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536发布日期:2019-04-03 04: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空冷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式内燃机,其中,冷却空气流通过直接连接到曲轴的冷却风扇送入护罩中,从而冷却缸体和缸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冷式内燃机具有由护罩包围的缸体和缸盖,其中,通过固定至曲轴的端部的冷却风扇的旋转将冷却空气流送入护罩中,用于冷却缸体和缸盖,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h7-253019a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冷式内燃机安装在两轮摩托车上,曲轴在左右或车宽方向上取向,且缸体和缸盖以依次叠放的状态从曲轴箱向前延伸。进气管从缸盖的上侧表面向上延伸,排气管从缸盖的下侧表面向下延伸。离心式冷却风扇固定到曲轴的右端。

缸体和缸盖由护罩包围,从横向侧覆盖离心式冷却风扇的风扇盖连接到护罩,且冷却空气流通过离心式冷却风扇送入护罩中,以冷却缸体和缸盖。缸体的左侧表面和下侧表面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取向的冷却翅片,设置有离心式冷却风扇的右侧表面形成有向前和向下弯曲的冷却翅片,并且,上侧表面形成有倾斜的冷却翅片,以便与弯曲的冷却翅片一起形成v形。

因此,由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的大部分通过护罩从风扇盖被引导,以送到缸体的右侧表面的上部区域,并被分成沿着上侧表面的流动和沿着缸体的右侧表面的流动。一侧的冷却空气流(其朝向缸体的上侧表面分开)由倾斜的冷却翅片引导,以从缸盖的上侧表面流转到左侧表面,并进一步流转到下侧表面。另一侧的冷却空气流(其朝向缸体的右侧表面分开)通过倾斜的冷却翅片送到缸体的下侧表面,并且通过在圆周方向上取向的冷却翅片使其在下侧表面附近朝向缸体的左侧表面流动,以流转到左侧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冷式内燃机中,通过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如上所述地通过以冷却缸体和缸盖。然而,从发热较大的缸盖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位于缸盖的下侧表面,其通过以下过程被冷却,其中,送到缸体的上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从上侧表面流转到左侧表面,并且进一步到缸盖的下侧表面。因此,冷却空气流到达排气管的延伸部分所行进距离长,并且延伸部分被由于行进期间的加热而升温的冷却空气流所冷却。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地冷却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的结构。

考虑到这一点,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式内燃机,其能够彻底地冷却缸体和缸盖,并且能够特别高效地冷却从发热量很大的缸盖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冷式内燃机,其中:设置有冷却翅片的缸体和缸盖以依次叠放的方式从可旋转地支撑曲轴的曲轴箱在垂直于曲轴的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离心式冷却风扇固定至曲轴的一端;进气管和排气管在相反的上侧和下侧从缸盖的侧表面延伸;缸体和缸盖由护罩包围;并且,从横向侧覆盖离心式冷却风扇的风扇盖连接到护罩,使得冷却空气流通过离心式冷却风扇送入护罩中,以冷却缸体和缸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连续,该排气侧缸盖侧表面为所述缸盖的下侧表面,所述排气管从所述下侧表面延伸,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空气引导槽形成在相邻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之间;并且

由所述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形成的所述多个空气引导槽(83)各自具有一结构,其中,入口在朝向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风扇侧侧边缘的方向上敞开,所述风扇侧侧边缘与所述曲轴的固定所述离心式冷却风扇的端部位于相同侧,并且,所述空气引导槽各自具有出口,所述出口在朝向所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的方向上敞开,所述空气引导槽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入口连通到所述出口。

根据这种结构,由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被送到缸体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并进一步送到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连续的缸盖的侧表面(风扇侧缸盖侧表面),并且通过护罩使得被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的大部分绕过风扇侧边缘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从而被引导进入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上的由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形成的空气引导槽的入口,以被引导进入空气引导槽并通过出口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因此,冷却空气流吹向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由此,可以特别积极且高效地冷却发热量很大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此外,被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和缸盖的风扇侧缸盖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的一部分流动到缸体和缸盖的进气管一侧的侧表面,并进一步流转到与风扇侧相反的一侧的侧表面。因此,缸体和缸盖被彻底冷却。

