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燃料泵的数字式入口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930发布日期:2018-08-31 20: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计量从高压泵的泵送腔室排出的加压燃料的数字式入口阀。



背景技术:

gb1502693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汽车燃料喷射设备的高压燃料泵中的燃料入口的电磁数字式入口阀,以下简称div。该泵设置有在燃料入口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交替地变换的被动入口阀构件。div通过如下方式与所述阀构件相配合,即:当div没有通电时强制阀构件位于打开位置;而当div通电时移除阀构件上的任何附加力,并允许在后者情况下,入口阀构件根据压缩腔室中的燃料压力以被动模式操作。

当给div通电时,磁性电枢平移并关闭气隙,该气隙的尺寸精度对于div和泵的性能至关重要。现有技术的div是在泵上逐个零件地组装的,所述气隙是在特定部件上测量的每个尺寸链的合成。对于现有技术这种div来说零件与零件的分散制造和可实现的精度与当今的性能要求不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在提供具有模块化设计概念的div中的上述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入口阀(下文称为div)的磁性电枢模块,所述数字式入口阀还包括主体模块和致动模块,这些模块形成所述div并在使用中与燃料泵的入口阀构件协作,所述阀构件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以控制所述泵的压缩腔室中的燃料入口。

有利地,所述磁性电枢模块包括:

-具有圆筒状基部和细长轴的磁性电枢构件,所述轴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突出并沿着主轴线朝向远端延伸;和

-具有从下表面轴向地延伸至上表面的外圆柱面的管式圆筒状套筒,所述套筒还具有在两个表面中开口的轴向通孔,所述套筒可滑动地布置于接合在所述通孔中的轴上,所述套筒的下表面面对所述电枢的基部的上表面;

-形成弹簧座的凸缘座套,该凸缘座套设置有从中央部分径向延伸的碟形凸缘部分,该中央部分设置有接合并固定在所述轴上的轴向开口,所述凸缘部分从所述轴径向地延伸并且具有面对所述套筒的上表面的下表面和适合于接收螺旋弹簧的上表面.

所述凸缘固定在使得所述套筒能够沿着所述轴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自由地平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套筒的下表面邻接所述电枢基部构件的上表面附近,而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套筒的上表面邻接所述弹簧座的下表面附近。

所述div的这种模块化设计有利地使得能够直接控制所述气隙。

在另选形式中,所述轴设置有顶部,该顶部具有比所述轴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形成台肩表面,所述凸缘靠着该台肩表面抵靠地定位。

此外,所述弹簧座过盈地压配合在所述轴上。

在另选形式中,所述圆筒状基部和所述细长轴为分立部件,所述轴固定在所述基部上。

在另一种另选形式中,所述磁性电枢为单块电枢,所述细长轴与所述基部成一体。

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入口阀的主体模块,该主体模块适合于在使用中与之前提供的磁性电枢模块协作。所述主体模块包括:

-基板构件,该基板构件具有由外周小壁包围的横向平坦壁,所述横向平坦壁设置有在所述平坦壁的下表面和相对的上表面中开口的轴向通孔,所述外周小壁适合于将所述数字式入口阀定位在所述泵的上表面上,所述平坦壁的下表面面对所述泵的上表面,并且所述入口阀构件从所述泵的上表面轴向地突出;

-具有圆筒状壁的非磁性管状环,所述圆筒状壁具有外表面和限定圆筒状中央通路的内表面,所述壁从下边缘轴向延伸至上边缘,所述下边缘固定至所述基板,从而使得所述基板的轴向通孔与所述环的中央通路对准;和

-磁性圆筒状主体,该磁性圆筒状主体具有从下表面轴向地延伸至上表面的外圆柱面,并且设置有在所述下表面中开口且在所述主体内朝向所述上表面附近的底端延伸的轴向盲孔,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至所述环的上边缘,从而使得所述盲孔与所述基板的轴向通孔和所述环的中央通路轴向地x对准。

此外,所述主体的外圆柱面与所述非磁性环的外表面连续地齐平。

此外,所述基板构件、所述管状环和所述磁性主体被焊接至彼此。

在第三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枢-主体模块装置,该装置包括之前提供的磁性电枢模块与之前提供的主体模块的互补组件。所述电枢-主体模块包括:

-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盲孔的底端接近地布置在所述盲孔中;并且

-所述管式圆筒状套筒插入并固定在磁性圆筒状主体的盲孔中,使得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盲孔的底端和所述弹簧座之间轴向地压缩在所述盲孔中,所述螺旋弹簧将所述电枢模块偏压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过盈地压配合在所述盲孔中。

