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282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动力系统的一种机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温差发动机是本人发明的一种利用热管产生动力的发动机,申请号是(201520265370.8),这种发动机,由热管、转轴、密封容器、隔板、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构成,其特征是热管中部固定在转轴上,热管以米字型对称固定在转轴上,热管两端设置有液体收集区,密封容器用隔板隔成两部分,隔板上方部分连接加热装置隔板下方部分连接冷却装置隔板中有开口,转轴固定在隔板中间。当热管中的蒸汽被冷却成液体后,会保存在冷却处的液体收集区,而不会流向另一端,对热管一端加热另一端冷却,热管中液体就会汇集到冷却端的液体收集区,热管的重心就会由转轴处向冷却端转移,此时使重心产生的垂直向下的重力与热管达成一定夹角后,重力就会带动热管以转轴为中心发生转动。

这种温差发动机对热管的利用率低,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间的热量损失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温差发动机对热管的利用率低,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间的热量损失比较大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该发动机利用吹风管进行散热使热量损失降低,利用接通环连接热管使热管的利用率增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由发电机、带接触片金属环、轴杆、动力盘、吹风管、加热槽、太阳能热管、集热管、导管、水泵和蓄电池构成,其中动力盘中心位置固定在轴杆上,轴杆搭在加热槽上,太阳能热管上端缠绕着集热管,集热管连接导管,导管通向加热槽中,在导管上有水泵,在加热槽中注入液体,液体可以用来传输或者储存热量,水泵将加热槽中的液体抽到集热管中再从集热管中流回加热槽中,这样太阳能热管吸收的太阳的热量就会被转移到加热槽中的液体内,加热槽中受热后的液体的热量会被动力盘吸收并产生动力带动轴杆转动,轴杆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并为其进行充电,蓄电池可以为电器提供电力,太阳能热管上端有温控开关来控制水泵,吹风管套在动力盘上的l型热管一端,为l型热管进行散热,吹风管一端有风扇另一端有出风口,接通风扇的导线通过带接触片金属环与蓄电池接通,带接触片金属环套在轴杆上,在连接蓄电池和带接触片金属环的导线上有电量开关,当蓄电池中电量不足的时候,电量开关就会接通电源为风扇提供电力,同时动力盘开始工作并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蓄电池中电量满的时候就会断开风扇和蓄电池的连接,使动力盘因为热量不能散失而停止工作,动力盘停止工作后从太阳能热管传来的热量可以持续保存在加热槽中的液体内。

动力盘由l型热管和接通环构成,接通环固定在轴杆上,l型热管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l型热管以米字型插在接通环上,插在接通环上的一端是其开口端,接通环中有气体通道,l型热管的气体通道和接通环中气体通道相通,在l型热管的密封端的外部固定有散热用翼片,在翼片外套着吹风管,在吹风管的一端有风扇另一端有出风口,在吹风管上固定有重力开关,重力开关控制风扇使风扇在l型热管从最高端向最低端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接通电源进行工作,在从最低端向最高端运动的过程中风扇不工作,当位于动力盘下端的l型热管从加热槽中吸收热量后,其内部的液体就会因为受热而气化,蒸汽会从其开口端喷出并通过接通环内的气体通道扩散到整个动力盘内部,处在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的蒸汽,会在该处被风扇吹出的冷风冷却成液体,在该处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会形成负压,进而可以将动力盘中其它位置的蒸汽集中抽到该处进行冷却液化,因为位于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相对于其拐角位置是处在下方,所以冷却后形成的液体会在上方l型热管的密封端汇集起来不再因为重力而流到下方的l型热管内,因此液体位置就由下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转移到了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进而造成了动力盘的重心发生转移,从而使动力盘产生转动,并带动轴杆转动,因为l型热管的气体通道和接通环中气体通道相通,所以动力盘上所有l型热管中的液体会集中向下流到下端的l型热管中被加热气化,气化后的蒸汽也会集中向上被抽到可以冷却液体的上端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被冷却成液体,在l型热管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风扇在加热槽上方空气里工作可以为l型热管进行散热冷却使动力盘中的液体由下方转移到上方,风扇在加热槽内液体中工作可以增强加热槽中液体流动性加强对l型热管的加热,风扇在l型热管由下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不工作,使吹风管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一种带u型液封管的动力轮,由动力环、液封管、支撑辐条和接通环构成,其中接通环为一中空圆环,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动力环由数根密封筒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一端密封为冷却端,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液封管一端插在密封筒接口端的接口上与密封筒相通,将密封筒以统一方向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动力环,密封筒的冷却端与其相邻的密封筒的接口端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密封筒的冷却端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其中接通环套在轴杆上,接通环转动可以带动轴杆转动,在接通环外以米字型固定支撑辐条一端和液封管一端,当液封管固定在接通环上的时候使液封管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与接通环内部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液封管的另一端和支撑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动力环上,其中液封管插在密封筒上的接口上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相通,从而使密封筒可以通过液封管和接通环构成的气体通道与其它密封筒相通,在连接液封管与动力环的时候,动力环上的密封筒的冷却端所指向的时针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相反,当动力环转动的时候会通过支撑辐条带动接通环转动,进而带动轴杆转动,液封管会伴随动力环和接通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在动力环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此时动力轮整体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位于动力环下方的密封筒加热,使其内部液体蒸发,蒸汽会通过液封管和接通环构成的气体通道移动到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在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只能向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密封筒内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该位置的密封筒的冷却端处在其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其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下方转移至上方,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并带动轴杆转动,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并在该处被加热蒸发,没有蒸发干净的液体会在随后密封筒向上运动的时候,当密封筒接口处位置高于液封管位于接通环内的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液封管排出,进入到接通环中并被其它冷却中的密封筒抽走,对从上向下转动的密封筒进行散热,可以使该处的密封筒形成负压进而将滞留在接通环中的液体抽走,液封管由构成普通热管的管材构成,其内部有网状金属可以减缓其高处负压产生,从而增加其内部液体的流动性减缓液体因为高处负压而不向低处流动的概率,在动力环外部有散热片。

