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机构及其应用的尿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445发布日期:2018-06-02 07:0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传动机构及其应用的尿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其应用的尿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式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植入式胰岛素泵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植入式医疗器械也相继问世。现有各类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动力普遍是通过电力的方式予以提供,然由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结构设计以及方便携带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应用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的电池的体积及电池容量受到了限制,且此类电池普遍价格高昂但续航时间较短。另外,一些外部可穿戴的医疗器械和智能设备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如造口引流泵、智能假肢、智能手环、电子头盔等,其所使用的电池一般容量有限,且需要经常充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和不安全因素。

随身医疗设备的能量提供问题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1980412“用于植入式医疗仪器的经皮闭环控制充电装置”发明了一种经皮无线充电方法,可经过钛外壳为植入式医疗器械充电。但是该方法是使用外部电源供电,需要定期给器械充电,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植入式或可穿戴式医疗器械的动力提供问题,乃是本案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其应用的尿液引流装置,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机构,用于固定于一客体的体表周长位置,其包括至少一从动组件、一传动组件以及一定向转动件,其中,该从动组件与该传动组件相互连接以形成一闭合环体并固定于该客体的体表周长位置,该至少一从动组件提供往复式直线作动,该传动组件将该往复式直线作动转换为定向转动作动并输出,从而驱动该定向转动件进行定向转动作动。

可选地,该从动组件具有一固定件;以及一可伸缩件,该可伸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固定件与该传动组件,用于随着该客体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而循环拉伸与收缩,而相对于该传动组件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

可选地,该从动组件还具有一从动件,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该从动件借由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固定件,并沿着该固定件的轴向延伸并跨越该可伸缩件,且通过该第二连接部连接至该传动组件,并通过该可伸缩件的循环拉伸与收缩使得该从动件相对于该传动组件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

可选地,该从动件为一引线。

可选地,该从动组件还具有一通道,其由邻近该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延伸且轴向贯穿该可伸缩件,并止于邻近该第二连接部的位置,用于提供该从动件穿设于其中。

可选地,该传动机构还具有一调节组件,其连接于该从动组件与该传动组件之间,用于接收该从动组件所输入的该往复式直线作动,并针对该往复式直线作动的作动幅度进行增大或缩小的调节处理后输出至该传动组件。

可选地,该调节组件包括一变速组件、一第一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一绞盘的一第一牵引件、一第二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二绞盘的一第二牵引件,其中,该变速组件具有一第一传动轴与一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绞盘连接至该第一传动轴,该第二绞盘连接至该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牵引件连接至该从动件,该 第二牵引件连接至该传动组件,该变速组件用于改变该客体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可选地,该变速组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与一第四齿轮,其中,

该第一绞盘、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安装于该第一传动轴,该第一绞盘藉由该从动组件所输入的伸缩作动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该第一齿轮或该第二齿轮连动;

该第二绞盘、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安装于该第二传动轴,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轴向移动而使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中的一者啮合,以使该第三齿轮或该第四齿轮转动,并带动该第二传动轴转动,且令该第二绞盘随着该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连动,并带动该传动组件进行往复运动。

可选地,该传动机构具有一个从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一底座;一第一传动结构,其设于该底座上,该第一传动结构连接该从动件,并可随该从动件的往复式直线作动而双向转动,其中当该从动件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从动件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以及一第一单向转轴,其具有一第一转轴外圈与一第一转轴内圈,该第一转轴外圈套设于该第一传动结构内,该第一转轴内圈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其中,当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外圈随着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内圈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外圈随着第一传动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一单向转轴的第一转轴内圈保持不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保持不动。

可选地,该传动组件还具有一第一卷簧,该第一卷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 底座,另一端固定连接该第一传动结构,其中,当该从动件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施加一牵引力于该第一传动结构,以使该第一传动结构在该牵引力的作用下朝该第一方向转动,且在该第一传动结构的转动作动下使该第一卷簧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当该从动件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施加于该第一传动结构的该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传动结构朝该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

可选地,该第一单向转轴为单向轴承、棘轮、或离合器。

可选地,该传动机构具有二从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第二牵引部,其分别连接该二从动组件;第一、第二弹性体;第一、第二齿条,其中,该第一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牵引部与该第一弹性体,该第二齿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牵引部与该第二弹性体;以及一第二单向转轴,其具有一第二转轴外圈与一第二转轴内圈,其中,该第二转轴外圈分别与该第一齿条与该第二齿条耦合,该第二转轴内圈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以使该定向转动件随着该第二转轴内圈的转动而转动;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受到该二从动组件的作动力而牵引该第一、第二齿条分别朝远离该第一弹性体及该第二弹性体的一侧方向作动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产生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单向转轴的第二转轴外圈随该第一、第二齿条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内圈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的所受到的该二从动组件的作动力解除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二单向转轴的该第二转轴外圈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同时第二转轴内圈保持不动。

