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1059发布日期:2021-03-19 11: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素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冶金注射成型(metalinjectionmolding)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尿素泵,其前泵腔及腔体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以金属或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粉末冶金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机械、物理性能,是传统的熔铸方法无法获得的,可用于制造汽车、摩托车、纺织机械、电动工具、五金工具、电器等各种粉末冶金零件。其中注射成型技术是集塑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透与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型坯件并通过烧结快速制造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性的制品,并可直接批量生产出零件,是制造技术行业一次新的变革。该工艺技术不仅具有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无切削或少切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材质不均匀、机械性能低、不易成型薄壁、复杂结构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复杂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属零件。

目前,尿素泵除内部转子及轴外分为前泵腔、腔体及后泵腔,目前前泵腔、腔体及后泵腔均为不锈钢件,大都是采用不锈钢aisi316l棒料直接加工的工艺,需要进行大量的车铣加工,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尿素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尿素泵,包括转子、轴以及前泵腔、腔体和后泵腔,所述前泵腔、腔体的边缘环向间隔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后泵腔上开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孔,通过连接件将前泵腔、腔体及后泵腔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腔、腔体分别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再对精度要求高的内腔及端面进行精加工。

作为改进,所述前泵腔、腔体上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所述减重孔为二个贯穿孔,分别开设在前泵腔、腔体的上部左右两侧。

进一步,所述后泵腔采用aisi316l不锈钢棒料车铣加工而成,腔体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子置入的安装腔,前泵腔和后泵腔的中部开设有与安装腔同轴的供轴置入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前泵腔及腔体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前泵腔及腔体进行了减重设计,降低重量而又不影响泵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减少了注射材料,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能达到了普通粉冶金无法做到的密度与结构,同时装配方便,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降低了零件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尿素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泵腔的剖视图;

图3为前泵腔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腔体的剖视图;

图5为腔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尿素泵,包括转子、轴以及前泵腔1、腔体2和后泵腔3,其中前泵腔1、腔体2分别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外形及型腔不需要铣加工可直接完成,不仅结构简单,且制造更方便。前泵腔1、腔体2注射成型后再对精度较高的内腔及端面进行精加工,以达到原先钢件加工制造后的技术要求。前泵腔1、腔体2上开设有减重孔12和22;减重孔12和22为二个贯穿孔,分别开设在前泵腔1、腔体2的上部左右两侧,设置减重孔12和22,不仅降低尿素泵的重量而又不影响泵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减少了注射材料,节约了成本。后泵腔3采用aisi316l不锈钢棒料车铣加工而成,腔体2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子置入的安装腔21,前泵腔1和后泵腔3的中部开设有与安装腔21同轴的供轴置入的安装孔11。前泵腔1、腔体2的边缘环向间隔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13和23,后泵腔3上开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孔,通过连接件将前泵腔1、腔体2及后泵腔3连接固定组成尿素泵的整个泵腔。

制备过程为:

前泵腔1、腔体2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再对精度较高的内腔及端面进行精加工;后泵腔3采用aisi316l不锈钢棒料车铣加工而成;前泵腔1、腔体2将、后泵腔3及转子、轴装配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尿素泵,包括转子、轴以及前泵腔、腔体和后泵腔,所述前泵腔、腔体的边缘环向间隔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后泵腔上开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孔,通过连接件将前泵腔、腔体及后泵腔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腔、腔体分别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再对精度要求高的内腔及端面进行精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腔、腔体上开设有减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为二个贯穿孔,分别开设在前泵腔、腔体的上部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尿素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泵腔采用aisi316l不锈钢棒料车铣加工而成,腔体的中部开设有供转子置入的安装腔,前泵腔和后泵腔的中部开设有与安装腔同轴的供轴置入的安装孔。


技术总结
一种尿素泵,包括转子、轴以及前泵腔、腔体和后泵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腔、腔体分别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再对精度要求高的内腔及端面进行精加工。前泵腔及腔体采用粉末冶金注射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前泵腔及腔体进行了减重设计,降低重量而又不影响泵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减少了注射材料,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能达到了普通粉冶金无法做到的密度与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有效降低了零件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顾佳力;秦晓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