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715发布日期:2019-07-27 11:1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中作业平台(或者说是脚手架),具体是一种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高空做功设备是由地面竖立安装的塔筒而实现支撑的,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的风轮、主机架、发电设备等做功部件是由地面竖立安装的塔筒实现高空支撑的,通常支撑高度为数十米、乃至上百米,这也就是说,要求风力发电机的塔筒轴向长度需要长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这样才能使风力发电机的风轮在高空获得良好的风力资源。

很显然的,轴向长度长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塔筒在运输时的技术难度是极大的、甚至是地面运输难以实现的。通常,轴向长度长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塔筒受限于运输条件,需要在轴向上拆分为多段以上方能进行运输,待运输到达风场以后,再行进行轴向的组装成型。

目前,风力发电机塔筒的分段组装结构是,在轴向相邻塔筒段的对接处设置对应的内折法兰,从而在塔筒内侧以若干根紧固螺栓将轴向相邻的塔筒段实现轴向锁合装配。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机功率的不断增大,塔筒所承受的载荷也在随之而增加,现有塔筒的内侧轴向锁合装配结构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高载荷塔筒的承载技术要求,这尤其在底部塔筒段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塔筒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多的塔筒尝试着将分段对接处的法兰连接以外侧锁合装配的方式而实现,即在相邻塔筒段的对接处设置对应配合的外折法兰(即反向平衡法兰或T型法兰),从而在塔筒外侧以若干根紧固螺栓将轴向相邻的塔筒段实现轴向锁合装配。但是,这种将轴向相邻的塔筒段在塔筒外侧进行锁合装配使得组装及后续维护均需在塔筒外侧实现,高空竖立的塔筒在外侧进行对接法兰的安装及维护显然是难度很大的,这个难度主要体现在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踩踏着力点上,没有有效、可行地踩踏着力点是无法对高空对接法兰进行可靠、有效地安装及维护的,导致技术难度大,影响了高承载塔筒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塔筒在外侧进行轴向锁合装配的特殊性、以及其组装和后续维护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组装及后续维护能够轻松、容易、高效实现的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包括上端具有外折法兰的塔筒段本体,所述塔筒段本体的上端外折法兰下方处以塔筒段本体为基础而环周固定有平台架,所述平台架从所述塔筒段本体的外周径向延伸出,所述平台架至所述塔筒段本体的上端外折法兰的垂直距离≤1.8m,所述平台架在所述塔筒段本体的外周作为作业人员操作上端外折法兰及附属配件的踩踏脚手架之用。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平台架在所述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是由多段梯形架体依序衔接组合而成,相邻梯形架体的衔接端部共享固定在所述塔筒段本体上的同一根支撑梁,整个平台架在所述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呈多边形结构;或者,所述平台架在所述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是由多段梯形架体依序衔接组合而成,每一段梯形架体的两端端部处分别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塔筒段本体上的支撑梁,整个平台架在所述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呈多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架上的每一根支撑梁与下方的所述塔筒段本体之间排布有对应的斜撑梁,所述斜撑梁的底端与所述塔筒段本体固定连接、顶端与对应支撑梁的中部至外端区域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所述塔筒段本体和所述斜撑梁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斜撑梁分别以螺栓锁合结构固定在所述塔筒段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平台架的外缘处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栏。进一步的,所述围栏为栅栏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塔筒段本体的外部沿着底端至所述平台架而排列有攀梯,所述攀梯的上端延伸高度至少衔接在所述平台架处,所述平台架上对应所述攀梯而开设有供作业人员穿行的人孔。进一步的,所述攀梯的外周固定有弧形的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与所述攀梯之间的空间供作业人员穿行。所述平台架上沿着所述人孔的外缘而安装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栅栏门,所述栅栏门在所述平台架上能够进行启/闭活动。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塔筒段本体为风力发电机的塔筒组成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以上端带有外折法兰的塔筒段为基础,在塔筒段外周的靠近上端处而环周固定了作为脚手架之用的平台架,作业人员能够基于该平台架而对塔筒段上端处的外折法兰及附属配件进行相应的安装及维护操作(包括与上段塔筒段的轴向组装),从而使得塔筒在外侧进行轴向锁合装配的作业能够轻松、容易、高效地实现、并保障维护,有利于高承载能力的塔筒推广应用,特别是在风力发电机中的推广应用;

2.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架结构既能够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的组合成型,安装成型方便,又能够有利于确保成型后的结构强度,稳固安全,这尤其是在对应斜撑梁的配合下更为明显;