一种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由动力环、液封管、支撑辐条、抽水管、互通管、中轴热管、气密轴承和加热箱构成,其中中轴热管为一根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管,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动力环由数根密封筒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一端密封为冷却端,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密封筒前后衔接形成动力环的时候其冷却端不相邻从而使其冷却端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互通管由主管道和分支管道构成,分支管道插在主管道上并与主管道相通,当主管道前端位于一个密封筒的冷却端时,分支管道位于该密封筒后方的其它密封筒中,互通管道贯穿数个密封筒,同时将这些密封筒相通,在加热箱中注有热管工质液体,气密轴承可以连接中轴热管和加热箱同时防止气体泄漏,其中气密轴承外圈固定在加热箱上,其内圈套在中轴热管的开口端外壁上,当中轴热管转动时候加热箱保持静止,在中轴热管密封端外壁上以米字型固定支撑辐条的一端和液封管的一端,当液封管固定在中轴热管上的时候使液封管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与中轴热管内部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液封管另一端和支撑辐条另一端固定在动力环上,将液封管插在密封筒上的接口上并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相通,使密封筒可以通过由液封管和中轴热管构成的气体通道与其它密封筒相通,当液封管与动力环接通的时候,调整液封管的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使其于动力环中的密封筒的冷却端所指向的时针方向相反,当动力环转动的时候会通过支撑辐条带动中轴热管转动,液封管会伴随动力环和接通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液封管插入中轴热管内其末端向中轴热管中心位置探出,这样当液体从液封管中流出的时候,就不会进入下方的液封管内,而会通过中轴热管流进加热箱中,在动力环内有互通管,互通管的主管道前端位于密封筒的冷却端,其后端穿过该密封筒的接口端,其分支管道分别位于该密封罐后面的密封罐内,在互通管的主管道前端所处的密封筒连接的液封管的位于中轴热管内的部分接上抽水管,抽水管一端连接液封管末端另一端通向加热箱底部,并使位于加热箱底部的抽水管一端低于动力环的最低端,在加热箱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此时加热箱连同动力轮会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加热箱中的热管工质液体进行加热使其蒸发,蒸汽会通过中轴热管和液封管构成的气体通道移动到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只能向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密封筒内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密封筒的冷却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下方转移至上方,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并通过支撑辐条带动中轴热管转动,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当带有液体的密封筒由下向上运动的时候其接口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液体会通过接口处流到液封管中,并通过液封管流至其末端连接的抽水管中,因为抽水管末端位置低于密封筒,所以当水分开始填充满抽水管的时候,抽水管会发生虹吸作用,进而将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出,同时还可以将与该密封筒通过互通管连接的其它的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出,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密封筒在下方排出液体的能力,如果抽水管没有将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完,密封筒中残存的液体会通过该密封筒的接口端流到液封管中,然后再流到中轴热管内最后流回加热箱中,在其排出液体的过程中,互通管可以起到气压均衡的作用,使该密封筒内的气压与中轴热管内的气压相当,进而防止因为液封管过细而使密封筒中产生负压造成密封筒中的液体排不出的现象发生,互通管的主管道前端开口朝向密封筒的位于内圈的内壁,进而在其从上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液体可以将互通管堵塞,防止该密封筒中的蒸汽通过互通管进入到正在上升阶段的密封筒内,互通管分支管道开口朝向密封筒位于外圈的内壁,从而使其可以将该密封管中的液体抽的更加干净,在中轴热管上有发电机,当中轴热管转动可以带动发电机转动,在动力环外部有散热片。

平板集热器由吸热板、导热条和隔热玻璃构成,导热条相对吸热板由导热性更好的材料构成,导热条为根系状形状可以将吸热板上的热量集中到一块,吸热板负责采光,导热条负责传送热量,加热箱放置在平板集热器的植物根系形状的导热条的汇集处,平板集热器下方有支架,通过支架可以将平板集热器和地面隔开,防止热量流失,在吸热板上下表面有隔热玻璃,隔热玻璃可以防止热量流失,在隔热玻璃上有孔洞,可以通过孔洞将加热箱放置在导热条的汇集处,当阳光照射到平板集热器的吸热板的时候,吸热板上的热量会传送到导热条上,导热条会将热量收集后集中通过与加热箱底部接触的位置传送至加热箱底部。

可以将加热箱箱做成扁圆形,在扁圆形加热箱一面中心位置有开口,并去掉气密轴承后将中轴热管的开口处焊接在扁圆形加热箱的开口处,在中轴热管上固定轴承,再将轴承外圈固定在轴承支架上,对扁圆形加热箱进行加热就可以使动力轮转动,去掉气密轴承可以提高了气密性。

