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243发布日期:2020-03-27 13: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矩形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用低压线束因和传统车用低压线束固定方式沿袭较多,大多用扎带、卡槽等标准化、系列化的标准件来选型固定。

然而,高压bus-bar(俗称铜巴)部分尚无系列化和平台化的固定解决方案出现,大多是汽车厂选择低压部分的成熟扎带卡接固定,但扎带收缩扎紧时最终和铜巴接触的截面是圆弧形,而铜巴截面是接近矩形,故无法有效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卡紧,造成卡紧结构不稳定,容易松脱,而且拆解还需要人工剪切扎带,往往不小心操作会容易导致铜巴绝缘护套破碎。扎带剪切后无法重利用而报废,长期浪费较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矩形线束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扎带无法有效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卡紧,造成卡紧结构不稳定,容易松脱,拆解容易导致铜巴绝缘护套破碎,无法重利用而报废,长期浪费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矩形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背粘板和定位扣;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卡接件本体、线束卡槽、定位槽和卡齿,线束卡槽设置于卡接件本体的一侧,线束卡槽为贯通第一卡接件两面的矩形槽体结构,定位槽和卡齿设置于卡接件本体的另一侧,定位槽的槽体及卡齿沿卡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卡接件本体、线束卡槽和卡齿,线束卡槽及卡齿设置于卡接件本体的一侧,线束卡槽为贯通第二卡接件两面的矩形槽体结构,第二卡接件的线束卡槽与第一卡接件的线束卡槽相对设置,第二卡接件的卡齿与第一卡接件的卡齿相啮合,且第二卡接件的卡接件本体端部插入第一卡接件的定位槽内;

所述定位扣的端部贯穿第二卡接件,并连接于第一卡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扣通过卡扣上预设螺纹与第二卡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装配于第二卡接件上,所述定位扣通过定位件与第二卡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线束卡槽上设有引导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朝向背粘板的一侧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线束卡槽内设有磨砂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背粘板,所述背粘板与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中至少一个相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带有矩形线束卡槽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通过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卡齿滑动固定于定位槽内,定位扣的螺纹结构穿过第二卡接件装配于第一卡接件上,避免了装配状态下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齿宽度方向滑动,进一步配合背粘板压紧固定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实现了结构的稳定,且拆离时将定位扣的螺纹结构拆离,即可使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齿侧向方向滑动即可实现脱离,避免了破拆造成的线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矩形线束固定卡扣第一种装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矩形线束固定卡扣第一种装配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矩形线束固定卡扣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扣第二种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扣第三种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卡接件;102、第二卡接件;103、卡接件本体;

104、线束卡槽;105、定位槽;106、卡齿;107、背粘板;