在上述配置中,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弯曲成弧形,且空气引导槽可以从入口到出口弯曲成弧形。

由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空气引导槽从入口到出口弯曲成弧形,因此限制了对引入入口的冷却空气流的阻力,并且通过改变流动方向,冷却空气流可以通过出口流畅地流出,从而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冷却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在上述配置中,具有上游端部部分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包括具有上游端部部分的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其离缸盖最远,且位于曲轴箱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端部边缘处,且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具有位于缸盖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端部边缘处的下游端部部分。

根据这种配置,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中的最外侧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其上游端部部分最远离缸盖)的上游端部分位于曲轴箱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端部边缘上,其下游端部分位于缸盖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端部边缘上。因此,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可以通过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被高效地引入,同时减少泄漏,并且可以使冷却空气流通过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的空气引导槽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因此,可以更加高效地冷却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在上述配置中,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之外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具有上游端部部分,其分别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风扇侧侧边缘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根据这种配置,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之外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使其上游端部部分分别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风扇侧侧边缘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因此,排气侧缸体侧表面在风扇侧侧边缘的一侧形成具有不存在冷却翅片的空间,该空间被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包围。因此,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绕过风扇侧侧边缘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可以高效地进入该空间,并且可以流入弯曲的空气引导槽。因此,排气管的延伸部分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冷却。

在上述配置中,风扇侧缸体侧表面为缸体的与曲轴的固定离心式冷却风扇的端部位于相同侧的侧表面,其在缸盖一侧的区域之外可以不形成冷却翅片。

根据这种布置,在缸体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上,在缸盖一侧的区域外不形成冷却翅片。因此,通过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可以高效地进入没有形成冷却翅片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上的空间中。可以使得气流沿着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的没有形成冷却翅片的部分流动,并绕过风扇侧侧边缘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使得足够量的冷却空气流可以引入空气引导槽中并且可以吹到排气管的延伸部分,从而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冷却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在上述配置中,护罩的面向缸体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排气侧内表面可以形成有空气引导肋,其沿着由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形成的空气引导槽延伸。

根据这种配置,护罩的排气侧内表面还形成有空气引导肋,其沿着由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形成的空气引导槽延伸。因此,通过缸体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和护罩的空气引导肋的配合,已经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可由护罩引导,可以使得其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并且可以朝排气管的延伸部分吹出。因此,可以减省缸体的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从而有利于缸体的形成,并且可以防止形成时的热裂纹。

在上述配置中,空气引导肋和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可以彼此交错布置。

根据这种配置,空气引导肋和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彼此交错布置,由此,空气引导肋可以相对于空气引导冷却翅片有效布置。

在上述配置中,用于将冷却空气流分别引导至缸盖和缸体的空气引导分隔壁可以形成在护罩的连接风扇盖的侧面部分的内部。

根据这种配置,由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供给的冷却空气流被空气引导分隔壁分开,并且大致分别被引导到缸体和缸盖。因此,仅被送到缸体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被确保充分,而不会流动到缸盖一侧。这一充分量的冷却空气流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并通过空气引导槽吹到排气管的延伸部分,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效果。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缸体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形成有多个平行布置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并且形成在相邻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之间的空气引导槽具有以下结构,其中,入口在朝向排气侧缸体侧表面的风扇侧侧边缘的方向上敞开,出口在朝向排气侧缸盖侧表面的方向上敞开,并且,空气引导槽从入口连通到出口。

因此,由离心式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被送到缸体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并进一步送到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连续的缸盖的侧表面(风扇侧缸盖侧表面),并且,由护罩促使被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的大部分围绕风扇侧侧边缘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以被引导进入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上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形成的空气引导槽的入口,以被引导进入空气引导槽并通过出口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因此,冷却空气流吹向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由此可以特别积极和有效地冷却发热量很大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