一种动力轮,由大型轴承、支撑辐条、动力环、互通管道、液封管、加热环和集热环构成,其中动力环由数根密封筒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一端密封为冷却端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液封管一端插在密封筒接口端的接口上与密封筒相通,将密封筒以统一方向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动力环,密封筒的冷却端与其相邻的密封筒的接口端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密封筒的冷却端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其中大型轴承外圈固定支撑辐条一端和动力环,动力环内有互通管道,每两根互通管道连接三个相邻的密封筒,其中一根互通管道连接位于前方和中间位置的密封筒,另一根互通管道连接位于中间和后方位置的密封筒,互通管道的前端位于一个密封筒的冷却端,则其末端位于与该密封筒接口端固定在一起的密封筒的接口端,液封管一端与动力环上的密封筒的接口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加热环,当液封管固定在加热环上的时候使液封管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其中液封管插在密封筒上的接口上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想通,使密封筒可以通过液封管和加热环构成的气体通道与其它密封筒相通,当液封管与动力环接通的时候,动力环中的密封筒的冷却端所指向的时针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相反,在加热环外固定有集热环,支撑辐条的另一端固定在集热环上,在加热环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此时动力轮整体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集热环加热,热量会传送至加热环内并使其内部液体蒸发,蒸汽会充满整个加热环并通过液封管内的气体通道移动到动力环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会定向向由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上方的密封筒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密封筒的冷却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加热环下方转移至动力环上方的密封筒内,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当动力环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大型轴承的外圈转动,并通过大型轴承外圈上固定的支撑辐条将集热环带动,液封管会伴随加热环和动力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并在该处通过液封管流到加热环中,当密封筒接口处位置高于液封管位于加热环内的位置的时候,该密封筒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液封管排出然后流到加热环中,在其排出液体的过程中,互通管可以起到气压均衡的作用,使该密封筒内的气压与加热环内的气压相当,进而防止因为液封管过细而使密封筒中产生负压造成密封筒中的液体排不出的现象发生,在动力环外部有散热片。

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轮、凸透镜侧门、凹面反光罩、车架、支架、发电机、带电机后轮和蓄电池构成,其中凸透镜侧门通过光感角度调节器固定在动力轮上的大型轴承的内圈的上方,车架前端固定在大型轴承的内圈上,支架固定在位于大型轴承内的车架上,动力轮后方的车架上有发电机,发电机后方的车架上固定有凹面反光罩,凹面反光罩后方的车架下是蓄电池,蓄电池后方的车架下固定有带电机后轮,在大型轴承内的车架上有座椅,在座椅前方的车架上是方向把,方向把下方的车架下固定有脚踏,打开凸透镜侧门驾驶人可以进入大型轴承内驾驶太阳能电动车,凸透镜侧门可以向斜上方打开,打开后,前方照来的太阳光可以被聚焦到动力轮下方的集热环上,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能量,凹面反光罩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扣在动力轮的上方作为太阳能电动车的顶盖使用,为驾驶人遮风挡雨,将凹面反光罩向后打开,可以将前方照来的太阳光聚焦到动力轮上的集热环上方,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动力轮转动后通过箍在大型轴承外圈上的皮带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将发出的电力储存到蓄电池中,在太阳能电动车行驶中,发电机可以作为电动机使用为动力轮转动提供动力,在动力轮的最外圈是轮胎,同时蓄电池可以驱动带电机后轮转动来驱动车辆前进,凸透镜侧门可以扣在动力轮两侧作为车门使用,凹面反光罩可以扣在动力轮上方作为车辆顶罩使用,支架可以在车辆发电的时候将动力轮撑起,使动力轮腾空,使动力轮转动不受影响,将支架向前方折起可以作为车辆的保险杠使用,(因为驾驶人处在大型轴承内驾驶车辆,所以视野受到动力轮的影响,可以在大型轴承内安装观察设备),在凹面反光罩后面有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使凹面反光罩依据阳光照射角度上下调整角度,连接凸透镜侧门和大型轴承内圈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同样可以使凸透镜侧门上下调整角度,带电机后轮上方有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依照太阳光线的角度改变带电机后轮的方向,然后带电机后轮上的电机启动,可以调整整个电动车的左右方向,通过光感角度调节器,太阳能电动车可以自动使凹面反光罩和凸透镜侧门朝向太阳方向,进而使阳光聚集到动力轮的集热环上,在凹面反光罩上有一部分是后方光线能够穿透但前方光线会被反射的单向透光镜,可以方便驾驶人观察后方。

一种带座舱的太阳能电动车,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轮、聚光透镜、聚光罩、车架、发电机、带电机后轮和蓄电池构成,将动力轮上的大型轴承去掉换并成小轴承,小轴承通过支撑辐条同动力轮上的动力环固定在一块,动力轮上的动力环通过支撑杆同加热环固定在一体,在小轴承中插入车轮轴杆,在车轮轴杆另一端固定上一个车轮,在动力轮内侧的车轮轴杆上套有轮子,车架前端通过轴承固定在车轮轴杆上,车架后端有带电机后轮,在车轮轴杆上方设置座舱,聚光罩固定在车架后方,聚光罩可以折叠,打开聚光罩,可以将光线聚集到到两边动力轮上,动力轮比车轮直径更小,这样动力轮可以自由的转动,在车架上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车轮轴杆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转动使电动车前进,在座舱上固定有聚光透镜,聚光透镜可以折下扣在动力轮外也可以折叠在座舱上方,展开聚光透镜,光线可以照到动力轮上的集热环上使动力轮受热转动,在动力轮上固定发电机的转子部分在车轮轴杆上固定发电机的定子部分,当动力轮转动的时候可以发电,在聚光罩上有一部分是后方光线能够穿透但前方光线会被反射的单向透光镜,可以方便驾驶人观察后方,动力轮通过轴承套在车轮轴杆上,在聚光罩、聚光透镜和带电机后轮上有光感角度调节器,聚光罩和聚光透镜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使它们随太阳方向上下移动,带电机后轮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控制其转动从而使整部电动车可以随太阳方向左右移动。

