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空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255发布日期:2019-03-05 17:49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空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空滤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空滤器即空气滤清器,是摩托车上的重要部件之一。摩托车空滤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向配气系统中提供燃油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在使用时,要求其能防止灰尘和砂粒进入曲轴箱和汽缸,防止发动机汽缸和运动部件产生磨料磨损,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摩托车空滤器通常采用前进后出的进排气方式,一般将进气管安装在空滤器外壳的前端,这样存在的问题是:空气进入空滤器后气流不均匀,不仅过滤效果不佳,而且噪音大,NVH效果不理想。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空滤器过滤效果不佳、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空滤器,能够使空气进入空滤器后形成涡流,提高了过滤效果,减小了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空滤器外壳,其要点在于:在所述空滤器外壳一端的两侧壁上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均插入空滤器外壳的内腔中,另一端均穿出所述空滤器外壳后朝空滤器外壳的另一端折弯,所述进气管的内径均自插入端向穿出端方向逐渐减小。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改进进气管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使空气从进气管进入空滤器后形成涡流,从而使内腔中的气流更加均匀,不仅明显提高了过滤效果,而且减小了噪音,改善了NVH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空滤器外壳包括壳体以及盖合在该壳体上部的壳盖,该壳盖与壳体合围形成所述内腔,该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腔、过滤腔、汇流腔、出气腔和回转腔,两个所述进气管均插入进气腔中,所述空滤器外壳在对应出气腔的位置安装有两个出气管,该出气管的一端均插入出气腔中,另一端均朝进气管方向穿出所述空滤器外壳。采用以上结构,空气从内腔的进气腔进入后,在过滤腔进行过滤,过滤完后经汇流腔进入出气腔,再从出气腔进入回转腔转向后最后才从出气腔排出,气流均匀平稳,噪音小,NVH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汇流腔的横截面积从靠近过滤腔一端向靠近出气腔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出气腔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汇流腔一端向靠近回转腔一端逐渐增大。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汇流腔的结构设计,使从过滤腔流出的气流方向稍微变向,从而提高过滤腔中滤芯的过滤效率;再通过出气腔的结构设计,使气流在从出气腔进入回转腔回转后再流回出气腔排出,减小了噪音,提高了排气效率。

作为优选:位于汇流腔处的所述空滤器外壳的底部从靠近过滤腔一端向靠近出气腔一端斜向上延伸,位于出气腔处的所述空滤器外壳的底部自靠近汇流腔一端向靠近回转腔一端斜向下延伸。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并为出气管的安装让出空间。

作为优选:在所述壳盖的外部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固定座,在该滤芯固定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空气滤芯,该空气滤芯插入至过滤腔的底部。传统摩托车的空滤器需要更换空气滤芯时必须打开壳盖才行,而采用以上结构,只需拆下滤芯固定座即可完成空气滤芯的更换,大幅提高了空气滤芯的更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固定座包括连接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框,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螺钉安装在壳盖上,两个所述固定框上端的端部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空气滤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两个固定框之间。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够可靠地固定空气滤芯,又便于空气滤芯的拆卸。

作为优选:在所述空滤器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采用以上结构,有效提高了空滤器外壳的结构强度,能够可靠地支撑摩托车油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空滤器,结构新颖,易于实现,能够使空气进入空滤器后形成涡流,既提高了过滤效果,又减小了噪音,改善了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过滤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滤芯固定座和空气滤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涉及到的“上”、“下”、“左”、“右”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时的方位。

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空滤器外壳1,所述空滤器外壳1包括上部开口的壳体11以及盖合在该壳体11上部的壳盖12,该壳盖12与壳体11合围形成内腔。在所述壳体11前端的两侧壁上安装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2,该进气管2的一端均插入空滤器外壳1的内腔中,另一端均穿出所述空滤器外壳1后朝空滤器外壳1的后端折弯,所述进气管2的内径均自插入端向穿出端方向逐渐减小。为提高空滤器外壳1的结构强度,在所述空滤器外壳1的壳体11和壳盖12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15。

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腔1a、过滤腔1b、汇流腔1c、出气腔1d和回转腔1e,两个所述进气管2均插入进气腔1a中,在位于出气腔1d的所述壳体11上安装有两个出气管3,该出气管3的一端均插入出气腔1d中,另一端均朝进气管2方向穿出所述壳体11。

请参见图1,所述汇流腔1c的横截面积从靠近过滤腔1b一端向靠近出气腔1d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出气腔1d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汇流腔1c一端向靠近回转腔1e一端逐渐增大。具体地说,位于汇流腔1c处的所述空滤器外壳1的底部从靠近过滤腔1b一端向靠近出气腔1d一端斜向上延伸,位于出气腔1d处的所述空滤器外壳1的底部自靠近汇流腔1c一端向靠近回转腔1e一端斜向下延伸。位于汇流腔1c处的所述壳盖12向上凸出,位于出气腔1d处的所述壳盖12自靠近汇流腔1c一端朝靠近回转腔1e一端斜向下延伸,并且,在位于出气腔1d处的所述壳盖12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让位槽111。

请参见图3和图4,在所述壳盖12的外部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固定座4,在该滤芯固定座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空气滤芯5,该空气滤芯5插入至过滤腔1b的底部。具体地说,所述滤芯固定座4包括连接板4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框42,所述连接板41通过连接螺钉6安装在壳盖12上,两个所述固定框42上端的端部均与连接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空气滤芯5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在两个固定框4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空气从进气管2进入进气腔1a,形成涡流,在过滤腔1b中空气被过滤,过滤完后空气经汇流腔1c进入出气腔1d,再从出气腔1d进入回转腔1e,在回转腔1e中转向后再次回到出气腔1d,并从出气管3排出,气流均匀平稳,噪音小,NVH效果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