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752发布日期:2018-11-13 20:2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属于水利发电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同步发电机,即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相同的交流发电机,按结构可分为旋转电枢和旋转磁场两种,当它的磁极对数为p、转子转速为n时,输出电流频率f=np/60赫兹,同步发电机是一种最常用的交流发电机,在现代电力工业中,它广泛用于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柴油机发电,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一般指在内电势不变的情况下,负载电流变化时,发电机机端电压变化的曲线,主要是测试发电机的纵轴同步电抗,也就是发电机的内阻抗,是同步发电机带负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同步发电机多采用可控硅快速励磁和阻尼绕组,其纵轴同步电抗多为暂态值,远远小于稳态值,此外由于励磁系统的调节作用,外特性是可以人工制造出来,可以是正的或负的,正的外特性就是机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增长而降低,负的就是机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增长而提高,一般励磁系统都可以在正负15%的范围内调节。

但现有技术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磁场配合水轮发电动作不足,同频性差,单一对配电同步进行的匹配,对机械运动的转轴调节配合欠缺,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稳定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以解决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磁场配合水轮发电动作不足,同频性差,单一对配电同步进行的匹配,对机械运动的转轴调节配合欠缺,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稳定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其结构包括:减震螺旋桨、涡流水槽体、电磁绕组基座、电磁绕组块、电磁绕组罩盖、电机转子槽、电机转子轮、电机转轴杆、转轴杆套筒、套筒轴承座、永磁电机体、配电控制箱、电机水轮基座,所述电机水轮基座通过三角连接件与永磁电机体的底部焊接成一体,所述转轴杆套筒的底面紧贴于套筒轴承座的轴心上,所述永磁电机体内部的导线与配电控制箱电连接,所述减震螺旋桨安设在涡流水槽体的轴心下并且与电机转轴杆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转轴杆贯穿转轴杆套筒的轴心,所述电机转轴杆中段的外表面与电机转子轮的内槽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转子轮嵌套于电机转子槽的内部,所述电机转子槽与涡流水槽体分别焊接在永磁电机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减震螺旋桨设有螺旋桨叶片、螺旋桨帽盖、叶片固定杆、传动轴承座、传动转轴杆、传动转轴柱、螺旋桨减震管,所述螺旋桨叶片设有两个且分别插嵌在螺旋桨帽盖的左右两侧,所述叶片固定杆横向安设在螺旋桨帽盖的对称轴上,所述传动转轴杆的底端通过传动轴承座与叶片固定杆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转轴杆的顶端与传动转轴柱底部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螺旋桨减震管纵向安装于传动转轴杆的右侧,所述螺旋桨帽盖安设在涡流水槽体的轴心下并且与电机转轴杆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绕组罩盖底部的卡扣与电磁绕组基座的框槽扣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绕组块的电子块安设在电磁绕组罩盖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绕组基座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涡流水槽体的左右上角。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轴承座与永磁电机体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螺旋桨为机械部件,配合永磁电机同步同频旋转,水轮借助水的推力带动机械运动,水花影响动作,从而自带弹簧减震,尽量避免水花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子轮为机械部件,配合水流拍打旋转,带动电机绕组旋转,磁生电从而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震螺旋桨设有螺旋桨叶片、螺旋桨帽盖、叶片固定杆、传动轴承座、传动转轴杆、传动转轴柱、螺旋桨减震管,实现了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配电同步时,机械运动转速的同频高效,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的衔接也更加得当,稳定性提高,水花影响度减小,电磁场与水轮联系更密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螺旋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减震螺旋桨-1、涡流水槽体-2、电磁绕组基座-3、电磁绕组块-4、电磁绕组罩盖-5、电机转子槽-6、电机转子轮-7、电机转轴杆-8、转轴杆套筒-9、套筒轴承座-10、永磁电机体-11、配电控制箱-12、电机水轮基座-13、螺旋桨叶片-100、螺旋桨帽盖-101、叶片固定杆-102、传动轴承座-103、传动转轴杆-104、传动转轴柱-105、螺旋桨减震管-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其结构包括:减震螺旋桨1、涡流水槽体2、电磁绕组基座3、电磁绕组块4、电磁绕组罩盖5、电机转子槽6、电机转子轮7、电机转轴杆8、转轴杆套筒9、套筒轴承座10、永磁电机体11、配电控制箱12、电机水轮基座13,所述电机水轮基座13通过三角连接件与永磁电机体11的底部焊接成一体,所述转轴杆套筒9的底面紧贴于套筒轴承座10的轴心上,所述永磁电机体11内部的导线与配电控制箱12电连接,所述减震螺旋桨1安设在涡流水槽体2的轴心下并且与电机转轴杆8机械连接,所述电机转轴杆8贯穿转轴杆套筒9的轴心,所述电机转轴杆8中段的外表面与电机转子轮7的内槽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转子轮7嵌套于电机转子槽6的内部,所述电机转子槽6与涡流水槽体2分别焊接在永磁电机体11的上下两侧,所述减震螺旋桨1设有螺旋桨叶片100、螺旋桨帽盖101、叶片固定杆102、传动轴承座103、传动转轴杆104、传动转轴柱105、螺旋桨减震管106,所述螺旋桨叶片100设有两个且分别插嵌在螺旋桨帽盖101的左右两侧,所述叶片固定杆102横向安设在螺旋桨帽盖101的对称轴上,所述传动转轴杆104的底端通过传动轴承座103与叶片固定杆102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转轴杆104的顶端与传动转轴柱105底部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螺旋桨减震管106纵向安装于传动转轴杆104的右侧,所述螺旋桨帽盖101安设在涡流水槽体2的轴心下并且与电机转轴杆8机械连接,所述电磁绕组罩盖5底部的卡扣与电磁绕组基座3的框槽扣合在一起,所述电磁绕组块4的电子块安设在电磁绕组罩盖5的内部,所述电磁绕组基座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紧贴于涡流水槽体2的左右上角,所述套筒轴承座10与永磁电机体11轴心共线,所述减震螺旋桨1为机械部件,配合永磁电机同步同频旋转,水轮借助水的推力带动机械运动,水花影响动作,从而自带弹簧减震,尽量避免水花产生,所述电机转子轮7为机械部件,配合水流拍打旋转,带动电机绕组旋转,磁生电从而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螺旋桨1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反之可以形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