3.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架外缘处的围栏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跌落安全隐患的发生,安全性好;

4. 本实用新型的攀梯结构确保了作业人员在地面与平台架之间的轻松、顺利、安全到达,从而有效地确保塔筒在外侧进行轴向锁合装配的作业能够轻松、容易、安全、高效地实现、并保障维护;

5.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架上沿着人孔外缘而安装的可活动栅栏门,能够有效地增强了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塔筒段本体;2—平台架;3—斜撑梁;4—围栏;5—支撑梁;6—栅栏门;7—人孔;8—攀梯;9—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中作业平台(或者说是脚手架),具体是一种塔筒段外侧组装用作业平台,下面以风力发电机的塔筒为例结合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其它实施例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以风力发电机的塔筒外侧进行轴向锁合装配的结构为基础,其包括塔筒段本体,该塔筒段本体的上端焊接固定有径向外延的法兰盘-即外折法兰的。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塔筒段本体1的外部环周固定有径向延伸出的平台架2,该平台架2固定在塔筒段本体1的上端外折法兰下方处,平台架2在塔筒段本体1的外周作为作业人员操作上端外折法兰及附属配件(主要是法兰结构件的组装及维护,特别是维护)的踩踏脚手架之用。平台架2至塔筒段本体1的上端外折法兰的垂直距离通常为一般成人站立时的工作高度,按照一般成人站立时的工作高度,平台架2至塔筒段本体1的上端外折法兰的垂直距离应该为1~1.5m,在此范围内随机设定即可,最大垂直距离应保持在1.8m以内(包括1.8m)。

上述平台架2在塔筒段本体1的环周方向上是由多段梯形架体依序衔接组合而成,这些梯形架体的分段是按照正圆周向均匀切割成多段(例如六段)的方式而划分的。具体的,每段梯形架体对应于塔筒段本体1的外径而焊接成框型架子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并减轻重量,当然,梯形架体的内侧边最好形成对应塔筒段本体1外周弧度的弧形结构;塔筒段本体1的外周按照各梯形架体的划分尺寸而对应设置有多组连接孔座,如此,塔筒段本体1外周设置的连接孔座组数对应于梯形架体的分段数,每组连接孔座是由多个螺栓孔组成;在塔筒段本体1的每一组连接孔座上通过多根锁紧螺栓连接有一根径向外延的支撑梁5,该支承梁5的长度对应于梯形架体内侧边至外侧边的宽度;相邻梯形架体的衔接端部以共享固定在塔筒段本体1上的同一根支撑梁5的方式,以螺栓连接的组合方式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梁5上,由一根支撑梁5将相邻梯形架体的衔接端部对应支撑,如此,各梯形架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塔筒段本体1的相邻两根支撑梁5之间,各梯形架体在周向上依序对接而形成整体,整体的平台架2在塔筒段本体1的环周方向上呈规则的多边形结构。

为了确保平台架2在塔筒段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强度,在塔筒段本体1上的每一根支撑梁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对应的斜撑梁3。每一根斜撑梁3的底端在塔筒段本体1上的连接固定结构与支撑梁5在塔筒段本体1上的连接固定结构基本相同,即通过塔筒段本体1上开设的对应连接孔座而通过多根锁紧螺栓实现安装固定,如此,斜撑梁3的底端与塔筒段本体1上的对应点位固定连接、顶端与对应支撑梁5的中部至外端区域(最好是外端区域)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该斜撑梁3排布在塔筒段本体1与对应支撑梁5之间,对应的支撑梁5和斜撑梁3与塔筒段本体1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各个斜撑梁3在对应支撑梁5与塔筒段本体1之间的排布结构如是。

为了保障安全性、防止作业过程中的高空跌落,上述平台架2的外缘处轮廓上对应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栏4,即围栏4对应于平台架2的周向分段而形成多段,每一段围栏匹配于平台架2的梯形架体外缘长度尺寸,各段围栏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对应梯形架体外缘处,各段围栏的周向围合而形成整体呈多边形结构的围栏4,该围栏4最好是以栅栏结构成型,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并减轻重量。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能够轻松的在地面与平台架2之间活动,塔筒段本体1的外部沿着底端至平台架2而排列有攀梯8,该攀梯8的上端延伸至平台架2上方处、接近上端外折法兰(当然,至少也得延伸至与平台架2的衔接处)。攀梯8的外周固定有弧形的防护栏9,该防护栏9与攀梯8之间的空间供作业人员穿行。为了确保作业人员通过攀梯8在平台架2上穿行,平台架2上对应攀梯8的位置而开设有供作业人员穿行的人孔7。为了保障人孔7处的安全性,平台架2上沿着人孔7的外缘而铰接安装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栅栏门6,栅栏门6能够以枢轴在平台架2上进行开启/关闭的活动。

