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5151发布日期:2018-06-05 06:1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涉及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



背景技术:

水轮机是把水流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属于流体机械中的透平机械。现代水轮机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设备,水轮机一般都设有尾水管,尾水管通常设计成一种管径横截面面积由小增大的弯管,转轮出口处的水流经过尾水管时,流速下降,压力升高,形成逆压力场,因此尾水管又叫做扩压管。其作用是:把转轮出口处的水流排向下游,并回收转轮出口处一部分水流的能量,尽最大化地利用水流的位能。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希望尾水管中水流的流动尽可能平稳,扩压效果尽可能好,恢复系数尽可能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尾水管往往存在着以下几种状况。

其一,由于尾水管是一种扩压式的管道,当水流流经尾水管时,容易引起脱流、二次回流以及流动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弯肘式的尾水管,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其二,当水轮机在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时,进入尾水管的流动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水流在周期性非平稳因素及离心力的影响下产生偏心,并形成偏心涡带,偏心涡带以低频的周期在尾水管内旋转,撞击着尾水管的壁面,形成反射波向上游传播而旋进,进而出现回流区,致使尾水管产生压力脉动,当偏心涡带诱发的压力脉动频率接近机组的某一个固有频率时,又将引起强烈的共振。

上述这些问题不仅会使机组的运行存在着不稳定的情况,还使尾水管的恢复系数降低,致使水轮机的工作效率下降。

发明专利号:201420291918.1,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轮机的尾水管,包括前端开口小且后端开口大的锥管段,所述锥管段前端与水轮机转轮出水口对接,所述锥管段的通道内设有与其同轴且前后开口的整流筒。该发明中,整流筒固定设于锥管段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运行的稳定性,减小了脉动压力,但是整流筒不能相对锥管段进行调节,即不能根据水流大小相应的调节,以使得水轮机保持较高的效率。另外,该整流筒整体采用圆柱筒,安装连接其难度较大。

本发明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整流筒由复数片整流片拼凑而成,每一整流片通过固定杆与锥管段内侧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连接的特点,有效提高了现场施工安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包括锥管段1、整流片2和固定杆3,所述整流片2为圆柱片体,复数所述整流片2置于锥管段1内且与锥管段1同轴设置而形成整流筒,每一所述整流片2与锥管段1内侧通过固定杆3连接。

所述锥管段1上端开口内径为d1,所述整流筒内径为d2,所述整流筒轴向长度为L1,所述锥管段1轴向长度为L2,所述锥管段1上端口与整流筒上端口之间距离为L3,满足:

L1<1.5d1,

0.5L2<L3,

0.7d1<d2<2d1。

本发明中所述整流筒由四片整流片2拼凑形成,或所述整流筒由三片整流片2拼凑形成。

相邻所述整流片2之间设有间隙4。

所述整流筒上下端设有用于固定整流片2的定位圈5,所述固定杆3为弹性伸缩杆组,所述锥管段1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11,所述导向滑槽11内可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动块12,所述弹性伸缩杆组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整流片2外侧,所述弹性伸缩杆组另一端与调节滑动块1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滑动块12上还设有当调节滑动块12滑动至预定位置时用于将调节滑动块12与导向滑槽11锁紧固定的紧固组件13。

所述弹性伸缩杆组包括套杆31、滑杆32和弹性件33,所述套杆31一端固定连接于整流片2外侧,所述套杆311另一端与滑杆32滑动连接,且所述弹性件33置于套杆31内以用于弹性顶压滑杆32内端,所述滑杆32外端与调节滑动块12固定连接。

所述紧固组件13为螺栓及螺母。

所述导向滑槽11为T型槽。

作为本发明中整流片、锥管段与固定杆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所述整流片2与锥管段1内侧之间通过固定杆3焊接固定连接或螺纹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具有如下优点:

1、整流筒由复数片整流片拼凑而成,每一整流片通过固定杆与锥管段内侧连接,采用该设计结构,方便了人们现场作业施工,降低了作业难度。

2、固定杆为弹性伸缩杆组,整流片通过定位圈进行定位固定,且弹性伸缩杆组一端与整流片固定,另一端则可调节地与锥管段内侧连接,实现了整流筒相对锥管段进行轴向调节之功能,使得整流筒相对水轮机而调整至最佳位置,有效地根据不同的水流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保证水轮机始终保持具有较高的效率。