108、定位扣;109、定位件;110、引导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一种矩形线束固定卡扣,包括第一卡接件101、第二卡接件102和定位扣108。第一卡接件101包括卡接件本体103、线束卡槽104、定位槽105和卡齿106,线束卡槽104设于卡接件本体103的一侧,线束卡槽104为矩形结构,且线束卡槽贯通卡接件本体103的两面,定位槽105和卡齿106设置于卡接件本体103的另一侧,定位槽105的槽体结构朝向卡接件本体10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卡接件102的卡接件本体103端部插入第一卡接件的定位槽内,卡齿106沿卡接件本体10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卡接件102包括卡接件本体103、线束卡槽104和卡齿106,线束卡槽104及卡齿106设置于第二卡接件102的卡接件本体103一侧,第二卡接件102的线束卡槽104为矩形结构,并与第一卡接件101的线束卡槽104相对设置,在两个线束卡槽104之间形成容纳矩形线束的空间,且第二卡接件102的卡齿106与第一卡接件101的卡齿106相啮合。定位扣108装配于第二第二卡接件102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矩形线束固定卡扣的实际装配及使用过程中,取所需固定的矩形线束,并将第二卡接件的卡接件本体一端朝向第一卡接件的定位槽插入,第二卡接件上的卡齿在插入过程中与第一卡接件上的卡齿啮合,并在滑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卡接件及第二卡接件的插入状态进行固定。当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线束卡槽与矩形线束边缘贴紧时,矩形结构的线束卡槽贴紧矩形线束,提高了矩形线束的固定效果,随后将定位扣装配于第二卡接件上,并将定位扣装配于车辆预设的装配槽或孔上,完成矩形线束的固定。当需要进行拆卸时,将定位扣从第二卡接件及车辆装配位上拆下,并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齿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离,完成矩形线束的分解,避免了矩形线束破拆造成的损坏。实现了对各种宽度的矩形线束压紧固定和保证结构完整地拆卸。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另外一种矩形线束固定卡扣,包括第一卡接件101、第二卡接件102和背粘板107。第一卡接件101包括卡接件本体103、线束卡槽104、定位槽105和卡齿106,线束卡槽104设于卡接件本体103的一侧,线束卡槽104为矩形结构,且线束卡槽贯通卡接件本体103的两面,定位槽105和卡齿106设置于卡接件本体103的另一侧,定位槽105的槽体结构朝向卡接件本体103的长度方向设置,卡齿106沿卡接件本体10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卡接件102包括卡接件本体103、线束卡槽104和卡齿106,线束卡槽104及卡齿106设置于第二卡接件102的卡接件本体103一侧,第二卡接件102的线束卡槽104为矩形结构,并与第一卡接件101的线束卡槽104相对设置,在两个线束卡槽104之间形成容纳矩形线束的空间,且第二卡接件102的卡齿106与第一卡接件101的卡齿106相啮合。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固定卡扣可采用侧面粘接固定,即第一卡接件101和第二卡接件102上设有粘合固定背粘板107,背粘板107根据固定卡扣和铜巴配合时卡齿啮合情况,与第一卡接件顶部对齐的情况下和第二卡接件部分相连接,背粘板107的另一面与车辆指定粘合部位相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在矩形线束固定卡扣的实际装配及使用过程中,取所需固定的矩形线束,并将第二卡接件的卡接件本体一端朝向第一卡接件的定位槽插入,第二卡接件上的卡齿在插入过程中与第一卡接件上的卡齿啮合,并在滑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卡接件及第二卡接件的插入状态进行固定。当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线束卡槽与矩形线束边缘贴紧时,矩形结构的线束卡槽贴紧矩形线束,提高了矩形线束的固定效果,随后将背粘板的一面贴合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背粘板的另一面贴合至车辆指定区域,完成矩形线束的固定。当需要进行拆卸时,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有背粘板上拆下,并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齿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离,完成矩形线束的分解,避免了矩形线束破拆造成的损坏。实现了对各种宽度的矩形线束压紧固定和保证结构完整地拆卸。

请参阅图5,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定位扣108与第一卡接件101和第二卡接件102的固定端为螺纹杆结构,第一卡接件101上设有通孔,第二卡接件上102设有螺纹孔,在装配过程中将定位扣的螺纹杆穿过第二卡接件的通孔,并接入第一卡接件上的螺纹孔,定位扣贴合于第二卡接件的一面,在转动卡接件收紧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过程中,螺纹杆结构避免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沿卡齿的宽度方向滑动,造成固定结构的脱离,并依靠相互啮合的卡齿在滑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卡接件及第二卡接件的插入状态进行固定。当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线束卡槽与矩形线束边缘贴紧时,位于螺纹杆一端的固定扣贴紧第二卡接件的一面,螺纹杆的另一端啮合于第一卡接件的螺纹孔上,实现了固定扣和第一卡接件对第二卡接件贴紧程度,矩形结构的线束卡槽贴紧矩形线束,提高了矩形线束的固定效果。

请参阅图2,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件109,所述定位件109嵌入第二卡接件103本体上,定位扣108通过定位件109连接于第二卡接件103本体上,定位件109选用金属材质,通过设置定位件,便于增强与定位扣接口的强度,以便于定位扣在第二卡接件上的多次组合和拆离。

请参阅图1,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01的线束卡槽103上设有引导斜面110,通过设置引导斜面,便于在矩形线束接入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斜面进行引导,提高矩形线束装配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1,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01和第二卡接件102朝向背粘板107的一面处在同一平面上,通过将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朝向背粘板的一面处在同一平面上,便于背粘板的粘合,提高背粘板与固定卡扣的粘结效率。

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线束卡槽的矩形结构内设有磨砂面,通过设置磨砂面,便于对矩形线束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卡齿尺寸足够小时,即可依靠整体结构形变通过滑动插入。

在此,我们对两侧、两面等用词进行方向性定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螺杆与卡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旋入过程中固定,固定效果更佳

定位扣放置于第二卡接件的一个底面,并穿过第二卡接件连接于第一卡接件上(位置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