可选地,该第二单向转轴为棘轮。

可选地,还具有一储能组件,其包括:一释能件;一输出轴,其连接该释能件;一第三卷簧,其具有一内端与一外端,其中,该内端连接该第一单向转轴、该第二单向转轴、或该定向转动件中的一者,该外端固定连接至该 释能件;一第三单向转轴,其用于限制该第三卷簧的该内端带动第一单向转轴、该第二单向转轴、或该定向转动件反向逆转;以及一储能开关,其可于一储能状态与一释能状态之间切换操作;其中,当该储能开关切换至储能状态时,该释能件固定,以使该第三卷簧的该外端保持不动,该第三卷簧的内端随着第一单向转轴、该第二单向转轴、或该定向转动件的单向转动而作动,以将该转动的动能转换为弹性能量并储存于该第三卷簧中;当该储能开关切换至释能状态时,该释能件解除固定,该第三卷簧中所储存的弹性能量通过该释能件释放以带动该输出轴转动。

可选地,还具有一储能组件,其包括:一能量转换装置,其连接该第一单向转轴、该第二单向转轴、或该定向转动件,用于将该第一单向转轴、该第二单向转轴、或该定向转动件转动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以及一蓄电装置,用于储存该电能。

可选地,该客体为人体或动物,该传动机构束于该客体的胸部或腹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尿液引流装置,其具有:一造瘘管,其用于连通输尿管的末端;一储尿器,其用于储存尿液;以及一驱动结构,其分别连通该造瘘管与该储尿器,用于驱动该造瘘管导出该输尿管中的该尿液,并将该尿液引流至该储尿器中储存;以及一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传动机构,其连接该驱动结构,用于向该驱动结构输出定向转动作动,以为该驱动结构提供驱动力。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包括:

1.转化并利用随呼吸产生的胸腹运动产生的生物能量,而为尿液引流装置提供导尿所需的驱动力,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2.将胸腹围持续的周向变化转化为定向转动作动。

3.所产生的机械能量可以被存储,并按需要输出。

3.所存储的机械能量可进一步被转化为电能,以提供相关医疗器械设备运作所需的电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传动机构所示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从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从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传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申请的调节组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位本申请的尿液引流装置的整体结构实施例图。

元件标号

1 传动机构

11,11A,11B 从动组件

111,111A 固定件

112,112A 可伸缩件

113,113A,113B 从动件

1131 第一连接部

1132 第二连接部

114 通道

12 定向转动件

13 传动组件

1301 开孔

1311 底座

1312 第一传动结构

13121 第一外圈

13122 第一内圈

13123 第一键槽

13124 穿孔

1313 第一单向转轴

13131 第一转轴外圈

13132 第一转轴内圈

13133 第二键槽

1314 第一卷簧

1315 连接键

1321,1322 第一、第二牵引部

1323,1324 第一、第二弹性体

1325,1326 第一、第二齿条

1327 第二单向转轴

13271 第二转轴外圈

13272 第二转轴内圈

14 调节组件

141 第一传动轴

142 第二传动轴

143 第一齿轮

144 第二齿轮

145 第三齿轮

146 第四齿轮

147 第一绞盘

148 第二绞盘

15 储能组件

151 释能件

152 输出轴

153 第三卷簧

154 第三单向转轴

155 储能开关

157 能量转换装置

1571 转子

1572 永磁铁

1573 定子

1574 线圈

158 蓄电装置

2 尿液引流装置

21 造瘘管

22 储尿器

23 驱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 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在文中使用以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被称作第二预设阈值,并且类似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被称作第一预设阈值,而不脱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第一预设阈值和预设阈值均是在描述一个阈值,但是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明确指出,否则它们不是同一个预设阈值。相似的情况还包括第一音量与第二音量。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术语“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图1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的传动机构所示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主要包括至少一从动组件11、一定向转动件12以及一传动组件13。