此外,被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和缸盖的风扇侧缸盖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的一部分流动到缸体和缸盖的进气管一侧的侧表面,并进一步被护罩引导流转到与风扇侧相反一侧的侧表面。因此,缸体和缸盖被彻底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两轮摩托车的总体右侧视图,其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冷式内燃机;

图2是安装在两轮摩托车上的动力单元的左视图;

图3是动力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4是动力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动力单元的内燃机的下部的仰视图;

图6是仰视图,其中,内燃机的一部分以截面示出,并且切除了护罩;

图7是内燃机的右侧视图,其中,风扇盖和护罩被切掉;

图8是缸体的透视图;

图9是缸体的仰视图;以及

图10是沿图5的箭头x-x截取的缸体和护罩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9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中示出了其上安装有根据本实施例的空冷式内燃机的踏板型两轮摩托车1。

注意,本文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方向符合通常的标准,其中,与本实施例有关的两轮摩托车1的直线前进方向是向前方向;因此,在附图中,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h表示左侧,rh表示右侧,up表示上侧,dw表示下侧。

车身前部1f和车身后部1r通过下底板部分1c互连,且构成车身骨架的车身框架大致由下管3和主管4构成。

具体地,下管3从车身前部1f的头管2向下延伸,下管3在其下端弯曲成水平的并且在底板部分1c下方向后延伸,一对左右管4连接到下管3的后端,主管4形成从连接部分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分4a,倾斜部分4a的上部进一步弯曲以形成水平部分4b,该水平部分4b基本上水平地朝向后侧延伸。

在一对主管4之间,收纳箱5和燃料箱6支撑在前侧和后侧,并且座位7设置成覆盖收纳箱5和燃料箱6的上侧。

另一方面,在车身前部1f处,把手8设置在上侧,同时由头管2可转动地支撑,前叉9向下延伸,前轮10可旋转地支撑在前叉9的下端。

支撑托架11以向后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主管4的前端部分处,并且动力单元p通过连杆构件12可摆动地连接到支撑托架11并由支撑托架11支撑。

参照图2和图3,动力单元p在其前部设置有单缸四冲程空冷式内燃机20。内燃机20设置为缸体23、缸盖24和缸盖覆盖件25按顺序从曲轴箱22叠放,且以相对于水平状态以较大程度向前倾斜的姿势向前伸出,曲轴箱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取向上支撑曲轴21。从曲轴箱22的下部向前突出的一对左右发动机悬架22h的端部部分通过枢轴13连接到连杆构件12。

参照图6,此为仰视图,其中,内燃机20的一部分以剖面示出,并且护罩被切除,曲轴箱22由分成左右两侧的左曲轴箱部分22l和右曲轴箱部分22r组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取向的曲轴21分别通过主轴承21b可旋转地支撑在左曲轴箱部分22l和右曲轴箱部分22r上。