在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水流进入电机水轮基座13内部的涡流水槽体2,水流推动减震螺旋桨1的螺旋桨叶片100、螺旋桨帽盖101旋转,带动叶片固定杆102、传动轴承座103、传动转轴杆104、传动转轴柱105旋转,传动转轴柱105牵引电机转子轮7、电机转轴杆8、转轴杆套筒9、套筒轴承座10旋转,电机转轴杆8旋转切割电磁绕组块4磁感线产生电流,通过减震螺旋桨1机械运动转速的同频高效,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的衔接也更加得当,稳定性提高,水花影响度减小。

本实用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磁场配合水轮发电动作不足,同频性差,单一对配电同步进行的匹配,对机械运动的转轴调节配合欠缺,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稳定性有待提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永磁同步水利发电装置的配电同步时,机械运动转速的同频高效,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的衔接也更加得当,稳定性提高,水花影响度减小,电磁场与水轮联系更密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螺旋桨叶片100设有两个且分别插嵌在螺旋桨帽盖101的左右两侧,所述叶片固定杆102横向安设在螺旋桨帽盖101的对称轴上,所述传动转轴杆104的底端通过传动轴承座103与叶片固定杆102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转轴杆104的顶端与传动转轴柱105底部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螺旋桨减震管106纵向安装于传动转轴杆104的右侧,所述螺旋桨帽盖101安设在涡流水槽体2的轴心下并且与电机转轴杆8机械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