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异变进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538发布日期:2018-10-12 21:2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上使用的等量异变进水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技术已应用上百年,其关键的基础结构也基本定型,但是发动机的一些细部结构仍有不断改进的需要,以求达到更完备、性能更优、结构更简洁。发动机具有与水箱连接的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水箱内冷却的发动机冷却水字水箱下部经发动机下部进水管进入发动机,吸收发动机热量后的高温冷却水经发动机出水管自发动机上部回流至水箱上部,循环不息,维持发动机适宜的工作温度。目前的发动机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均为圆管,圆管相同截面积下用料最省,但是现代发动机结构紧凑,要求体积尽可能小,发动机的附加部件众多,发动机下部直接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空间有限,圆管很容易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安装和维护也很困难。需要一种空间适应性好、安装维护简易的进水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空间适应性好、与周围部件不发生干涉、安装维护简易的等量异变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等量异变进水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长轴为曲线形,所述管体一端为水箱连接端,另一端为发动机连接端,所述水箱连接端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发动机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水箱连接端向发动机连接端由圆形横截面渐进变形为方形横截面,所述管体各部分沿长轴横截面的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发动机连接端方形部分长度大于水箱连接端圆形部分长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水箱连接端设有缩窄的固定环凹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管体接近固定环凹槽处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说,所述发动机连接端设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一般为两个,两个固定孔分置于连接板的两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量异变进水管,通过等横截面积变换水管截面形状,使水管发动机连接端变换横截面为方形,能够更好的适应发动机底部紧凑的空间结构,与发动机底部的其它部件不发生干涉,其空间适应性好、安装维护简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等量异变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等量异变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等量异变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等量异变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等量异变进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长轴为曲线形,所述管体1一端为水箱连接端2,另一端为发动机连接端3,所述水箱连接端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发动机连接端3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水箱连接端2向发动机连接端3由圆形横截面渐进变形为方形横截面,所述管体1各部分沿长轴横截面的面积相同。所述管体1发动机连接端3方形部分长度大于水箱连接端2圆形部分长度。管体1各部分沿长轴横截面的面积相同,且管体1发动机连接端3方形部分长度较大,可以很好的防止形成涡流,使水流稳定,减少冷却水循环阻力。

所述管体1水箱连接端2设有缩窄的固定环凹槽4。固定环凹槽4外周直径略小于管体水箱连接端2,能够更好的与其它水管固定连接,防止脱落。

所述管体1接近固定环凹槽4处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设有内螺纹。附图中未示出内螺纹。

所述发动机连接端3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为两个,两个固定孔7分置于连接板6的两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