在第四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入口阀的致动模块,该致动模块适合于在使用中与之前提供的电枢-主体模块组件协作。所述电枢模块包括:

固定并包封在盖构件内的电螺线管,所述螺线管在使用中通电时产生适合于吸引所述磁性电枢并使所述磁性电枢移位的磁场。

所述螺线管为限定中央开口的圆环式,该中央开口适合于接合在所述主体模块上,所述非磁性环位于所述中央开口内部。

所述盖构件的壁限定适合于接收所述主体模块的多部分式内部空间,即:成形为互补地接收所述磁性圆筒状主体的第一封闭顶部;成形为互补地接收所述螺线管的第二中间部;以及成形为互补地接合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三开口底部。

在第五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入口阀即div,该数字式入口阀包括包封在所述致动模块内的电枢-主体模块的互补组件,其中所述非磁性环居中地布置在所述螺线管中,所述盖的第三开口底部与所述基板互补地接合,使得在使用中所述div能够通过使所述电枢模块位于第一位置而将所述入口阀构件偏压打开,并且当所述螺线管通电时,所述磁场将所述电枢模块吸引到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从而进一步压缩所述螺旋弹簧,从而所述div能够将所述燃料入口关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装之前提供的磁性电枢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所述磁性电枢模块;

b)提供所述管式圆筒状套筒;

c)提供所述凸缘座套;

d)将所述套筒可滑动地接合在所述电枢的细长轴上,所述套筒的下表面面对所述电枢的基部的上表面;

e)通过使所述轴穿过所述凸缘座套的中央部分的轴向开口接合而将所述凸缘座套压配合在所述轴上,所述碟形凸缘的下表面面对所述套筒的上表面;

f)调整所述座套在所述轴上的位置,使得在所述凸缘的下表面和所述套筒的上表面之间或者在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和所述电枢构件基部的上表面之间保持预定气隙a开放。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装电枢-主体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g)提供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组装的电枢模块;

h)提供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主体模块;

i)通过如下步骤组装电枢-主体模块装置:

j)将所述电枢模块提供给所述主体模块,所述轴与所述盲孔轴向对准,所述弹簧座接近所述盲孔开口;

k)通过将所述弹簧座自由进入所述孔然后通过将所述套筒过盈地压配合在所述孔中而接合所述电枢模块,从而使得所述螺旋弹簧被轴向地压缩在所述孔的盲端和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弹簧将所述电枢模块偏压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装div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l)提供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组装的电枢-主体模块;

m)提供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致动模块;

n)将所述电枢-主体模块提供给所述致动模块,所述磁性圆筒状主体面对所述盖构件的开口底部;

o)将所述电枢-主体模块接合到所述致动模块中,所述磁性圆筒状主体在所述盖构件的第一封闭顶部中进行调节,而所述非磁性环在所述圆环式螺线管的中央开口中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燃料泵的轴向剖视图,该燃料泵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数字式入口阀(div)。

图2是图1的div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div的框图。

图4、图5、图6和图7是组装图1至图3的div的电枢模块的步骤。

图8是图1到图3的div的主体模块。

图9和图10是将图7的电枢组件组装成图8的主体模块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机动车辆中,燃料在几巴压力下从低压油箱流向喷射设备的燃料泵10部件。燃料经由入口12进入泵10,然后在压缩腔室14中加压,并经由出口16流向适于在内燃机燃烧室中喷射燃料的喷射器。

尽管本发明可以在多个领域中使用的多种类型的电磁致动器中实现,但它首先被认为是设置在汽车柴油喷射设备的高压柴油数字式燃料泵部件上的数字式入口阀。

在图1中呈现的公知类型的燃料泵10在盲孔中设置有沿着泵送轴线x往复平移的活塞轴,该活塞轴限定在所述盲孔的盲端附近的压缩腔室14。入口12由入口阀构件18控制,该入口阀构件18适合于在打开状态os和关闭状态cs之间转换,在打开状态os,新鲜燃料能够进入压缩腔室14,而在关闭状态cs,禁止新鲜燃料进入。通常,入口阀构件18是被动阀,这意味着该入口阀构件在入口通道和压缩腔室14之间的燃料压差的影响下转换。当活塞轴吸取压缩腔室中的低压燃料时,该入口阀18转换到打开状态os,而当活塞开始燃料压缩时,转换回到关闭状态cs。