一种为太阳能电动车供电的供电系统,由外部蓄电池、输入线路、输出线路和电表构成,将太阳能电动车上的蓄电池接在外部蓄电池的输出线路上,由外部蓄电池给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电动车的发电机接到外部蓄电池的输入线路为外部蓄电池充电,如果外部蓄电池电力满了,外部蓄电池会通过另外一条输出线路将电能传送到国家电网,在外部蓄电池上有电表,可以统计太阳能电动车输入和输出的电力,同时可以计算输入到国家电网上的电力。

光感角度调节器是一种阳光追踪系统,由光敏电阻、计算机和步进电机构成,首先利用多个光敏电阻来检测阳光位置,将检测的位置进行数据转化,然后由计算机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结果控制步进电机转动,进而实现追踪阳光的作用。

热管工质液体,是一种可以用在热管中的液体,沸点较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发动机以太阳能为能源,工作效率更高,结构更加完整,热量损失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立体原理图

图2是一种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侧面原理图

图3是一种带u型液封管的动力轮侧面剖视原理图

图4是一种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侧面剖视原理图

图5是一种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的立体原理图

图6是一种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换上扁圆形加热箱的原理图

图7是一种动力轮的侧面剖视原理图

图8是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的侧面剖视原理图

图9是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采光设备收起后的侧面原理图

图10是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的立体原理图

图11是一种带座舱的太阳能电动车的侧面剖视原理图

图12是一种带座舱的太阳能电动车的立体原理图

图13是一种为太阳能电动车供电的供电系统侧面原理图

图中1.发电机,2.带接触片金属环,3.轴杆,4.动力盘,5.吹风管,6.加热槽,7.太阳能热管,8.集热管,9.导管,10.水泵,11.蓄电池,12.导线,13.温控开关,14.l型热管,15.风扇,16.出风口,17.电量开关,18.接通环,19.气体通道,20.密封端,21.散热用翼片,22.重力开关,23.开口端,b1.动力环,b2.液封管,b3.支撑辐条,b4.密封筒,b5.冷却端,b6.接口端,b7.散热片,c1.抽水管,c2.互通管,c3.中轴热管,c4.气密轴承,c5.加热箱,c6.主管道,c7.分支管道,c8.平板集热器,c9.吸热板,c10.导热条,c11.隔热玻璃,c12.支架,e1.大型轴承,e2.互通管道,e3.加热环,e4.集热环,f1.动力轮,f2.凸透镜侧门,f3.凹面反光罩,f4.车架,f5.支架,f6.阳光,f7.带电机后轮,f8.轮胎,f9.光感角度调节器,f10.内圈,f11.座椅,f12.方向把,f13.脚踏,f14.外圈,f15.皮带,g1.聚光透镜,g2.聚光罩,g3.小轴承,g4.车轮轴杆,g5.轮子,g6.座舱,g7.电动机,h1.外部蓄电池,h2.输入线路,h3.输出线路,h4.电表,h5.太阳能电动车,h6.国家电网,i1.扁圆形加热箱,i2.轴承,i3.轴承支架,y1.热管工质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太阳能低温温差发动机由发电机(1)、带接触片金属环(2)、轴杆(3)、动力盘(4)、吹风管(5)、加热槽(6)、太阳能热管(7)、集热管(8)、导管(9)、水泵(10)和蓄电池(11)构成,动力盘(4)中心位置固定在轴杆(3)上,轴杆搭在加热槽(6)上,太阳能热管(7)上端缠绕着集热管(8),集热管连接导管(9),导管通向加热槽(6)中,在导管上有水泵(10),在加热槽中注入高沸点液体,液体可以用来传输或者储存热量,水泵(10)将加热槽中的液体抽到集热管(8)中再从集热管中流回加热槽(6)中,这样太阳能热管(7)吸收的太阳的热量就会被转移到加热槽中的液体内,加热槽中受热后的液体的热量会被动力盘(4)吸收并产生动力带动轴杆(3)转动,轴杆一端连接有发电机(1),发电机通过导线(12)连接蓄电池(11)并为其进行充电,蓄电池可以为电器提供电力。高沸点液体可以储存更大的热量。将太阳能热管与加热槽分开并通过导管连接,可使设备摆放灵活,充分利用空间。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热管(7)上端有温控开关(13)来控制水泵(10)。当太阳能热管上端温度高于加热槽温度温控开关就会开启水泵,否则就会将水泵停止。这样可以节省电力。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吹风管(5)套在动力盘(4)上的l型热管(14)一端,为l型热管进行散热,吹风管一端有风扇(15)另一端有出风口(16),接通风扇的导线(12)通过带接触片金属环(2)与蓄电池(11)接通,带接触片金属环套在轴杆(3)上,在连接蓄电池和带接触片金属环的导线上有电量开关(17),当蓄电池中电量不足的时候,电量开关就会接通电源为风扇提供电力,同时动力盘(4)开始工作并带动发电机(1)为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蓄电池中电量满的时候就会断开风扇和蓄电池的连接,使动力盘因为热量不能散失而停止工作,动力盘停止工作后从太阳能热管(7)传来的热量可以持续保存在加热槽(6)中的液体内。