交流(ac)发电机55设置在曲轴21的右侧轴部分处,并且,离心式冷却风扇56一体地安装到ac发电机55的外转子55r。

从右侧覆盖右曲轴箱部分22r的风扇盖57在其中容纳离心式冷却风扇56。

风扇盖57面向离心式冷却风扇56,其形成有格栅57g,格栅57g是外部空气入口。

参见图6,左曲轴箱部分22l向后延伸以同时用作变速箱部分,变速箱盖65从左侧覆盖变速箱部分(左曲轴箱部分)22l,并且,带式无级变速变速器60设置在其内部。

在曲轴21的左侧轴部分处,驱动链轮58设置在主轴承21b附近,并且在左侧轴端部部分处,设置有带式无级变速变速器60的驱动带轮61。

通过缠绕驱动链轮58的凸轮链59,动力被传递到缸盖24的侧面上的阀驱动机构。

参见图2,设置在带式无级变速变速器60的后侧的减速机构64的减速齿轮输出轴是后轴28a,且后轮28设置在后轴28a上(见图2)。

后缓冲器19插设在容纳减速机构64的变速器壳体部分22l的后部的上端和主管4的上弯曲部分之间。

带式无级变速变速器60的从动带轮63可旋转地支撑在减速机构64的减速齿轮输入轴64a上,并且带62缠绕在设置在曲轴21上的驱动带轮61上和设置在减速齿轮输入轴64a上的从动带轮63上,由此,内燃机20的动力通过带62传递到从动带轮63。从动带轮63的旋转通过离心式离合器68传递到减速机构64的减速齿轮输入轴64a,通过减速机构64的减速来执行向后轮28的动力传递。

外部进气风扇61f形成在驱动带轮61的左侧带轮半部上。

在车身前部1f中,头管2和下管3的垂直取向部分由前盖1a和腿护罩1b从前侧和后侧覆盖。在底板部分1c处,下管3的前后取向部分被底板盖1c覆盖。在车身后部1r中,主管4在左右侧和后侧被主体盖1d覆盖。

参照图2和图3,内燃机20在动力单元p的前部处具有以下配置,其中,进气管31从缸盖24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缸盖24堆叠在从曲轴箱22向前突出的缸体23上并且进一步向前突出,并且,排气管51从缸盖2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另外,如图3所示,在缸盖24的右侧表面,火花塞26装配到中心缸盖覆盖件25附近的部分,氧气浓度传感器27装配到排气管51所延伸到的部分。

与缸盖24的进气口30连通并从缸盖24的上表面延伸的进气管31向后弯曲,以连接到节流阀体33,并在进气管3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燃料喷射阀32。

节流阀体33连接到从设置在曲轴箱22上的空气滤清器装置40延伸的连接管34,并且,构造从空气滤清器装置40延伸通过连接管34并通过节流阀体33与进气管31和进气口30连通的进气系统。

另一方面,如图1、3和4所示,与缸盖24的排气口50连通并从缸盖2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排气管51向右和向后倾斜地弯曲,进一步向后和向下倾斜地弯曲,在曲轴箱22的下部的右侧向后延伸,并且连接到设置在后轮28的右侧的消声器52。

参照图2至图4,缸体23和缸盖24的周边被护罩70包围,护罩70大致为矩形管状,且护罩70连接到右侧的风扇盖57。

护罩70具有以下结构,其中,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的上护罩71和下护罩72以从上侧和下侧覆盖缸体23和缸盖24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包围缸体23和缸盖24,并且缸盖覆盖件25从在上护罩71和下护罩72的前侧大幅敞开的开口突出。

进气管31从上护罩71的上侧壁71u穿过并向上延伸,并且排气管51从下护罩72的下侧壁72d的排气口72h穿过并向下延伸(见图3和图4)。

如图3所示,火花塞26从上护罩71和下护罩72的右侧壁71r和72r的配合表面的前侧部分处的开口突出,并且氧气浓度传感器27从下护罩72的右侧壁72r中的开口突出。

如图6所示,上护罩71和下护罩72的右侧壁71r和72r鼓起,同时从前侧(缸盖24一侧)朝向后侧(缸体23一侧)向右弯曲,并连接到风扇盖57。

在鼓起并同时向右弯曲的侧壁71r和72r的内部,空气引导分隔壁73以大致平行于右侧壁71r和72r弯曲的状态形成。

参照图6,空气引导分隔壁73具有在离心式冷却风扇56前面的后端,该后端沿着与曲轴21的旋转轴线基本上正交的平面形成。空气引导分隔壁73具有位于缸体23和缸盖24的配合表面附近的前端或近端。

