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386阅读:1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内燃机消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对噪声污染也越来越重视,车辆噪声是噪声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降低车辆噪声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两端设有端盖,在壳体内部设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的隔板一和隔板二将壳体内腔从左到右分割成共振室一、共振室二和扩张室,在所述的共振室一内设有进气内管,进气内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气钢管,进气钢管伸出壳体,进气钢管端部设有安装法兰,在所述的共振室二内部填充有阻性吸声部分,在隔板一和隔板二之间设有多孔内管,多空内管的两端分别伸在共振室一和扩张室内,在所述的扩张室内设有出气内管,出气内管顶端连接有出气钢管,出气钢管伸出壳体,在出气钢管的端部安装有法兰,在所述的进气内管、多孔内管和出气内管上分别开有多个小孔,在进气内管和出气内管的底端设有堵头密封。

所述的阻性吸声部分为玻璃纤维。

在壳体两端的端盖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带灭火性能,提高安全性,内燃机内燃油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会有残余燃烧的碳颗粒、燃油等物质,随废气进入消音器,然后排出。在如棉纺厂等一些严禁烟火的叉车工作场所,若叉车尾气中喷出仍在燃烧的火星,将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产品设计时考虑到降噪的同时兼顾灭除尾气内携带的火星,提高叉车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部件少,成本低。该消音器内部创新使用双吸管式内管和两个隔板、一个多孔内管,便形成阻抗复合式结构,降噪范围涵盖低、中、高频段噪声,降噪效果良好,而且同时兼顾灭火的安全性能。较之常规叉车内燃机消音器复杂的内部结构,成本更加低廉,却能达到同样的降噪效果,而且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噪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火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叉车内燃机用消音器,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的两端设有端盖2,在壳体1内部设有隔板一3和隔板二4,所述的隔板一3和隔板二4将壳体1内腔从左到右分割成共振室一5、共振室二6和扩张室7,在所述的共振室一5内设有进气内管8,进气内管8的顶端连接有进气钢管9,进气钢管9伸出壳体1,进气钢管9端部设有安装法兰10,在所述的共振室二6内部填充有阻性吸声部分11,在隔板一3和隔板二4之间设有多孔内管12,多空内管12的两端分别伸在共振室一5和扩张室7内,在所述的扩张室7内设有出气内管13,出气内管13顶端连接有出气钢管14,出气钢管14伸出壳体1,在出气钢管14的端部安装有法兰15,在所述的进气内管8、多孔内管12和出气内管13上分别开有多个小孔,在进气内管8和出气内管13的底端设有堵头密封。

所述的阻性吸声部分11为玻璃纤维。

在壳体1两端的端盖2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支架16。

如图2所示,降噪过程:

1、叉车内燃机燃烧废气通过消音器进气钢管进入消音器内部,沿进气内管8向下流动,由于进气内管8末端有堵头密封,因此气流只能通过管身上的小孔流出,这时气流速度会降低,便降低了尾气的流动噪声。同时,由于气流通过小孔进入共振室一5会产生震动,而当气流振动时,通过小孔,使封闭腔中的气体也引起振动,小孔中的气体(气柱)也同时振动,而当气流中的振动频率与封闭腔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从而降低噪声。

2、气流从共振室一5进入多孔内管12,多孔内管12上同样密布小孔,一部分气流会通过小孔流出,进入共振室二6,再次发生共振,降低噪声;同时,由于共振室二6填充了大量的玻璃纤维,在气流通过小孔进入玻璃纤维的过程中会因摩擦,将声波的声能转化为摩擦热能,从而降低中、高频噪声。

3、气流从多孔内管12进入扩张室7,然后由原来的管道突然扩胀到一个较大的腔室,通道内的声阻抗会发生突变,使某些频率的声波通不过消声器,而反射回声源去,从而有效降低低频噪声;

4、气流从扩张室7通过小孔进入出气内管13,气流速度再次降低,流动噪声也会降低,最后废气排出消音器筒体。

最后,经过共振反射、阻性吸声、扩张等一系列反应,有效的降低了排气噪声。

如图3所示,灭火星原理:

内燃机燃烧残余的碳颗粒、燃油等物质,随废气通过进气内管8消音器,并以火星的状态存在。由于进气内管8末端有堵塞,因此气流只能通过官身上的小孔流出,此时气流速度会降低,不能顺畅地流出,尾气中的火星也不能顺畅地流出,在进气内管中会持续燃烧,一部分会燃烧殆尽,最终灰烬落在进气内管的底部。这时,仍会有火星通过进气内管进入共振室一5,气流同样无法顺畅的流动,会在共振时一5中攒动,最后进入多孔内管。在此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火星无法进入多孔内管12,而燃烧殆尽,灰烬落在共振室一的底部。

随后,废气气流进入多孔内管,向后流动,而多孔内管上开有许多小孔,四周填满蓬松的无碱玻璃纤维。

这时气流中仍残余的火星会从小孔中被无碱玻璃纤维吸附,在无碱玻璃纤维中燃烧殆尽,而无碱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所以不会被烧坏。如此便达到了进一步灭火的目的。

最后,气流通过多孔内管12,进入扩张室7,由于扩张室是密闭的,只有一根如吸管状的多孔内管联通外部。于这种结构,气流不会很顺畅的排出,而是会先在扩张室内四处攒动,最后通过出气内管上的小孔进去内管,进而排出。在这一过程中废气中剩余的火星会渐渐熄灭,最后灰烬落在扩张室底部,达到灭除火星的目的。

这样经过,四重灭火星结构的作用,基本将废气中残存的火星灭除,从而消除了火星随尾气排出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