3、通过优化整流筒与锥管段的尺寸参数,当水轮机的水流经转轮出口进入尾水管的锥管段后,锥管段中的水压具有轴心小周边大的特点,当水流在锥管段内某个位置遇到的整流筒后会使轴心的水压增大,而周边的压力相反会减小,因此,就会使轴心和周边的压力差减小,从而可以实现抑制偏心涡带的产生及影响,它可在不影响水轮机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或减少回流现象,使得水流更稳定并延长其推动水轮机转轮持续做功的时间。在不增加锥管段高度,也即不增加水电站的下部开挖前提条件下,实现了提高能量恢复系数的目标,使水轮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提高。

4、相邻整流片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该间隙可以进一步减小轴心和周边的压力差,有效地抑制偏心涡带的产生及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便于组装连接的尾水管,包括锥管段1、整流片2和固定杆3,所述整流片2为圆柱片体,复数所述整流片2置于锥管段1内且与锥管段1同轴设置而形成整流筒,每一所述整流片2与锥管段1内侧通过固定杆3连接。由于整流筒由复数片整流片2拼凑而成,每一整流片2通过固定杆3与锥管段1内侧连接,采用该设计,其结构简单,方便了人们现场作业施工,降低了作业难度。

所述锥管段1上端开口内径为d1,所述整流筒内径为d2,所述整流筒轴向长度为L1,所述锥管段1轴向长度为L2,所述锥管段1上端口与整流筒上端口之间距离为L3,满足:

L1<1.5d1,0.5L2<L3,0.7d1<d2<2d1。

通过优化整流筒与锥管段1的尺寸参数,当水轮机的水流经转轮出口进入尾水管的锥管段1后,锥管段1中的水压具有轴心小周边大的特点,当水流在锥管段1内某个位置遇到的整流筒后会使轴心的水压增大,而周边的压力相反会减小,因此,就会使轴心和周边的压力差减小,从而可以实现抑制偏心涡带的产生及影响,它可在不影响水轮机输出功率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或减少回流现象,使得水流更稳定并延长其推动水轮机转轮持续做功的时间。在不增加锥管段1高度,也即不增加水电站的下部开挖前提条件下,实现了提高能量恢复系数的目标,使水轮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根据设计及现场施工需要而设置整流片2,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整流筒由四片整流片2拼凑形成;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整流筒由三片整流片2拼凑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小锥管段1轴心和周边的压力差,有效地抑制偏心涡带的产生及影响,在相邻所述整流片2之间设有间隙4。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整流片2与锥管段1内侧之间通过固定杆3焊接固定连接或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整流片2可调节地设置在锥管段1内。

如图4所示,所述整流筒上下端设有用于固定整流片2的定位圈5,所述固定杆3为弹性伸缩杆组,所述锥管段1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11,所述导向滑槽11为T型槽,所述导向滑槽11内可滑动连接有调节滑动块12,所述弹性伸缩杆组一端固定连接于相应的整流片2外侧,所述弹性伸缩杆组另一端与调节滑动块1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滑动块12上还设有当调节滑动块12滑动至预定位置时用于将调节滑动块12与导向滑槽11锁紧固定的紧固组件13,所述紧固组件13为螺栓及螺母。

通过调节紧固组件13,即可调节整流片2相对锥管段1的沿轴向进行移动,故使得整流筒相对水轮机而调整至最佳位置,有效地根据不同的水流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保证水轮机始终保持具有较高的效率。

所述弹性伸缩杆组包括套杆31、滑杆32和弹性件33,所述套杆31一端固定连接于整流片2外侧,所述套杆311另一端与滑杆32滑动连接,且所述弹性件33置于套杆31内以用于弹性顶压滑杆32内端,所述滑杆32外端与调节滑动块12固定连接。

进行调节时,松开紧固件13,将各个调节滑动块12沿着相应的导向滑槽32移动,且当每一整流片2移动至预定位置时,将紧固件13锁紧,使得调节滑动块12锁紧固定于导向滑槽1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