空气引导分隔壁73分隔右侧壁71r和72r的内部空间,由此形成缸盖侧导管74h和缸体侧导管74c。

由于提供了风扇盖57,由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被送入护罩70的右侧壁71r和72r的内部空间,并且被空气引导分隔壁73分开。一侧的冷却空气流由缸盖侧导管74h引导至缸盖24,以主要冷却缸盖24;而另一侧的冷却空气流由缸体侧导管74c引导至缸体23,以主要冷却缸体23。

缸体23和缸盖24处于从曲轴箱22向前突出的姿态,并且具有在上、下、左和右侧具有侧壁的矩形外周表面,并且,该外周表面形成有多个冷却翅片81和85。

缸盖24的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排气管51在此处延伸)是下缸盖侧表面。

与缸盖24的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连续的缸体23的下缸体侧表面是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

参照图8,其是从倾斜下侧所见的作为单个部件的缸体23的透视图,其中设置有汽缸孔23b和凸轮链室23c,活塞在汽缸孔23b中往复运动,凸轮链室23c位于汽缸孔23b的左侧并且凸轮链59在其中转动。汽缸孔23b和凸轮链室23c形成为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穿透缸体23。缸体23在上、下、左、右侧具有侧表面。

缸体23的下侧表面是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

缸体23的右汽缸侧表面是位于右侧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该右侧与曲轴21的离心式冷却风扇56所固定至的右侧是同一右侧。

参见图6、8和9,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形成有多个平行布置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在相邻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之间形成空气引导槽83。

由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形成的多个空气引导槽83均具有以下结构,其中,入口83i基本上朝向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dr敞开。风扇侧侧边缘23dr是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连续的角部连接边缘。另一方面,出口83e在朝向缸盖24的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的方向上敞开,排气管51从该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延伸。每个空气引导槽83从入口83i连通到出口83e。

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弯曲成弧形,因此,空气引导槽83弯曲成弧形从入口83i连通到出口83e。

参见图9,其为缸体23的仰视图,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中的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其上游端部部分82i离缸盖24最远)具有位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曲轴箱22一侧的端部边缘处的上游端部部分82ei,并且具有位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缸盖24一侧的端部边缘处的下游端部部分82ee。

参照图9,除了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之外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具有上游端部部分82i,其分别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rd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因此,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在风扇侧侧边缘23dr的一侧形成具有不存在冷却翅片的排气侧空间sd,并且,排气侧空间sd因此被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包围。

另外,参照图8,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其为与曲轴21的固定有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一侧处于同侧的侧表面)未形成有任何冷却翅片81,除了位于缸盖24一侧的部分。

因此,在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上,冷却翅片81仅存在于缸盖24一侧,在没有冷却翅片81的情况下,在与缸盖24相对的曲轴箱一侧形成有风扇侧空间sr。

护罩70包围缸体23和缸盖24的周边。参照图5,护罩70的下护罩72的下侧壁72d(其覆盖缸体23和缸盖24的下侧)在其面向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内表面上,形成空气引导肋75,其沿着形成在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中的弧形弯曲的空气引导槽83弯曲并延伸。空气引导肋75以突出的方式形成。

注意,空气引导肋75通过将下护罩72的下侧壁72d弯曲成波浪形而形成,如图10所示。

参照图10,其为沿图5的箭头x-x截取的缸体23和护罩70剖视图,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上的空气引导翅片82和护罩70的下侧壁72d上的空气引导肋75彼此交错布置。

因此,护罩70的空气引导肋75分别位于缸体23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之间的空气引导槽83的对面。

当设置在曲轴21的右轴端上的离心式冷却风扇56与曲轴21一起旋转时,外部空气通过风扇盖57的格栅57g被吸入。吸入的空气在旋转的同时在离心方向上分散,并且如图7所示,由风扇盖57的螺旋形周壁57s的内周表面(其覆盖在右侧视图中顺时针旋转的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周边)引导,以成为图7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的涡流。然后,空气从风扇盖57的上侧(此处,周壁57s的直径最大)的空间送向前侧开口,并且进入护罩70的右侧鼓起部分(见图6和图7中的空白箭头)。

