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9800发布日期:2018-11-07 11:3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

背景技术

我国现如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好,在新能源的开发上也有一定的进步,比如对于风力的利用发电装置,以为的风力装置过于简单而且利用过程单一,所以就要设计能够将风能有效的利用并进行储存电能,智能自动化控制装置的风力发电,同时也能够对装置进行保护将风力装置收回腔内并使装置下降的最低位置,也可在最低位置进行检修来减少维修人员的危险性的风力装置,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的风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侧的固定装置,所述风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前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下端设置为齿形的工作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电动齿轮装置,所述电动齿轮装置与所述工作块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所述工作块右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盖板块,所述工作块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二凹槽的左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下移动且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风力块,所述第一风力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风力装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轮腔,所述第一转轮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轮腔,所述第二转轮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轮腔,所述转轮腔内都设置有相同的且在所述转轮腔内转动配合连接的转轮装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转孔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轮腔与所述第二转轮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轮腔与所述第三转轮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风力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且绕设过转轮装置的引线,所述工作块的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风力块,所述第二风力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凹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五凹槽的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三转轮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风力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所述转轮装置且通过所述第四通孔的引线,所述第五凹槽的上下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六凹槽,所述第二风力块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凹槽内并与所述第六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所述第二风力块的左端内固定设置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风力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下侧的底座块,所述底座块上端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装置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底座块上端面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的相对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八凹槽的下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的相对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的第二环形槽,左右侧的所述第九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滑块,所述导滑块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八凹槽且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块左右端上的撑杆,左右侧的所述第九凹槽下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凹槽,所述第十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导滑块配对的卡块,所述第十凹槽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十一凹槽,所述卡块的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十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十一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复位块,所述复位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凹槽下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块的左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块,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连接块配对的接触孔,所述接触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块,当所述第一接触块与所述第二接触块相连时控制装置下降,反之侧上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块左右两侧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所述底板块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地面之间能够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工作时,电动齿轮装置开启将工作块从第一凹槽内顶出到垂直于水平位置处,第一接触块与第二接触块远离的同时第二电机开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升降块转动带动导滑块通过第二环形槽转动到有卡块的第九凹槽内无法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块上升带动撑杆上移,使导滑块在第九凹槽内移动至最靠近第一转轴的第二环形槽内停止第二电机,装置主体处于最高位置,之后第一电机开启带动第一丝杠转动使第一风力块在第二凹槽内上移将第一风力装置伸出到外界空间,同时第一弹簧恢复弹性性变将第二风力块向左顶使第二风力装置伸出第四凹槽进行风力转动发电,到遇到无风或者特殊情况时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风力块回到初始状态,同时拉动引线将第二风力块右移回第五凹槽内,电动齿轮装置开启带动工作块回到初始状态,第一接触块与第二接触块接触第二电机反转使装置主体下降至安全可以保护的位置,本装置能够将风能有效的利用并进行储存电能,智能自动化控制装置的风力发电,同时也能够对装置进行保护将风力装置收回腔内并使装置下降的最低位置,也可以在最低位置的时候对装置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的风力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上的风力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下侧的固定装置,所述风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上端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前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上固定连接有下端设置为齿形的工作块13,所述第一凹槽11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驱动槽14,所述驱动槽14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电动齿轮装置15,所述电动齿轮装置15与所述工作块13的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所述工作块13右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盖板块17,所述工作块13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20,所述第二凹槽18的左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凹槽21,所述第一丝杠20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凹槽18内上下移动且左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凹槽21内且与所述第三凹槽21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风力块22,所述第一风力块2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蓄电池23,所述第一蓄电池2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风力装置24,所述第三凹槽21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轮腔25,所述第一转轮腔25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轮腔26,所述第二转轮腔26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轮腔27,所述转轮腔内都设置有相同的且在所述转轮腔内转动配合连接的转轮装置28,所述第三凹槽21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转孔腔25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29,所述第一转轮腔25与所述第二转轮腔26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30,所述第二转轮腔26与所述第三转轮腔27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一风力块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分别通过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第三通孔31且绕设过转轮装置28的引线32,所述工作块13的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四凹槽33,所述第四凹槽33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34,所述第五凹槽34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风力块35,所述第二风力块3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凹槽34右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36,所述第五凹槽34的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三转轮腔27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通孔41,所述第二风力块3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所述转轮装置28且通过所述第四通孔41的引线32,所述第五凹槽34的上下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六凹槽37,所述第二风力块35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凹槽37内并与所述第六凹槽37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38,所述第二风力块35的左端内固定设置有第二蓄电池39,所述第二蓄电池39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风力装置40。

