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688发布日期:2018-09-14 20:2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箱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个安装在汽车等的燃料箱上 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图3示意性地表示该蒸发燃料装 置,图3中(a)、(b)分别是该蒸发燃料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31具有液面检测阀32和燃料切断阀33。液面检测 阀32具有第1浮球阀体35,该第1浮球阀体35用于在燃料加满时关 闭作为阀座的碳罐连通孔34。标记L1(参照图4)表示燃料加满时 的液面。燃料切断阀33具有第2浮球阀体37,该第2浮球阀体37 用于在例如车身较大倾斜而使液面到达高于燃料加满时的液面L1的 规定位置时关闭作为阀座的蒸发孔36。蒸发孔36位于碳罐连通孔34 的上方。

第1浮球阀体35和第2浮球阀体37收装在作为阀壳 的壳体38内,该壳体38安装在燃料箱T上。在壳体38上形成有与 未图示的碳罐连接的出口孔39。在壳体38内的上部空间,碳罐连通 孔34与蒸发孔36通过连通通路40相连通。由图3中(a)可知,在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31中,从一端侧按照燃料切断阀33、液面检测阀 32和出口孔39的顺序将三者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2001-140717号

在现有技术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31中,如前面所 述那样按照燃料切断阀33、液面检测阀32和出口孔39的顺序将三者 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因而,例如在坡道驻车等时车身倾斜而使液面(由标记L2表示)如图4中(b)所示那样相对于壳体38倾斜时,容易发生作为阀座的碳罐连通孔34和出口孔39位于液面L2的下方的情况。此时,假如碳罐连通孔34处的第1浮球阀体35的闭阀功能发生故障,液体的燃料则有可能会从碳罐连通孔34渗出,经出口孔39泄漏。

作为避免液体的燃料从出口孔39泄漏的方法,人们 考虑采用如下方法等:(1)使蒸发孔36的位置低于碳罐连通孔34 的位置;(2)提高出口孔39的位置。然而,从在高于燃料加满时的 液面的液面发挥功能的燃料切断阀33的结构来看,实际上难以实施 方法(1)。另外,采用方法(2)时,由于需要增大壳体38的高度 尺寸且燃料从碳罐连通孔34泄漏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而,该泄漏的 燃料可能会随着车身的晃动等向出口孔39飞溅。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在燃料箱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减少燃料泄漏的情况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发 燃料处理装置具有:液面检测阀,其用于在加油时检测燃料加满时的 液面,并关闭第1阀座;燃料切断阀,其用于在液面高于燃料加满时 的液面时关闭第2阀座;出口孔,其与碳罐连接,所述蒸发燃料处理 装置还具有壳体,所述液面检测阀和所述燃料切断阀内置于所述壳体 内,并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所述出口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俯视 时,第1连通通路和第2连通通路以第1阀座上方部为分界形成为折 回状,其中,所述第1连通通路使第2阀座上方部和所述第1阀座上 方部相连通,所述第2连通通路使所述第1阀座上方部和所述出口孔 相连通。

采用本技术方案时,第1连通通路和第2连通通路以 第1阀座上方部为分界形成为折回状,因而能够从一端侧按照液面检 测阀、燃料切断阀、出口孔的顺序或者按照液面检测阀、出口孔、燃 料切断阀的顺序进行配置。由于该位置关系,能够实现即使第1阀座 被液体的燃料浸没,出口孔配置也不会被液体的燃料浸没的配置方 式,减少燃料从出口孔泄漏的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第1连通通路和第2连通通路以第1阀座上方部为分 界形成为折回状,因而,即使在第2阀座的闭阀功能发生故障而使液 体的燃料从第2阀座泄漏出来时,也能够使该液体落到中途的第1阀 座上方部,以防止液体的燃料从出口孔泄漏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第1连通通路和所述第2 连通通路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横向延伸设置。

另外,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具有狭小的旁通流路,所述旁通流路在不经过所述第1阀座上方部的 情况下使所述第2阀座上方部和所述第2连通通路相连通。

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即使在整个第1阀座上方部被液 体的燃料浸没而使第1连通通路和第2连通通路处于非连通状态时, 第2阀座上方部内的蒸发燃料也能够经旁通流路从出口孔排出。

采用本发明能够在燃料箱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中减 少燃料泄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说明图, 图1中(a)、(b)分别是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2是燃料的液面相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倾斜 时的说明图,图2中(a)、(b)分别是燃料的液面相对于本发明所 涉及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倾斜时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说明图,图3中(a)、 (b)分别是该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4是燃料的液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倾斜时 的说明图,图4中(a)、(b)分别是燃料的液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 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倾斜时的俯视图、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具有液 面检测阀2、燃料切断阀3以及作为阀壳的壳体8。液面检测阀2具 有第1浮球阀体5,该第1浮球阀体在加油时检测燃料加满时的液面, 并关闭作为第1阀座的碳罐连通孔4。具体来说,在加油时燃料的液 面上升到规定高度时,壳体8的开口部(未图示)被燃料堵住,使得 通向燃料箱外部的流路被阻断,燃料箱T内的压力上升。从而,燃料 在壳体8内上升,第1浮球阀体5关闭碳罐连通孔4。由于碳罐连通 孔4的关闭,燃料箱内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燃料在加油管(未图示) 内上升而到达加油嘴的传感器时,自动停止加油。然后,通过壳体8 的阻尼孔(orifice,未图示),壳体8内外的气压差逐渐变小,壳体 8内的液面下降,使得第1浮球阀体5下降,之后在经过多次这样的 加油后,达到燃料加满的状态。标记L1(参照图2)表示燃料加满时 的液面。