如图6所示,送入护罩70的右侧鼓起部分的冷却空气流被空气引导分隔壁73分开。进入一侧的缸盖侧导管74h的冷却空气流被引导至缸盖24,而进入另一侧的缸体侧导管74c的冷却空气流被引导至缸体23(见图6中的空白箭头)。

如图7所示,由缸体侧导管74c引导的冷却空气流被分成朝向缸体23的上侧表面流动的冷却空气流和朝向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流动的冷却空气流,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为缸体23的右侧表面(见图7中的空白箭头)。

流到缸体23的上侧侧表面的冷却空气流进一步由护罩70引导,以流转到缸体23的左侧表面,以冷却缸体23的上侧表面和左侧表面。

参照图7,在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上,冷却翅片81部分地存在于缸盖24一侧的区域中,并且除了该区域之外,形成不存在冷却翅片81的风扇侧空间sr。因此,朝向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行进的冷却空气流高效地进入风扇侧空间sr(见图7中的空白箭头)。

然后,进入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风扇侧空间sr的冷却空气流被护罩70引导,以绕过风扇侧侧边缘23rd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下侧侧表面)23d。

参见图8和9,流过缸体23的风扇侧侧边缘23rd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冷却空气流(见图8和图9中的空白箭头)进入排气侧空间sd中,排气侧空间sd由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rd一侧的最外侧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包围而形成。

进入排气侧空间sd的冷却空气流被引入由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形成的多个空气引导槽83的入口83i(参见图6、8和9中的箭头→)。

引入每个入口83i的冷却空气流通过被弯曲成弧形的空气引导槽83引导而改变流动方向,从而朝向缸盖24一侧被引导通过出口83e,具体是在缸盖24(排气管51从其延伸)的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的方向上(见图6和图9中的箭头→)。

因此,冷却空气流吹向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由此,十分高效地冷却发热量很大的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空冷式内燃机的实施例产生以下效果。

参照图7和图8,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形成有多个平行布置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并且形成在相邻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之间的空气引导槽83各自具有以下结构,其中,入口83i朝向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dr敞开,出口83e在朝向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的方向上敞开,每个空气引导槽83从入口83i连通到出口83e。

因此,当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被送到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并进一步送到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连续的缸盖24的侧表面(风扇侧缸盖侧表面24r)时,如图6所示,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进入风扇侧空间sr的冷却空气流被护罩70引导,以绕过风扇侧侧边缘23rd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下侧表面)23d并进入排气侧空间sd,由此被引入多个空气引导槽83的入口83i并被空气引导槽83引导,从而通过出口83e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因此,冷却空气流吹向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延伸的排气管的延伸部分,由此,十分高效地冷却发热量很大的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

参照图8,由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旋转产生的冷却空气流中的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和缸盖24的风扇侧缸盖侧表面24r的冷却空气流的一部分流动到缸体23的进气管31一侧的上侧表面,并进一步由护罩70引导,以流转到缸体23的左侧汽缸侧表面,从而冷却缸体23的上侧表面和左侧表面。结果,冷却空气流的这部分与被导向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冷却空气流一起彻底地冷却缸体23。

注意,如图6所示,送入护罩70的右侧鼓起部分的冷却空气流中的被空气引导分隔壁73分开的冷却空气流将在一侧进入缸盖侧导管74h并且被引导到缸盖24,其由护罩70促使为沿着缸盖24的外周的冷却翅片85流动,从而彻底地冷却缸盖24。

冷却空气流通过下护罩72的下侧壁72d的排气口72h排出,排气管51从该下护罩72突出。

如图9所示,形成在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中的空气引导槽83从入口83i到出口83e弯曲成弧形,因此,对引入入口83i的冷却空气流的阻力有限,并且冷却空气流可以通过改变流动方向而流畅地而通过出口83e流出,从而可以更高的效率冷却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

