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9858发布日期:2019-11-06 00:1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布,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极少数能够达到国六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在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同时,满足汽车厂动力性能及发动机舱空间布置要求,进一步优化催化器封装总成的结构,增加净化载体的数量,提供了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包括本体外壳,所述本体外壳为圆筒形状,所述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还包括前级净化载体、后级净化载体、进气引导端锥、排气引导端锥、进气弯管、进气蚌壳、进气法兰、排气法兰、压差管固定支架、两根压差管、两个压差传感器螺母座及两个衬垫;

所述本体外壳内底部前后并列固定有两个衬垫,所述前级净化载体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所述衬垫上,所述后级净化载体固定安装在位于后侧的所述衬垫上,所述进气引导端锥一端固定在本体外壳的前端,所述排气引导端锥一端固定在本体外壳的后端,进气引导端锥的另一端通过进气弯管与进气蚌壳连通,进气蚌壳上设有四个进气端口,所述四个进气端口均与进气法兰上设有的四个进气孔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引导端锥的另一端与排气法兰上设有的排气孔固定连接,在进气蚌壳侧壁上方和本体外壳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氧传感器探测螺孔,排气引导端锥侧面以及本体外壳侧壁上分别设有气体压差探测螺孔,每个所述气体压差探测螺孔处螺纹连接有压差传感器螺母座,每个所述压差传感器螺母座上均安装有气体压差管,所述两根压差管通过固定在本体外壳外壁上的压差管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简易可行,能在少量增加催化器封装总成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级净化载体,进一步优化了催化器封装总成的结构,满足了国六标准尾气净化排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的轴测图。

其中:1-本体外壳、2-衬垫、3-前级净化载体、4-后级净化载体、5-进气引导端锥、6-排气引导端锥、7-进气弯管、8-进气蚌壳、9-进气法兰、10-排气法兰、11-氧传感器探测螺孔、12-压差管固定支架、13-压差管、14-压差传感器螺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包括本体外壳1,所述本体外壳1为圆筒形状,所述一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催化器歧管封装总成还包括前级净化载体3、后级净化载体4、进气引导端锥5、排气引导端锥6、进气弯管7、进气蚌壳8、进气法兰9、排气法兰10、压差管固定支架12、两根压差管13、两个压差传感器螺母座14及两个衬垫2;

所述本体外壳1内底部前后并列固定有两个衬垫2,所述前级净化载体3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所述衬垫2上,所述后级净化载体4固定安装在位于后侧的所述衬垫2上,所述进气引导端锥5一端固定在本体外壳1的前端,所述排气引导端锥6一端固定在本体外壳1的后端,进气引导端锥5的另一端通过进气弯管7与进气蚌壳8连通,进气蚌壳8上设有四个进气端口,所述四个进气端口均与进气法兰9上设有的四个进气孔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引导端锥6的另一端与排气法兰10上设有的排气孔固定连接,在进气蚌壳8侧壁上方和本体外壳1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氧传感器探测螺孔11,排气引导端锥6侧面以及本体外壳1侧壁上分别设有气体压差探测螺孔,每个所述气体压差探测螺孔处螺纹连接有压差传感器螺母座14,每个所述压差传感器螺母座14上均安装有气体压差管13,所述两根压差管13通过固定在本体外壳1外壁上的压差管固定支架12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发动机剧烈震动造成的损坏,排气法兰10连接消声装置,即构成整车排放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本体外壳1与进气蚌壳8之间的夹角<45°。以适应发动机空间安装尺寸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气弯管7采用上下壳体扣合的连接形式。具有连接牢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气蚌壳8和进气引导端锥5均套接在进气弯管7的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进气引导端锥5和排气引导端锥6与本体外壳1的连接端分别设有半径为15mm的圆弧面,进气引导端锥5和排气引导端锥6所述圆弧面与本体外壳1的两端外壁相贴合连接。目的是为了方便调整本体外壳1的外径尺寸特点,焊接工艺更优。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本体外壳1侧壁上开设的气体压差探测螺孔及氧传感器探测螺孔11位于同一圆周上。

工作过程:氧传感器探测螺孔8用来连接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的作用是感知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含氧量,通过电压的形式给发动机电脑信号,发动机电脑通过氧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喷油量,时刻监视混合气让发动机处于最佳混合气燃烧状态,来保证尾气的排放达标。两根压差管13向发动机传递气体压力差信号,从而判断二级净化器堵塞情况,用来辅助实现净化再生功能,从而保证实现对尾气排放达到尾气净化的功能。

发动机工作排出的废气,通过进气法兰9进入所述进气蚌壳8中,通过进气弯管7流入进气引导端锥5,经前级净化载体3催化净化后(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废气到达后级净化载体4,经后级净化载体4再次净化后(捕集颗粒物,降低颗粒物排放),废气流向排气引导端锥6经排气法兰10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