在图2中,动力盘(4)由l型热管(14)和接通环(18)构成,接通环固定在轴杆(3)上,l型热管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l型热管以米字型插在接通环上,插在接通环上的一端是其开口端,接通环中有气体通道(19),l型热管的气体通道和接通环中气体通道相通,在l型热管的密封端(20)的外部固定有散热用翼片(21),在翼片外套着吹风管(5),在吹风管的一端有风扇(15)另一端有出风口(16),在吹风管上固定有重力开关(22),重力开关控制风扇使风扇在l型热管从最高端向最低端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接通电源进行工作,在从最低端向最高端运动的过程中风扇不工作。l型热管的密封端统一指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可使动力盘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位于动力盘(4)下端的l型热管(14)从加热槽(6)中吸收热量后,其内部的液体就会因为受热而气化,蒸汽会从其开口端(23)喷出并通过接通环(18)内的气体通道(19)扩散到整个动力盘内部,处在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20)的蒸汽,会在该处被风扇(15)吹出的冷风冷却成液体,在该处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会形成负压,进而可以将动力盘中其它位置的蒸汽集中抽到该处进行冷却液化,因为位于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相对于其拐角位置是处在下方,所以冷却后形成的液体会在上方l型热管的密封端汇集起来不再因为重力而流到下方的l型热管内,因此液体位置就由下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转移到了上方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进而造成了动力盘的重心发生转移,从而使动力盘产生转动,并带动轴杆(3)转动,因为l型热管的气体通道和接通环中气体通道相通,所以动力盘上所有l型热管中的液体会集中向下流到下端的l型热管中被加热气化,气化后的蒸汽也会集中向上被抽到可以冷却液体的上端的l型热管的密封端被冷却成液体。因为l型热管之间是相通的,在使动力盘转动的过程中所有l型热管内的液体都发挥了作用,所以极大的提高了对热管的利用率。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l型热管(14)由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风扇(15)在加热槽(6)上方空气里工作可以为l型热管进行散热冷却使动力盘(4)中的液体由下方转移到上方,风扇在加热槽内液体中工作可以增强加热槽中液体流动性加强对l型热管的加热,风扇在l型热管由下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不工作,使吹风管(5)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重力开关(22)和吹风管共同作用,使动力盘(4)上的l型热管在指定的位置散热、加热和保温,当动力盘是顺时针转动时候,l型热管会在一点至四点位置散热,在四点至九点位置加热,在九点至十二点位置保温。当动力盘是逆时针转动时候,l型热管会在十一点至八点位置散热,在八点至三点位置加热,在三点至零点位置保温。

在图3中,一种带u型液封管的动力轮由动力环(b1)、液封管(b2)、支撑辐条(b3)和接通环(18)构成,其中接通环为一中空圆环,液封管(b2)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动力环(b1)由数根密封筒(b4)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b4)一端密封为冷却端(b5),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b6),液封管(b2)一端插在密封筒接口端(b6)的接口上与密封筒相通,将密封筒以统一方向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动力环,密封筒的冷却端与其相邻的密封筒的接口端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密封筒的冷却端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其中接通环(18)套在轴杆(3)上,接通环转动可以带动轴杆转动,在接通环外以米字型固定支撑辐条(b3)一端和液封管(b2)一端,当液封管(b2)固定在接通环(18)上的时候使液封管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与接通环内部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19),液封管(b2)的另一端和支撑辐条(b3)的另一端固定在动力环(b1)上,其中液封管(b2)插在密封筒(b4)上的接口上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相通,从而使密封筒可以通过液封管和接通环构成的气体通道与其它密封筒相通,在连接液封管(b2)与动力环(b1)的时候,动力环上的密封筒(b4)的冷却端(b5)所指向的时针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相反,当动力环(b1)转动的时候会通过支撑辐条(b3)带动接通环(18)转动,进而带动轴杆(3)转动,液封管(b2)会伴随动力环和接通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动力环(b1)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y1),此时动力轮整体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位于动力环(b1)下方的密封筒(b4)加热,使其内部液体蒸发,蒸汽会通过液封管(b2)和接通环(18)构成的气体通道(19)移动到上方的密封筒(b4)内,因为液封管(b2)由u型管构成,只有在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只能向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密封筒(b4)内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该位置的密封筒的冷却端处在其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其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下方转移至上方,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并带动轴杆转动,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b2)的转动到达动力环(b1的下方,并在该处被加热蒸发,没有蒸发干净的液体会在随后密封筒向上运动的时候,当密封筒接口处位置高于液封管位于接通环内的位置的时候可以通过液封管排出,进入到接通环中并被其它冷却中的密封筒抽走,对从上向下转动的密封筒进行散热,可以使该处的密封筒形成负压进而将滞留在接通环中的液体抽走,液封管由构成普通热管的管材构成,其内部有网状金属可以减缓其高处负压产生,从而增加其内部液体的流动性减缓液体因为高处负压而不向低处流动的概率,在动力环(b1)外部有散热片(b7)。该种设备适合在底部直接加热,也可以将其放入加热槽(6)为其底部进行加热。在其上半部分可以设置风扇进行制冷。