入口阀构件18是具有布置在压缩腔室14的顶部的头部20并且具有轴向x延伸穿过泵体并从所述泵的上表面24伸出的阀杆22的提升阀。压缩在所述上表面24的表面和固定在阀杆22上的弹簧座28之间的阀弹簧26向上朝向关闭状态cs偏压入口阀构件18。

为了简化描述并使该描述清楚,参考图1的任意且非限制取向使用诸如“向上地、上、在……下方”这样的措辞。

数字式入口阀30(以下简称div)是布置在泵的上表面24上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位于入口阀构件18正上方,以便与其相配合。

图3的框图详细说明了div30的总体结构,该div30包括与电枢-主体模块34相协作的致动模块32,该电枢-主体模块34本身包括与主体模块38相协作的磁性电枢模块36。每个模块包括被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模块的特定结构,并且一旦所有模块可用,则将它们相互组装而形成div。

现在参照图4至图10描述每个模块32至38。

现在参照图4到7描述的电枢模块36包括磁性电枢40、轴42、套筒44和形成弹簧座46的凸缘座套。

磁性电枢40包括杯状圆筒状磁性基部48和细长轴42的固定组件。基部48具有限定横向上表面52的顶壁50和限定外表面56的圆筒状外周壁54,该圆筒状外周壁54具有直径d56,并且从下环形表面58沿轴线x延伸至横向上表面52。壁50、54限定深凹部60,该深凹部60在下表面58中居中地开口并具有靠近上表面52的横向底面62。具有内径d64的通孔64轴向穿过顶壁50并且在所述凹部的底面62和电枢的上表面52中开口。

孔64优选为通孔,但另选地可以是仅在上表面52中开口的盲孔。

虽然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但值得一提的是,电枢基部48设置有若干大通道65,使得在使用中燃料能够流动并且不会在电枢的任一侧被压缩。

在该说明书的背景下,“横向”明确地表示垂直于泵送轴线x的方向,“横向表面”正交于轴线x。此外,“轴向、轴向地……”指的是泵送轴线x的方向。

细长轴42沿着泵送轴线x延伸,它是具有直径d42的圆筒状,并且在末端设置有短头部66,短头部66具有略大于内径d64的更大直径d66,并且轴向高度基本上等于电枢的顶壁48的厚度。

如图4所示,轴的头部66过盈地压配合在电枢的孔64中。压配合的过盈是由于孔和轴头部的直径d64、d66之间的微小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确定用于将轴42永久地固定在电枢40中的所述直径差以及其他制造细节如倒角以避免尖锐边缘。在图3中,轴42向下插入到基部48中,但是也可以从凹部60向上组装推动头部66。

为了确保磁性电枢40的完美同心度,可以在将轴42组装到电枢基部48内之后操作最终制造步骤,以便最终确定轴和电枢基部的外表面54的直径d42、d56,并且确保轴42相对于电枢基部48的完美垂直度。

另选地,头部66可以与轴42的其余部分具有精确相同直径,或者甚至具有比轴小的直径,压配合固定原理保持相同。

还已知其它可能的固定手段,例如焊接,在这种情况下,该焊接部可能不需要过盈配合。此外,在另选方案中,所述轴可以集成至所述磁性基部,从而形成单个整体电枢。

现在描述的套筒44为这样的圆筒状构件,其具有从横向下表面70沿轴线x延伸至横向上表面72的具有直径d68的外圆柱面68。在附图中所提供的另选方案中,可以看到,该套筒的外圆柱面68设置有中央底切。套筒44的目的是使该外圆柱面68以过盈进行压配合,因此所述底切使得直径d68的制造和控制变得容易。套筒44进一步设置有具有直径d74且在下表面70和上表面72中开口的轴向贯通引导孔74。所述直径d74略微大于轴直径d42,从而可以将套筒自由地接合在轴42上,并且在轴42上可滑动地进行引导,所述套筒的下表面70面对电枢的上表面52。

此外,尽管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但是套筒44设置有至少一个平行于轴线的通道,所述通道便于在套筒的两侧传递燃料,并且不会压缩流体。

在图6和图7所提供的另选方案中,套筒44在下表面70上设置有包围孔74的开口的小环形突起75。在轴42设置有较大头部66的所提供的另选方案中,该环形突起75具有略微小于轴头部直径d66的外部直径,从而在使用中,通过所述突起75接触所述头部66实现电枢40和套筒44之间的抵靠。这使得能够做出使表面的锤击作用最小化的材料的折中选择,在该说明书的末尾提供该材料选择的细节。此外,由于电枢因为磁场m而产生位移,所以该突起75使磁场m产生时的表面接触最小,因此在不再施加磁场时使面易于分离。