燃料阻断阀3具有第2浮球阀体7,该浮球阀体7例 如在车身较大倾斜而使液面到达高于燃料加满时的液面L1的规定位 置时关闭作为第2阀座的蒸发孔6。蒸发孔6位于碳罐连通孔4的上 方。在壳体8上形成有与未图示的碳罐连接的出口孔9。出口孔9位 于碳罐连通孔4的上方。另外,作为壳体8内的上部空间,在碳罐连 通孔4的上方形成有第1阀座上方部11,在蒸发孔6的上方形成有第 2阀座上方部12。

俯视时,使第2阀座上方部12和第1阀座上方部11 相连通的第1连通通路21与使第1阀座上方部11和出口孔9相连通 的第2连通通路22以第1阀座上方部11为分界形成为折回状。“折 回状”意思是指连接液面检测阀2的轴心O1和燃料切断阀3的轴心 O2的线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连通通路21的延伸方向)与第2 连通通路22的延伸方向的交叉角度θ为零(即,第1连通通路21与 第1连通通路22相互平行时)或者锐角时的状态。由于该关系,在 垂直俯视第1连通通路21的状态下,如图1中(a)所示,从一端侧 按照液面检测阀2、燃料切断阀3、出口孔9的顺序进行配置;或者 从一端侧按照液面检测阀2、出口孔9、燃料切断阀3的顺序进行配 置,该配置方式并未图示。如前面所述,在现有技术中从一端侧按照 燃料切断阀、液面检测阀、出口孔的顺序进行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1具有狭小 的旁通流路23,该旁通流路23在不经过第1阀座上方部11的情况下 使第2阀座上方部12和第2连通通路22相连通。“狭小”意思是指 旁通流路23的流路截面积小于第1连通通路21和第2连通通路22 的流路截面积。旁通流路23例如形成为极小的阻尼孔,容许蒸发燃 料从第2阀座上方部12流向第2连通通路22,同时具有阻断液体的 燃料通过的功能。

【作用】

在车身并未较大倾斜的正常状态时,如图1所示,碳罐连通孔4、 蒸发孔6均处于打开状态。从而,燃料箱T内产生的蒸发燃料中的流 经碳罐连通孔4的蒸发燃料通过第2连通通路22由出口孔9流向碳 罐。而燃料箱T内产生的蒸发燃料中的流经蒸发孔6的蒸发燃料通过 第1连通通路21和第2连通通路22,在本实施方式中也通过旁通流 路23由出口孔9流向碳罐。

接下来,在坡道驻车等时车身较大倾斜而使出口孔9 如图2中(b)所示那样处于接近液面的状态时(此时的液面由标记 L3表示),液面检测阀2和燃料切断阀3分别使碳罐连通孔4和蒸 发孔6关闭。在这种状态下,碳罐连通孔4与蒸发孔6均位于液面 L3的上方,因而,不会发生碳罐连通孔4被液体的燃料浸没的问题。 另外,液面L3与液面L4的交点为燃料切断阀3的闭阀液位。

反之,在出口孔9处于远离液面的状态时(此时的液 面由标记L4表示),液面检测阀2和燃料切断阀3分别使碳罐连通 孔4和蒸发孔6关闭。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碳罐连通孔4形成于蒸发 孔6的下方,因而,碳罐连通孔4被液体的燃料浸没。这里,在现有 技术中,如图4所示,出口孔39比液面检测阀32远离燃料切断阀33 配置,在碳罐连通孔34浸没至液面L2以下时,即使出口孔39形成 于高于碳罐连通孔34的位置,也容易发生出口孔39也被液体的燃料 浸没的问题。

对此,在本发明中,如前面所述,第1连通通路21 和第2连通通路22以第1阀座上方部11为分界形成为折回状,因而 能够从一端侧按照液面检测阀2、燃料切断阀3、出口孔9的顺序或 者按照液面检测阀2、出口孔9、燃料切断阀3的顺序进行配置。即, 出口孔9隔着燃料切断阀3位于与液面检测阀2相反的一侧,或者位 于比液面检测阀2更靠燃料切断阀3附近的位置。从而,如图2中(b) 所示,能够实现即使碳罐连通孔4浸没至液面L4以下,出口孔9也 不会浸没至液面L4以下的配置方式,从而能够减少燃料从出口孔9 泄漏的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第1连通通路21和第2连通通路22以第 1阀座上方部11为分界形成为折回状,因而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假如 蒸发孔6处的第2浮球阀体7的闭阀功能发生故障,液体的燃料有可 能会从蒸发孔6泄漏。蒸发孔6的形成位置高于碳罐连通孔4且靠近 出口孔9的高度位置,如果不通过第1阀座上方部直接连通第2阀座 上方部12和出口孔9,从蒸发孔6泄漏的液体的燃料容易直接从出口 孔9泄露出去。对此,通过使第1连通通路21和第2连通通路22以 第1阀座上方部11为分界形成为折回状,能够使从蒸发孔6泄漏的 液体的燃料落到第1阀座上方部11,减少该液体的燃料流向折回的第 2连通通路22的情况,以防止液体的燃料从出口孔9泄漏的情况发生。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在不经过第1阀座 上方部11的情况下使第2阀座上方部12和第2连通通路22相连通 的狭小的旁通流路23,因而,即使在整个第1阀座上方部11被液体 的燃料浸没而使第1连通通路21和第2连通通路22处于非连通状态 时,第2阀座上方部12内的蒸发燃料也能够经旁通流路23从出口孔 9排出。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燃料处理装置;2:液面检测阀;3:燃料切断阀;4:碳 罐连通孔(第1阀座);6:蒸发孔(第2阀座);8:壳体;9:出 口孔;11:第1阀座上方部;12:第2阀座上方部;21:第1连通通 路;22:第2连通通路;23:旁通流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