在图4中,一种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由动力环(b1)、液封管(b2)、支撑辐条(b3)、抽水管(c1)、互通管(c2)、中轴热管(c3)、气密轴承(c4)和加热箱(c5)构成,其中液封管(b2)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动力环(b1)由数根密封筒(b4)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b4)一端密封为冷却端(b5),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b6)。密封筒(b4)前后衔接形成动力环(b1)的时候其冷却端(b5)不相邻从而使其冷却端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气密轴承(c4)可以连接中轴热管(c3)和加热箱(c5)同时防止气体泄漏,其中气密轴承(c4)外圈固定在加热箱(c5)上,其内圈套在中轴热管(c3)的开口端外壁上,当中轴热管转动时候加热箱保持静止。中轴热管(c3)为一根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管,在中轴热管(c3)密封端外壁上以米字型固定支撑辐条(b3)的一端和液封管(b2)的一端。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液封管(b2)固定在中轴热管(c3)上的时候使液封管(b2)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b2)与中轴热管(c3)内部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19),液封管(b2)另一端和支撑辐条(b3)另一端固定在动力环(b1)上,将液封管(b2)插在密封筒(b4)上的接口上并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想通,使密封筒(b4)可以通过由液封管(b2)和中轴热管(c3)构成的气体通道(19)与其它密封筒(b4)相通,当液封管(b2)与动力环(b1)接通的时候,调整液封管的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使其于动力环中的密封筒的冷却端所指向的时针方向相反,当动力环转动的时候会通过支撑辐条带动中轴热管转动,液封管会伴随动力环和接通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液封管(b2)插入中轴热管(c3)内其末端向中轴热管中心位置探出,这样当液体从液封管(b2)中流出的时候,就不会进入下方的液封管(b2)内,而会通过中轴热管(c3)流进加热箱(c5)中。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箱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此时加热箱连同动力轮会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加热箱中的热管工质液体进行加热使其蒸发,蒸汽会通过中轴热管和液封管构成的气体通道移动到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只能向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密封筒(b4)内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密封筒的冷却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下方转移至上方,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并通过支撑辐条(b3)带动中轴热管转动。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互通管(c2)的主管道(c6)前端所处的密封筒(b4)连接的液封管(b2)位于中轴热管(c3)内的部分接上抽水管(c1),抽水管一端连接液封管末端另一端通向加热箱底部,并使位于加热箱底部的抽水管一端低于动力环的最低端。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当带有液体的密封筒由下向上运动的时候其接口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液体会通过接口处流到液封管中,并通过液封管流至其末端连接的抽水管中,因为抽水管末端位置低于密封筒,所以当水分开始填充满抽水管的时候,抽水管会发生虹吸作用,进而将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出,同时还可以将与该密封筒通过互通管连接的其它的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出,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密封筒在下方排出液体的能力,如果抽水管没有将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完,密封筒中残存的液体会通过该密封筒的接口端流到液封管中,然后再流到中轴热管内最后流回加热箱中。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动力环(b1)内有互通管(c2),互通管(c2)的主管道(c6)前端位于密封筒(b4)的冷却端(b5),其后端穿过该密封筒(b4)的接口端(b6),其分支管道(c7)分别位于该密封罐后面的密封罐内。互通管(c2)由主管道(c6)和分支管道(c7)构成,分支管道插在主管道上并与主管道相通,当主管道(c6)前端位于一个密封筒(b4)的冷却端时,分支管道(c7)位于该密封筒后方的其它密封筒中,互通管道贯穿数个密封筒,同时将这些密封筒相通。在其排出液体的过程中,互通管可以起到气压均衡的作用,使该密封筒内的气压与中轴热管内的气压相当,进而防止因为液封管过细而使密封筒中产生负压造成密封筒中的液体排不出的现象发生,互通管的主管道前端开口朝向密封筒的位于内圈的内壁,进而在其从上方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其产生的液体可以将互通管堵塞,防止该密封筒中的蒸汽通过互通管进入到正在上升阶段的密封筒内,互通管分支管道开口朝向密封筒位于外圈的内壁,从而使其可以将该密封管中的液体抽的更加干净,在动力环(b1)外部有散热片(b7)。

在图5中,平板集热器(c8)由吸热板(c9)、导热条(c10)和隔热玻璃(c11)构成,导热条(c10)相对吸热板(c9)由导热性更好的材料构成,导热条(c10)为根系状形状可以将吸热板(c9)上的热量集中到一块,吸热板(c9)负责采光,导热条(c10)负责传送热量,加热箱(c5)放置在平板集热器的根系形状的导热条(c10)的汇集处,平板集热器下方有支架(c12),通过支架可以将平板集热器和地面隔开,防止热量流失,在吸热板上下表面有隔热玻璃(c11),隔热玻璃可以防止热量流失,在隔热玻璃上有孔洞,可以通过孔洞将加热箱放置在导热条的汇集处,当阳光照射到平板集热器的吸热板的时候,吸热板上的热量会传送到导热条上,导热条会将热量收集后集中通过与加热箱底部接触的位置传送至加热箱底部。加大支架的尺寸,可以在支架下放置车辆等,进而使平板集热器可以作为遮阳板使用。

在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箱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此时加热箱连同动力轮会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加热箱中的热管工质液体进行加热使其蒸发,蒸汽会通过中轴热管和液封管构成的气体通道移动到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只能向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密封筒(b4)内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密封筒的冷却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下方转移至上方,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并通过支撑辐条(b3)带动中轴热管转动。在中轴热管(c3)上有发电机(1),当中轴热管转动可以带动发电机转动。

在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互通管(c2)的主管道(c6)前端所处的密封筒(b4)连接的液封管(b2)位于中轴热管(c3)内的部分接上抽水管(c1),抽水管一端连接液封管末端另一端通向加热箱底部,并使位于加热箱底部的抽水管一端低于动力环的最低端。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当带有液体的密封筒由下向上运动的时候其接口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液体会通过接口处流到液封管中,并通过液封管流至其末端连接的抽水管中,因为抽水管末端位置低于密封筒,所以当水分开始填充满抽水管的时候,抽水管会发生虹吸作用,进而将密封筒中的液体抽出。