其中,该从动组件11与该传动组件13相互连接以形成一闭合环体,用 以固定于一客体的体表周长位置。该从动组件11可随着该客体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即人体胸围或腹围因呼吸所产生的循环伸缩)而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该传动组件13用于接收该从动组件11的往复式直线作动,以将该往复式直线作动转换为定向转动作动并输出,从而驱动该定向转动件12进行定向转动作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客体可以是人体或动物,该从动组件11与该传动组件13相互连接以形成一腰带束于人体的胸部或腹部,以利用人体胸围或腹围随着人体呼吸所产生的伸缩变化而提供本申请所需的动力源。其中,该从动组件11形成一带体部分,而传动组件13可封装于如1所示的一壳体内,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孔1301,该从动组件11可通过该开孔1301连接该传动组件13而将其所感测到的胸腹围变化产生的动能传递至该传动组件13。为简化说明且便于理解,以下将仅以从动组件11与传动组件13形成一腰带并束于人体腰部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组成构件。

可伸缩件可以由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组成。

图3为本申请的从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从动组件11具有一固定件111、一可伸缩件112、以及一从动件113。

该固定件111为一段不具有伸缩弹性的固定带体,以使得传动机构1可牢固地束于人体的胸部或腹部。

该弹性件可伸缩件112为弹性可伸缩带体,其一端与该固定件111轴向固定连接,另一端则可连接至该传动组件11的外壳以形成完整的腰带部分,且弹性件可伸缩件112可随着该人体腰围随着呼吸所发生的周期性的扩张及收缩变化而循环地拉伸与收缩,亦即,当人体吸气时,人体的腰围因腹腔内充满空气而鼓起,则弹性件可伸缩件112将随之而拉伸变长,当人体呼气时,人体的腰围因其腹腔内的空气排出而收缩,弹性件可伸缩件112因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而收缩变短。

该从动件113其具有第一连接部1131与第二连接部1132,如图所示, 该从动件113借由该第一连接部1131连接该固定件111,并沿着该固定件111的轴向延伸并跨越该可伸缩件112,且通过该第二连接部1132连接至该传动组件13,并由于该可伸缩件112的循环拉伸与收缩,使得从动件113可相对于该传动组件13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从动件113可设计为不具有弹性的一根引线。

较佳者,该从动组件11还具有一通道114,其由邻近该第一连接部1131的位置(即该固定件111连接该可伸缩件112的位置)延伸并轴向贯穿该可伸缩件112,且止于邻近该第二连接部1132的位置(即弹性112与该传动组件13的连接位置),用于提供该从动件113穿设于其中,于本实施例中,通道114可为一细长的通孔形状。

然从动组件11的组成元件并不以图3所示为限。请参阅图1,于其他的实施例中,该从动组件11亦可仅由一固定件111A与一可伸缩件112A所构成,其中,可伸缩件112A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固定件与该传动组件,用于随着该客体的体表周长的循环变化而循环拉伸与收缩,而相对于该传动组件13进行往复式直线作动。于本实施例中,可伸缩件112A可以由非弹性材料组成。

图4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传动组件是配合于图3所示的从动组组件的组成形式(也就是该传动机构1仅设置了一个从动组件11)所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13包括有一底座1311、一第一传动结构1312、以及一第一单向转轴1313。

底座1311即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一部分。

第一传动结构1312,其设于该底座1311上,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连接该从动组件11的从动件113,并可随该从动件113的往复式直线而双向转动,其中当该从动件113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从动件113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

第一单向转轴1313具有一第一转轴外圈13131与一第一转轴内圈13132,该第一转轴外圈套13131设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内,该第一转轴内圈13132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12。其中,当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1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时,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第二方向转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保持不动,以及该定向转动件12保持不动。

此外,该传动组件13还具有一第一卷簧1314,该第一卷簧1314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底座1311,另一端固定连接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其中,当该从动件113朝远离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113施加一牵引力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以使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在该牵引力的作用下朝该第一方向转动,且在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转动作动下使该第一卷簧1314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当该从动件113朝接近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一侧方向作直线作动时,该从动件113施加于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的该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1314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传动结构1312朝该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1312为一绞盘1312,并具有一第一外圈13121与一第一内圈13122。第一单向转轴1313为一单向轴承1313,然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向转轴1313也可以是棘轮或离合器等结构设计。其中,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键槽13123,相应的,于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二键槽13133,当单向轴承1313套设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中时,周向上的第一键槽13123与第二键槽13133对齐而,然后通过一连接键1315插入由第一键槽13123与第二键槽13133所形成的孔槽中,从而在当绞盘 1312转动时,可带动单向轴承1313同步转动。第一卷簧1314的一端(内端)固定于底座1311上,其另一端(外端)可通过设置于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的侧壁上的穿孔13124而连接至绞盘1312的第一内圈13122上。

