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及高压油泵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71143发布日期:2020-12-04 1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台架系统:提供待试验高压油泵的驱动及安装平台;

燃油供给系统:通过所述基础台架系统连接待试验高压油泵,提供待试验高压油泵所需的预定压力、温度的燃油;

滑油供给系统:通过所述基础台架系统连接待试验高压油泵,提供待试验高压油泵所需的预定压力、温度的润滑油;

测控系统:连接所述基础台架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以及所述滑油供给系统,进行压力、温度、流量的监控测量及控制;

辅助系统:连接所述基础台架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以及所述滑油供给系统,对所述基础台架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以及所述滑油供给系统进行冷却;

待试验高压油泵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连接高压共轨管,所述高压共轨管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喷油器,所述测控系统连接所述喷油器,控制所述喷油器喷油,喷出的燃油经过所述辅助系统以及所述测控系统后进入燃油中转油箱后回到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喷油器内的滑油经过所述辅助系统以及所述测控系统后进入滑油中转油箱后回到所述滑油供给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架系统包括:台架、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及齿轮箱;

所述伺服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共同固定于所述台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齿轮箱连接待试验高压油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油箱、冷却油泵和供油油泵;

所述油箱内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冷却油泵的输入端通过过滤器以及所述测控系统的流量计、温度计连接所述燃油中转油箱,所述冷却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箱;

所述供油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箱,所述供油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基础台架系统连接待试验高压油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还包括:

油箱清洗孔,开设于所述油箱上,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盖板密封;

油盘,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收集所述油箱泄漏的燃油,所述油盘内设置有泄漏检测传感器;

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供给系统包括:油箱、冷却油泵和供油油泵;

所述油箱内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冷却油泵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测控系统的流量计、温度计连接所述滑油中转油箱,所述冷却油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油箱;

所述供油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箱,所述供油油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基础台架系统连接待试验高压油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供给系统还包括:

油箱清洗孔,开设于所述油箱上,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盖板密封;

油盘,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收集所述油箱泄漏的滑油,所述油盘内设置有泄漏检测传感器;

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系统采用容积式流量计,通过plc进行数据采集并发送至上位机,实现对试验台的压力、温度、流量的监控测量及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系统包括:冷冻机组、空压机和换热器;

所述冷冻机组输出的冷冻水通过管路进入所述换热器,对换热器内的燃油、滑油进行热交换,所述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通过管路、过滤器进入所述基础台架系统的齿轮箱主轴处,通过空气压力形成气封,防止滑油渗入主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保防护系统;

所述安保防护系统连接所述基础台架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以及所述滑油供给系统,对预设的安保参数进行监控,在预设的安保参数超过预设范围时进行报警和停机。

10.一种高压油泵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对高压油泵进行试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高压共轨系统综合试验台及高压油泵试验方法,包括:基础台架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滑油供给系统、测控系统、辅助系统;待试验高压油泵的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连接高压共轨管,所述高压共轨管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喷油器,所述测控系统连接所述喷油器,控制所述喷油器喷油,喷出的燃油经过所述辅助系统以及所述测控系统后进入燃油中转油箱后回到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喷油器内的滑油经过所述辅助系统以及所述测控系统后进入滑油中转油箱后回到所述滑油供给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全系统限压阀安保功能验证、高压共轨系统多缸一致性修正验证试验、系统供油冗余性能指标验证等相关性能试验,同时可高效完成系统可靠性指标验证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钱进;金江善;方文超;刘旭峰;庄蓬;李颖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0.12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