在图6中,可以将带互通管和加热箱的动力轮的加热箱箱做成扁圆形,在扁圆形加热箱(i1)一面中心位置有开口,并去掉气密轴承后将中轴热管的开口处焊接在扁圆形加热箱的开口处,在中轴热管上固定轴承(i2),再将轴承外圈固定在轴承支架(i3)上,对扁圆形加热箱进行加热就可以使动力轮转动,去掉气密轴承可以提高了气密性。该设备适合利用凹面反光镜或者凸透镜对阳光进行聚焦后,利用聚焦后的光线为其提供动力来源。或者将该设备的扁圆形加热箱放入加热槽(6)中为其提供动力来源。

在图7中,一种动力轮,由大型轴承(e1)、支撑辐条(b3)、动力环(b1)、互通管道(e2)、液封管(b2)、加热环(e3)和集热环(e4)构成,其中动力环(b1)由数根密封筒(b4)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密封筒(b4)一端密封为冷却端(b5)另一端有接口为接口端(b6),液封管(b2)一端插在密封筒接口端(b6)的接口上与密封筒相通,将密封筒(b4)以统一方向前后衔接成环形构成动力环,密封筒的冷却端(b5)与其相邻的密封筒的接口端(b6)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密封筒的冷却端(b5)统一指向一个时针方向,液封管(b2)由u型管构成当其拐角向下的时候可以在拐角位置保存液体进而可以阻止气体流通,其中大型轴承(e1)外圈固定支撑辐条(b3)一端和动力环(b1),动力环内有互通管道(e2),每两根互通管道(e2)连接三个相邻的密封筒(b4),其中一根互通管道(e2)连接位于前方和中间位置的密封筒(b4),另一根互通管道连接位于中间和后方位置的密封筒,互通管道(e2)的前端位于一个密封筒(b4)的冷却端(b5),则其末端位于与该密封筒接口端(b6)固定在一起的密封筒(b4)的接口端(b6),液封管(b2)一端与动力环(b1)上的密封筒(b4)的接口端连接,另一端连接加热环(e3),当液封管(b2)固定在加热环上的时候使液封管的拐角统一朝向一个时针方向,其中液封管(b2)插在密封筒(b4)上的接口上使液封管与密封筒内部想通,使密封筒(b4)可以通过液封管(b2)和加热环(e3)构成的气体通道(19)与其它密封筒(b4)相通,当液封管(b2)与动力环(b1)接通的时候,动力环中的密封筒(b4)的冷却端(b5)所指向的时针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的时针方向相反,在加热环(e3)外固定有集热环(e4),支撑辐条(b3)的另一端固定在集热环(e4)上,在加热环中充入热管用工质液体(y1),此时动力轮整体构成一个大型热管,对集热环加热,热量会传送至加热环内并使其内部液体蒸发,蒸汽会充满整个加热环并通过液封管内的气体通道移动到动力环上方的密封筒内,因为液封管由u型管构成,只有其拐角向上的时候才能使气体通过,所以蒸汽会定向向由拐角向上的液封管连通的上方的密封筒移动,因为密封筒冷却端所指方向与液封管拐角所指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的密封筒的冷却端位于密封筒的下方,进而使进入该密封筒的蒸汽在密封筒中冷却后成液体后,液体会保留在该密封筒内,从而使液体位置由加热环下方转移至动力环上方的密封筒内,进而使动力轮的重心发生了偏移,从而发生转动,当动力环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大型轴承的外圈转动,并通过大型轴承外圈上固定的支撑辐条将集热环带动,液封管会伴随加热环和动力环转动但不负责承重,被冷却后的液体会随着密封筒的转动到达动力环的下方,并在该处通过液封管流到加热环中,当密封筒接口处位置高于液封管位于加热环内的位置的时候,该密封筒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液封管排出然后流到加热环中,在其排出液体的过程中,互通管可以起到气压均衡的作用,使该密封筒内的气压与加热环内的气压相当,进而防止因为液封管过细而使密封筒中产生负压造成密封筒中的液体排不出的现象发生。该动力轮可以为太阳能电动车提供动力。在动力环(b1)外部有散热片(b7)。该设备适合利用凹面反光镜或者凸透镜对阳光进行聚焦后,利用聚焦后的光线为其提供动力来源。

在图8中,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轮(f1)、凸透镜侧门(f2)、凹面反光罩(f3)、车架(f4)、支架(f5)、发电机(1)、带电机后轮(f7)和蓄电池(11)构成,其中凸透镜侧门(f2)通过光感角度调节器(f9)固定在动力轮(f1)上的大型轴承(e1)的内圈(f10)的上方,车架(f4)前端固定在大型轴承(e1)的内圈(f10)上,支架(f5)固定在位于大型轴承内的车架(f4)上,动力轮后方的车架上有发电机(1),发电机(1)后方的车架上固定有凹面反光罩(f3),凹面反光罩(f3)后方的车架下是蓄电池(11),蓄电池后方的车架下固定有带电机后轮(f7),在大型轴承(e1)内的车架(f4)上有座椅(f11),在座椅前方的车架上是方向把(f12),方向把下方的车架下固定有脚踏(f13),打开凸透镜侧门(f2)驾驶人可以进入大型轴承内驾驶太阳能电动车,通过凸透镜侧门(f2)前方照来的太阳光可以被聚焦到动力轮(f1)下方的集热环(e4)上,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能量,通过凹面反光罩可以将前方照来的太阳光聚焦到动力轮上的集热环上方,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动力轮转动后通过箍在大型轴承外圈(f14)上的皮带(f15)带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发电机将发出的电力储存到蓄电池(11)中,在太阳能电动车行驶中,发电机可以作为电动机使用为动力轮转动提供动力,在动力轮的最外圈是轮胎(f8)。同时蓄电池(11)可以驱动带电机后轮(f7)转动来驱动车辆前进。