当吸气时,胸腹围增大,从动件113从远离绞盘1312的一侧方向做直线作动,从而拉动绞盘1312的第一外圈13121朝第一方向(即朝从动件113的方向)转动,使得连接于绞盘1312上第一卷簧1314随之产生弹性回复力,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随着绞盘1312的转动而转动,且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也随之一同转动,并带动该定向转动件1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呼气时,胸腹围减小,从动件113从接近绞盘1312的一侧方向做直线作动,使得从动件113施加于绞盘1312上的牵引力解除,该第一卷簧1314所产生的该弹性回复力得到释放使得该绞盘1312朝第二方向(即相反于第一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此时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外圈13131亦随之一起转动,但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保持不动,使得该定向转动件12亦保持不动。随着呼吸的交替进行,单向轴承1313的第一转轴内圈13132仅朝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该定向转动件12的定向输出。

图5为本申请的从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具有两个从动组件11A,11B,分别设置于传动组件13的两侧。图6为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为配合于图5所示的从动组件的组成形式所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13包括第一牵引部1321、第二牵引部1322、第一弹性体1323、第二弹性体1324、第一齿条1325、第二齿条1326、与第二单向转轴1327。

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分别连接该从动组件11A,11B。该第一齿条1325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牵引部1321与该第一弹性体1323,该第二齿条1326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牵引部1322与该第二弹性体1324。第二单向转轴1327具有一第二转轴外圈13271与一第二转轴内圈13272,其中,该 第二转轴外圈13271分别与该第一齿条1325与该第二齿条1326耦合,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固定连接该定向转动件12,以使该定向转动件12随着该第二转轴内圈的转动而转动;

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受到该二从动组件11A,11B的作动力而牵引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分别朝远离该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的一侧方向作动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1323,1324产生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朝第一方向转动,当该第一、第二牵引部1321,1322的所受到的该二从动组件11A,11B的作动力解除时,该第一、第二弹性体1323,1324的该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该第二转轴外圈13271朝第二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同时第二转轴内圈13272保持不动。

于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体1323、第二弹性体1324为拉簧,第二单向转轴1327为棘轮1327。然,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单向转轴1237也可是单向轴承与齿轮的组合,且该单向轴承与齿轮可以是一体成型者,以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即齿轮设置于单向轴承的外圈。当吸气时,胸腹围增大,从动组件11A的从动件113A与从动组件11B的从动件113B拉动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运动,使得该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分别产生一弹性回复力,而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作动而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该第二转轴内圈13272一并转动,并使该定向转动件12随之转动。当呼气时,胸腹围减小,从动件113A,113B施加于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上的作用力解除,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在第一弹性体1323及该第二弹性体132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外圈13271随该第一、第二齿条1325,1326的复位作动而朝第二方向(即相反于第一方向)转动以进行复位,此时,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内圈13272保持不动,且该定向转动件12亦保 持不动。随着呼吸的交替进行,棘轮1327的第二转轴内圈13272仅朝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该定向转动件12的定向输出。

如图2或图7所示。由于肥胖患者的腹围变化较小,产生的能量不足,因此,于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1还具有一调节组件14,用于接收该从动组件11所输入的该往复式直线作动,并针对该往复式直线作动的作动幅度进行增大或缩小的调节处理后输出至该传动组件13。也就是说,调节组件14可以放大人体胸腹围变化,即从动组件11的伸缩量的幅度。

可选地,该传动机构还具有一调节组件,其连接于该从动组件与该传动组件之间,用于接收该从动组件所输入的该往复式直线作动,并针对该往复式直线作动的作动幅度进行增大或缩小的调节处理后输出至该传动组件。

可选地,该调节组件包括一变速组件、一第一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一绞盘的一第一牵引件、一第二绞盘及缠绕于该第二绞盘的一第二牵引件,其中,该变速组件具有一第一传动轴与一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绞盘连接至该第一传动轴,该第二绞盘连接至该第二传动轴,该第一牵引件连接至该从动件,该第二牵引件连接至该传动组件,该变速组件用于改变该客体的体表的周长变化量。

可选地,该变速组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与一第四齿轮,其中,

该第一绞盘、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安装于该第一传动轴,该第一绞盘藉由该从动组件所输入的伸缩作动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该第一齿轮或该第二齿轮连动;

该第二绞盘、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安装于该第二传动轴,该第一传动轴与该第二传动轴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轴向移动而使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中的一者啮合,以使该第三齿轮或该第四齿轮转动,并带动该第二传动轴转动,且令该第二绞盘随着该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连动,并带动该传动组件进行往复运动。

