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的系统、方法及包含该系统的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8042发布日期:2020-10-28 1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冷却回路;

与增压器连接的增压空气冷却回路;

连接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回路的连通管路系统,所述连通管路系统包括阀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环境温度而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并且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中并且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接在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低压侧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回路的高压侧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接在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的高压侧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回路的低压侧之间,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阈值而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并且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阈值而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回路包括:

与所述增压器连接的中冷器;

中冷器冷却水入口;以及

中冷器冷却水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入口和发动机冷却水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中冷器冷却水出口和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入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中冷器冷却水入口和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出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阈值而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阈值而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前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10.一种发动机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检测具有增压器的发动机运行时所处的环境温度;

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阈值而控制第一阀门开启;以及

响应于所述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阈值而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与所述增压器连接的中冷器的中冷器冷却水出口和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水入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中冷器的中冷器冷却水入口和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水出口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含:与发动机连接的发动机冷却回路;与增压器连接的增压空气冷却回路;连接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回路的连通管路系统,所述连通管路系统包括阀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环境温度而控制所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系统的车辆。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环境温度过高或发动机超大负载工况时,使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水温降低,满足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或者超大负载工况下的运用;在环境温度过低且增压器转速低时,使增压空气冷却回路的水温升高,进而对温度过低的增压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增压空气参与发动机燃烧,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赵宇雷;董志忠;高俊帅;王帅;吴北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