有益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下侧的底座块42,所述底座块42上端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43,所述第二电机43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44,所述装置主体10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块45,所述升降块45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七凹槽46,所述第七凹槽46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轴4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底座块42上端面前后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八凹槽49,所述第八凹槽49的相对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环形槽47,所述第八凹槽49的下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50,所述第九凹槽50的相对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且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47的第二环形槽48,左右侧的所述第九凹槽50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滑块51,所述导滑块51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另外一端延伸通过所述第八凹槽49且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升降块45左右端上的撑杆52,左右侧的所述第九凹槽50下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凹槽53,所述第十凹槽53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导滑块51配对的卡块54,所述第十凹槽53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十一凹槽55,所述卡块54的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十一凹槽55内且与所述第十一凹槽55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复位块56,所述复位块5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凹槽55下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57。

有益地,所述工作块13的左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8,所述连接块5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块59,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连接块配对的接触孔60,所述接触孔60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块61,当所述第一接触块59与所述第二接触块61相连时控制装置下降,反之侧上升。

有益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块42左右两侧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90,所述底板块90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栓孔91,所述螺栓孔91与地面之间能够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稳定性。

初始状态时,第一风力块22最大限度缩回第二凹槽18,第二风力装置40最大限度缩回第四凹槽33,工作块13收进第一凹槽11内且第一接触块59与第二接触块61相接触,升降块45处于最低位置,导滑块51远离第一转轴44最远位置,卡块54伸出第十凹槽53进入第九凹槽50内。

通过本装置进行工作时,电动齿轮装置15开启将工作块13从第一凹槽11内顶出到垂直于水平位置处,第一接触块59与第二接触块61远离的同时第二电机43开启带动第一转轴44转动,同时升降块45转动带动导滑块51通过第二环形槽48转动到有卡块54的第九凹槽50内无法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块45上升带动撑杆52上移,使导滑块51在第九凹槽50内移动至最靠近第一转轴44的第二环形槽48内停止第二电机43,装置主体10处于最高位置,之后第一电机19开启带动第一丝杠20转动使第一风力块22在第二凹槽18内上移将第一风力装置24伸出到外界空间,同时第一弹簧36恢复弹性性变将第二风力块35向左顶使第二风力装置40伸出第四凹槽33进行风力转动发电,到遇到无风或者特殊情况时开启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风力块22回到初始状态,同时拉动引线32将第二风力块35右移回第五凹槽34内,电动齿轮装置15开启带动工作块13回到初始状态,第一接触块59与第二接触块61接触第二电机43反转使装置主体10下降至安全可以保护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工作时,气压缸开启带动伸缩杆伸长,将工作块从第一凹槽内顶出到垂直于水平位置处,第一接触块与第二接触块远离的同时第二电机开启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升降块转动带动导滑块通过第二环形槽转动到有卡块的第九凹槽内无法转动,从而带动升降块上升带动撑杆上移,使导滑块在第九凹槽内移动至最靠近第一转轴的第二环形槽内停止第二电机,装置主体处于最高位置,之后第一电机开启带动第一丝杠转动使第一风力块在第二凹槽内上移将第一风力装置伸出到外界空间,同时第一弹簧恢复弹性性变将第二风力块向左顶使第二风力装置伸出第四凹槽进行风力转动发电,到遇到无风或者特殊情况时开启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风力块回到初始状态,同时拉动引线将第二风力块右移回第五凹槽内,气压缸开启带动工作块回到初始状态,第一接触块与第二接触块接触第二电机反转使装置主体下降至安全可以保护的位置,本装置能够将风能有效的利用并进行储存电能,智能自动化控制装置的风力发电,同时也能够对装置进行保护将风力装置收回腔内并使装置下降的最低位置,也可以在最低位置的时候对装置进行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