如图8所示,其为本申请的调节组件14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调节组件14包括有一第一传动轴141、一第二传动轴142、一第一齿轮143、一第二齿轮144、一第三齿轮145、一第四齿轮146、一第一绞盘147,以及一第二绞盘148。其中,该第一、第三齿轮143,145的齿数为相同,该第二、第四齿轮144,146的齿数为相同,且该第一、第三齿轮143,145的齿数为该第二、第四齿轮144,146的齿数的2倍。该第一绞盘147连接该从动组件11,而该第二绞盘148连接该传动组件13。其中,该第一绞盘147、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二齿轮144安装于该第一传动轴141,该第一绞盘147藉由该从动组件11所输入的伸缩作动而带动该第一传动轴141转动,进而带动该第一齿轮143或该第二齿轮144连动;该第二绞盘148、该第三齿轮145与该第四齿轮146安装于该第二传动轴142,该第一传动轴141与该第二传动轴142中的至少一者可通过轴向移动而使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四齿轮146啮合或使该第二齿轮144与第三齿轮145啮合,以使该第三齿轮145或该第四齿轮146转动,并带动该第二传动轴142转动,且令该第二绞盘148随着该第二传动轴142的转动而连动,并带动该传动组件13进行伸缩作动;当该第一齿轮143与该第四齿轮146啮合时,该传动组件13的伸缩作动的幅度为该从动组件11的伸缩作动的两倍(即动力输出量放大了一倍),当该第二齿轮144与该第三齿轮145啮合时,该从动组件11的伸缩作动的幅度为该传动组件13的伸缩作动的两倍(即动力输出量缩小了一倍)。

需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仅为本申请的调节组件14的一实施例,齿轮的设置形式以及设置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可也依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齿轮也可使用带轮进行替换。

图9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15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于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将胸腹围变化所生成的定向转动的机械能量予以储存,并在需要时被输出。如图所示,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还具有一储能组件15,其包括:一释能件151、一输出轴152、一第三卷簧153、一第三单向转轴154、以及 一储能开关155。其中,该输出轴152连接该释能件151,该第三卷簧153具有一内端与一外端,该内端连接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中的一者,而该外端固定连接至该释能件151,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用于限制该第三卷簧153的该内端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反向逆转。该储能开关155可于一储能状态与一释能状态之间切换操作。其中,当该储能开关155切换至储能状态时,该释能件151固定,以使该第三卷簧153的该外端保持不动,该第三卷簧153的内端随着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的单向转动而作动,以将该转动的动能转换为弹性能量并储存于该第三卷簧153中;当该储能开关155切换至释能状态时,该释能件151解除固定,该第三卷簧153中所储存的弹性能量通过该释能件151释放以带动该输出轴152转动。

于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储能组件15组装于一壳体156内,释能件151由一卷簧架以及设于该卷簧架上的一支撑所构成,输出轴152固定设置于卷簧架的中心位置,该第三卷簧153的外圈固定于卷簧架的支撑上,该第三卷簧153的内圈与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耦合,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外圈固定于该壳体156上,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内圈固定于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上,储能开关155亦设置于壳体156上,其与支撑相配合,可控制卷簧架的转动。当储能开关155锁住支撑,使得卷簧架无法转动时,第三卷簧153的内端随着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的转动而拧紧,以储存弹性能量,且拧紧的第三卷簧153受到该第三单向转轴154的限制而无法带动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或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反向逆转,当储能开关155解除锁定时,第三卷簧153释放弹性能量,而带动卷簧架转动,以使输出轴152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10,其为本申请的储能组件15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于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储能组件15还可用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如图 所示,该储能组件15具有一能量转换装置157,该能量转换装置157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转动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157包含转子1571和定子1573,其中转子1571包含永磁铁1572,永磁铁1572分布在转子1571两端;定子1573包含线圈1574,线圈1574周向分布在定子上。该储能组件15还包括一蓄电装置158,用于储存该能装转换装置157所产生的电能。具体而言,该能量转换装置157的转子1571与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耦合,可随该第一单向转轴1313、该第二单向转轴1327或该定向转动件12的单向转动而转动,转子1571的两端为磁铁1572;该能量转换装置157的定子1573上周向分布着线圈1574,在磁铁1572转动时,线圈1572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能,并利用蓄电装置158储存。

请参阅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尿液引流装置2具有一造瘘管21、一储尿器22、一驱动结构23以及本申请图1至图9所示的传动机构1,其中造瘘管21用于连通输尿管(未予图示)的末端,储尿器22用于储存尿液,该驱动结构23分别连通造瘘管21与该储尿器22,用于驱动该造瘘管21导出该输尿管中的该尿液,并将该尿液引流至该储尿器22中储存,而该传动机构1则连接该驱动结构23,用于向该驱动结构23输出定向转动作动,以为该驱动结构23提供驱动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