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同样容易相对于轴的直径d42确定套筒引导孔的直径d74,从而使得轴42在孔74中轴向地被引导。

现在描述的形成弹簧座46的凸缘座套包括设置有轴向贯通开口78的圆筒状中央部分76,该圆筒状中央部分76具有略微小于轴直径d42的直径d78。从所述中央部分76径向向外延伸有具有外部直径d80的横向碟形凸缘80,所述凸缘具有横向下表面82和横向上表面84。

如图6和图7所示,弹簧座46接合并压配合在轴42上,凸缘的下表面82面对套筒的上表面72。如图7所示,弹簧座46在轴42上的接合在凸缘的下表面82位于距离上表面72预定距离a时停止,所述距离为div的气隙a。

该div的主要优点在于,作为div的关键特征的气隙a直接选择并且不是其它尺寸的结果。这种实施方式使得能够精确地控制每个部件的尺寸,并且使用容易的工艺使得部件到部件的分散空间最小化。

在图6所呈现的另选形式中,轴42设置有与头部66相对的顶部83,该顶部83具有比直径d42小的直径d83。这形成了台肩表面85,弹簧座46可以靠着该台肩表面85抵靠地定位。在该另选形式中,气隙a是通过所述台肩表面85在轴42上的制造位置直接获得的。

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相对于轴直径d42确定座套的直径d82,以便将弹簧座46永久地固定至轴42。此外,为了使弹簧座插入停止在正确位置,可以插入具有校准厚度a的垫片,然后将弹簧座插入直到下表面82抵靠所述垫片。一种另选形式是将该校准垫片放置在套筒和电枢的基部之间,并且将弹簧座插入直到下表面抵靠所述套筒。

此外,如能够看到的,套筒能够在电枢和弹簧座之间自由滑动。已经描述了首先将轴固定,并且最后将弹簧座固定。相反顺序当然也是可行的,其中首先将套筒滑动接合在轴上,然后压配合弹簧座,最后将该组件固定到磁性基部构件上。

现在参照图8描述的主体模块38包括磁性基板86(位于图的底部)、非磁性环形环88和磁性圆筒状主体90(位于图的顶部)的同轴x堆叠组件。

基板86具有横向平坦壁92,从该横向平坦壁92的外边缘垂直地延伸出环绕外周小壁94,该小壁94轴向地延伸至适合于抵靠泵的上表面24的环形定位表面96。横向平坦壁92设置有在横向下表面100中和在所述平坦壁92的相对横向上表面102中开口的直径d98的轴向贯通孔98。所述孔98在上表面102上的的开口被环形环定位突起104包围。如上所述,外周壁94适合于将div30定位并固定在泵的上表面24上,平坦壁的下表面100面对所述泵的上表面,并且入口阀构件18从所述泵的上表面沿轴线x突出。因此,所述外周壁的精确几何形状取决于泵的上表面24的几何形状,因此可以与附图所示不同。

现在描述的非磁性管状环88具有圆筒状壁106,该圆筒状壁106限定具有外部直径d108的外表面108和限定中央圆筒状通路112的具有内部直径d110的平行内表面110。壁106从轮廓114与基板的环形定位突起104的轮廓互补的下边缘112轴向延伸至也具有定位轮廓118的上边缘116。

现在描述的磁性圆筒状主体90为具有外周表面120的圆筒状构件,如图所示,该圆筒状构件的直径d120等于或小于环的外部直径d108。所述外周表面120从横向下表面122沿轴线x延伸至横向上表面124。在所述下表面122的外周上,主体90还具有与环的上边缘116的定位轮廓118互补的定位轮廓126。

这里,以上提到并且在附图中看见的定位轮廓不再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满足期望定位功能的各种互补轮廓,诸如底切或凹槽。

在下表面122中,主体90进一步设置有浅圆形凹部128。在主体90内从凹部128的中心沿轴线x延伸出盲孔130,该盲孔130具有接近凹部128的开口部分132,该开口部分132的直径d132略微小于套筒的外部直径d68,而盲端部134的直径略微小于开口部分132。

