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充钠气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110发布日期:2020-05-22 20:36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充钠气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动机采用中空充钠气门,降低气门与气门导管接触部分杆部温度梯度,进而降低气门导管热端口处的温度从而减少因机油在高温积碳引起的异常磨损。



背景技术:

中空充钠气门技术由来已久,目前国内各主要气门供应商均有供货能力。但是现在的中空充钠气门主要有以下三种应用:

1、用于降低气门盘底部温度。通过液化后的钠的振荡将盘部热量传递到整个气门杆,从而降低气门盘底部温度使得气门盘部材料满足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

2、用于降低气门盘底部和气门盘顶部温度。气门盘顶部与气门座圈接触部位及气门杆下部受到高温燃气冲刷,温度往往比气门盘底部更高,中空充钠气门也可显著改善气门盘顶部和气门杆下部温度,减少气门盘部锥面与气门座圈的磨损;

3、用于轻量化设计。中空气门相比传统实心气门一般可以减重6%-10%,气门重量降低后可以降低气门弹簧刚度进而减少凸轮轴驱动功率,从而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

现有中空充钠气门在降低盘部温度的同时,通过液态钠的振荡将大量的热从盘部传递到气门杆上,会导致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处温度大幅上升,由于气门杆温度升高引起的机油积碳会导致气门导管异常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中空充钠气门结构,包括气门盘部和气门杆,在气门杆内设置一段中空柱,同时中空柱内放入钠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空柱部分处于气门杆中心处,距离气门盘部留有一定距离,中空柱部分位置设计时需确保气门关闭时中空部分伸出气门导管热端面15mm以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空柱内的钠条填充量需要根据发动机运行参数不同相应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气门杆处的中空柱可阻止气门盘部的热量传递到气门杆身,进一步地,减少传递到气门导管的热量,利用液化后的钠的振荡将热量均衡地传递到中空段杆身,降低气门杆身中空段温度梯度,从而减小气门导管热端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常规气门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气门导管、2-气门、3-中空柱、4-气门导管热端面、5-气门杆、6-气门盘部、7-常规气门中空柱、8-本实用新型气门中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零件为一种新型中空充钠气门,从中可以看出常规气门中空柱7与本实用新型中空柱8的区别。

图2中,常规空心气门一般用于降低气门盘部6的温度,因此中空柱部分7较长,从气门盘部6直通杆身上部。将气门盘部6的热量通过内部液化后的钠传递到杆身上部,降低气门盘部6温度从而降低气门盘部6锥面磨损。

而在本案例中,由于盘部锥面磨损问题已通过优化气门座圈和气门盘部6材料匹配、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方式等手段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采用常规空心气门,反而将气门盘部6热量更多地传递到气门杆5上,将增加气门杆5的温度,更进一步地增加气门杆和导管在热端的磨损。因此本案采用在气门杆5中部特定位置增加空心充钠设计,中空柱3直径φ3mm,长度为50mm左右,中空柱3位置设计时需确保气门关闭时中空部分伸出气门导管热端面4长度15mm左右。既防止了气门盘部6热量急剧上传,又利用气门2工作时上下往复运动振荡液化后的钠传递热量,将气门杆5处于气门导管1中的那部分的温度梯度大幅降低,有效解决了气门导管热端面4孔口处的异常磨损问题。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空充钠气门结构,包括气门盘部(6)和气门杆(5),其特征是:在气门杆(5)内设置一段中空柱(3),同时中空柱(3)内放入钠条,所述中空柱(3)部分处于气门杆(5)中心处,距离气门盘部(6)留有一定距离,中空柱(3)部分位置设计时需确保气门关闭时中空部分伸出气门导管(1)热端面15mm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充钠气门结构,其特征是:中空柱(3)内的钠条填充量需要根据发动机运行参数不同相应调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充钠气门结构,包括气门盘部和气门杆,在气门杆内特定位置设置一段中空柱,同时中空柱内放入钠条。本实用新型在气门杆处设置中空柱,可减少气门盘部热量传递到气门杆身以及减少传递到气门导管的热量,利用液化后的钠的振荡将热量均衡地传递到中空段杆身,降低中空段温度梯度,从而减小气门导管热端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国;刘高峰;罗朝阳;刘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