如图8所示,在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中,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其上游端部部分离缸盖24最远)的上游端部部分82ei位于曲轴箱22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端部边缘上,并且其下游端部部分82ee位于缸盖24一侧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端部边缘上。因此,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冷却空气流可以由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高效地引入,同时减少泄漏,并且可以使冷却空气流通过由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限定的空气引导槽83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因此,可以更加高效地冷却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延伸的排气管51的部分。

如图9所示,除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之外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具有上游端部部分82i,其分别与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rd间隔开预定的距离。因此,在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上,没有冷却翅片81和82的排气侧空间sd以被最外侧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包围的状态形成在风扇侧侧边缘23dr一侧。因此,经过风扇侧侧边缘23dr从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流动的冷却空气流可以高效地进入排气侧空间sd,并且可以流入弯曲的空气引导槽83。因此,可以高效地冷却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

如图7和8所示,除了缸盖24一侧的部分之外,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不形成有冷却翅片81。因此,通过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旋转送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冷却空气流可以高效地进入没有形成冷却翅片81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上的风扇侧空间sr中。可以使冷却空气流沿着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没有形成冷却翅片81的部分流动,并绕过风扇侧侧边缘23rd流动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使得足够的冷却空气流可以被引入空气引导槽83中并且可以吹到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从而可以以更高的效率冷却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

如图5和图10所示,护罩70的下护罩72的下侧壁72d(其覆盖缸体23和缸盖24的下侧)在其面向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内表面上,形成突出的空气引导肋75,其沿着形成在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中的弧形弯曲的空气引导槽83延伸且弯曲。因此,通过护罩70的空气引导肋75和缸体23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的配合,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冷却空气流可由护罩70引导,可以使其流出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并且可以朝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吹出。因此,可以省略缸体23的一些数量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从而有利于缸体23的形成,并且可以防止形成时的热裂纹。

如图10所示,空气引导肋75和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彼此交错布置,由此,空气引导肋75可以相对于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有效布置。

如图6所示,由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旋转供给的冷却空气流被空气引导分隔壁73分开,并且大致分别被引导到缸体23和缸盖24。因此,主要被送到缸体23的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的冷却空气流是确保充足的,而不会太多地流动到缸盖24一侧。这一充足量的冷却空气流流转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并通过空气引导槽82吹到排气管51的延伸部分,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效果。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冷式内燃机,但是本发明的模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包括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执行的各种模式。

例如,安装有本发明的空冷式内燃机的车辆不限于实施例中的踏板型两轮摩托车,而是可以是诸如三轮或者四轮机动车的各种鞍座式车辆中的任何一种,只要是具有所保护的要求的车辆。

[附图标记列表]

1…踏板型两轮摩托车,2…头管,3…下管,4…主管,5…收纳箱,6…燃料箱,7…座位,8…把手,9…前叉,10…前轮,11…支撑托架,12…连杆构件,13…枢轴,19…后缓冲器;

p…动力单元,20…内燃机,21…曲轴,22…曲轴箱,22l…左曲轴箱部分(变速箱部分),22r…右曲轴箱部分,22h…发动机悬架;

23…缸体,23d…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r…风扇侧侧边缘,sd…排气侧空间,23r…风扇侧缸体侧表面,sr…风扇侧空间,23dr…风扇侧侧边缘,24…缸盖,24d…排气侧缸盖侧表面;

25…缸盖覆盖件,26…火花塞,27…氧气浓度传感器,28…后轮;

30…进气口,31…进气管,32…燃料喷射阀,33…节流阀体,34…连接管,40…空气滤清装置;

50…排气口,51…排气管,52…消声器,55…ac发电机,56…离心式冷却风扇,57…风扇盖,58…驱动链轮,59…凸轮链;

60…带式无级变速变速器,61…驱动带轮,61f…外部进气风扇,62…带,63…从动轮,64…减速机构,64a…减速齿轮输入轴,65…变速箱盖;