如图6所示,环88定位在基板86上,环的下边缘的定位轮廓114互补地接合在基板的环形定位突起104中,并且主体90也精确地定位在环88上,主体的定位轮廓126互补地接合在环的上边缘的定位轮廓118中。为了将这些部件保持在一起,主体90沿着所述部件的整个圆周分型线焊接至环88,环88也沿着所述部件的整个圆周分型线焊接至基板86。在焊接操作之后,基板通孔98的直径d98和孔的开口部分132的直径d132的最终制造步骤确保两个直径之间具有完美同心度。

现在参照图7描述的电枢-主体模块34是电枢模块36和主体模块38的总成。如在附图中所见,首先将螺旋弹簧136接合并放置在孔130的盲端部134中,然后通过将轴42接合在盲孔130中而组装电枢模块36,座套凸缘46首先进入,使得碟形凸缘的上表面84面对孔的盲端,然后将套筒44压配合在孔的开口部分132中,套筒的外部直径d68略微大于孔的开口部分的内部直径d132。

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确定套筒的外部直径d68和孔的开口部分的内部直径d132之间的直径差,以便确保电枢模块36在主体模块38中的所需固定。

现在参照图1描述致动模块32。所述模块32包括位于圆环式螺线管140的盖构件138中的总成,电连接器142通过二次成型固定至该圆环式螺线管140。

众所周知,圆环式螺线管140是具有限定中央开口的圆环形的电线圈,所述螺线管具有略微大于环和主体的外部直径d108、d120的外部直径do140和di140,如已经说明的,两个外部直径都等于具有必要制造公差的近似值。

盖构件138具有限定内部空间的周壁144,该周壁144具有:第一封闭顶部146,该第一封闭顶部146以轴向x圆筒状形式成形以互补地接收磁性圆筒状主体90的顶部;第二中间部148,该第二中间部148具有成形为互补地接收螺线管140的直径更大的同轴圆筒状壁;和第三开口底部150,该第三开口底部150成形为互补地接合并固定在基板86上。

螺线管140轴向地布置在盖构件138的第二部分148中,并且与螺线管140成一体的电连接器142在盖构件138的第二部分外径向突出,该盖构件138的第二部分局部地具有容纳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径向延伸的特定孔口和特定轮廓。连接器142适合于接收互补连接器,以便在使用中将螺线管140电连接至外部命令单元。

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图1所呈现的最终div:将电枢-主体模块34插入在致动模块32中,主体90的顶部布置在盖构件的第一封闭顶部146中,将非磁性环形环88接合在螺线管的中央开口内,并且基板86部分地互补接合并固定在第三开口部分150上。包括环形下表面58的基板的外周壁94的末端部分在所述盖构件138外突出。

现在简要地提供div的操作。布置并固定在燃料泵的上表面24上,入口阀构件的阀杆22与div对准地轴向x突出。

在第一阶段,螺线管140不通电,压缩在孔的盲端中的螺旋弹簧136将电枢模块向下偏压在第一位置p1。气隙a在套筒的下表面70和电枢的基部的上表面52之间开放。在该第一位置p1,电枢推靠入口阀构件18的顶部。

在第二阶段,螺线管140通电,并且该螺线管140产生磁场m,该磁场m向上吸引电枢模块36并使电枢模块36移位到第二位置p2,从而将螺旋弹簧136进一步压缩在孔的端部中。电枢的上表面52抵靠地接近套筒的下表面70,并且在该第二位置p2,气隙a在套筒的上表面72和碟形凸缘的下表面82之间开放。在该第二位置p2,div消除了来自于入口阀构件18的力。

div的操作状况的简要描述引出选择硬钢诸如100cr6轴承钢来制造轴42和套筒44。这种硬钢倾向于使得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交替时的磨损最小,并且还使得轴的头部66抵靠套筒的下表面70或环形突起75时的撞击效应最小。此外,如能够在附图中看到的,套筒44具有在下表面70和上表面72之间测量的轴向高度,该轴向高度比轴和套筒的引导直径d42、d74大得多,因此提供优异的引导功能。

此外,所提及的环88由非磁性钢制成,同时选择磁性钢用于电枢的基部48和主体构件90。

由螺线管140产生的磁场m在盖138、主体构件90、套筒44、电枢40和基板86之间环绕螺线管140。所述部件全部都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为了优化div的操作,电枢基部的外表面56与基板通孔98的侧表面接近。这进一步说明了电枢基板98和周围部件之间所需的非常精确的同心度。

该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围绕它们的全部周边焊接的主体模块38的部件形成了紧密密封壳体,致动器模块36布置在该紧密密封壳体中。因而,螺线管140被密封在位于主体模块的外表面、盖的内表面和基板之间的特定隔室内,并且不会经受任何燃料接触。

