向上运动,驱动连杆12通过第三铰接轴11带动摇架10的驱动端向上运动,通过扛杆原理,摇架10的被动执行端向下移动,摇架10的被动执行端通过第二铰接轴9带动铰接支架8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铰接支架8再通过第一铰接轴7及滑块17带动提升杆4向下运动,从而将安装有调速汽门5的提板6向下运动,从而减小调速汽门5的开度;当驱动油缸2的驱动连杆12向下运动时,驱动连杆12通过第三铰接轴11带动摇架10的驱动端向下运动,通过扛杆原理,摇架10的被动执行端向上移动,摇架10的被动执行端通过第二铰接轴9带动铰接支架8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铰接支架8再通过第一铰接轴7及滑块17带动提升杆4向上运动,从而将安装有调速汽门5的提板6向上运动,从而增大调速汽门5的开度;
[0015]在驱动油缸2带动调速汽门5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爪形挡板1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向下扣搭在第一铰接轴7上,第二爪形挡板1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向下扣搭在第二铰接轴9上,第三爪形挡板1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始终扣搭在第三铰接轴11上,使第一铰接轴7、第二铰接轴9、第三铰接轴11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始终不会发生脱落现象,大大提高了汽轮机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而且由于第一铰接轴7、第二铰接轴9、第三铰接轴11不需要再用限位螺钉进行限位固定,因而不会发生限位螺钉与对应铰接轴因相互摩擦力过大而使铰接轴被卡滞传动不灵活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铰接轴的使用安全性。
【权利要求】
1.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包括:机架与驱动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中竖向安装有套筒,在套筒中设置有能沿套筒轴向移动的提升杆,提升杆的底端伸出套筒并与安装有若干调速汽门的提板相固定,提升杆的顶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摇架的被动执行端相铰接,摇架的驱动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驱动油缸的驱动连杆铰接,被动端与驱动端之间的摇架与摇杆的一端相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机架相铰接;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的上方分别扣搭有爪形挡板,爪形挡板的爪臂正好挡在对应铰接轴两侧轴端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提升杆的顶端与滑块相固定,滑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铰接支架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调速汽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中安装有导板,滑块能沿导板垂直移动。
【文档编号】F01D17/26GK204152562SQ20142058402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张波, 刘近 申请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