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4314发布日期:2020-11-06 12: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获取载体,具有灵活性高、操作性强、成本低以及对作业环境要求低等优点,在各行各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发动机是无人机的心脏,其对发动机要求很高,是无人机系统机械设备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现有的无人机发动机采用单活塞环,从而导致气缸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采用单活塞环,从而导致气缸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塞环,所述第一活塞环的一侧位于连接管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活塞环,所述气缸另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开设有螺栓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第一连接片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气缸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手杆,所述提手杆。

优选的,所述提手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表面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铭牌。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外部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连接管、第一活塞环和第二活塞环,通过增加一个活塞环,相当于在气缸内形成两道密封,达到增加气缸内压力,提高功率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因采用单活塞环而导致气缸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夹、转轴、连接环、连接杆和提手杆,在将气缸安装至无人机上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掌紧握提手杆,进而能够将气缸提起,方便对气缸进行安装,且转轴和连接环能够灵活调节,在安装完成后,将保护套与磁铁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套和提手杆晃动,方便使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因采用单活塞环而导致气缸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以及方便对气缸进行安装,且转轴和连接环能够灵活调节,在安装完成后,将保护套与磁铁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套和提手杆晃动,方便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2、连接管;3、第一活塞环;4、第二活塞环;5、第一连接片;6、固定夹;7、转轴;8、连接环;9、连接杆;10、提手杆;11、保护套;12、第二连接片;13、铭牌;14、第二螺丝;15、固定框;16、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包括气缸1,气缸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6,固定夹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环8,通过设置固定夹6、转轴7、连接环8、连接杆9和提手杆10,在将气缸1安装至无人机上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掌紧握提手杆10,进而能够将气缸1提起,方便对气缸1进行安装,且转轴7和连接环8能够灵活调节,在安装完成后,将保护套11与磁铁16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套11和提手杆10晃动,方便使用,连接环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手杆10,提手杆10的材质为铁,提手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护套11,保护套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固定夹6的形状为u形,气缸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塞环3,第一活塞环3的一侧位于连接管2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活塞环4,通过增加一个活塞环,相当于在气缸1内形成两道密封,达到增加气缸1内压力,提高功率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因采用单活塞环而导致气缸1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气缸1另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5,第一连接片5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第一连接片5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气缸1的外表面,第一连接片5的一侧开设有螺栓插孔,气缸1的外表面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2,第二连接片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铭牌13,气缸1的外部通过第二螺丝14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固定框15的内部设置有磁铁16。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一个活塞环,相当于在气缸1内形成两道密封,达到增加气缸1内压力,提高功率的作用,从而达到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因采用单活塞环而导致气缸1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通过设置固定夹6、转轴7、连接环8、连接杆9和提手杆10,在将气缸1安装至无人机上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掌紧握提手杆10,进而能够将气缸1提起,方便对气缸1进行安装,且转轴7和连接环8能够灵活调节,在安装完成后,将保护套11与磁铁16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套11和提手杆10晃动,方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包括气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塞环(3),所述第一活塞环(3)的一侧位于连接管(2)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活塞环(4),所述气缸(1)另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5),所述第一连接片(5)的一侧开设有螺栓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5)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第一连接片(5)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气缸(1)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6),所述固定夹(6)的形状为u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手杆(10),所述提手杆(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杆(10)的外表面套接有保护套(11),所述保护套(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外表面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12),所述第二连接片(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铭牌(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外部通过第二螺丝(14)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内部设置有磁铁(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属于无人机发动机技术领域。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新型活塞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活塞环,所述第一活塞环的一侧位于连接管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活塞环,所述气缸另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开设有螺栓插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发动机因采用单活塞环而导致气缸内缸压达不到设计指标,发动机达不到设计功率的问题以及方便对气缸进行安装,且转轴和连接环能够灵活调节,在安装完成后,将保护套与磁铁接触,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套和提手杆晃动,方便使用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章;王力;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联航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4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