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87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作为低碳能源、新兴能源的重要方式,目前主要有越浪式、振荡浮子式、振荡水柱式等多种利用方式。其中振荡水柱式是将波浪能转换为气体往复运动的动能推动空气透平转动,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以下缺点:

1.极端海况下容易发生海水倒灌对空气涡轮机造成破坏。

2.空气涡轮机在双向流体中需要频繁转向;而Wells透平在双向流体中攻角固定不可调,难以达到较高的能量转化率。

3.传统空气涡轮机无法调整相位差与来流波浪产生共振,进而难以利用共振时较大的能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在采用振荡水柱方式发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不足,既可以在正反两向来流时无需转向即可保证较高、相近的能量转化率,又能在通过磁流体发电同时调整相位差与来流波浪产生共振,还能在防止海水倒灌的同时泄洪蓄能,利用富余海水的重力势能发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涡轮机、液控单向阀、海水防灌池、单向阀、S形管、可逆式空气涡轮机、磁流体防灌池、磁铁线圈、磁流体、电动阀、磁流体储液池、L形管I、直形管I、L形管II和直形 管II,在采用振荡水柱方式发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不足,既可以在正反两向来流时无需转向即可保证较高、相近的能量转化率,又能在通过磁流体发电同时调整相位差与来流波浪产生共振,还能在防止海水倒灌的同时泄洪蓄能,利用富余海水的重力势能发电。

L形管I和直形管I设置在S形管左侧,并且海水防灌池通过L形管I和直形管I与S形管左侧相连通;涡轮机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L形管I上,单向阀有两个,两个单向阀分别设置在直形管II和直形管I上;可逆式空气涡轮机设置在S形管中间位置,直形管II设置在S形管右侧,并且磁流体防灌池通过直形管II与S形管右侧相连通;磁铁线圈设置在S形管右端管壁的外侧,磁流体设置在S形管右端的管内,磁流体储液池设置在S形管右侧下方,并且磁流体储液池和S形管之间通过L形管II相连接,电动阀设置在L形管II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可逆式空气涡轮机叶片由专门设计的可逆翼型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磁铁线圈、磁流体、电动阀和磁流体储液池组成调相共振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海水防灌池可在极端海况条件下通过单向阀控制海水流入海水防灌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磁流体防灌池位于S形管尾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所述的所述的S形管前端为倒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在采用振荡水柱方式发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不足,既可以在正反两向来流时无需转向即可保证较高、相近的能量转化率,又能在通过磁流体发电同时调整相位差与来流波浪产生共振,还能在防止海水倒灌的同时泄洪蓄能,利用富余海水的重力势能发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涡轮机1;液控单向阀2;海水防灌池3;单向阀4;S型管5;可逆式空气涡轮机6;磁流体防灌池7;磁铁线圈8;磁流体9;电动阀10;磁流体储液池11;L形管I 12;直形管I 13;直形管II 14;L形管II 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可逆翼形和调相共振技术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涡轮机1、液控单向阀2、海水防灌池3、单向阀4、S型管5、可逆式空气涡轮机6、磁流体防灌池7、磁铁线圈8、磁流体9、电动阀10、磁流体储液池11、L形管I 12、直形管I 13、直形管II 14、L形管II 15,在采用振荡水柱方式发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不足,既可以在正反两向来流时无需转向即可保证较高、相近的能量转化率,又能在通过磁流体发电同时调整相位差与来流波浪产生共振,还能在防止海水倒灌的同时泄洪蓄能,利用富余海水的重力势能发电。

L形管I 12和直形管I 13设置在S形管5左侧,并且海水防灌池3通过L 形管I 12和直形管I 13与S形管5左侧相连通。涡轮机1和液控单向阀2设置在L形管I 12上,单向阀4有两个,两个单向阀4分别设置在直形管II 14和直形管I13上。可逆式空气涡轮机6设置在S形管5中间位置,直形管II 14设置在S形管5右侧,并且磁流体防灌池7通过直形管II 14与S形管5右侧相连通。磁铁线圈8设置在S形管5右端管壁的外侧,磁流体9设置在S形管5右端的管内,磁流体储液池11设置在S形管5右侧下方,并且磁流体储液池11和S形管5之间通过L形管II15相连接,电动阀10设置在L形管II 15上。

波浪上下起伏带动空气在S形管5内往复运动,S形管5中段可逆式空气涡轮机6在双向来流下正常发电,S形管5后段磁流体9在压差作用下往复运动切割磁感线发电,同时控制系统根据所测波频及调相数据库使磁流体储液池11向S形管5注入或抽出磁流体9,保持发电单元与来流波浪的理想相位差,进而产生共振高效发电;当极端海况时,海水防灌池3可将富余海水临时储存蓄能,再将海水重力势能经涡轮机1发电;同时磁流体防灌池7可防止磁流体9倒灌进入S形管5中段侵蚀可逆式空气涡轮机6。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磁铁线圈8、磁流体9、电动阀10、磁流体储液池11组成调相共振单元,控制系统根据波浪频率在调相数据库中查询理想磁流体长度进而通过电动阀10、磁流体储液池11调整S形管5中磁流体9的长度,进而调整相位差使装置满足共振高效发电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的海水防灌池3可在极端海况条件下通过单向阀4控制海水流入海水防灌池3,进而达到防止海水灌入S形管5中间段和后段而对可逆式空气涡轮机及磁流体发电段造成影响;同时,海水防灌池3中所储海水在泄出时可推动管道内涡轮机1发电,达到泄洪蓄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磁流体防灌池7位于S形管5尾端,其可在极端工况下控制磁流体9通过单向阀4流入磁流体防灌池7中,进而防止磁流体倒灌入S形管5中间段对可逆式空气涡轮机造成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S形管5前端为倒漏斗形,防止海水倒灌。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