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244发布日期:2020-03-27 13:5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海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



背景技术:

隔音海绵是一种技术非常成熟、成本低廉的降低噪声的解决方案,它是普通海绵经过高压成型而成,而发动机用隔音海绵主要起到隔热和隔音的效果。

现在市场采用普通的隔音海绵,使发动机上的热量较大部分传到发动机盖上,造成发动机盖上漆面老化,同时防雨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的隔音海绵,使发动机上的热量较大部分传到发动机盖上,造成发动机盖上漆面老化,同时防雨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包括发动机盖、第一隔音海绵和第二隔音海绵,所述发动机盖下端面设置有挡块,且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发动机盖上,同时挡块下端设置有凸缘,所述第一隔音海绵和第二隔音海绵均设置在挡块前端,且第一隔音海绵设置在第二隔音海绵上方,所述第一隔音海绵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塑料卡扣,同时第一隔音海绵通过第一塑料卡扣固定在发动机盖下方,所述第二隔音海绵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塑料卡扣,所述第二隔音海绵通过第二塑料卡扣固定在发动机盖下方,且第二塑料卡扣贯穿第一隔音海绵,所述第一隔音海绵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设置在第二隔音海绵的外侧,同时第一隔音海绵通过连接块与第二隔音海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块长度等于第一隔音海绵长度,且挡块高度大于第一隔音海绵高度与连接块高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凸缘长度等于挡块长度,且凸缘宽度小于挡块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音海绵结构与第二隔音海绵结构相同,且第一隔音海绵尺寸大于第二隔音海绵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料卡扣结构与第二塑料卡扣结构相同,且第二塑料卡扣长度大于第一塑料卡扣长度,同时第一塑料卡扣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长度等于第一隔音海绵宽度,且连接块高度大于第二隔音海绵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潮的发动机用隔音海绵,

(1)设置有挡块和凸缘,雨水从发动机盖后侧进来到达挡块,从凸缘滴落下去,不会蔓延到第一隔音海绵上,达到防潮的目的;

(2)设置有第一隔音海绵和第二隔音海绵,在第一隔音海绵和第二隔音海绵的作用下,有效的吸收了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达到隔音的效果,同时也吸收了大部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起到保护发动机盖上漆面的目的;

(3)设置有第一塑料卡扣和第二塑料卡扣,通过第一塑料卡扣将第一隔音海绵固定起来,以及第二塑料卡扣将第二隔音海绵固定起来,达到方便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盖,2、挡块,3、螺栓,4、凸缘,5、第一隔音海绵,6、第二隔音海绵,7、第一凹槽,8、第一塑料卡扣,9、第二凹槽,10、第二塑料卡扣,1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若该文中出现电器元件等,则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同时若文中出现电机、水泵、输料泵和液压缸等,则其均为现有已知设备。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用隔音海绵,包括发动机盖1、挡块2、螺栓3、凸缘4、第一隔音海绵5、第二隔音海绵6、第一凹槽7、第一塑料卡扣8、第二凹槽9、第二塑料卡扣10和连接块11,发动机盖1下端面设置有挡块2,且挡块2通过螺栓3固定在发动机盖1上,同时挡块2下端设置有凸缘4,第一隔音海绵5和第二隔音海绵6均设置在挡块2前端,且第一隔音海绵5设置在第二隔音海绵6上方,第一隔音海绵5上开设有第一凹槽7,且第一凹槽7内设置有第一塑料卡扣8,同时第一隔音海绵5通过第一塑料卡扣8固定在发动机盖1下方,第二隔音海绵6上开设有第二凹槽9,且第二凹槽9内设置有第二塑料卡扣10,第二隔音海绵6通过第二塑料卡扣10固定在发动机盖1下方,且第二塑料卡扣10贯穿第一隔音海绵5,第一隔音海绵5左右端均设置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设置在第二隔音海绵6的外侧,同时第一隔音海绵5通过连接块11与第二隔音海绵6相连接。

本例的挡块2长度等于第一隔音海绵5长度,且挡块2高度大于第一隔音海绵5高度与连接块11高度之和,在挡块2作用下,可避免雨水直接淋在第一隔音海绵5上。

凸缘4长度等于挡块2长度,且凸缘4宽度小于挡块2宽度,在凸缘4作用下,使雨水顺着凸缘4滴落到发动机上,防止了雨水蔓延到第一隔音海绵5和第二隔音海绵6上。

第一隔音海绵5结构与第二隔音海绵6结构相同,且第一隔音海绵5尺寸大于第二隔音海绵6尺寸,在第一隔音海绵5和第二隔音海绵6作用下,吸收大量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和噪音。

第一塑料卡扣8结构与第二塑料卡扣10结构相同,且第二塑料卡扣10长度大于第一塑料卡扣8长度,同时第一塑料卡扣8设置有四个,用第一塑料卡扣8将第一隔音海绵5固定在发动机盖1上,用第二塑料卡扣10将第二隔音海绵6固定在发动机盖1上。

连接块11长度等于第一隔音海绵5宽度,且连接块11高度大于第二隔音海绵6高度,在连接块11作用下,将第一隔音海绵5和第二隔音海绵6连接在一起,提高隔音和隔热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防潮的发动机用隔音海绵时,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产生的声波先传到第二隔音海绵6上,第二隔音海绵6将大部分的声波弹回去,一部分声波会穿过第二隔音海绵6到达第一隔音海绵5上,在第一隔音海绵5的作用下,将声波又减弱了几分,从而起到双重降音的目的,同时在发动机上产生的热量会到达第二隔音海绵6上,使第二隔音海绵6温度升高,因此第二隔音海绵6吸收了大部分的热量,当穿过第二隔音海绵6的热量到达第一隔音海绵5上后,第一隔音海绵5上又将大部分的热量吸收,最后到达发动机盖1上的热量很少,从而保护了发动机盖1上漆面,在下雨天气时,少部分的雨水会通过发动机盖1后侧渗透到发动机盖1下端,这时雨水达到挡块2上,会顺着凸缘4滴到发动机上蒸发掉,从而达到隔音海绵防潮的目的,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