上述平台架2上通常铺设有踩踏用的板材。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以风力发电机的塔筒外侧进行轴向锁合装配的结构为基础,其包括塔筒段本体,该塔筒段本体的上端焊接固定有径向外延的法兰盘-即外折法兰的。

塔筒段本体的外部环周固定有径向延伸出的平台架,该平台架固定在塔筒段本体的上端外折法兰下方处,平台架在塔筒段本体的外周作为作业人员操作上端外折法兰及附属配件(主要是法兰结构件的组装及维护,特别是维护)的踩踏脚手架之用。平台架至塔筒段本体的上端外折法兰的垂直距离通常为一般成人站立时的工作高度,按照一般成人站立时的工作高度,平台架至塔筒段本体的上端外折法兰的垂直距离应该为1~1.5m,在此范围内随机设定即可,最大垂直距离应保持在1.8m以内(包括1.8m)。

上述平台架在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是由多段梯形架体依序衔接组合而成,这些梯形架体的分段是按照正圆周向均匀切割成多段(例如六段)的方式而划分的。具体的,每段梯形架体对应于塔筒段本体的外径而焊接成框型架子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并减轻重量,当然,梯形架体的内侧边最好形成对应塔筒段本体外周弧度的弧形结构;塔筒段本体的外周按照各梯形架体的划分尺寸端部而对应设置有多组连接孔座,如此,塔筒段本体外周设置的连接孔座组数两倍于梯形架体的分段数,这些连接孔座在塔筒段本体外周上的成型位置对应于每段梯形架体的两端端部位置,即一段梯形架体通过两端端部对应两组连接孔座,每组连接孔座是由多个螺栓孔组成;在塔筒段本体的每一组连接孔座上通过多根锁紧螺栓连接有一根径向外延的支撑梁,该支承梁的长度对应于梯形架体内侧边至外侧边的宽度;每一段梯形架体以两端端部各自对应一根支撑梁的方式,每端以螺栓连接的组合方式固定在对应的支撑梁上,由两根支撑梁将同一段梯形架体的两端端部对应支撑,各梯形架体在周向上依序对接而形成整体,整体的平台架在塔筒段本体的环周方向上呈规则的多边形结构。

为了确保平台架在塔筒段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强度,在塔筒段本体上的每一根支撑梁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对应的斜撑梁。每一根斜撑梁的底端在塔筒段本体上的连接固定结构与支撑梁在塔筒段本体上的连接固定结构基本相同,即通过塔筒段本体上开设的对应连接孔座而通过多根锁紧螺栓实现安装固定,如此,斜撑梁的底端与塔筒段本体上的对应点位固定连接、顶端与对应支撑梁的中部至外端区域(最好是外端区域)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该斜撑梁排布在塔筒段本体与对应支撑梁之间,对应的支撑梁和斜撑梁与塔筒段本体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各个斜撑梁在对应支撑梁与塔筒段本体之间的排布结构如是。

为了保障安全性、防止作业过程中的高空跌落,上述平台架的外缘处轮廓上对应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栏,即围栏对应于平台架的周向分段而形成多段,每一段围栏匹配于平台架的梯形架体外缘长度尺寸,各段围栏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对应梯形架体外缘处,各段围栏的周向围合而形成整体呈多边形结构的围栏,该围栏最好是以栅栏结构成型,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并减轻重量。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能够轻松的在地面与平台架之间活动,塔筒段本体的外部沿着底端至平台架而排列有攀梯,该攀梯的上端延伸至平台架上方处、接近上端外折法兰(当然,至少也得延伸至与平台架的衔接处)。攀梯的外周固定有弧形的防护栏,该防护栏与攀梯之间的空间供作业人员穿行。为了确保作业人员通过攀梯在平台架上穿行,平台架上对应攀梯的位置而开设有供作业人员穿行的人孔。为了保障人孔处的安全性,平台架上沿着人孔的外缘而铰接安装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栅栏门,栅栏门能够以枢轴在平台架上进行开启/关闭的活动。

上述平台架上通常铺设有踩踏用的板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平台架的支撑梁和斜撑梁分别是焊接固定在塔筒段本体的对应点位上的,当然,平台架的其它各组成部件之间亦以焊接固定成型。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