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910发布日期:2019-05-21 20: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具体是一种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是一种没有公害的能源,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能够产生的电能非常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风力发电,由于无遮挡,近海风力更加丰富和稳定,但是风能发电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占用大量土地,为保证风力发电装置的稳固,底座面积一般设计为塔体的10倍以上;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但是潮汐能存在日差和潮差,发电状态不稳定,如果和风能组合发电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另外风力发电和潮汐发电对于基建的要求都很高,前期投入大,如果二者有效结合,可以节省不少基建成本,所以发明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包括水库、叶轮支柱、塔体、大坝、回转平台、风力发电机、电机支撑架、水流通道、电池组和调节舱;

所述电池组固定安装在大坝内部,所述水库三面为混凝土构造的地基,一侧为所述大坝,大坝主体为钢混结构,内部设置有潮汐发电机;

所述塔体固定在大坝上方,所述塔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平台下面,回转平台上面同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调节舱,调节舱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变速器和第二传动轴,所述调节舱一端外侧的旋转舱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旋转舱上安装有叶片,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齿轮啮合在所述变速器的一端,所述变速器的另一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连接第三传动轴,所述风力发电机固定在塔体内底部,风力发电机与第三传动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风力发电机与所述池组电性连接;所述水流通道均匀设置在大坝底部,大坝的两侧分别建有泥沙阻隔带,水流通道内部两侧分布有防护网,水流通道内固定安装有所述叶轮支柱,叶轮支柱内部设置有通过齿轮啮合的第一椎齿轮传动轴和第二锥齿轮传动轴,所述第一椎齿轮传动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叶轮支柱与叶轮旋转部连接,所述叶轮旋转部固定连接三片叶轮,所述电机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大坝内部,所述潮汐发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与潮汐发电机连接,所述潮汐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

所述叶轮和叶轮支柱材质为镀锌钛合金。

所述叶轮支柱侧剖面为菱形。

所述叶轮厚度为20mm-30mm。

所述叶片材料为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并于外部增加防腐材料涂层。

所述变速器为齿轮变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风力发电装置和潮汐发电装置有效的结合,可以充分地利用近海丰富的风力资源,在基建的投入成本上也可大大降低;风力发电有效的改善潮汐发电的周期性供电问题,可以持续的提供电量;叶轮支柱的菱形可以减少水流的冲击,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风力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潮汐发电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库,2-泥沙阻隔带带,3-防护网,4-叶轮支柱,5-塔体,6-大坝,7-叶片,8-旋转舱,9-第一传动轴,10-变速器,11-回转平台,12-第二传动轴,13-尾翼连接杆,14-尾翼,15-第一传动皮带,16-风力发电机,17-第三传动轴,18-调节舱,19-叶轮,20-叶轮旋转部,21-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2-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3第二传动皮带,24-潮汐发电机,25-电池组,26-电机支撑架,27-水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风力潮汐组合发电装置,包括水库1、叶轮支柱4、塔体5、大坝6、回转平台11、风力发电机16、电机支撑架26、水流通道27、电池组25和调节舱18;

所述电池组25固定安装在大坝6内部,所述水库1三面为混凝土构造的地基,一侧为所述大坝(6),大坝6主体为钢混结构,内部设置有潮汐发电机24;

所述塔体5固定在大坝6上方,所述塔体5的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平台11下面,回转平台11上面同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调节舱18,调节舱18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9、变速器10和第二传动轴12,所述调节舱18一端外侧的旋转舱8与第一传动轴9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旋转舱8上安装有叶片7,所述第一传动轴9的另一端通过齿轮啮合在所述变速器10的一端,所述变速器10的另一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2,所述第二传动轴12通过第一传动皮带 15连接第三传动轴17,所述风力发电机16固定在塔体内底部,风力发电机16 与第三传动轴17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风力发电机16与所述池组(25)电性连接;所述水流通道27均匀设置在大坝6底部,大坝6的两侧分别建有泥沙阻隔带2,水流通道27内部两侧分布有防护网3,水流通道27内固定安装有所述叶轮支柱 4,叶轮支柱4内部设置有通过齿轮啮合的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和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所述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的一端穿出所述叶轮支柱4与叶轮旋转部 20连接,所述叶轮旋转部20固定连接三片叶轮19,所述电机支撑架26固定安装在大坝6内部,所述潮汐发电机24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撑架26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3与潮汐发电机24连接,所述潮汐发电机 24与所述电池组25电性连接。

所述叶轮19和叶轮支柱4材质为镀锌钛合金。

所述叶轮支柱4侧剖面为菱形。

所述叶轮19厚度为20mm-30mm。

所述叶片7材料为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并于外部增加防腐材料涂层。

所述变速器10为齿轮变速器。

所述水库1三面为混凝土构造的地基,面对海洋的方向为大坝6,大坝6主体为钢混结构,内部中空有潮汐发电的装置,大坝的两侧分别建有泥沙阻隔带2,泥沙阻隔带2可以有效阻隔泥沙进入轮机系统内;所述塔体5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大坝6上方,塔体5上面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11下面,回转平台11上面同轴转动连接有调节舱18,调节舱18内部通过轴承座连接有第一传动轴9、变速器10和第二传动轴12,所述调节舱18右端通过第一传动轴9和旋转舱8同轴连接,旋转舱8安装有叶片7,叶片7材料为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并于外部增加防腐材料涂层,第一传动轴9一端通过齿轮啮合在变速器10一端,变速器10 另一端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2通过皮带连接第三传动轴 17,所述风力发电机16固定在塔体5内底部,风力发电机16和第三传动轴17 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风力发电机16和电池组25电性连接;所述流水通道27均布在大坝6底部,大坝6的两侧分别建有泥沙阻隔带2,泥沙阻隔带2 可以有效阻隔泥沙进入轮机系统内,流水通道27内部两侧分布有防护网3,防护网3可以阻隔鱼类等海洋生物进入流水通道27,避免被叶轮损伤,保护海洋生物,对流水通道27内固定安装有叶轮支柱4符合流体机械受力特点,减少流体的冲刷作用,叶轮支柱4内部通过轴承座固定有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和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和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叶轮支柱4右端通过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同轴连接在叶轮旋转部 20左侧,叶轮旋转部20固定连接三片叶轮19,叶轮19厚度为20-30mm,叶轮 19和和叶轮支柱4材料为镀锌钛合金,所述电机支撑架26固定安装在大坝6内部,潮汐发电机24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撑架26上,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3连接在潮汐发电机24上,潮汐发电机24与电池组25电性连通,若干组电池组25共同串联和电网连接,为电网供电。

使用时,叶片7转动通过旋转舱8带动第一传动轴9,第一传动轴8通过变速器10转换成高扭力低转速带动第一传动皮带15,第一传动皮带15通过第三传动轴17带动风力发电机16,完成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系统首先要在涨潮时完成水库1蓄水,退潮时,水库1水位高于海洋,通过水的势能带动叶轮19,叶轮19通过叶轮旋转部20带动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第一椎齿轮传动轴21啮合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第二锥齿轮传动轴2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3带动潮汐发电机24,完成潮汐发电。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