70…护罩,71…上护罩,71u…上侧壁,71r…右侧壁,72…下护罩,72d…下侧壁,72h…排气口,72r…右侧壁,73…空气引导分隔壁,74h…缸盖侧导管,74c…缸体侧导管,75…空气引导肋;

81…冷却翅片,82…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i…上游端部部分,82e…上游端部部分,82e…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i…上游端部部分,82ee…下游端部部分,83…空气引导槽,83i…入口,83e…出口,85…冷却翅片。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空冷式内燃机,其中:

设置有冷却翅片(81)的缸体(23)和缸盖(24)以依次叠放的方式从可旋转地支撑曲轴(21)的曲轴箱(22)在垂直于所述曲轴(21)的轴线的方向上延伸;

离心式冷却风扇(56)固定至所述曲轴(21)的一端部;

进气管(31)和排气管(51)在相反的上侧和下侧从所述缸盖(24)的侧表面延伸;

所述缸体(23)和所述缸盖(24)由护罩(70)包围;并且

从横向侧覆盖所述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风扇盖(57)连接到所述护罩(70),使得冷却空气流由所述离心式冷却风扇(56)送入所述护罩(70)中,以冷却所述缸体(23)和所述缸盖(2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与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连续,该排气侧缸盖侧表面为所述缸盖(24)的下侧表面,所述排气管(51)从所述下侧表面延伸,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个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空气引导槽(83)形成在相邻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之间;

由所述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形成的所述多个空气引导槽(83)各自具有一结构,其中,入口(83i)在朝向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dr)的方向上敞开,所述风扇侧侧边缘与所述曲轴(21)的固定所述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端部位于相同侧,并且,所述空气引导槽(83)各自具有出口(83e),所述出口在朝向所述排气侧缸盖侧表面(24d)的方向上敞开,所述空气引导槽(83)中的每一个从所述入口(83i)连通到所述出口(83e);并且

所述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弯曲成弧形,且所述空气引导槽(83)从所述入口(83i)到所述出口(83e)弯曲成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具有上游端部部分(82i)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包括具有上游端部部分(82ei)的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所述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的上游端部部分离所述缸盖(24)最远,且位于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在所述曲轴箱(22)一侧的端部边缘处,且所述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具有下游端部部分(82ee),该下游端部部分位于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在所述缸盖(24)一侧的端部边缘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最外侧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e)之外的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具有上游端部部分(82i),该上游端部部分分别与所述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风扇侧侧边缘(23dr)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所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23r)为所述缸体(23)的与所述曲轴(21)的固定所述离心式冷却风扇(56)的端部位于相同侧的侧表面,所述风扇侧缸体侧表面在所述缸盖(24)一侧的区域之外不形成有所述冷却翅片(81)。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所述护罩(70)的面向所述缸体(23)的排气侧缸体侧表面(23d)的排气侧内表面形成有空气引导肋(75),该空气引导肋沿着由所述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形成的空气引导槽(83)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所述空气引导肋(75)和所述空气引导冷却翅片(82)相互交错布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冷式内燃机,其中,用于将所述冷却空气流分别引导至所述缸盖(24)和所述缸体(23)的空气引导分隔壁(73)形成在所述护罩(70)的连接至所述风扇盖(57)的侧面部分的内部。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以下所附内容是根据pct条约第19条修改的内容,其中,以一份新的权利要求书第1-7项替换原始的权利要求书第1-8项。

这一修改的权利要求书于2017年12月20日由国际局受理。

基于条约第19条(1)的声明

1.修改内容

(1)将权利要求2的内容加入权利要求1,并删除权利要求2。

(2)伴随权利要求2的删除,修改权利要求3、5、6、8的从属关系。

2.说明

在国际检索报告的书面意见中指出,权利要求2-4的发明及权利要求5-7的发明“相对于国际检索报告中引用的任意文献1-9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所以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非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2的内容加入权利要求1。

另外,将被加入权利要求1中的权利要求2删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