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的湿式气缸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268发布日期:2020-03-27 13:5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的湿式气缸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柴油机,具体地说是柴油机的气缸套。



背景技术:

气缸套的主要功用在于,与活塞、气缸盖构成柴油机进行工作循环的空间;作为活塞往复运动的导向面;向周围冷却介质传递一部分热量,以保证活塞组件和气缸套本身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正常的工作。

湿式气缸套的外表面直接和冷却水接触,散热条件较好,有利于降低第一道活塞环、环槽及气缸套本身的温度。湿式气缸套壁厚较大,刚性较好,制造和更换较为方便,在船舶柴油机中广泛使用。

干式气缸套外表面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通过气缸体向冷却水散热,所以散热条件不如湿式气缸套。干式缸套可以做的很薄,节省了合金材料,而且自身没有冷却水密封问题和腐蚀问题,使得气缸中心距设计得很小,使得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匀散热、散热效率高、节省材料、壁厚可以比较薄的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的湿式气缸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的湿式气缸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缸体、气缸套,气缸套安装在气缸体里,气缸套外部设置螺旋环形槽肋板,螺旋环形槽肋板与气缸体内壁形成螺旋换热管路,螺旋环形槽肋板下方设置密封圈,气缸体上设置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位于气缸体的对侧,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连通螺旋换热管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螺旋环形槽肋板为螺旋上升型,包括六圈环槽,所述密封圈包括四层,出水管路的出口位于在气缸体的上部、最上层环槽之上,进水管路的入口位于气缸体的下部、最下层环槽和最上层密封圈之间。

2、气缸体上设置水密检验水口,水密检验水口连通第三层密封圈与最下层密封圈之间的气缸套。

3、出水管路细于进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冷却水采用流动式而不是浸泡式,冷却效果更好。

2.可以有效利用冷却水的冷却效果,使得气缸套上部和下部的内外侧温差相近,尽量减少内应力。

3.底部水密观察口可以时刻观察到密封圈有无失效。

4.螺旋形环槽肋板起导流作用,冷却水流螺旋上升。

5.螺旋肋板加强了气缸套的整体结构刚度,可以做的很薄,有效抵抗活塞侧推力。

6.螺旋散热肋板散热效果极好,即使冷却水温度稍高也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缸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的湿式气缸套装置,主要包括:气缸体1、湿式气缸套2、进水管路3、水密检验水口4、出水管路5。湿式气缸套2安装在气缸体1的内部。螺旋形环槽肋板6被加工在湿式气缸套2的外围,从截面上算一共是六圈。湿式气缸套2下面有着三层密封圈,最底下在外加一层密封圈。出水管路3安装在气缸体1的上部,第一道环槽之前。出水管路3作为下一缸的进水管路,连接下一缸。水密检验水口4位于湿式气缸套2下部三层密封圈下面,底部密封圈之前。进水管路5安装在气缸体1下部,入水孔在最下一层肋板和最上一层密封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湿式气缸套内径400mm。湿式气缸套下面安装四道有全氟醚橡胶材料制作的防水耐腐蚀密封圈7。进水管路3较粗,安装在最底层肋板和第一层密封圈之间;用防水胶带缠住进水管3和进水口的接口位置做防水处理。出水管5略微细一些,安装在气缸体1上侧,弯曲管路向下延伸至底端,作为下一个气缸的进水管。湿式气缸套2侧部用铣刀加工成螺旋形环槽肋板6,并在底部加工四层环状槽。逆向螺旋肋板间距50mm。气缸体1右侧加工成整体凹台,以便出水管路在此凸台内部盘曲形成出水管路。气缸套2两端颈部倒圆角去锐边,对应气缸体1内侧颈部倒圆角去锐边。

如图1所示,冷却水从进水管路3进入气缸体,从下端沿着肋板逆时针螺旋上升,在上端从出水管路5离开气缸,这样整个气缸套能被流动的冷却水浸没;水密检验水口4可以检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六道螺旋上升环槽被加工在气缸套上,缸套下部以3+1的排布安装有全氟醚橡胶材料制作的防水耐腐蚀密封圈。螺旋形环槽肋板改善了换热效果,并加强了气缸套的整体结构刚度,有着较大抵抗活塞侧推力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