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905发布日期:2018-08-04 13: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机械、电气及其控制设备的组合,风力发电系统中各装置之间都需要相应的电缆来连接,作为风力发电核心的能量转换装置即风力发电机组更离不开电缆来传输转换的能量。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的电缆线普遍是直接穿接于机舱内,电缆线布置杂乱无章,在后期机舱内更换维修时,电缆线影响施工。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包括桥架、连接块、安装杆和安装块,所述桥架与连接块相焊接,安装杆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块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直角状的连接口,桥架焊接于该连接口内;在连接块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筋,该两第一限位筋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筋,该两第二限位筋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二限位槽;

所述安装杆的两端为矩形状,安装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桥架的横截面为u形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简单,便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电缆线的布置,使得机舱布局更加井然有序,便于后期机舱内零部件的拆卸,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安装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包括桥架1、连接块2、安装杆3和安装块4,桥架1与连接块2相焊接,安装杆3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连接块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块4固定连接。

在连接块2的一端设有直角状的连接口20,桥架1焊接于该连接口20内。

在连接块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筋21,该两第一限位筋21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一限位槽。在安装块4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筋42,该两第二限位筋42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二限位槽。

安装杆3的两端为矩形状,安装杆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

安装杆3两端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与两个矩形状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配合,保证定位效果。

桥架1的横截面为u形状,桥架1的底边和一侧边对应焊接在连接口20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用于电缆线的悬挂结构,包括桥架、连接块、安装杆和安装块,所述桥架与连接块相焊接,安装杆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有直角状的连接口,桥架焊接于该连接口内;在连接块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筋,该两第一限位筋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筋,该两第二限位筋之间形成有矩形状的第二限位槽;所述安装杆的两端为矩形状,安装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本发明简单,便于风力发电机组机舱内电缆线的布置,使得机舱布局更加井然有序,便于后期机舱内零部件的拆卸,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廖恩荣;薛文彦;陈荷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5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