尽管已经作为产品说明的一部分部分地描述了div的组装过程,但是现在提供所述过程一步一步的描述。

一种组装磁性电枢模块36的方法200,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具有基座构件48和轴42的磁性电枢构件40

b)提供管式圆筒状套筒44;

c)提供凸缘座套46;

d)将所述套筒44可滑动地接合在所述电枢的细长轴42上,所述套筒的下表面70面对所述电枢的基部的上表面52;

e)通过使所述轴42穿过所述座套的中央部分的轴向开口78接合而将所述凸缘座套46压配合在所述轴42上,所述碟形凸缘的下表面82面对所述套筒的上表面72;

f)调整所述座套46在所述轴42上的位置,使得在所述凸缘的下表面82和所述套筒的上表面72之间或者在所述套筒的下表面70和所述电枢构件基部的上表面52之间保持预定气隙a。

一种组装电枢-主体模块34的方法20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g)提供上述方法200组装的电枢模块36;

h)提供主体模块38;

i)通过如下步骤组装电枢-主体模块34装置:

j)将所述电枢模块36提供给所述主体模块38,所述轴42与所述盲孔130轴向对准,所述弹簧座46接近所述盲孔开口134;

k)通过将所述弹簧座46自由进入所述孔130中然后通过将所述套筒44过盈地压配合在所述孔130中而接合所述电枢模块36,使得所述螺旋弹簧136被轴向地压缩在所述孔的盲端134和所述弹簧座46之间,所述螺旋弹簧将所述电枢模块136偏压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p1。

一种组装div30的方法204,该方法204包括如下步骤:

l)提供根据上述方法组装的电枢-主体模块34;

m)提供致动模块32;

n)将所述电枢-主体模块34提供给所述致动模块32,所述磁性圆筒状主体90面对所述盖构件的开口底部;

o)将所述电枢-主体模块34接合到所述致动模块32中,所述磁性圆筒状主体90在所述盖构件的第一封闭顶部146中进行调节,而所述非磁性环88在所述圆环式螺线管140的中央开口中进行调节。

附图标记列表

x泵送轴线

os入口阀构件的打开状态

cs入口阀构件的关闭状态。

a气隙

m磁场

d42轴的直径。

d56电枢基部的外表面直径

d64电枢中的通孔的直径

d66轴的头部的直径

d68套筒的外部直径

d74套筒引导孔的直径

d78贯通开口的直径

d80碟形凸缘的外部直径

d98基板中的通孔的直径

d108环的外部直径

d110环的内部直径

d120主体的外部直径

d132孔的开口部分的直径

do140螺线管外部直径。

di140螺线管内部直径

10燃料泵

12泵入口

14压缩腔室

16泵出口

18入口阀构件

20提升入口阀构件的头部

22提升入口阀构件的阀杆

24泵的上表面

26阀弹簧

28弹簧座

30数字式入口阀-div

32致动模块

34电枢-主体模块

36电枢模块

38主体模块

40磁性电枢

42细长轴

44套筒

46形成弹簧座的凸缘座套

48杯状圆筒状磁性基部

50电枢的顶壁

52横向上表面

54圆筒状外周壁

56外表面

58环形下表面

60凹部

62凹部的底面

64电枢中的孔

65通道

66轴的头部

68套筒的外圆柱面

70套筒的下表面

72套筒的上表面

74设置在套筒中的引导孔

76弹簧座的圆筒状中央部分

78弹簧座中的贯通开口

80碟形凸缘

82凸缘的下表面

83轴的顶部

84凸缘的上表面

85轴上的台肩表面

86基板

88非磁性环形环

90磁性圆筒状主体

92基板的横向平坦壁

94基板的外周小壁

96基板的定位表面

98基板中的通孔

100横向壁的下表面

102横向壁的上表面

104环形定位突出

106环形环的圆筒状壁。

108环的壁的外表面

110圆的壁的内表面

112环的下边缘

114下边缘的轮廓

116环的上边缘

118上边缘的轮廓

120主体的外表面

122主体的下表面

124主体的上表面

126主体的定位轮廓

128主体中的浅凹部

130主体内的盲孔

132孔的开口部分

134孔的盲端部

136螺旋弹簧

138盖构件

140螺线管

142电连接器

144盖构件的周壁

146盖构件的第一封闭顶部

148盖构件的第二中间部分

150盖构件的第三开口部分

200电枢模块的组装方法

202电枢-主体模块的组装方法

204div的组装方法。

a)至o)方法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