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625发布日期:2019-02-15 21:00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机组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各发电企业在具备供热条件的地区实施热电联并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供热能力,提高供热运行经济性,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背压供热机组是近年为适应北方采暖供热而出现的改造型机组,大都是由纯凝机组改造而成,由于高背压机组运行参数不同于原有纯凝机组,如不对其低压腔进行改造,将对汽轮机组以及热网和电网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包括低压内缸和低压隔板套,冬季高背压工况所述低压内缸高强度部分设置有凸台,所述低压隔板套斜搭设置在低压内缸凸台上,所述低压内缸伸出凸肩与低压隔板套凹槽相连,所述低压隔板套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低压第二级隔板、低压第三级隔板和低压第四级隔板,所述低压第二级隔板、低压第三级隔板和低压第四级隔板底部均设置有汽封圈,所述低压内缸底部设置有末级隔板和次末级隔板,夏季纯凝工况所述末级隔板和次末级隔板设置为焊接式结构,冬季高背压供热工况所述末级隔板和次末级隔板设置为导流环。

夏季纯凝工况时所述末级隔板和次末级隔板设置为前掠式静叶,所述末级隔板和次末级隔板由静叶片、内环和外环焊接组成。

所述次末级隔板和末级隔板中分面处均设置为上半和下半,且次末级隔板和末级隔板上半底端焊接有下半。

所述导流环在中分面处设置为上半和下半,且上半和下半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提高汽轮机组以及热网和电网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提高供热能力,并且提高供热运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冬季高背压工况时低压内缸、隔板套和隔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板套和隔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夏季纯凝工况时低压内缸、隔板套和隔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低压内缸结构示意图;

1-低压内缸,2-低压隔板套,3-凸台,4-凸肩,5-凹槽,6-第二级隔板,7-第三级隔板,8-第四级隔板,9-汽封圈,10-末级隔板,11-次末级隔板,12-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适用于高背压汽轮机的低压隔板和隔板套,包括低压内缸1和低压隔板套2,冬季高背压工况所述低压内缸1高强度部分设置有凸台3,所述低压隔板套2斜搭设置在低压内缸1凸台3上,所述低压内缸1伸出凸肩4与低压隔板套2凹槽5相连,以便实现轴向定位,所述低压隔板套2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低压第二级隔板6、低压第三级隔板7和低压第四级隔板8,所述低压第二级隔板6、低压第三级隔板7和低压第四级隔板8底部均设置有汽封圈9,有效防止低压隔板套2处漏气,所述低压内缸1底部设置有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夏季纯凝工况所述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设置为焊接式结构,所述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设置为前掠式静叶,冬季高背压供热工况所述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设置为导流环12。

夏季纯凝工况时所述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设置为前掠式静叶,所述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由静叶片、内环和外环焊接组成,提高刚度,减少形变量,有效保证了隔板汽封圈9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减少漏气量,提高效率。

所述次末级隔板11和末级隔板10中分面处均设置为上半和下半,且次末级隔板11和末级隔板10上半底端焊接有下半,提高刚度,减少形变量。

所述导流环12在中分面处设置为上半和下半,且上半和下半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夏季纯凝工况时,前四级隔板改为装配式,次末级隔板11和末级隔板10改为焊接式,第一级隔板装配在低压内缸1上,第二级隔板6、第三级隔板7和第四级隔板8装配在低压隔板套2上,且采用反动装配式,次末级隔板11和末级隔板10焊接在低压内缸1上;冬季高背压工况时,第一级隔板、第二级隔板6、第三级隔板7和第四级隔板8设置为装配式结构,末级隔板10和次末级隔板11设置为导流环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