在图8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凹面反光罩(f3)后面有光感角度调节器(f9)可以使凹面反光罩依据阳光照射角度上下调整角度,连接凸透镜侧门(f2)和大型轴承内圈(f10)的光感角度调节器(f9)同样可以使凸透镜侧门上下调整角度,带电机后轮(f7)上方有光感角度调节器(f9),可以依照太阳光线的角度改变带电机后轮(f7)的方向,然后带电机后轮上的电机启动,可以调整整个电动车的左右方向,通过光感角度调节器(f9),太阳能电动车可以自动使凹面反光罩和凸透镜侧门朝向太阳方向,进而使阳光聚集到动力轮(f1)的集热环(e4)上。因为一天中阳光上下位置的变化比较小,所以其焦点的上下变化如果在动力轮的集热环上的话,可以去掉聚光罩和聚光透镜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在凹面反光罩(f3)上有一部分是后方光线能够穿透但前方光线会被反射的单向透光镜,可以方便驾驶人观察后方。

在图9中,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的采光设备可以收起,凹面反光罩(f3)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扣在动力轮(f1)的上方作为太阳能电动车的顶盖使用,为驾驶人遮风挡雨,凸透镜侧门可以扣在动力轮两侧作为车门使用,支架可以在车辆发电的时候将动力轮撑起,使动力轮腾空,使动力轮转动不受影响,将支架向前方折起可以作为车辆的保险杠使用。因为驾驶人处在大型轴承内驾驶车辆,所以视野会受到动力轮的影响,可以在大型轴承内安装观察设备。

在图10中,一种带动力轮发电的大独轮电动车,可以通过透镜和反光镜将阳光聚焦到动力轮上,凸透镜侧门(f2)可以向斜上方打开,打开后,前方照来的太阳光可以被聚焦到动力轮(f1)下方的集热环(e4)上,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能量,将凹面反光罩向后打开,可以将前方照来的太阳光聚焦到动力轮上的集热环上方,进而为动力轮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图11中,一种带座舱的太阳能电动车,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轮(f1)、聚光透镜(g1)、聚光罩(g2)、车架(f4)、发电机(1)、带电机后轮(f7)和蓄电池(11)构成,其中聚光罩(g2)固定在车架后方,聚光罩可以折叠,打开聚光罩,可以将光线聚集到到两边动力轮(f1)上,动力轮比车轮直径更小,这样动力轮可以自由的转动,在车架(f4)上安装有电动机(g7),电动机通过皮带(f15)带动车轮轴杆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转动使电动车前进,在座舱(g6)上固定有聚光透镜(g1),聚光透镜可以折下扣在动力轮外也可以折叠在座舱上方,展开聚光透镜,光线可以照到动力轮上的集热环(e4)上使动力轮受热转动,在动力轮上固定发电机(1)的转子部分在车轮轴杆上固定发电机的定子部分,当动力轮转动的时候可以发电,在聚光罩上有一部分是后方光线能够穿透但前方光线会被反射的单向透光镜,可以方便驾驶人观察后方,动力轮通过轴承套在车轮轴杆上,在聚光罩、聚光透镜和带电机后轮上有光感角度调节器(f9),聚光罩和聚光透镜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使它们随太阳方向上下移动,带电机后轮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可以控制其转动从而使整部电动车可以随太阳方向左右移动。停车时应当使带电机后轮与车架呈直角,这样转动带电机后轮就和使整部车左右移动。因为一天中阳光上下位置的变化比较小,所以其焦点的上下变化如果在动力轮的集热环上的话,可以去掉聚光罩和聚光透镜上的光感角度调节器。

在图12中,一种带座舱的太阳能电动车这样布局是为了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将动力轮(f1)上的大型轴承(e1)去掉换并成小轴承(g3),小轴承通过支撑辐条(b3)同动力轮上的动力环(b1)固定在一块,动力轮上的动力环(b1)通过支撑杆(g8)同加热环(e3)固定在一体,在小轴承中插入车轮轴杆(g4),在车轮轴杆另一端固定上一个车轮(g5),在动力轮内侧的车轮轴杆上套有轮子(g5),车架(f4)前端通过轴承固定在车轮轴杆(g4)上,车架(f4)后端有带电机后轮(f7),在车轮轴杆(g4)上方设置座舱(g6)。也可以只用一个动力轮(f1),这样可以减少制作成本。如果用两个动力轮,可以缩小动力轮的尺寸,同时使车辆尺寸设计更加平衡。

在图13中,一种为太阳能电动车供电的供电系统,由外部蓄电池(h1)、输入线路(h2)、输出线路(h3)和电表(h4)构成,首先将太阳能电动车(h5)上的蓄电池(11)接在外部蓄电池(h1)的输出线路(h3)上,由外部蓄电池给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再将太阳能电动车(h5)的发电机(1)接到外部蓄电池的输入线路(h2)为外部蓄电池充电。如果外部蓄电池电力满了,外部蓄电池会通过另外一条输出线路(h3)将电能传送到国家电网(h6),在外部蓄电池上有电表(h4),可以统计太阳能电动车输入和输出的电力,同时可以计算输入到国家电网上的电力。可以将电表统计的数据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得到一个完整的收支统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